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

齊政此前對瓦西里明言,後面兩年會迎來一個糧食大牛市,大豆的價格會在今年年底初露端倪。

瓦西里一直半信半疑,因爲國際大豆價格總體處於低位運行,年中時還出現小幅下滑的跌勢。

及至進入10月份後,大豆價格出現異常大幅上漲,目前美國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已經上漲至250美元/噸,平均價格比上月上漲了11%。

瓦西里這纔對齊政的判斷敬佩不已。

按照嘉穀的預估,今年農場的大豆產量達到近200萬噸,隨行就市的話,就是近5億美元的收入。

瓦西里憑藉着土地的投入佔據農場六成多的股份,可以分得3億美元左右,收益不可謂不豐厚。

瓦西里與他的合夥人們算了算,都是一臉興奮,恨不得放聲高歌一曲。

當然,這三億美元也不是瓦西里他們的純收益。儘管他們看似只投入了土地,但嘉穀優良種子的進口,農業機械的過境,還有農業減稅等,都需要他們的上下打點。

除此之外,瓦西里他們還承擔了大豆的運輸作業。畢竟,在遠東,無論是公路運輸還是鐵路運輸,都基本壟斷在瓦西里等權貴資本手裡——否則齊政也不會同意瓦西里等人單憑土地就佔據六成的股份。

饒是如此,瓦西里估計,自己至少能從農場分到兩千萬美元。

參觀隊伍裡頓時洋溢着歡快的氣氛。

諾威爾也笑着問齊政:“齊董,我聽說,你判斷大豆價格還會進一步提升?”

同樣享受着大豐收的齊政笑容滿面道:“是的,而且目前的市場形勢正在驗證我的判斷。眼看着糧食大牛市就要到來,諾威爾先生,如果投入更多的土地,你們將會獲得更豐厚的收益。”

諾威爾若有所思。

“諾威爾先生,我認爲齊董的判斷不過是在賭博!”突然一個聲音傳出來。

齊政斜睨一眼,呵,原來是老熟人——丸紅商社的太田明夫。

此行,太田明夫也厚着臉皮,跟隨着隊伍過來參觀嘉穀農場的豐收。

丸紅商社在遠東開發的農場,在兩次“天災”的打擊下,錯過了大豆和小麥的種植時機,最後只能選擇種植土豆、蔬菜和瓜類作物。

遠東的消費市場有限,只能運輸回國;再加上龐大的人工成本……可以說,丸紅商社這一年在遠東基本是得不償失;相應的,瓦西里等人能得到的收益也極爲有限。

太田明夫看着嘉穀農場的大豐收,自然是眼紅不已。此時又聽到齊政與諾威爾的對話,生怕諾威爾輕信,忍不住站出來反駁。

太田明夫當然也知道這一夥參觀團隊在遠東的能量,更知道他們會根據今年的收益加大投入,不願意放棄遠東農業市場的丸紅商社,當然不願意讓嘉穀專美於前,他跟過來就是爲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

太田明夫站出來對諾威爾說道:“諾威爾先生,從目前國際大豆供需來看,大豆其實供應充足,目前大豆價格的攀升,其實是投機資金的大幅炒作,價位已經明顯偏離了大豆的真實價值。隨着後期投機資金的撤離,將會引發大豆價格呈弱勢。齊董的判斷,是在引誘你們加大投入。”

齊政心情很好,也不在意太田明夫的反駁:“投機的因素當然存在,但無論是從國際長期供需的風險還是從油價上漲導致的運費上漲來看,大豆價格保持上漲勢頭是毋庸置疑的。”

“何況……”齊政不等太田明夫接話,繼續說道:“其實無論大豆價格上漲還是下跌,只要大豆生產保證產量,對於諾威爾先生他們來說,終歸是有賺的,只是在於賺多賺少的問題。”

周圍聽得十分認真的老毛子等人微微點頭,贊同齊政的說法。畢竟,他們不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只要有收穫,理論上都有賺的。

太田明夫被齊政的意有所指噎着了,這不是暗諷丸紅商社種植大豆顆粒無收的下場嗎?

太田明夫知道在這個話題上討不了好,轉頭對瓦西里和諾威爾等人說道:“做農業的,天災總是免不了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我們丸紅商社在全世界都有農業合作項目,有豐富的跨國合作雙贏經驗。”

“反觀中方在遠東的投資者,爲降低成本及增產,對俄方農業安全性要求遵守較差;他們‘中國式’的生產和投資方式,不用當地人,除了租用土地資源,於俄方再無更多益處。”

齊政知道太田明夫是在暗指嘉穀農場的大豆種植在化肥等生產物資上投入低,有消耗地力的嫌疑。

對於這種指控,齊政只是指了指收割後的大豆田。

曠野裡,收割機快速在豆田駛過,豆稈被打碎“吐回”地面。收割機上加置甩刀,豆稈被切割成幾釐米長,直接拋撒在地——既避免秸稈太碎導致次年春播種時絞纏耕作的農機,又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實現耕地培肥。

除此之外,“農場裡有30%員工是本地人員,而經過磨合,所有員工都接受了中國工作模式,工作量是增加了,收入也漲了兩三倍。”

俄方與中方對待工作的態度不同。譬如俄方員工堅持到點上下班、週末必須休息;但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如春播秋收等緊要節點需要爭分奪秒,與工廠上班節奏是完全不一樣的。如何解決?除了反覆向員工普及農業生產的工作性質,嘉穀農場大幅提高員工工資和待遇,並設置滿勤獎。

瓦西里和諾威爾等人雖然不是很關心下層同胞們的死活,但是投資者如果對他們的同胞好點,無疑也是一個加分項。

嘉穀可不是國內“走出去”的小投資和散戶,太田明夫在這上面貶低嘉穀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對於太田明夫的咄咄逼人,齊政不屑地說道:“老實講,天災本就是做農業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連小小的災害都克服不了,我很懷疑丸紅商社所謂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有多先進?”

丸紅商社開發的農場在“天災”中損失慘重是一個污點,對比實在太過強烈,太田明夫聞言臉龐漲得通紅。

齊政無視被懟得無話可說的太田明夫,轉頭對諾威爾等人說道:“諾威爾先生,您也看到了,我們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爲瓦西里先生等人帶來了數千萬乃至上億美元的豐厚收益。事實俱在,土地作業也是很有錢景的,關鍵是要選擇靠譜的合作方。”

諾威爾聽到上億美元的收益,就已經流露出傾向了:“如果我們提供更多的土地合作,怎麼合作?”

所以嘉穀農業用遠東的資源生產大豆,也能得到一份收益;嘉穀糧油則能得到物美價廉的高油脂大豆——至少相比於巴西大豆和美國大豆,運費上就能省了一大筆;最重要的是,隨着遠東合作種植面積的擴大,嘉穀自控的大豆供應有了切實的保障。

……

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692章 聚寶盆(1/2)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732章 緊張感(1/2)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664章 崇拜(2)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670章 着迷(2/2)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633章 優越與幸福(1/2)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37章 縱論(中)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80章 合作愉快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125章 牛來了(1/3)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58章 情懷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564章 對內不作惡,對外不手軟(2/2)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111章 難(9/10)
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692章 聚寶盆(1/2)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732章 緊張感(1/2)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664章 崇拜(2)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670章 着迷(2/2)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633章 優越與幸福(1/2)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37章 縱論(中)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80章 合作愉快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125章 牛來了(1/3)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58章 情懷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564章 對內不作惡,對外不手軟(2/2)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111章 難(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