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

無論是在發改委胡主任眼裡,還是在齊政眼裡,亦或是在國家大佬等人眼裡,阿拉鄯沙漠區的治理開發,都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工程,它還附帶着強烈的政治和經濟意義。

政治上,僅從國際上來看好了。關注土地問題的第一個全球性公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生效十五年來,階段性目標愈發清晰——“到2030年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

作爲全球治沙“尖子生”,中國一直向國際社會宣佈履約自願目標,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嘉穀的治沙工程,正好與國家這一意圖不謀而合。

經濟上,哪怕向沙漠要糧性價比不高,但利用沙漠裡大量空置的平地,以及充沛的陽光資源,生產生物能源,難道不香嗎?

這種既可以做成“國家名片”,又有經濟效益的項目,只要不是腦袋瓦特了,都會大力支持的。

唯一憂慮的是,袁院士的跟蹤研究生態環境影響的時間還太短,得出的結論很難說就是有代表性的。

嘉穀雖然證明了自己有能力運用大量的資源,來完成更大的項目。但就時間上來看,嘉穀開發沙漠也就幾年的時間而已。

這麼短的時間,並不足以令投資人感到安心,無論是私人投資人,還是“機構”投資人。

而比起經濟上的損失,國家名片受到損害,是更加不可接受之事。

從安全的角度來講,再緩上幾年,讓中科院的數據模型更加完備,再加大投入,纔是政治正確。

但對於能開掛,能確保項目不失控的齊政來說,國外如潮般的反對,反而是件好事。

不是說外國人反對的,我們就一定要贊同;而是在袁院士證明了嘉穀開發阿拉鄯沙漠區會形成正向循環的前提下,海外的反對,讓國家終於也下定決心,誓要把阿拉鄯沙漠治理到底。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如果沒有刺激,就不會下定決心。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作爲電子信息產業基石的半導體產業,在美國一再製裁我們的電子信息龍頭企業之後,國家才痛下決心,大手筆發展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以突破在覈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局面。

……

11月底,在發改委的協調下,嘉穀與國投集團聯合成立阿拉鄯沙漠基建基金,募資1000億元,投向作業道路、管道管網、覆草固沙等沙漠治理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這是沙漠治理史上最大的一筆融資案例,震驚了產業界、資本市場。如此大手筆,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國家意志,看到了政府對全面治理開發阿拉鄯沙漠區的魄力。

與此同時,中科院公佈了阿拉鄯沙漠“深層循環水層”的地理大發現成果;“兩漠水庫”工程在水庫主體大致完善的情況下,二期工程,即修建通過騰格裡沙漠的水道,繞過賀蘭山向黃河補水的東線工程,正式通過審批,即日動工建設。

主流媒體也定調,將“兩漠水庫”工程和阿拉鄯沙漠治理開發工程,稱爲“超級工程”,是“國之重器”!

別看我們國家在國際輿論上沒有多少話語權,但是在國內,戰鬥力還是槓槓的。

“阿拉鄯地區,雖然坐擁三大沙漠,但在歷史上曾是個水草豐美的地方,甚至享有“居延大糧倉”的盛名。

如果說沙漠是大自然的懲罰,那我們就要做出一點彌補。

如果每一代人,都只索取自然資源,把治理交給下一代,終究會讓人類無以爲繼。

而我們也見證了,用勤勞的雙手、科學的理論,終能力挽狂瀾、全力迴天。

這樣的盛事,一生見證一次,已足夠震撼。

治沙,關乎一個古老民族的生存與發展。治沙與治國,在當代,歷史性地走到了一起。

向土地荒漠化宣戰,中國在行動!

維護共同的地球家園,中國在行動!

守衛人類的共同命運,中國在行動!

……”

央視播放的關於嘉穀開發出的綠洲和“兩漠水庫”的紀錄片《超級工程》,讓人熱血沸騰。

中國人,對於“大”的追求,簡直是刻到骨子裡的。

買房子要盡力買“大”房子;買手機要“大”屏幕;看電影追求“大”製作;連稱讚都以“大”爲尊……將幾萬平方公里的沙漠變爲耕地,將可循環的深層地下水滋潤整個西北,這樣的超級“大”工程,足夠振奮人心!

在主流媒體的力挺下,之前輿論對於嘉穀開發沙漠這一行爲的譴責,就如雨打風吹去,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氣候了。

……

回到嘉穀總部,看着陡轉的輿論形勢,齊政樂了:“有國家做背書就是牛啊!”

這就是嘉穀公關部的輿論戰戰略,根本無需與綠和組織硬碰硬,只要趁此機會,將嘉穀沙漠開發項目上升到國家層面,國內的輿論就迎刃而解了。

綠和組織是頭鐵,國際影響力也很大,但在中國這一畝三分地上,還輪不到他們撒野。

與國家意志對抗?那不等於是送人頭嗎?

你看他們組織的所謂“抗議活動”,對於阿拉鄯沙漠區正在建設的“兩漠水庫”就選擇視而不見,而是隻選擇針對嘉穀沙漠開發基地,不就是“柿子挑軟的捏”嗎?

王昱業就笑笑道:“有國家做靠山當然好,但壓力也不小啊,說得難聽點,是隻許成功,不許失敗啊!”

齊政聳聳肩:“沒辦法,誰讓我們需要更多的資源呢?”

嘉穀雖然資源充沛,但幾億年形成的生態系統,被幾百年的現代文明破壞,想用幾十年把它恢復,談何容易。

資金資源自不用多說,即使是1000億元,灑到阿拉鄯沙漠的基礎設施建設裡,也就打個水漂。

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更加嚴重。缺的不僅僅是人才,還有大量普通勞動力。西北沙漠畢竟不同東部地區,生活稱得上是艱難,對勞動力的吸引力甚至連東部的小城鎮都不如。如果全靠嘉穀組織人力,成本之高可想而知了。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看,要系統地治理開發沙漠,連國企都算上,也找不到一家比嘉穀更合適的了。

有了水,在沙漠裡把樹養活不算難,但要真正發展出有競爭力的、可持續的、自主可控的沙漠產業,齊政只想叉腰吶喊——還有誰!

而如果能完成這一超級工程,那麼,嘉穀就等於是站在了頂端。

相比開發阿拉鄯沙漠帶來的種種好處,所謂的負面效果,簡直不值一提。

——國內對嘉穀的譴責已經不成氣候,但是國外依然是冷言冷語當道。

齊政卻更不在意了:“要做大事,還怕被罵嗎?愛因斯坦還因爲原子彈而備受責難呢。再說了,現在,挑事的綠和組織應該顧不上罵我們了吧?”

王昱業露出微笑:“呵,他們都自身難保了。”

……

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656章 豬腦子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82章 火爆(上)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218章 合縱連橫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82章 火爆(上)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668章 得罪人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518章 與虎謀皮能有什麼好結果(2/2)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
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656章 豬腦子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82章 火爆(上)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218章 合縱連橫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82章 火爆(上)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668章 得罪人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518章 與虎謀皮能有什麼好結果(2/2)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