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嘉爾志高華?

太后不希望皇帝背上迫子殺子的名聲,如果不是眼看一切無法挽回,她甚至不希望皇帝鬧到廢后那一步。但既然廢后已經成爲定局,她又是用自己的名義下懿旨的,那麼,現在她不得不管的,也就是大皇子和二皇子這一對難兄難弟了。

二皇子還好,雖說被皇帝和她屢次申飭責罰,但還不像大皇子那樣,在滄州捅出那樣天大的簍子,選一個正妃不難。可大皇子……你問問滿京城有哪個體面人家肯嫁女兒給他?早先皇后……如今該叫廢后了,她看中的那些姑娘,早就嚇得一個個都許了人家。

要是按照太后當年的性格,少不得會把這些人家全都列入某個名單,記着一輩子,但如今年紀大了,再加上大皇子確有讓人切齒痛恨之處,因而她只得暫且擱下。可即便大皇子的婚事成了難題,之前皇帝又一度丟在旁邊,她也沒有忘記。

然而,公然上書提及此事的洪山長,她卻不覺得人有什麼好心,一度認爲那是居心叵測,而洪氏也自然是有非分之想的女人。可此時此刻,太后終於明白,說人居心叵測沒錯,說人有非分之想也沒錯,只不過,那居心不是她想的居心,非分之想也不是她想的非分之想!

太后有些疲憊地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隨即這才淡淡地說:“好,你說得我都知道了。玉泉,賞洪氏潞綢一匹,送她出宮吧。”

玉泉連忙答應一聲,這才朝洪氏走去,見洪氏泰然自若屈膝行禮,不見絲毫倉皇,更不見點滴卑微,想起剛剛人在太后面前那番言行舉止,她不禁在心裡暗讚了一聲,等引着人從清寧宮出來,她就立刻命隨行宮人前去傳話。

一匹潞綢那麼重,總不能讓她或者洪氏本人抱着走出宮去吧?

很顯然,那是要有專人記檔之後,送到宮門,讓人看見順便傳揚出去的。當然,和這個相比,她親自陪着洪氏出去,這已經是一個相對很鮮明的態度了,她更知道這和最初太后對洪氏抱持的態度截然不同。

然而,當玉泉帶着依舊鎮定的洪氏離開清寧宮之後,太后卻突然轉頭看着張壽,似笑非笑地說:“張壽,你知道剛剛我看到這洪氏侃侃而談時,想到的是誰?是你。雖說我沒有親眼看過你是如何遊說皇帝的,但皇帝也好,葛老太師也好,花七也好,全都多次提過你。”

她頓了一頓,壓根不理會此時聽到她的話立刻爲之大急的朱瑩,直截了當地說道:“你自己覺得,洪氏所求和你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她確實和我有點像,我之前也這麼覺得。”

張壽聳肩一笑,態度輕鬆而坦然,彷彿說的並不是和自己相關的事,同時,覺察到身後的朱瑩大急之下伸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他就伸手在她那隻手上輕輕拍了拍,彷彿在安慰她不要多想,但隨即索性擡頭直視着太后。

“但是,我可沒有她這麼高尚,這麼想着普渡衆生。”

“而且,我和她出身不同,經歷不同,於是即便看到的是同樣的景象,想到的是同樣的目標,但養成的性格,採取的策略,那自然截然不同。而且,和我用這張還算能看的面孔把瑩瑩拐到了手不同,那位洪娘子卻終究在外表上欠缺,太后不是對此已經有了決斷?”

朱瑩這時候終於再也剋制不住了,當即忿忿不平地叫道:“什麼叫把我拐到了手,什麼叫這張還算能看的面孔,阿壽你幹嘛這麼貶低自己!這個洪娘子確實有點本事,也很會說話,行爲舉止都很得體,但她怎麼能和你比!”

