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

年出欄百萬頭的單體養豬場,在這個養豬場規模多在1.5萬頭左右的年代,不啻於一步登天。

嘉穀農牧的百萬級單體養豬場正在建設得如火如荼的時候,一些消息不太靈通的養豬企業,甚至覺得這是謠言。

現在的豬肉行情低迷,誰還會逆勢擴張養豬規模呢?更不要說一次性養上百萬頭生豬,知道這是多大的風險嗎?傳這謠言的人咋不吹上天呢?

因爲嘉穀農牧的低調,也因爲養豬如今真的不算一門好生意,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場這個本應大放光彩的項目,竟沒有在行業內引起太大的波瀾。

大家更關注的,是雙匯被外資收購,是新希望飼料的造富奇蹟……

至於養豬嘛,進入門檻很低,千家萬戶養,起早貪黑辛苦伺候不說,瘟疫襲來全部歸零。

與產業鏈前端的獸藥、疫苗比起來,好像技術含量不高,盈利穩定性也不行;與下游的屠宰比起來,盈利穩定性就更差了,更別說與更下游利潤空間更大的肉製品比。

整個生豬產業鏈,市場空間最大的幾塊分別是飼料、養殖、屠宰、肉製品。如今行業內的明星企業,主要集中在飼料、屠宰和肉製品上,偏偏就沒有養殖的份。

但也有眼明心亮的。

在齊政看來,嘉穀農牧最大的機會反而就在養殖上。

“飼料行業現在確實增長迅猛,但變數也是最大的。飼料行業的劇變是趨勢性的,其下游的主要客戶——散養、小養殖戶將會不斷退出市場。到那時,同質化競爭時代來臨,行業必將迎來劇烈洗牌。”

“配個飼料嘛,能有多大難度?大型養殖企業,無論是從成本還是效率角度,都不會外購。”

李東亮默默點頭。就以嘉穀農牧爲例,自家養殖場的飼料全部是自購原材料,自給自足。

“至於屠宰,看似擴張容易,實則隱性門檻極高。一是屠宰最終要依靠終端渠道動銷和擴張,這事耗時費力;二是地方保護主義,阻礙巨頭統一市場,真當多地存在的涉黑‘肉霸’是浪得虛名的呀;三還要面臨低成本的私屠濫宰競爭。”

“至於肉製品,雙匯一家獨大。但由於我國豬肉消費主要以熱鮮肉爲主,說實話,雙匯肉製品表現相對平庸,反而是屠宰上有不錯的表現——龍頭都衰成這樣,阿貓阿狗的日子只會更慘。”

相比起來,養殖反而是產業鏈各環節中,難度相對較低的一環。

本質上,商品豬是一種無差別的商品,是沒有定價權的,競爭核心是效率提升帶來的低成本。

即使有地方保護主義,也保護不了低效率的散戶,規模化養殖必將加速成爲主流。

在齊政眼中,國內生豬養殖行業正處在集中度大規模提升的歷史性進程中。

“從小規模散養的原始粗放到大規模工業化的技術管理,後發優勢下,養豬行業正在從史前時代快步跨入科學時代。我們要關注的,是那些開始冒頭的大型養殖企業。”齊政如是說道。

……

與此同時,齊政口中的那些開始冒頭的大型養豬企業,更加關注發展勢頭更猛的嘉穀農牧。

在越省。

溫氏股份最能體會嘉穀農牧年出欄百萬頭的單體養豬場的分量——就在越省邊境,主打市場又是珠三角地區,當然無法忽略。

早在97年,“養雞大王”溫氏股份把養雞的模式搬來養豬,率先採用“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後來的衆多大型養豬企業,也大多沿襲了這種模式,不過在規模和品控方面都遠不及溫氏股份。

這種模式下,企業負責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種豬擴繁等技術密集型工作,農戶負責育肥,享受保底利潤,將生豬按統一價格銷售給公司。雙方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農戶既可以獲得飼養費,又無需承擔飼料、仔豬、疫苗等費用,風險大幅降低,合作熱情高漲。企業則無需承擔豬舍等固定資產投入,輕資產模式下擴張很快。

