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展望

鄭氏這下是真驚訝了!

她自幼長於天下第一流的五姓七宗的滎陽鄭氏,又歷經沉浮,熟知人世,眼界、心智並非一般婦人可比擬。自然看出張昌宗此舉背後的利與弊,利在家國,弊在己身。

鄭氏深深看張昌宗一眼,道:“雖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可你若做了規矩的制定者,便是給自身畫地爲牢,你可想過?”

張昌宗笑了笑,揚眉道:“多謝太太提醒,這個事情弟子自然是想過的。然而,國家國家,先有國纔能有家,損公肥私的事情做多了,最後,國敗壞了,家自然也是保不住的,覆巢之下無完卵。利益是很重要,但是,這個重要要把握好一個分寸,否則,過了就危險了。航海貿易的利潤很豐厚,較之常人想象的豐厚,我既然看到了,那就趁着還沒龐大到無法控制的時候先把遊戲規則定下來,讓大家都在一個劃定的規則裡玩,如此才能長遠的發展。若是一陣一陣的火熱,那對行業發展是不利的,對國家利益也是不利的。”

張昌宗並不是偉大到能放棄到手的利益,他只是心沒那麼黑罷了。大概永遠也無法忘記二叔訓誡的心正二字了,他不會忠於一朝一帝,他忠於的永遠是家國民族的利益。朝代更迭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張昌宗想做那個開闊朝廷和天下百姓眼界的那個人。

張昌宗朝滿臉震驚之色的鄭氏笑了笑,平和的道:“逐利是天性,天性無法違背,但是可以用規則來限制,在初開始的時候,把規則制定好,讓大家都在規則限定範圍內玩耍,弟子其實就是這麼個意思。”

鄭氏聽懂了,不過,有些事情她必須提醒一下:“你的本意是好的,但你也說了逐利是天性,當利益足夠大的時候,當與這個利益關聯的人足夠多的時候,你又當如何是好?”

聞言,張昌宗跟薛崇秀對視一眼,兩人相對而笑,張昌宗道:“太太,天下間的聰明人很多,能看到久遠的也很多,我們只是先行者,先做到自己能想到的規則,把行業坐起來,把利益做大了,只要足夠大,關聯的人多,自然就有人會自覺維護利益。這個世間,鑽規則漏洞和妄圖破壞規則的是不會絕的,但是,只要有人維護就沒事。”

鄭氏蹙眉,神情若有所思,無意間瞥到外面將黒的天色,嘆道:“我老了,已經跟不上你們年輕人的想法了,且待我想想,六郎你快去青廬,免得夜了天冷凍到。”

“喏,太太莫要着急,左右弟子守孝還有些時日,可以慢慢想。太太就留在我這裡,有什麼疑問,有什麼想法,可以慢慢的探討,好不好?”

張昌宗勸說着。鄭氏含笑點頭,道:“我過來便是要留一段時日的,希望你們莫要嫌我煩纔好。”

薛崇秀笑着接話:“太太說的是哪裡話。俗話說家有一寶如有一老,太太能來,對六郎和我來說,那真真是如獲至寶。”

鄭氏笑着擺擺手。張昌宗悄悄拉拉老婆的小手,行禮告退,走之前好囉嗦的唸叨鄭氏:“太太今日旅途勞頓,也早些休息吧,養好精神,弟子明日再過來陪您說話,秀兒,照顧好我鄭太太。”

薛崇秀溫柔的笑應着:“我知道呢,放心吧。”

鄭氏無奈:“我又不是小孩子,還需你左叮囑右叮囑的嗎?快去吧,天黑了道上不好走。”

“嗯,太太晚安,弟子告退。”

張昌宗從祖宅出來,心情是輕鬆地,講真,鄭太太能來,他很開心,這是鄭太太對他的親近和疼愛,不過,估計他那遠在長安皇宮的婉兒師父就會不高興了

親孃居然疼徒孫超過親女兒雖然這是隔輩親,但是婉兒師父能高興才奇怪呢!以他家婉兒師父的傲嬌勁兒,須得寫封措辭親近的信去哄哄纔好,順便,也要讓師父知道,他是有些傷心難過,但是,師父依舊是他最敬愛的師父。

本着這個心思,回到青廬也不想睡,磨墨洋洋灑灑、囉裡囉嗦的寫了好大一封信,讓人第二天送長安去。

因爲鄭太太的到來,加上寶寧小可愛,張昌宗的院落裡漸漸有了笑聲,也或許是因爲隨着守孝的時日增長,依禮法可以吃的東西多起來,雖然還不能刮鬍子,但是,張昌宗的氣色眼看着的比先前好了許多,不再像之前那幅形銷骨立的樣子,看着順眼多了。

