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

修建大型沙漠水庫終於要立項了!

這段時間以來,專家團對沙漠地下深層水系的勘探愈發深入,得到的驚喜也就更多。

深層水系與貝加爾湖聯通已經毫無疑問,令專家們更加驚喜的都是,他們發現,深層水系與貝加爾湖的流動性很大,也就是說,深層水系能得到源源不斷的水源補充。

專家們推斷,這可能是貝加爾湖的地震造成的。

要知道,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也是一個地殼斷裂形成的斷層湖。

地殼運動使得貝加爾湖地區地震頻頻,平均每年要發生2000次。每一次地震後,貝加爾湖湖底就會下陷3至5米。

可能就是因爲地震,貝爾加湖底形成了新的斷層,湖水得以不斷注入斷層,最終形成了一條深層“地下河道”。幸運的是,這條河道一端通往我國,又被嘉穀應用陳健升教授的“深循環理論”,挖掘了出來。

至於地下水噴涌的現象,專家們猜想,可能是因爲地下河道一路蜿蜒至此時,因爲高差導致勢差,在地下產生增壓作用。

呵呵,要不是自己的手筆,齊政差點都信了。

當然,地下水系通往貝加爾湖的研究目前是保密的——修建調水工程引貝加爾湖水來我國的想法,一經產生都能在兩國引發熱議。現在夢想成真,鬼知道老毛子們會出什麼幺蛾子?悶聲發大財難道不香嗎?

至於能瞞多久,那是以後的事了。

最關鍵是,專家們通過對井口壓力等數據進一步研究後發現,如果全面開發這條地下河道,最大年出水量可能接近1000億立方米——兩條黃河的年徑流量。

相關部門已經淡定不能了。

趕緊開發了吧,黃河不容易啊!

作爲西北、華北的“生命之河”,黃河天然徑流量僅爲長江的6%,卻以佔全國河川徑流量2%的有限水資源,灌溉了全國13%的糧食產量,保障了全國14%的GDP產值,養育了佔全國12%的人口。

也因此,她已經日漸“消瘦”,維持流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功能已近極限。

按最新統計,黃河流域地表水開發利用率和消耗率已達80%和70%,遠超黃河水資源承載能力。缺水,已是黃河面臨的最大挑戰——已經有一些專家建議適時啓動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以解黃河之“渴”。

齊政拿到的資料顯示,其實多年來黃河流域降水量變化不大,但各種人爲因素導致了黃河徑流量的減少。

最令人驚訝的是,中上游植被恢復竟然是黃河流域徑流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隨着植被增加,蒸騰散發上升,大量可利用的呈液態、固態的水資源——藍水被轉化成以氣態或分子態存在於大氣和土壤中的綠水。

但這又是沒有節水空間的。

植被恢復具有明顯的生態功能,固定風沙,保持水土,涵養地下水源。

不作植被恢復吧,荒漠化程度加深,大量黃沙落入黃河造成泥沙淤積,擡高河牀,容易造成洪水災害;恢復植被吧,徑流量又減少……

水利工程增多也加劇了水面蒸發。比如水庫蓄水後水面擴大,蒸發量必然要大,造成寶貴水資源的巨大浪費,導致徑流量減少。

這點在建議修建水庫的提案中被強調,因爲是在西北沙漠,水庫的面積要控制好,以免造成太多的浪費——他們又不知道沙漠上空被某人開掛“罩”了一個隱形的屏障,可以擋住大部分水汽的流失。

目前計算的數據是,從2000年起,黃河已出現每年50億立方米的用水缺口,有限的黃河水資源已無法在農業、工業、生態用水中達到平衡。預計到2030年,即使來水正常年份,用水缺口將達到100億立方米以上。

水資源減少的同時,用水需求卻呈剛性增長。唯一的辦法,就是從外面調水入黃。

之前沒有辦法,只能啓動南水北調。

東線和中線工程都已開工建設,西線工程也通過了審查,只是還處於前期論證階段,未進入基建審批階段的程序。

西線工程還沒啓動建設不正好?恰好可以被新的沙漠水庫計劃取代。

西線工程計劃通過長江上游開鑿輸水隧洞,分三路每年共調170億立方米的水進入黃河上游。但工程翻山越嶺,難度極大。

現在有一個每年至少可以補充黃河上游兩百億立方米水的水庫方案,而且明顯更加容易完成,還用多考慮嗎?

至於中線和東線,也根本不會造成浪費——黃河的水量充足了,也可以通過兩線工程引水入華北地區,逐步推進地下水超採的華北地區的河湖生態補水和回補地下水,進一步解決北方的水資源短缺問題。

基於這種考慮,再加上專家對修建水庫對西北整體生態變化、環境變化的評估目前是以樂觀爲主,加速推進了修建沙漠水庫計劃的立項工作。

消息傳來,嘉穀治沙團隊一片歡騰。

誰都知道,這個大型沙漠水庫的修建,對阿拉鄯盟的生態治理會帶來多大的促進作用,沙漠變桑田的日子不遠了。

修建大型沙漠水庫及河道的規劃有序展開,經過初步研究,工程總體分三期三線路進行。

一期工程是水庫主體建設以及北線河道建設,主要是蓄水以及向阿拉鄯盟乃至蒙省供水,改善沙漠區生態。

東線是修建通過騰格裡沙漠的水道,繞過賀蘭山向黃河補水;西線是向肅省河西走廊地區供水,必要時也可及時向黃河上游補水。

整個工程覆蓋西北黃河流域六省,解決六省的缺水問題;而對黃河水量的補充,更是覆蓋了中下游的廣大缺水區,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

當然,這只是初步的規劃,具體線路必然還要經過無數的論證審查。

至於嘉穀,雖然這個計劃是由嘉穀促成的,但無論是水庫河道的建設還是水資源的分配,都不是嘉穀能插手的。

齊政等人清楚這一點,這畢竟是一個事關國計民生的工程,而不是純粹的盈利項目。權利和責任對等,嘉穀這樣的小身板就不要想着湊熱鬧了。

但是作爲有功之臣,嘉穀自然不會什麼一無所獲。

國家對嘉穀治理開發阿拉鄯盟沙漠的行動表示支持,並提供相應的財政補貼——這既可以說是對水庫水資源保護的生態補貼,也可以說是對嘉穀“尋水”的獎勵。

……

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170章 你怎麼能拒絕(1/3)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170章 你怎麼能拒絕(1/3)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631章 顫抖吧(2/2)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518章 與虎謀皮能有什麼好結果(2/2)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507章 轉折點(3/3)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40章 說服(上)(求收藏!)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658章 勾人(1/3)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614章 “豆”爭(上)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730章 哭暈的同行(2/2)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710章 酸味(1/2)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461章 孩子與未來!第593章 嘉穀動,遠東不穩(2/2)第52章 嘉穀戰略(上)
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170章 你怎麼能拒絕(1/3)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170章 你怎麼能拒絕(1/3)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631章 顫抖吧(2/2)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518章 與虎謀皮能有什麼好結果(2/2)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507章 轉折點(3/3)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40章 說服(上)(求收藏!)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658章 勾人(1/3)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614章 “豆”爭(上)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730章 哭暈的同行(2/2)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710章 酸味(1/2)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461章 孩子與未來!第593章 嘉穀動,遠東不穩(2/2)第52章 嘉穀戰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