太后不禁被朱瑩這急切的話給逗樂了,剛剛朱瑩把洪氏帶來時,言談間分明對人頗爲認可和欣賞,可此時張壽僅僅是一調侃,她就立刻翻臉了,說是翻臉如翻書都不爲過。

“瑩瑩……”張壽見太后沒說話,他只能哭笑不得地說,“我這只是打比方開個玩笑。我可不像那位洪娘子似的一心爲公,我是有私心的,否則我也不會一面希望皇上全力推動公學,一面卻偏向陸三郎和張琛這樣的豪門子弟?星星之火,固然可以燎原,然而……”

他頓了一頓,一字一句地說:“這個天下,終究是自上而下的天下。若是沒有陸三郎的才能,沒有張琛的個性,我也做不到現在的地步。就算是現在,我最倚靠的人,依舊是當年瑩瑩坑蒙拐騙到山中清風徐來堂的這些權門子,而我對此也毫不諱言。”

“至於公學,那是陸祭酒的事業,也是劉老先生非常注重的事業,至於我,頂多就是個敲邊鼓的。而我也對皇上提出了很多建議,有些皇上會採納,而有些看着實行難度很大,皇上也許不會採納。而哪怕皇上採納,卻也未必要我去攬總,更未必要我去經手。”

“我只是一個提議者。我最感興趣,也最不能放手的,終究只有九章堂。而洪娘子不同,如果這女學建立起來了,若是她不能去擔當這個山長,她大概會覺得有些挫敗。”

朱瑩頓時眉頭一挑,不假思索地叫道:“如果是那樣的話,換人來當山長不就好了?陸三郎的未婚妻劉晴就不錯啊,她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姑娘。當然永平更合適,只不過這丫頭自命清高,未必就願意出來挑這一攤子……”

見太后用一種完全難以置信的目光看着朱瑩,張壽不禁莞爾。哪怕朱瑩的這些親長都知道,這姑娘豔麗的外表之下,其實並不膚淺,但大多都知道她平時不那麼願意動腦子。可是,真正當大小姐動起腦子來,那神奇的腦回路往往能讓人耳目一新。

於是,他沒有繼續談及太后的決斷到底是什麼,揣測上意再說出來,那就是蠢了。他笑呵呵地說:“其實我也覺得,若是永平公主能夠出面主持這座女學,那麼一定會是一樁盛事。”

“你們倆是不是珠聯璧合,然後來氣我?”

太后故意把臉一板,見朱瑩那一臉根本就不怕她的神氣活現表情,她只能嘆了一口氣,繼而輕描淡寫地說:“洪氏賢良淑德,然則相貌平常,年紀已長,嫁給大皇子一個獲罪被囚的皇子,豈不是朝廷不知體恤名士之後?”

說到這裡,她就微微笑道:“既然洪氏早先就不願意出嫁,如今勉強嫁給大皇子,一來和她志向不符,二來……也體現不出朝廷尊崇名士的態度。雖說宗室中挑一兩個出挑的來配她,未必挑不出來,但也要她心甘情願,洪山長能夠覺得不辱此行。”

太后這話雖然輕描淡寫,但張壽和朱瑩全都能聽出來,那說的絕不僅僅是洪氏心甘情願,也是說另一邊的宗室未必心甘情願。

畢竟,在宗室在政治上沒有太大進步空間的現如今,娶一個賢良淑德名聲在外,偏偏還不好看的大齡姑娘有什麼作用?那種女人如果是賢后,也許還能引來無數讚頌,可如果放在家裡內宅,天天相看兩厭,那有什麼意思?

朱瑩微微蹙眉,乾脆直截了當地問道:“太后,那您到底想怎麼辦?洪娘子剛剛說得這些,我聽了也覺得其實挺有道理的。就算她打算嫁給大皇子的目的不單純,但她的志向也確實有意義,您可不能隨便把她嫁出去。要知道,除卻選妃,咱們大明素來不插手民間婚事。”

太后被朱瑩說得頓時哭笑不得,當下佯怒道:“瑩瑩,我在你眼裡難不成就是個食古不化,刻薄陰險,看誰不順眼就定要讓她倒黴的惡婆子?”