鄭氏也就這麼在張府住了下來,她老人家一貫深居簡出,活動範圍不廣,對張家的其他人來說,幾乎沒什麼影響。

張昌宗守孝的日子,平淡而又充實的過着。長安城裡剛回長安的太平長公主的生活,那就絕對跟平淡不沾邊了。

一到長安,便先去覲見新登基的李顯夫婦,李顯看到一段時日沒見的妹妹,神情略有些激動,唸叨着:“回來就好,回來就好,阿妹受苦了。”

太平公主笑道:“多謝皇兄掛念,杭州雖不如長安繁華,然比之皇兄當日去的房陵,已算是好地方,小妹並沒有吃多少苦頭,皆有賴於皇兄赦免的快。”

許是因爲兄妹倆兒都被他們的娘流放過,李顯看太平公主的眼神透着一股親切之意,嘆道:“正因爲愚兄嘗過了,想到阿妹也要如此,心下便不落忍。”

兩兄妹相視一笑,倒是對彼此理解了許多,太平公主道:“回程時聽說母親這些時日身上一直不利索,小妹想去看看母親,不知皇兄意下如何?”

李顯猶豫了一下,朝韋氏看了一眼,韋氏笑道:“這是阿妹的一片孝心,自該如此的,儘可去便是。”

“如此,多謝皇兄皇嫂。”

太平公主的態度拿捏的不錯,與新皇夫妻說了一會兒話,太平公主出來,想了想,轉道去了迎仙宮。

“拜見長公主。”

迎仙宮裡,莫成安出來迎太平公主,身邊跟着的小太監和宮女,皆非舊時寢宮之人,除了莫成安,多是些陌生面孔。

太平公主道:“本宮來看看母親,煩請莫總管通報一聲。”

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六章 爲保護貞操而讀書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291章 大喜第527章 添丁第355章 久視第160章 順水人情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七十八章 交心第412章 頓悟第300章 胡蘿蔔第104章 義子第七十二章 太平進宮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538章 事終成第31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369章 人情第239章 刺第453章 起航第350章 新婚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387章 新手爸爸第七十八章 交心第286章 狗膽包天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188章 不吐不舒服斯基第八章 出手第413章 則天大行第401章 太子進宮第212章 告黑狀第222章 出師第153章 夏末第367章 回家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二十五章 人設崩了第349章 花燭第283章 定計第四十五章 想不明白的事兒第536章 密議第四十四章 平安歸家第171章 人力有時窮第388章第343章 敏於行第470章 哭求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509章 開誠第301章 同窗第192章 爲女帝打CALL第120章 母女相會第310章 熊孩子第294章 長大的孩子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211章 贈陳師第190章 暗示第四十二章 太平公主第537章 兄妹定盟第275章 八百里加急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253章 嚇懵了第414章 勸說第523章 議定第480章 計劃通第346章 前夜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502章 疑慮第104章 義子第274章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九十章 名師名徒第二十一章 意決第248章 長大後第389章 小人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182章 物是人非406章 母女重逢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402章 登位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224章 大丈夫第331章 戰論第250章 日久見人心第189章 有所求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383章 堅毅之士第333章 日常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463章 長歪了第五章 族學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二十五章 人設崩了第392章 擔憂第127章 名帖第361章 種子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218章 大營
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六章 爲保護貞操而讀書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291章 大喜第527章 添丁第355章 久視第160章 順水人情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七十八章 交心第412章 頓悟第300章 胡蘿蔔第104章 義子第七十二章 太平進宮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538章 事終成第31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369章 人情第239章 刺第453章 起航第350章 新婚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387章 新手爸爸第七十八章 交心第286章 狗膽包天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188章 不吐不舒服斯基第八章 出手第413章 則天大行第401章 太子進宮第212章 告黑狀第222章 出師第153章 夏末第367章 回家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二十五章 人設崩了第349章 花燭第283章 定計第四十五章 想不明白的事兒第536章 密議第四十四章 平安歸家第171章 人力有時窮第388章第343章 敏於行第470章 哭求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509章 開誠第301章 同窗第192章 爲女帝打CALL第120章 母女相會第310章 熊孩子第294章 長大的孩子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211章 贈陳師第190章 暗示第四十二章 太平公主第537章 兄妹定盟第275章 八百里加急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253章 嚇懵了第414章 勸說第523章 議定第480章 計劃通第346章 前夜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502章 疑慮第104章 義子第274章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九十章 名師名徒第二十一章 意決第248章 長大後第389章 小人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182章 物是人非406章 母女重逢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402章 登位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224章 大丈夫第331章 戰論第250章 日久見人心第189章 有所求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383章 堅毅之士第333章 日常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463章 長歪了第五章 族學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二十五章 人設崩了第392章 擔憂第127章 名帖第361章 種子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218章 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