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資本盛宴

老實說,國家在沙漠治理上對嘉穀的支持已經超過了齊政的想象。

嘉穀管理層原本以爲,自家的沙漠開發計劃能多得些貸款,最好國家能再提供些財政貼息和稅收優惠,就已經心滿意足了。畢竟,嘉穀治沙不僅僅是爲了生態公益,還爲了經濟效益。

但或許是嘉穀節水節能、保護與開發兼顧的治沙措施被國家看在眼裡,再加上一酬“尋水”之功,扶持力度出人意料。

阿拉鄯盟對於嘉穀治理沙漠每公頃一次性補貼6000元,這包括了補植費、圍欄費以及30年的管護費等;國家銀行還根據嘉穀的治沙規模,爲嘉穀提供不超過100億元的貼息貸款額度……

這已經是享受國企級待遇了,同樣還體現在責任上——嘉穀的沙漠治理開發也要經過中科院沙漠研究站的監督驗收。

對此,嘉穀毫無異議。畢竟,有了國家的扶持,嘉穀對沙漠治理開發的投入將遠低於預期。

沙漠大型水庫進入立項階段後,嘉穀的沙漠治理也進入了另一個階段。

初步修復植被後,接下來就是耐心的維護了。

治沙利在長遠的耐心和耐力,由於環境惡劣、植被易爲破壞,治沙的時間常以漫長的年月來計量。

栽種的植被尤其是樹苗,起碼要經過一個冬天才能確定是否真正落地生根;沙質土壤需要時間改善;灌溉設施也需要時間建設……

最初的那批治沙“開荒牛”,大部分離開了,也有部分留了下來,正式加入嘉穀治沙團隊,在新生的“綠洲”上安營紮寨,全身心撲在治沙的後續戰鬥中。

第一代治沙團隊總是最辛苦的,他們在條件極其艱苦、環境極其惡劣的情況下,敢爲人先,硬是將丘丘荒沙變成片片綠洲。

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栽植的樹苗吐出嫩芽,當播種的牧草煥發生機,當野生的動物不斷迴歸……他們都看到了希望,進而堅定了治沙的信心。

事實上,在加入嘉穀治沙團隊的老一輩治沙人眼裡,嘉穀的治沙進程已經順利得不可思議了——最起碼沒有出現過一場大風沙就把幾個月的勞動成果全部毀掉的狀況。

即使如此,老一輩治沙人也沒有絲毫懈怠,而是將豐富的治沙經驗傾囊相授。比如在沙漠裡植樹,三分種,七分管,管護是重中之重。

以至於魏明都表示:“種樹團隊是最辛苦的了。那些樹看得費勁得很,夜裡都要到沙上跑幾趟。樹長草肥,來搗亂的動物越來越多了。”

從老一輩時代的一棵樹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到現在的打草方格;再到正在建設的細水滴灌系統和風力發電場,新一代治沙人在祖輩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着治沙方式。

嘉穀能做的,就是爲堅守大漠的治沙團隊盡力創造較好的生活條件,不讓他們像老一輩治沙人那樣風餐露宿、忍飢挨餓。

沙漠營地裡的空調、熱水器等設施逐漸完善,還在營地劃出空地,建成籃球場,讓大夥在沙漠裡打籃球成爲可能。

團隊裡每人都安排有正常輪休,公司爲他們提供交通便利,方便大家回家探親,平時公司後勤也積極爲治沙團隊成員的家庭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嘉穀治沙團隊成員來來往往,但無論人怎麼換,治沙精神卻代代傳承。

……

沙漠無大事,而在太平洋對面的國度,一件又一件大事接踵而至。

奧運會過後,美國金融界氣氛變得越來越緊張,往日的華爾街精英們都如履薄冰——次貸危機全面爆發了。

此時,美國房價已從部分下跌蔓延至全國性下跌,房地美、房利美的虧損已是路人皆知。

“兩房”是美國國會特許的旨在穩定美國房貸市場並促進廉價住房的機構,它們不向購房者直接提供貸款,而是將房貸打包成證券化產品,擔保購房者能夠按時歸還房貸,再通過銀行賣給投資者——可以說它們是次貸危機的始作俑者之一。

但光是外國投資者手裡,就持有了超過1萬億美元由“兩房”發行或擔保的債券,其中以中日俄爲主。如果任由兩房倒閉,他們的投資就會化爲泡影。

這還了得?各國政府無不向美方施加巨大的壓力。

各方的施壓下,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強制託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並更換了CEO。財政部承諾會動用2000億美元的政府資金來支持這些企業,這使得市場對兩房崩潰的恐懼得到了緩解。

9月14日,通過注資,美國政府正式接管了兩房,併爲其債務提供擔保,兩家住房抵押貸款巨頭被徹底國有化。

然而,更大的危機正接踵而至。

9月15日,這個華爾街的災難日。

揹負了6130億美元債務的雷曼兄弟,找不到任何買家接手,宣佈破產,成爲了美國曆史上最大的破產案。

道瓊斯指數應聲下跌504點,跌幅近5%,標準普爾金融股也經歷了有史來最糟糕的一天,收盤下跌超過10%。商業票據市場和銀行間同業隔夜市場隨即癱瘓。

但在紐約的刺客基金內,響起了壓抑不住的歡呼聲。

姜平也笑眯眯,絲毫沒有對老東家破產的同情——昔日的華爾街五大投行又不是第一家完蛋的了,這就是華爾街的殘酷法則:當一家金融機構要死的時候,它會死得很快!

他更關心的是,它們的倒下能爲刺客基金帶來了多少的收益。

答案是,他也說不準!

刺客基金早早佈局做空金融股,現在股市的每一步下跌,都意味着數不清的美元流入刺客基金的賬戶。

多米諾骨牌徹底倒下了。

境外的對衝基金紛紛從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撤回資金,後者還面臨短期流動性擠壓問題,處於崩潰邊緣。

坊間傳聞,索羅斯的副手要撤出放在高盛的資金,高盛董事長想要留住他,但又拉不下臉來跪舔,只好語帶威脅地說了句:“你這麼做,可是會影響我們之間良好關係的。”而副手的回答是:“去你丫的關係,我只關心我的錢。”——投資者缺乏信心的表現可見一斑。

雪上加霜的是,9月29日,因爲兩房事件後厭倦了“資本作死,納稅人埋單”的救援行動,美國衆議院否決了7000億美元的問題資產救助計劃。

消息一出,金融人士如喪考妣。

而刺客基金內,員工們已經要樂瘋了——獎金啊,分紅啊!

蘇放聲音嘹亮地向姜平通報最新消息:“道瓊斯指數下跌7%,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8.8%……這是自1987年10月美股崩盤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了。”

“金融市場的大幅動盪,導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暴跌,我們基金的做空收益……難以估量!”

姜平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美國投行的黃金時代宣告終結。但刺客基金,連同其他在危機中獲利甚豐的對衝基金,一戰成名。

……

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77章 策略第38章 縱論(下)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80章 合作愉快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19章 頂級香米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663章 崇拜(1)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430章 粗大腿(1/2)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602章 服氣的國營農場(1/2)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581章 功成(1/2)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636章 契機(1/3)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184章 狼來了(4/4)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
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77章 策略第38章 縱論(下)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80章 合作愉快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19章 頂級香米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663章 崇拜(1)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430章 粗大腿(1/2)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602章 服氣的國營農場(1/2)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581章 功成(1/2)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636章 契機(1/3)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184章 狼來了(4/4)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