“太后說笑了,瑩瑩怎麼可能這麼想。”

張壽見這次面色發紅的換成了朱瑩,他就不得不插嘴道,“瑩瑩只是直肚腸,雖說洪娘子不過是初見之人,但她還是希望不違對方本心。就剛剛那個換人當山長的提議,瑩瑩這會兒說不定已經在那後悔不該給她使絆子了。”

朱瑩頓時嗔怒道:“阿壽你幹嘛拆我的臺?要不是因爲太后拿她和你比,我也不至於……哼,她明顯是個有心機但也確實有本事的人,我只是不希望她這一腔意氣在後宅就給隨隨便便消磨了,只要她不是和你唱對臺戲,我也不是不樂意稍微讓她能夠實現一下心願。”

嘴裡這麼說,朱瑩忍不住想起了滿腔嘀咕的她初見洪氏時那番情景。本來是抱着滿腔找茬的心思,可沒想到甫一照面,對方非但沒有露出一般相貌尋常女子乍一見到她時的各種負面情緒,反而流露出了不加掩飾的驚豔。

而等到她好奇與人交談了幾句,發現對方不但博覽羣書,而且對市井之道竟然也頗知一二的時候,她對洪氏的態度自然而然就有所改觀,而緊跟着,這位豫章書院山長之女更是說出了一番搔到了她癢處的話。

“我一直很好奇傳說中的朱大小姐,畢竟家父一面不齒張博士倖進,一面卻又覺得趙國公不負婚約,頗守古禮。可我卻聽人說,這婚事並不是趙國公堅持,而是朱大小姐慧眼識珠,覺得未婚夫才華橫溢,胸懷大志,所以非他不嫁。”

“世間女子對待貧賤男子,不是不屑一顧,就是折節施捨,再要麼就是相約後花園。朱大小姐出身顯貴,甚至有人詆譭你膚淺,可到頭來,卻反而誰都不如你的眼光。”

朱瑩最愛聽人家說自己眼光好,此時想到這相見時的情景,最初那點小小的意氣過後,她就立刻催問道:“太后,你到底打算怎麼安排她?”

太后瞥了一眼張壽,見人雖說面色紋絲不動,可在她看來,張壽分明已經相當瞭然她的打算。因此,眼看朱瑩還在那瞎急一氣,想到剛剛就是這丫頭一語道破天機,此時卻還傻乎乎的,她只能無奈地嘆了一口氣道:“瑩瑩,你要是時時刻刻都願意多動腦筋,那就好了。”

眼見朱瑩頓時滿臉不服,她就淡淡地說:“既然這個洪氏博覽羣書,也明顯很有見識,又提出了女學這樣一個很新鮮的想法,那麼,我這個太后嘉賞她貞節自許,志向高華,就留她在京城,禮聘爲永平公主侍讀,當然,名爲侍讀,實爲友人,這總不辱沒了她。”

朱瑩目瞪口呆地看着太后,好半晌纔不可置信地說:“還能……還能這樣?”

她見太后笑而不語,不禁扭頭去看張壽,卻只見張壽正衝着她笑:“瑩瑩,這不是你自己提醒太后的?你說還不如永平公主去主持那座女學,既如此,太后當然要給洪氏一個公主侍讀的名分,如此一來,將來讓她去輔佐永平公主,那不是很合適嗎?”

“她如果真的希望天下少一些無知的孤弱女子,真的想要興建女學,那麼,得到皇上太后的支持,只是第一步,讓那座女學有足夠的公信力,那卻是第二步。還有什麼比身爲帝女的永平公主親自主持,來得更加有說服力?”

