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

一個公司,甚至一個行業,看有沒有前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有沒有成長性。

牧原股份的董事長秦營林與養豬強國丹麥的同行接觸過,他發現,丹麥的同行如今更多關注的,是食品的安全,生物的技術,以及對環保的幫助。

而不僅僅是養豬業,整個農牧業的世界趨勢,都是講安全、環保、生物技術。換言之,今天的農牧企業如果脫離了安全、環保、生物技術,基本上可以說是跟世界趨勢背道而馳的,也就談不上成長性了。

嗯,諷刺的是,中國的大部分農牧企業,今天還在講的是——公司加農戶。

在全面向嘉穀系靠攏後,秦營林才充分體會到,一家世界級的農牧業公司,具有怎樣的成長性和想象空間!

食品安全?

這甚至已經成爲了嘉穀體系的代名詞了。如果說產品就是人品,嘉穀這種將社會責任重於泰山貫徹到底的“良心”企業,“人品”簡直爆棚。

生物技術?

牧原股份不惜大出血也要扒拉上嘉穀,首先爲的,不就是嘉穀的優良豬品種嗎?

在嘉穀農牧向牧原股份開放種豬供應後,秦營林也拿到了嘉穀豬品種的優勢指標:PSY,即母豬頭均年產仔數,高達27(國內平均水平只有17,牧原算行業優秀水平了,目前也只有22);料肉比,即豬肉糧食的轉化率指標,更低;出肉率,即白條豬與毛豬的比率指標,更高……

當然,還有衆所周知的接近土豬肉的品質和口感……這裡體現的,就是嘉穀超強的“技術”能力了。

而對於嘉穀養豬場的環保,秦營林之前的印象不過是捨得投入,故能實現“零排放”。但深入接觸後,他才發現自己還是太天真了。

……

“你是說,嘉穀可以補貼牧原養豬場的治污設施?”秦營林有些興奮又有些難以置信道。

在得到了嘉穀農牧的種豬供應後,牧原股份也開啓了擴張之路,同時開建了兩個大型養豬場。當然,這個“大型”相對於嘉穀養豬場來說,可謂是小巫見大巫,最多也就存欄十萬頭的規模。

養豬十多年的秦營林自然知道,不管從哪方面來看,環保養豬都是大勢所趨。

但環保設施從來都不便宜。要做到畜禽糞便污水達標排放,需要非常昂貴的治污設施,這筆成本攤進養豬場的投資中,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如果有嘉穀補貼,那簡直是喜從天降!

不過,秦營林也知道,天下從沒有免費的午餐:“嘉穀有什麼條件?”

嘉穀農牧的李東亮微微一笑:“嘉穀可以補貼牧原養豬場的乾溼分離、全封閉糞污傳輸管道等設施,然後,養豬場的豬糞廢棄物歸嘉穀所有。”

面對秦營林疑惑的目光,李東亮進一步解釋道:“其實,這事關我們嘉穀的畜禽養殖廢棄物、田間種植廢棄物能源化戰略……”

作爲集種養於一體、產業鏈最完整的農牧企業,嘉穀對於畜禽養殖廢棄物、田間種植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摸索從未停止過。

無論是畜禽糞便,還是秸稈,都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氮磷鉀等營養元素,以及豐富的生物質能。常見的將畜禽糞便或秸稈用作肥料、飼料和基料的農業化利用方式,其技術含量低,吸納量少,附加值低;而將其用於清潔化、規模化的發電、沼氣等能源化利用方式,則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更高——嘉穀自然選擇後者。

“自啓動農牧廢棄物能源化的戰略後,我們集團陸續投入了超過十億元。六年了,終於實現了商業化和產業化……”李東亮帶着幾分自豪地說道。

在離牧原新建養豬場不遠的嘉穀生物能源生產基地,秦營林看着那些巨型的發酵罐、沼液沼渣貯池、儲氣罐……雙眼發直!

這纔是嘉穀養殖場終極的廢棄物處理體系嗎?好大的手筆!

此時正值秋收季,不僅僅是畜禽糞便,還有那一車車經過初步處理後的秸稈,川流不息地運送至基地,化爲沼氣,再通過管道輸送至發電廠。

即使是眼見爲實,秦營林還是忍不住問道:“這真的能達到商業化水平了?”

不怪秦營林質疑,長期以來,就算是大型養殖場,沼氣工程的氣、電產品不過是以自用和周邊農戶使用爲主——受規模、成本以及穩定性等重重障礙影響,他一度認爲實現商業化是遙遙無期。

但李東亮毫不遲疑地點頭:“其實,畜禽糞便與秸稈氣化在技術上早就沒有問題了……”

六年前,嘉穀實驗室的微生物項目組就“培育”出了超級白腐菌、超級纖維素分解菌等秸稈預處理關鍵菌株;此後,還不斷地“培育”出高效厭氧發酵菌株,實現了畜禽糞便與秸稈的混合高效發酵,使得農牧廢棄物大規模能源化成爲了可能。

秦營林聽得一愣一愣的,實在想不到,嘉穀六年前就不聲不響地解決了畜禽糞便與秸稈氣化的桎梏之一。

但李東亮作爲嘉穀高層,自然知道嘉穀的生物能源產業化道路經歷了怎樣的曲折:“相比於技術,無論是秸稈還是畜禽糞便,原料收運纔是最大的桎梏。缺乏專業收儲運團隊,需要從頭摸索的經濟可承受的收儲運模式,一度是產業化探索最難的環節。”

指着魚貫而入的秸稈運輸車、像油罐車一樣的專業排污吸糞車,李東亮感慨道:“在田間建立秸稈切碎固化加工點;與大型養殖戶建立糞污有償處理合作關係;包括對牧原養豬場的治污補貼……一步步才建立了較完善的農牧廢棄物收集、儲運體系!”

秦營林:“……”

除了一個“服”字,還能說什麼?

從無到有,以一己之力,建立了一套覆蓋全國糧食主產區的農牧業廢棄物收集、儲運體系,所投入的資金和魄力,想想都讓養豬事業尚未走出一省之地的秦營林頭皮發麻。

當然,堅持下來後,成果也是驚人的。

李東亮樂呵呵道:“以這個生物能源生產基地爲例,每年可消納600萬噸畜禽糞污,可處理農作物秸稈800萬畝,年生產生物質氣約12億立方米,有機肥200餘萬噸……”

而圍繞嘉穀農牧在全國建設的近50個大型養豬場和牧場,嘉穀投產的農牧廢棄物能源化項目每年能生產近40億立方米優質生物質氣!

“乖乖,這相當於一個大型‘氣田’了吧!”秦營林咋舌。養豬這麼多年了,他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養豬會等同於造“氣田”!

而且,這還是一個源源不斷的可再生“氣田”!

李東亮微笑不語。

……

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新章節被屏蔽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726章 如科幻般的農業(2/2)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320章 震驚世界的奇蹟(3/3)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75章 選擇(求收藏!)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125章 牛來了(1/3)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690章 回血(1/2)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726章 如科幻般的農業(2/2)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419章 嘉穀糖業的機遇(1/2)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82章 火爆(上)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636章 契機(1/3)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
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新章節被屏蔽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726章 如科幻般的農業(2/2)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320章 震驚世界的奇蹟(3/3)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75章 選擇(求收藏!)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125章 牛來了(1/3)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690章 回血(1/2)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726章 如科幻般的農業(2/2)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419章 嘉穀糖業的機遇(1/2)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82章 火爆(上)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636章 契機(1/3)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