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

樓縣的文冠果能源林基地投入建設後,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其中,既有各地的政府官員,也有意欲投資的企業代表。

前者主要看的,是文冠果產業的發展,會直接增加多少勞動力就業崗位,所在地區農村勞動力會發生怎樣的重大改變。

在建設初期和生產的旺季,即能爲當地農民提供臨時就業機會,極大促進農民增收;後期還可以幫助大量的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從事非農業生產工作——新一代文冠果花色由單一的白花變成了五顏六色的複色花,無疑是旅遊觀光的奇花異木良種。

當文冠果花盛放時,白裡泛黃、黃中透紅、紅裡發紫的花冠在春風的搖曳中,如舞蹈中的裙裝,如飄揚中的綵帶,在嫩綠的新葉的襯托下豔麗奪目、光彩照人。結合晉省大大小小的歷史文化資源,有些心思靈活的地方官員們已經想到了旅遊產業大興的盛景。

而且,還可以在當地延伸產業鏈,通過深加工獲得更廣泛地收益,企業發展以後可以帶動本地勞動力,從基地、加工、生產、銷售各個環節獲得收益。

這讓地方官員們看向文冠果樹的目光愈加熱切。

而企業代表們的心思就“單純”多了——產量!他們第一時間關心的,永遠是產量。

結果也沒有讓他們失望。

結合嘉穀提供的產量數據,三年生的文冠果樹,單株產量可在0.7公斤左右,四年生的文冠果樹產量翻一番,五年生的又翻一番……十年生的單株產量已達到20公斤左右。嘉穀移栽的文冠果樹苗一般是兩年生,也就是說,最多栽種一年就有了產量,有了效益。隨着樹齡的增長,其產量也穩定增長。

還別懷疑,在嘉穀的文冠果育苗基地,有的苗高才三五十公分,就掛了很多果實,以至於不少人覺得,那麼小的樹,就能掛那麼多的果子,根本就不可能,那個果子是粘上去的吧。

總之,高產是實實在在的,至於能不能穩產,有待時間驗證;但考慮到嘉穀的聲譽,這一重懷疑也基本可以打消了。

參觀者各有各的心思,不過,到最後,他們的目光都被樓縣人種樹的激情吸引住了。

“自力更生!”

“團結協作!”

“艱苦奮鬥!”

“不怕困難!”

“無私奉獻!”

一面面紅旗,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新或舊的被立了起來,將還長着稀疏喬木與遍地雜草的山坳插的遍地都是。

與此同時,挎着大喇叭,頭戴草帽的宣傳隊員們,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宣傳:“李家灣合作社,再幹半小時休息!”

一聲狂吼,在半山腰炸響。

同時,更整齊的吼聲傳了下來:“李家灣合作社,再幹半小時!”

“龍固鄉合作社,再幹一個鐘休息!”

山坳的另一邊,更大的吼聲傳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覺的轉了過去,就見幾十人的隊伍聚集到了一起,共同搖晃着一杆紅旗,似乎在與對面打擂臺似的。

兩邊山頭的人,似乎都被激了起來,有些準備坐下來休息的人,馬上撿起工具埋頭苦幹。

第一次看到這種場景之時,齊政整個人差點斯巴達了。

這都什麼年代了,還搞得像是大會戰似的。

然而當齊政知道宣傳隊員的身份後,他默了。

樓縣所在的呂梁山山區雖然貧困,但還有另一個特殊的地位——革命老區。

這種情況下,不知哪位鬼才,提議展開發動羣衆的路線方針。

於是,宣傳隊中都是各縣各鎮的名人,也是深受革命精神薰陶的老一輩。

當他們充分意識到合作社與民衆的利益是一致的,爆發出來的動員力量,簡直讓齊政都爲之側目。

他們自動將責任落實到鎮,落實到鄉,落實到村,每個合作社各司其職,該獎勵的獎勵,該批評的批評,看似粗暴,偏偏鄉民們的士氣高漲。

參觀者們站在稍高一些的地方,看着如螞蟻般的人羣,或是喊着整齊的口號,或是唱着粗獷的歌聲,將一顆顆的樹苗扛上山,將灌木掃空,將草清走,硬是在一個個道路不通的山頭中,種滿了文冠果,不禁也是看癡了。

