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

談判當然沒有一蹴而就。

金宇順提出要去養豬場考察,張澤宏滿足了他。現代化而綠油油的養豬場,顯然給金宇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挑毛病都無從下手。

他又要對產品進行科學檢測,張澤宏也好脾氣地同意了。檢測結果顯示,豬肉的感官特性、營養價值、肌間脂肪等指標遠勝於一般標準,金宇順無話可說。

張澤宏唯有在價格上咬得很緊,氣得金宇順牙癢癢的。

最終達成的出欄價格是27元/公斤,嘉穀每月向南韓新羅酒店供應1500頭生豬。

雖然價格還是很感人,但張澤宏終究是退了一步不是嗎?

金宇順還順便採購了一批綠色養殖的雞鴨——價格同樣比在國內的翻倍。

就這樣張澤宏還是勉爲其難地東拼西湊才勻出金宇順所需的量。

量少價高!

金宇順基本是不想再跟張澤宏接觸了。

這麼拽的農企,老實說,前所未有。

最氣人的是,他還不得不捏着鼻子承受嘉穀的霸道。

……

齊政已經將金宇順拋在腦後了,對他而言,這筆生意成了當然不錯,不成的話也沒什麼影響,不值得他時刻關注。

眼下的大事是佈局了一整年的“茶香稻”終於成熟了,齊政有些激動,這是真正的靈植啊,放眼全球都是獨一份的呀,總算到了收穫期。

彷彿一夜之間,稻田就被鋪上了金燦燦的地毯。

三十萬畝“茶香稻”稻田,分佈在普誠縣的三個種植基地,全部採取機械化收割。

稻香瀰漫,機器轟鳴,一臺臺收割機在金黃的稻田中地來回穿梭作業,切割、脫粒等工序一氣呵成,收割好的一袋袋稻穀擺滿田邊便道,由嘉穀的員工整理進倉。

在嘉穀的統一管理下,合作社嚴格按照有機標準種植“茶香稻”,生長情況良好,畝產達到了750公斤。

嘉穀給合作社的稻穀收購價達到了4元/公斤,在這個普通稻穀收購價約爲1.3元/公斤的時代,引起了轟動。

即使只能耕作一季,而且種植標準高,要求嚴格,但畝產高啊,幾乎是普通水稻的1.5倍;收購價居然還是普通水稻的3倍有餘,再加上稻田養鴨的收入……那些當初不肯加入合作社的農民悔得腸子都青了。

嘉穀當然不是有錢燒的。

“茶香稻”的種植要求本來就高,如果沒有鉅額收益,肯定會打擊到農民的積極性。

如今嘉穀開出了3倍於普通稻穀的收購價,充分保障了合作社社員的收益。可以想象,明年在普誠縣全面推廣“茶香稻”的種植,將是何等的受歡迎。

作爲“靈植”,“茶香稻”從秸稈到米糠,就沒有一絲一毫是多餘的。

秸稈被全部回收起來,運到養豬場,經加工後,變爲青儲飼料,是豬寶寶們的最愛——即使是秸稈,也蘊含着淡淡的靈氣,品質之優越,連牧草都比不上。

爲將“茶香稻”更好地保存儲藏,嘉穀將收購的儲糧倉進行了現代化改造,防潮隔熱躲光,保障水稻達到最佳儲藏保鮮效果。

從普誠縣收購的兩家糧油加工廠被整合成一家新廠,引進瑞士布勒的國際先進生產線,出米率能達到70%,大大提高了大米的生產加工質量標準。

今年嘉穀合計收穫“茶香稻”稻穀23萬噸,預計加工得到大米16萬噸。

這點產量,如果是普通的水稻,簡直是不值一提。

但作爲嘉穀在大米領域的高端戰略支點,“茶香稻”必須在高端大米市場構建充分的“霸權和統治力”。

民以食爲天,而最基礎的食物便是大米和麪條。

可是作爲農業大國,中國的大米卻一直在原地踏步,在國際市場也沒有幾個可以叫得上名字的品牌。

相比之下,我們的鄰居島國,則將大米做成了一項產業。

越光大米之名,甚至響徹世界。

島國人樣樣都喜歡做到極致,大米也不例外。

越光米在1944年便開始培育,農民依照各地的土壤、氣候等不斷進行改良,還誕生了不少子品種,但其中還是以原產地新潟縣所產的越光米,最負盛名,被島國人賦予了許多美稱——白雪米、世界米王……甚至被視作大米中的勞斯萊斯。

雖說有自吹自擂之嫌,但人家真的做到了世界揚名,而我們至今還做不到。

從口感和味道上來講,粳稻由於生長期長,比秈稻接收了更多的日精月華,比秈稻好吃得多。

“茶香稻”與越光大米同屬粳稻,還是粳稻中的精品。

“不對,我們的‘茶香稻’可不是越光大米可以比擬的。”齊政嚴肅道。

開什麼玩笑?“茶香稻”可是靈植,他越光大米就算再出色,也不過是凡種,豈能與其相提並論?

王昱業看着齊政迷之自信,心裡在偷笑。

很少能見到齊政這麼嚴肅的時候,拿越光大米和“茶香稻”對比,好像都是侮辱了“茶香稻”一樣。

不過他也沒有反駁,“茶香稻”值得這個稱讚。

“看樣子,我們的第一個高端品牌要建立起來了。”王昱業說道。

齊政理所當然地說道:“‘茶香稻’值得這個投入,不是嗎?”

“那品牌名叫什麼,就叫‘茶香稻’嗎?”

齊政想了想,搖頭:“聽起來太平民化了,不符合它的定位。嗯……叫‘仙茗大米’吧!”

“仙茗大米?”王昱業唸了兩遍,覺得還行,“仙”和“茗”都非常符合這大米的特點。

“就衝這個名字,定價都不能低了。”王昱業笑着道。

在齊政拍板定下那麼高的收購價之後,所有人都知道了齊政要將其明顯區別於普通大米的決心。

“是啊,無論是品質還是產量,都不允許我們按正常價格銷售。”齊政無奈道。

他也想將“茶香稻”普及化,可惜不能。只能在“三星聚靈陣”中生長的特性,註定了其無法大規模推廣。按照齊政的設想,能在南開市地區推廣開來,就是極限了。

既然無法普及大衆,就乾脆將其高端化,讓它扛起國內高端大米領導品牌的大旗,爲中國的大米正名。

“你心中的定價價位大概是多少?”王昱業隨口問道。

齊政抿抿嘴,堅定地說道:“每斤50元!”

“……”

王昱業驚得嘴巴都合不上了。

我的媽呀,你還真敢叫出天價啊!

……

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34章 生日之夜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652章 太張揚(2/2)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659章 放衛星(2/3)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150章 攪局者(2/3)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643章 送上船(2/3)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12章 雛苗入場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34章 生日之夜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221章 是金子哪裡都能閃光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558章 肥羊一頭(2/2)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
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34章 生日之夜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652章 太張揚(2/2)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659章 放衛星(2/3)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150章 攪局者(2/3)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643章 送上船(2/3)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12章 雛苗入場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34章 生日之夜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221章 是金子哪裡都能閃光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558章 肥羊一頭(2/2)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