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

國家領導人文老在滇省的考察十分順利。

尤其在最後一站,嘉穀的表現讓他心情頗好。

因此,在考察接近尾聲之時,他專門留了一點時間與齊政進行交流,聽取嘉穀的意見和想法。

看到坐下來的齊政,文老含笑點頭:“脫貧致富快,全靠產業帶;產業發展快,全靠龍頭帶。嘉穀這個龍頭倒是做得不錯嘛!”

齊政謙虛地表示還有待進步。

文老莞爾,繼而問道:“小齊,我注意到嘉穀現在已經不僅僅着眼於農業本身了,就像在水稻產業上,開始將水稻種植與休閒旅遊、文化等產業深入互動,將特色農產品和旅遊景點整合包裝,這是嘉穀特意設計的戰略嗎?”

齊政點頭稱是:“我們現在是嘗試圍繞水稻產業,積極發展稻田養殖、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深入挖掘農業的旅遊功能,發揮第一產業‘接二產連三產’的作用。”

文老若有所思:“就像是島國的‘第六產業模式’?”

齊政訝然,但很快回答道:“基本就是這個概念。”

“第六產業”的概念是島國農業學者在九十年代首先提出的。

其實就是說,搞農業的不再只搞種養(第一產業),還要加工農產品(第二產業)、銷售農產品(深加工)或配套服務(第三產業),這樣才能獲得多環節增值價值——“1+2+3”=6,“1×2×3”=6。這就是“第六產業”的來歷。

不得不說,島國人在精細農業上確實有一套,他們充分發揮了“你想要什麼花樣的農業,我就能搞出什麼花樣的模式”的鬼畜精神,把農業、工業、服務業打通,並且形成第二和第三產業服務於第一產業的創造性模式。

大田農業、精細農業,是兩種不同的模式,嘉穀可以說是兩者兼具,但後者發力較晚。某種程度上,說嘉穀是在參考島國模式也無不可。

“這很不錯。我們國家的農業情況,複雜多樣,對於農業發展模式而言,何種模式最適合我國,何種模式能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也應該是嘉穀這樣的公司一直要探索的問題。每一種模式都有其優勢與弊端,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文老似乎說起了興致,語氣略顯激揚。

“小齊,你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是有些發言權的。在探索過程中,嘉穀有遇到什麼困難,或有什麼體會,不妨直言。”

考察中齊政就看得出來了,文老似乎挺喜歡通過面對面的直接交流,來了解基層的真實想法,自然不敢打馬虎眼。

齊政稍作斟酌,開口道:“就嘉穀的實踐經驗來看,無論選擇何種發展模式,如果沒有有效組織引領,效果都不會理想,這是由目前我國農民基本主幹力量的普遍認知水平決定的。”

文老目光炯炯。

齊政也放開了不少:“從多數農村來看,對農民羣體的有效組織引領顯然是欠缺的。這也導致了,在這些農村,三十年來,全球化、市場化與他們無關……”

齊政的觀點有些犀利,但文老很欣賞齊政的暢所欲言:“這點我也承認,從國家層面上來看,農村的基層組織,大多隻能承擔簡單社會管理功能,而無力承擔起發展經濟的職責……”

——所以,後世有大學生村官計劃……齊政心裡默默接話道。

還是以同屬東亞文化圈的島國爲例。

島國農業的崛起,離不開一個強力的合作聯社組織——島國農協。

這是一個比山口組牛叉一百倍的大組織。統一採購生產資料,統一收購農產品,統一進行市場談判和集中銷售……這些都是小意思了。

更厲害的是,他們連農民的婚喪嫁娶都包了;上可懟政策,下可拒進口;讓一個島國農民從出生開始,奶粉就有保障,學可以免費上,有病免費醫,工作有人帶着幹,錢有組織帶着掙,婚喪嫁娶也負責……

試問這樣的待遇,農民能不能安心種地?

不過嘛,什麼東西一久了,都會變味。島國農協也不例外,壟斷、權力、金錢……

當然,國情不一樣,我們國家不需要也不可能出現這樣一個“農協”,但對農民的組織引領是需要大力加強的。

“政府搭臺子,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社,讓農民跟現代市場經濟掛鉤的公司化組織全方位合作,至少在現階段來看,是件雙贏的事情。”這是齊政的由衷之言。

其實,國內很多地方農業資源很豐富,但農戶並沒能依靠這些資源走上致富之路。

這主要是因爲農戶對於種什麼,自己缺乏市場意識。往往是一號召就多,一多就賤,一賤就賠,一賠就垮,經不起風浪。

——以嘉穀爲例,農戶加入到嘉穀的生產鏈條中,搞訂單農業,收益有了保障,風險也會降到最低。畢竟嘉穀的產品鏈條長,市場意識強,抗風險能力比農戶強得多。

……

文老的思維很敏捷,齊政也毫不推脫,一老一少就農村、農業、農民等問題,進行了頗爲熱烈的探討。

在接近尾聲的時候,兩人都各有所得。文老更直觀地瞭解到農業基層最真實的一面,齊政也能從更高的層面一窺政府的智慧和決心。

最後,文老問道:“小齊,你對環冀省貧困帶有了解嗎?”

齊政一怔,下意識地點點頭。

環冀省貧困帶嘛,作爲首都周邊的一個特殊現象,在前幾年被正式提出來後,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文老輕聲說道:“這些地區的貧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方面的限制,有觀念方面的問題,但更突出的是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農民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低。”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大思路、大戰略。但要推動這個戰略,這片區域就要尋求到新的發展路徑。嘉穀的第六產業模式、綠色經濟很值得一試,我也希望嘉穀能夠試一試……”

……

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690章 回血(1/2)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281章 徹底引爆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668章 得罪人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581章 功成(1/2)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732章 緊張感(1/2)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480章 餘波震盪(1/2)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643章 送上船(2/3)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77章 策略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658章 勾人(1/3)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495章 天南地北大分紅(1/2)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710章 酸味(1/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631章 顫抖吧(2/2)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58章 情懷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96章 不要浪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96章 不要浪第682章 系列報道(1/2)
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690章 回血(1/2)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281章 徹底引爆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668章 得罪人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581章 功成(1/2)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732章 緊張感(1/2)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480章 餘波震盪(1/2)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643章 送上船(2/3)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77章 策略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658章 勾人(1/3)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495章 天南地北大分紅(1/2)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710章 酸味(1/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631章 顫抖吧(2/2)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58章 情懷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96章 不要浪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96章 不要浪第682章 系列報道(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