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天賦強運

自己運氣好嗎?

閆超無法否認這一點。

某位馬姓互聯網大佬曾經用“逢山開路、逢水搭橋”來形容創業的艱辛——在電商起步之初,中國沒有適用的物流、金融、信用基礎設施;十多年來,市場才倒逼出了發達的商業配套生態。

現在呢?

發達的現代化物流系統、走向成熟化的網絡金融支付系統,這些與電商高度適配的數字化基礎設施,爲產業升級奠定了基礎,也爲產業創新拓展了空間。

相比之下,易拼就像是一個可以“不問柴米油鹽事”的高考生,移動通信網絡和互聯網的普及、物流、配送、支付、雲計算與AI技術、小程序與微信社交體系甚至友商培訓好的人才……易拼以開放換所需,盡享生態紅利。

這是大環境,具體到細節,嘉穀在易拼起家之初提供的商品選貨、保鮮運輸、配送等諸多方面的關鍵支持,纔是最大的運氣。

農產品上行是個好業務。消費者能用至少比市場價低三成的價格就可以買到新鮮的水果,或者雞蛋,又或者是大蘿蔔,產地發貨包郵到家,讓人買之前看不懂,買之後非常香。

線下賣農產品,不說其它的,光說租金一項吧,像一線城市的商鋪,幾十平米租金就要幾萬元一個月,而一個店鋪每月又能賣多少農產品呢?相信絕大部分都在千斤一天之內,算算每斤農產品得加多少價格才攤得平吧。

把這些差額折成給消費者的優惠,能不香嗎?

加上剛需、高頻、規模大的屬性,讓互聯網公司一波接一波地投身於農產品上行業務。

但是,如果說賣產能過剩而且還能存放的衣服箱包電子產品是幼兒園送分題,那賣保鮮期較長的水果大約是中考大題,而賣產地分散而且不能長期存放的蔬菜豬肉,簡直就是奧數決賽的壓軸題。因此,不管是前置倉、店倉合一,還是純交易平臺,生鮮電商總是殊途同歸——虧損。

事實證明,雖然相比傳統模式,電商通過自建倉儲和物流,少了產地批發中心,但除了產品損耗以外,還要承擔倉儲成本、物流成本、人員工資、水電費、優惠券、廣告費……

問題是——你什麼時候見過賣生鮮的商販,要親自跑去農村拿貨,然後鋪天蓋地打廣告,還送優惠券和配送服務?

把薄利多銷的生意搞成這樣,成本只高不低。你不虧損,誰虧損?

所以閆超很清楚易拼的角色,它只是嘉穀扶持的一個試點而已。

正確的網上賣菜方式是什麼姿勢,就算是電商巨頭也不知道,更不要說嘉穀這樣一家不曾“涉網”的傳統行業公司了。

但農產品上行,似乎又是大勢所趨。

本質上來說,他與嘉穀扶持的在老家帶領老鄉們打造地方農業品牌的創業者們,沒有多大區別。

簡單來說,易拼最後折戟沉沙了,嘉穀有損失,但不會有傷筋動骨——對於嘉穀來說,對易拼的扶持是“順便”用一下已有的網點和物流設施資源,哦,還投了一筆不大不小的資金。

而對於易拼來說,嘉穀離開了它,頂多肉痛一下;但它離開了嘉穀,那就是生死存亡的影響了。好在嘉穀是易拼的第一大機構股東,終究是希望易拼能做成的。

但閆超心裡多少是有點逼數的,就算是父母,也不會沒完沒了的扶持自己的兒女——如果有,那不叫扶持,叫溺愛。

而且,也別小看鈔能力槓槓的互聯網巨頭們,他們現在只是還沒反應過來,等到都加入了戰場,妥妥的又是一場燒錢大戰。

——從外賣到打車,所有的供應源都一模一樣,價格也沒有一家公司特別有優勢,於是競爭最後都演變成爲“補貼戰”。

所以易拼除了在城市小區附近投資建設小倉庫,以彌補嘉穀只在城市周邊建大倉庫的物流體系,進一步建立配送“壁壘”;剩下的主要精力,就是建立自己獨特的供應源了。

雖然,還是少不了需要嘉穀的幫忙。

“研究黑枸杞的項目組其實是藍莓的對照組,畢竟兩者都是天然花青素含量極高的物種。”齊政輕咳一聲,解釋道:“一次偶然機會,研究人員將從青海找來優良的野生黑枸杞種子,定植後通過與番茄嫁接,再利用紅枸杞花粉授粉進行有性雜交,成功培育出直立生長、無刺微甜的黑枸杞新品種。不過,產量上並沒有太大提升。”

閆超卻是期待不減,眼睛一眨不眨地等着下文。

“經過改良後,新品種變得果大、皮厚,有利於機械化採摘和加工。而且人工栽培成活率和結果率都能得到保證……”

話音未落,閆超的神情已轉爲興奮。

“太好了,這就已經超乎我的預期了。能有穩定的成活率和結果率,就意味着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實施大面積推廣,擴大資源量。”閆超滿臉笑容。

齊政自無不可,點頭道:“你滿意就好。”

這種改良程度,在嘉穀本身的評估中,是不會大規模投資的。

嘉穀實驗室的成果也不是每一個都能得到推廣的。像黑枸杞這樣的項目成果,有所改良,但又沒有質的提升,不是說完全沒有價值,但顯然性價比不算高。

這樣的項目還有不少,畢竟,實驗室每年“燒”了那麼多經費,也不全是“嘉豆13號”、超級能源樹這種革命性產品。

當然,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成果是不會浪費的。像嘉穀系創業者,很大一部分就是將這部分嘉穀不願意投資,但又有一定價值的成果進行轉化,嘉穀也樂見其成。

閆超也不挑。雖然黑枸杞在嘉穀眼中,沒有糧食作物那樣具有戰略意義,也沒有“超級作物”那樣能產生超額收益,但對於一個戈壁荒灘的偏僻之地來說,不用再陷入盜挖黑枸杞的惡性循環中去,就已經有極大的意義了。

要項目有項目,要技術有技術,還要啥自行車?

閆超是衷心覺得,雖然都說受過的苦難都會變成未來的財富,易拼現在的一帆風順多多少少也讓他有些不踏實,但這種開啓了“天賦強運”的感覺,實在是有點爽。

……

回來晚了,只有一更,莫怪莫怪~~~

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219章 分歧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558章 肥羊一頭(2/2)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6章 畢業回鄉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636章 契機(1/3)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
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219章 分歧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558章 肥羊一頭(2/2)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6章 畢業回鄉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636章 契機(1/3)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