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

嘉穀乳業和嘉穀農牧鉚足了勁準備花大錢。

五個萬頭牧場,奶牛設計存欄數從五萬頭起步,總投資超過五十億元——即使有銀行的貸款和集團的分批投入,也將是嘉穀這幾年最大的投資支出。

這樣的大項目,自然不能一擁而上。

單單是選址,就值得嘉穀集團高層正兒八經地坐下來,討論確立一些基本原則。

“既然牧草要從美國運回來,那選址的交通位置就很重要了,最好是靠近水路,降低運輸成本……”

“按照嘉穀牧場的經驗,即使牧場配套建設有機肥生產廠,但牧場周邊最好還是要有配套的種植項目,以消化剩餘的沼液等底料……”

“還是要看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在提供貸款的同時,牧場佔地要儘可能大,荒地也無所謂,反正我們捨得投入改造,幾年就變成了沃地……”

有現成的嘉穀牧場作參照,擴建的萬頭牧場的選址標準,就在衆人的各抒己見下出爐。

齊政最後叮囑嘉穀農牧的李東亮:“老李,你要和老楊溝通好,按照做工業的標準化流程養殖奶牛,並且將養殖場和乳品加工廠儘可能連在一起。不同於歐美的牧場和乳製品廠佈局早已固定,重置成本太高,國內的大型牧場纔剛剛開始,這是我們獨有的機會……”

及至散會後,齊政喊住王昱業。

“我的王總,看你剛纔有些心神不定的,是出了什麼狀況?”

王昱業沒有隱瞞,他揉揉額頭,將一份資料遞給齊政:“嘉穀糧油旗下的嘉穀大米和嘉穀食用油上市了,不過……上市後遇上了不小的麻煩。”

“哦?”齊政一挑眉毛:“是什麼麻煩?”

……

嘉穀商貿公司在夏收後,憑藉着訂單農業的形式,從江右省爲中心的南方產糧區,收購了首批優質秈米。

在完善了水稻上游產業鏈的打造後,嘉穀糧油纔在終端推出“嘉穀大米”品牌。

夏末,在南方秈米消費區的電視臺黃金廣告時段,嘉穀大米的廣告閃亮登場:“3600多個經審定的稻米品種,嘉穀只選一個;全國4.3億畝水稻,嘉穀只限定3個優質產區;國家標準特等大米不完善粒每萬顆不超多300顆,嘉穀出廠不允許超過10顆。從種子到大米,全程用心,美味放心。”

藉助“仙茗大米”的銷售渠道,嘉穀糧油公司將嘉穀大米和嘉穀食用油,通過各大超市、賣場送上老百姓的餐桌。

王昱業所說的“麻煩”,就是出在終端銷售渠道上。

“如果按照家樂福給我們開出的合作條件,我們一年下來等於白忙活。這已經不是被盤剝的問題了,而是在‘獻血’。嘉穀糧油的產品進入家樂福,幾乎是穿着衣服進去,光着身子出來。”王昱業蹙額說道。

齊政也皺起眉頭。

按照育種、化肥農藥(飼料)製造、種植(養殖)、貿易或進出口、加工、食品製造的農業產業鏈鏈條,嘉穀已涉足大部分環節。

但是,農業產業鏈到此還沒有結束。因爲大家不可能直接到食品加工廠裡排隊購買食品,而農貿市場或超市就成了農產品和終端消費者見面的“最後一千米”,而這“最後一千米”,在目前恰恰是外資的天下,也是嘉穀的短板。

農產品最大的銷售渠道一直以來都是農貿市場,但在農貿市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卻良莠不齊,很多地區的農貿市場被假冒僞劣產品充斥。因此,嘉穀出產的產品,基本都不會選擇不符合品牌形象的農貿市場。

農產品通過商超途徑銷售,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但由於國內零售業向幾大商超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商超和上游供應商之間的話語權嚴重不對等,成了中國農業的鎖喉之痛。

其中以家樂福爲甚。

家樂福是最早進入國內的外資零售巨頭,在上世紀90年代,憑藉其成熟的管理和先進的技術,帶給中國老百姓的體驗是顛覆式的。

只要大賣場的位置開在大城市商圈,就會出現兩條長龍:營業前,大門入口等待購物的長龍;營業後,收銀臺前等待結賬的長龍。

躺着都能賺錢的時代太美好,於是家樂福的步子更爲激進,去年我國全面開放零售市場後,其開始了更大一波的跑馬圈地,紅藍十字商標插滿了全國,是國內不打折扣的商超狀元。

傳統商超如沃爾瑪的利潤來源主要是買斷商品,零售後賺取差價,家樂福則不同。

賺取零售差價僅是家樂福的利潤管道之一,對供應商的花式壓榨纔是利潤大頭。

齊政就見識到了家樂福對嘉穀糧油的盤剝清單:“我來看看,新店開張,1萬~2萬元;老店翻新,1萬~2萬元;海報,3000元;人員管理,每月2200元/人;產品放在貨架前端,3000元;產品堆放在走道前端,3萬~10萬元;中國節慶,33萬元/年;法國節日店慶,12萬元/年……神特麼的法國節日店慶!”

齊政都被氣笑了,前面的也就算了,好歹算“師出有名”,最後一項簡直是耍流氓——你特麼在中國跟我說法國節慶,真難爲你能想出這樣的收費名目。

但這樣的收費名目就被髮明出來,甚至被直接寫進採購合同,同意嗎?不同意,你的貨品就直接下架。

王昱業冷笑道:“這還不算什麼。家樂福要求我們出廠價要讓利;送貨不及時要扣款;同樣的產品,只要發現有任何一家商店的價格低於家樂福,企業必須向其繳納相當數額的罰金;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什麼諮詢費、排面管理費、稅差等……”

“我算了一下,如果按照家樂福的標準計算,其收取的費用最多佔到嘉穀糧油銷售額的20%以上。”

齊政只能“呵呵”了。

要知道,嘉穀糧油的普通農產品加工最高利潤不過15%,算下來,產品進入家樂福,不僅不會賺錢,居然還要倒貼家樂福?

難怪王昱業說這是向家樂福“獻血”!

“去特麼的,勞資可沒興趣被他層層扒皮,先暫停向家樂福供貨!”

……

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634章 不甘心啊(2/2)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554章 啪啪啪(3/3)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37章 縱論(中)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615章 “豆”爭(下)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259章 風口上的豬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664章 崇拜(2)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610章 草!草!(2/2)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666章 有牌面的盟友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109章 他要戰……就一邊去(7/10)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
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634章 不甘心啊(2/2)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554章 啪啪啪(3/3)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37章 縱論(中)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615章 “豆”爭(下)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259章 風口上的豬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664章 崇拜(2)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610章 草!草!(2/2)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666章 有牌面的盟友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109章 他要戰……就一邊去(7/10)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