雖然嘉穀身家豐厚,雖然嘉穀能買得起大量的工程器械,雖然嘉穀能開發多種嶄新的技術,但在崇山峻嶺中搞開發,最需要的永遠不是技術,而是一滴一滴的汗水。

出了縣城,一路都是起起伏伏的山嶺,不管是運來的樹苗和水,還是就地刨出來的深坑,都只能是使用人力。

不少山頭是溼陷性黃土,挖下去幾十米都是塵土飛揚的乾土。在沒有水的艱苦條件下,嘉穀採購的水車也只能靠近山腳,社員們再拉水管或挑水上山,種活了一棵棵文冠果。

當然,爲了以後收穫,山路還是要修的,但等挖掘機和吊車進場的這份功夫,文冠果都可以落地生根了。

只要想想將成千上萬的樹苗運進山,搬上幾十米上百米高的山樑,就能讓人倒吸一口涼氣,有些地勢較陡的山坡,更是分外的危險。

然而,落後地區的開發,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積攢出來的。

大城市的大規模開發已經基本完成了,後代享受着前人的成果,自然能夠坐在辦公室裡,談論人生價值、貧困戶命運、自然保護什麼的。

落後地區的同胞,卻遠遠沒有矯情的資格。

而他們肩膀上的厚繭,虎口撕裂的痛楚,也僅僅是爲了十年二十年後,自己的後輩能有矯情的資格。

很自然的,參觀者們就想起了嘉穀一力堅持採用合作社制,讓更廣大民衆參與利益分配。

不酬之以重獎,何以使民賣命?

“在中國,任何事情都能發生,但是,中國人,多困難的問題,都能解決,不是嗎?”不知何時,發改委胡副主任出現在了齊政身邊,飽含感情地感慨道。

齊政嗯了一聲,輕聲道:“凡事就怕認真。如果我們國家,如果我們政府,如果我們人民,能沉下心來做一件事,我相信,中國人是一定能做成這件事的。”

齊政渾身散發着信心。

胡副主任亦是渾身散發着信心。

周圍人亦是豎着耳朵聽兩人的對話,聽到這裡,一股獨屬於中國人的,中國國情的,中華民族的情緒,在衆人心底發芽,癢癢的,蓬勃的,韌性十足而頑強不屈的發芽。

周圍有四五十歲的官員和企業代表,曾經披荊斬棘;也有二三十歲的年輕官員和企業代表,正在披荊斬棘。但不管是青年還是中年,根植於基因裡的民族韌性是大差不離的。

荒山人工種樹難嗎?肯定是難的。但是,相比國人曾經戰勝的困難,相比國人未來將戰勝的困難,一縣之開發,實在是太小兒科了。

齊政向前走了兩步,再慢慢的轉身回來,看看胡副主任,還有一些似曾相識的面孔,道:“各位可能會覺得我說風涼話,站着說話不腰疼。”

他笑一笑,搖頭道:“說句不客氣的話,一棵樹,有了抗旱節水的特性,才能紮根在最貧瘠的土地上;一個產業,只有在最貧瘠的土地上鍛鍊成長,才能在任何地方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起來。”

“我們嘉穀敢在最困難的地區起步,靠的從不僅僅是嘉穀自身的力量,還有被團結起來的人民的力量。大家不要看分出去了多少利益,而要看身邊團結了多少力量。”

如果換一個場合,估計沒有多少人會將齊政的說教聽在耳裡。

但在這種直擊人心的氛圍下,沒有人能反駁齊政的話。

在場的大小都是管理人員,自然明白,發工資能讓人努力工作,但要讓人涌起這種戰天鬥地的情緒,靠的是發自內心的認同。

胡副主任暗暗點頭。

能讓他發自內心支持嘉穀的,也是因爲這一點。

世界上最貴的,無非是希望罷了,但希望從不是金錢能買得到的。

他看向不遠處山頭,不時可見身穿橘色的人員穿梭其中。

那是嘉穀派遣的種樹技術指導人員。

一把尺、一本冊、一張圖、一張表,是他們走村入戶背的寶貝。

胡副主任專門瞭解過:一本冊子囊括了技術指導人員要向社員講解的種植技術和合作社政策,一張圖紙清晰顯示負責的地勢方位,一個本子記錄每個片區的詳細進展,一把尺子幫助丈量植株行距寬距、基地改造面積以及修路的標準等等。

對於渴望脫貧,嚮往着小康生活的人們來說,這些技術指導人員不僅僅是嘉穀的員工,他們還代表着希望、未來、發展、人生、事業、快樂……

就在這時,齊政打斷了他的思緒:“胡主任,您千里迢迢過來,不是想看我們種樹種得怎麼樣的吧?”

“齊董。”胡副主任靜靜地看了一會,叫了齊政一聲,卻比之前更加的鄭重。

齊政擡頭,問:“怎麼說?”

“領導做了批示,發展是爲了惠及廣大民衆,政府支持嘉穀組建專業合作社參與到晉省能源林的建設生產和經營中去。”

齊政懂了,不禁笑了起來,這可比當面表揚還來勁!

……

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62章 交通瓶頸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82章 火爆(上)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218章 合縱連橫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3章 誰吃虧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692章 聚寶盆(1/2)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581章 功成(1/2)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568章 獵食者們(1/3)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732章 緊張感(1/2)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9章 嘉穀公司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
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62章 交通瓶頸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82章 火爆(上)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218章 合縱連橫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3章 誰吃虧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692章 聚寶盆(1/2)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581章 功成(1/2)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568章 獵食者們(1/3)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732章 緊張感(1/2)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9章 嘉穀公司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