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得罪人

就目前得到的信息而言,晉省大舉營造能源林的計劃幾成定局。

而對嘉穀來說,服從政府與國家部委的規劃,扮演技術服務角色,無疑是最省心的。

但當齊政不希望看到能源林變爲晉省的另一個“煤炭產業”後,嘉穀需要面對的形勢變得複雜起來。

晉省有什麼?國人普遍印象中,除了煤炭,晉省真是一無所有。

煤炭產業與其他產業不同之處在於生產門檻低,挖就能賺錢,那麼誰來挖呢?關係硬的挖,拳頭硬的挖,直接後果是權力尋租。

到了最後,誰的拳頭有國家的硬?

因此晉省百強企業中,有80家是四大傳統支柱(煤炭、焦化、冶金和電力)企業,而百強企業營收的90%,是國企貢獻的。

同時,在政策、資本都向國企傾斜的情況下,民營經濟沒有活力,很多直接是依附大企生存——這甚至比東北地區還誇張。

某種程度上,能源林也相當於一個“油田”,只不過是一個對環境更友好,同時也對環境要求更高的“綠色油田”。

能源行業本身的複雜性,註定會造成很多的不確定性。馬定文在林業生產管理上是一把好手,但對於戰略佈局並不敏感,於是齊政招來了戰略部部長丁顯。

事關一國的戰略投資計劃丁顯都做過,說話也有了高屋建瓴的意思:“別說,現在還真的是投資晉省最好的時機。”

“官場的肅清讓投資環境都清明瞭不少;戰略上,晉省在對外開放試點、守疆衛海沒有大的存在感,但在能源經濟創新、經濟結構轉型及國企改革、創新社會治理、優化生態環境等方面有相當的發言權。晉省的動態比較優勢在傳統的能源工業升級——傳統能源領域絕對話語權、區位優勢——中部樞紐,勞力價格、隴海並行線,西部開發橋頭堡、土地資源——因爲落後而便宜……”

“難得可貴的是,煤炭經濟的下行,讓各級政府都抓耳撓腮追求新產業投資,以幫助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能源林計劃可謂是恰逢其時。”

至於類似“晉省以後還行不行?”、“沒了政策,沒了煤炭,晉省的出路在哪裡?”這樣的問題,丁顯是嗤之以鼻的。

1945 年,一片廢墟的島國和德國出路在哪裡?

1955 年,剛剛結束半島戰爭的南韓的出路在哪裡?

1965 年,剛剛被馬來西亞逼出國門的新加坡出路在哪裡?

1976 年,尚未走出陰霾的中國的出路在哪裡?

但這些被外人甚至他們自己都看衰的地區和國家,現在都直挺挺地站在世界上,發着自己的聲音。

沒有什麼地兒是不行的,關鍵是人民的選擇靠不靠譜。

齊政點點頭,開始說出自己的意見:“能源林計劃,大概成了晉省的‘振興計劃’。但我想說,一個生命體的生命力是來自內部,所有沒有從內部喚醒羣衆主動性的振興計劃都是僞命題。沒有什麼比分潤利益更能凝聚人心的了。”

丁顯想了一下,抓到了齊政的重點:“您是說,像我們的合作社體制一樣,讓更多民衆從中得益?”

“對。”

“這樣的話,我們可是要得罪人的。”丁顯略作思忖,就提醒了一句。

齊政笑問:“得罪誰?”

“別的不說,要投入真金白銀的能源企業肯定一肚子意見。”丁顯攤開手:“想一想,他們願意與嘉穀共享利益,是因爲離不開我們的技術,但憑什麼要讓不相關的人插一腳?”

承包山林最大的風險就是投資週期長,特別是在林木成材產果之前,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這注定是普通民衆玩不轉的。

“想想好像有點,再想想,好像也沒啥。”齊政哈哈一笑,道:“這就是能源林不同於煤礦或油田的地方了,能源林‘產油’雖然理論上永不枯竭,但產量相對也不穩定。起碼,要想高產,管理者是要投入相當感情的。”

丁顯琢磨了一下齊政的說法,不由得點頭贊同。

投入感情種樹,聽上去貌似有點扯淡,但以嘉穀豐富的農業管理經驗,這一點是得到了充分論證的。

不比冷冰冰的煤礦或油田,只需面對冷冰冰的機械——能源林是有生命的,而生命是需要用心呵護的。

這跟養小孩是一個道理,有吃有穿當然也能養大,但精心培養,才能培育出出類拔萃的後代。

無論是種樹還是養小孩,沒有投入感情的人,是做不到用心呵護的。

所以,齊政做的“擴大利益受衆”決定,可不僅僅是爲了社會公平,還關乎能源林的未來。

問題是,能指望腦子裡只有“黑”、“金”兩種顏色(煤與錢)的能源企業,理解這個聽上去有些扯淡的道理嗎?

齊政正容道:“有些人,得罪也就得罪了。要做成事,哪有不得罪人的。就按我說的做計劃吧。”

“我明白了。不過,我覺得,這也未必沒有轉機,謀劃好了,或許我們能做到兩全其美。”丁顯深思熟慮後,認真道。

齊政是不怕得罪人,但做下屬的,不就是爲了給老闆查漏補缺嗎?所謂和氣生財,能少得罪些人,還是應該儘量少得罪人。

“你有什麼想法?”

“無論是能源企業,還是地方政府,對能源林計劃擴大利益受衆可能有意見,無非是蛋糕做得還不夠大,只能儘量多的扒拉到自家盤子裡。但只要將蛋糕做的更大,多一兩個人分享,也不會有人難以接受了。”

齊政瞪了他一眼。

這不是廢話嗎?如果蛋糕能大到讓所有人撐死,誰還怕得罪人?

問題是,晉省含煤土地面積8000多萬畝,考慮到開發礦區、埋藏深度、地質地形等因素,能營造超級麻瘋樹能源林的面積,頂天了也就晉省規劃的2000多萬畝。

2000多萬畝能源林是一個大蛋糕,但還真的沒大到讓所有人撐死。

丁顯呵呵一笑,道:“老闆,你真應該多關注一下我們的實驗室,我們如今的能源林計劃,能打的牌,可不止超級麻瘋樹這一張牌……”

……

不經意看到,推薦票終於達到20萬了——雖然這只是大神作品的零頭,但對於鹹魚來說,每一個小小的里程碑,都是值得樂呵的。嗯,渣作者“魚軀一震”,明天起,加更!!!

第69章 惡臭熏天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379章 特別“牛”(4/4)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507章 轉折點(3/3)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27章 老油井入手(求收藏!)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568章 獵食者們(1/3)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730章 哭暈的同行(2/2)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12章 雛苗入場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221章 是金子哪裡都能閃光第666章 有牌面的盟友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150章 攪局者(2/3)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209章 反轉之霸主的表態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630章 打腫臉(1/2)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294章 突如其來的曝光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219章 分歧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379章 特別“牛”(4/4)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50章 招攬(求收藏!)
第69章 惡臭熏天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379章 特別“牛”(4/4)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507章 轉折點(3/3)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27章 老油井入手(求收藏!)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568章 獵食者們(1/3)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730章 哭暈的同行(2/2)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12章 雛苗入場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221章 是金子哪裡都能閃光第666章 有牌面的盟友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150章 攪局者(2/3)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209章 反轉之霸主的表態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630章 打腫臉(1/2)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294章 突如其來的曝光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219章 分歧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379章 特別“牛”(4/4)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50章 招攬(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