截止目前,溫氏的養豬規模已達到年出欄四百萬頭,是國內當之無愧的養豬龍頭,而且每年還以極高的增長率在擴張。

不過也正是因爲與嘉穀農牧的發展模式不一致,溫氏更多關注的,是嘉穀農牧對市場趨勢的判斷,以及國內首個年出欄百萬頭的單體養豬場投入生產後,對越省豬肉市場的衝擊。

而另一個主角,對嘉穀農牧就不僅僅是關注了。

在豫省。

早在03年,38歲的秦營林就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欄目。

當時,靠着養豬,他已經是當地有名的企業家了。

論養豬,他是專業人士。更重要的,是他真有熱情——給豬做直腸截除手術,他用手一點點往外掏豬糞;設計磚拱結構的豬舍,使造價降低了90%;帶領團隊研究降低飼料成本的方法,每頭豬飼料成本最高下降了上百元……

秦營林創立的牧原股份,一直堅持“直營制”的一體化養殖模式,堅持自繁自養。

但這種模式的問題也很明顯:前期資金投入大,擴張慢。牧原股份比溫氏股份早5年開始養豬,規模上還遠不及後者。

不過,當規模到達一定程度,這種模式在成本端的優勢就會漸漸凸顯出來。

秦營林是想後發制人。

但是很顯然,在這條道路上,有人比他先走一步。

今年牧原股份的年出欄生豬約有10萬頭,但受限於市場大形勢,陷入了虧損當中。

當他知道,採取同樣模式養豬的嘉穀農牧啓動了百萬級的單體養豬場建設時,眼珠子都瞪出來了——差距太大了,自己最大的養豬場都還沒突破十萬頭,人家已經在百萬頭的道路上狂奔了。

反應過來後,他又羨慕得要流口水了,真有錢啊——人家是沒錢才養豬,養豬的嘉穀農牧是真的有錢!

除此以外,秦營林還是養豬技術狂人。

在他看來,豬舍幾乎是一切技術的載體。好的豬舍設計需要兼顧多方面的指標,非常精細、需要相當的工業沉澱。隨着單場養殖規模的提升,整個系統的複雜性也將指數級上升。

百萬級的單體養豬場啊,簡直是一個標本。

他已經打定主意,等嘉穀農牧的百萬級單體養豬場建好後,他要在第一時間上門參觀學習……

同一時間。

日後爲A股貢獻了“豬餓死、鉅虧30億、股價卻暴漲80%”段子的雛鷹農牧,面對嘉穀農牧的大手筆,也是若有所思。

半路出家的雛鷹農牧,採取了結合溫氏和牧原的混合養豬模式,在幾年後彎道超車,在溫氏股份、牧原股份之前,成爲第一個上市的養豬企業,被稱爲“中國養豬第一股”。

但如今的雛鷹農牧也就是“戰五渣”的水平,財務負擔極重,融資無門。

他關注的,反而是坊間的傳聞,嘉穀農牧得到了高盛的大筆融資,纔能有如此的手筆。

受此啓發,雛鷹農牧開始醞釀走上資本市場啓動融資的計劃了……

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430章 粗大腿(1/2)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82章 火爆(上)第587章 從農家子到跨國經營新星(4000字)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670章 着迷(2/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125章 牛來了(1/3)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631章 顫抖吧(2/2)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630章 打腫臉(1/2)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670章 着迷(2/2)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554章 啪啪啪(3/3)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219章 分歧第128章 我懂(1/3)
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430章 粗大腿(1/2)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82章 火爆(上)第587章 從農家子到跨國經營新星(4000字)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670章 着迷(2/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125章 牛來了(1/3)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631章 顫抖吧(2/2)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630章 打腫臉(1/2)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670章 着迷(2/2)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554章 啪啪啪(3/3)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219章 分歧第128章 我懂(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