“而如果她的所謂願望,僅僅只是一定要自己親自出任這個山長,而不能甘心處於輔佐者的地位,那麼這所謂夙願,到底還有幾分成色,那就說不準了。”

張壽說着就呵呵一笑,就比如公學,他這個建議者那是提出建議就暫時抽手了,完全沒想着自己一個人大包大攬,就和半山堂,和御廚選拔大賽,和滄州諸事一模一樣。

朱瑩頓時有些懊惱地輕哼一聲,隨即低聲說道:“如果換成是我有這志向的話,我也信不過別人……不過也好,總比讓她嫁給大皇子來得好。那樣的話她一定受不了,大皇子也肯定不會接受她這樣一個妻子。”

太后見朱瑩這次又開始想當然,只能再次點醒道:“瑩瑩,你想錯了,對洪氏來說,相比一個輕飄飄只是名頭的公主侍讀,又或者是公主友人的名頭,遠遠不如大義凜然地嫁給名聲糟糕的大皇子,成爲別人津津樂道的賢良淑德皇子妃。”

賢良淑德,佔據了道德制高點的大皇子妃,這樣的名頭也意味着關注度!而以大皇子妃的名義來主持那座女學,相比永平公主出面主持,絕對更符合洪氏的計劃。

心裡這麼想,可見朱瑩明顯已經流露出了幾分猶疑的樣子,張壽最終還是沒開口。當他最終告退出來,打算先回九章堂時,卻還沒來得及走出清寧門,就已經被匆匆趕來的朱瑩直接追上。她直接攔在他身前,一個眼神把旁邊人都攆得遠遠的,這才直截了當開了口。

“阿壽,太后說了,讓你陪我去見永平那丫頭,嗯,順便也見見裕妃娘娘。”

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兩百二十二章 恤孤貧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乾?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敗家子的境界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事和鍛鍊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亂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乾?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二章 童養……婿第二百六十章 局中局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山更有一山高第二十四章 顏值即正義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四環密鑰第兩百一十七章 選婿之後第七百二十八章 識詐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八百零八章 回宮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報仇,從早到晚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五百八十一章 心寬和後患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二百六十八章 丈人見女婿第兩百三十二章 爲時已晚第一百七十七章 清早呼上朝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五百零五章 題海無涯,陪襯難當第八百一十二章 家有賢妻夫省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別第五百三十四章 賞秋遭遇熊孩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人人爭先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章堂的第一個課題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立業,後成家第五百二十九章 外面的世界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魔王駕到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驚第六百八十四章 嫁妝,傳書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纔有鬼!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兩百零六章 終非同路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戰國子監第一百九十五章 被“請”來的客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牆倒衆人推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二百五十八章 殘局第七百零三章 願者上鉤第五百二十六章 祖制和講學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將死之……樹?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親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牀氣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見?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七百零二章 歪打正着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限風光第三十二章 打擊一大片第六百零六章 一個都不靠譜!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八十七章 當滷煮開始掉書袋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七十八章 薪火傳承靠閹黨?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喬遷見聞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五百六十七章 敗家子的境界第八百一十二章 家有賢妻夫省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誇,鄉音
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兩百二十二章 恤孤貧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乾?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敗家子的境界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事和鍛鍊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亂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乾?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二章 童養……婿第二百六十章 局中局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山更有一山高第二十四章 顏值即正義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四環密鑰第兩百一十七章 選婿之後第七百二十八章 識詐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八百零八章 回宮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報仇,從早到晚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五百八十一章 心寬和後患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二百六十八章 丈人見女婿第兩百三十二章 爲時已晚第一百七十七章 清早呼上朝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五百零五章 題海無涯,陪襯難當第八百一十二章 家有賢妻夫省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別第五百三十四章 賞秋遭遇熊孩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人人爭先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章堂的第一個課題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立業,後成家第五百二十九章 外面的世界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魔王駕到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驚第六百八十四章 嫁妝,傳書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纔有鬼!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兩百零六章 終非同路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戰國子監第一百九十五章 被“請”來的客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牆倒衆人推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二百五十八章 殘局第七百零三章 願者上鉤第五百二十六章 祖制和講學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將死之……樹?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親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牀氣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見?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七百零二章 歪打正着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限風光第三十二章 打擊一大片第六百零六章 一個都不靠譜!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八十七章 當滷煮開始掉書袋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七十八章 薪火傳承靠閹黨?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喬遷見聞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五百六十七章 敗家子的境界第八百一十二章 家有賢妻夫省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誇,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