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盡在掌中

武氏沒動,也沒出聲,居高臨下的看着跪着的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神情莫測,沒有心虛,自然也不會不自在。就那麼坦然的看着默默哭泣的太平公主,轉首問道:“周興,崇胤、崇秀、崇簡人呢?”

周興心裡咯噔一下,小心翼翼地道:“回太后,隨駙馬一併下了牢獄。”

武氏眯眼瞟兩眼女兒,見她只是默默哭泣,也不敢開口哭求,不置可否的抿了抿嘴脣,轉而問上官婉兒:“六郎呢?六郎又怎地了?犯了什麼錯讓你到我這求罰?”

上古婉兒哽咽道:“回太后,今日是六郎進宮讀書的日子,您知道的,六郎從不是荒廢學習的人,奴在宮裡久等他不來,不放心去宮門口問問。不想派出去的人竟遇上等在宮門的公主府長史,一問之下才知當日金吾衛去抓人,六郎也在場,一併也被抓了進去!是奴沒教好徒弟,請太后責罰!”

上官婉兒清楚張昌宗的爲人品性,太后也清楚,知曉那小子往日看着雖滑頭,但待人卻心實,非是那等口上抹蜜,實際半點兒真心沒有的人。

幾乎不用問就能猜到,以那小子的品性,遇上金吾衛上駙馬府抓人,他只會想辦法護着,定不會想着摘乾淨自己,張昌宗便不是那等忘恩負義、薄情寡義的人。

武氏轉首問周興:“周卿,六郎也一併下獄了?”

周興心裡咯噔一下,更加恭敬的道:“當時人事嘈雜,諸事紛亂,許是被手下人一併帶進去了吧,微臣也不曾細問,近日精力多在審理主犯。”

上官婉兒擡頭,目光幽幽的看他一眼,只悲聲道:“求太后與奴做主!”

太后不語,只冷眼看着周興,目光幽幽,看得周興冷汗都下來了,連忙道:“微臣出宮就去查,若無牽扯,定然把才人的徒弟放出來!”

上官婉兒猛然擡頭,盯着周興:“勞煩周左丞費心了,自古以爲,從不曾聽說過抓捕主人家,連客人也抓的,更沒聽說過六歲孩童也能株連謀反的,望周左丞細察纔好。”

周興淡淡的笑笑:“下官蒙太后看中,主審此案,自該細細審察,若是錯漏犯過有罪之人,豈不是有負太后恩典?但請才人放心就是。”

太平公主低垂着頭,聽着周興跟上官婉兒打機鋒,細細審查……不就是還要關六郎幾天的意思?五天!她的大郎、二郎,還有她的秀兒!

太平公主眼中劃過一絲狠色,擡頭:“母親,女兒身爲母親的女兒,我的駙馬卻牽連進謀反,辜負聖恩,確實該好好查一查,駙馬之事,女兒絕不求情,只是,四個孩子……最大的大郎和六郎也不過才六歲,最小的二郎才三歲,母親!求母親開恩,把孩子們放出來可好?這已經是第五天了,大獄之內,孩子們……求母親開恩!”

太平公主哭着跪行向前,哀聲懇求着。武氏平靜地望着她,也不說放,也不說不放,只轉首吩咐周興:“周卿家,聽到了嗎?此案牽扯株連甚廣,你須得好好審清楚了,莫要放縱,也莫要冤屈,懂嗎?”

周興恭敬的應着:“喏!”

心裡卻跟明鏡似的,即便是親外孫,即便是上官才人,跟太后的大業比起來,都得靠邊站!心裡得意,面上卻更加恭敬:“只是,太后,金吾衛那邊……”

武氏淡然道:“本宮自會吩咐丘神勣配合你。”

“喏,微臣告退。”

周興退了出去,然而,武氏並沒有鬆口說放孩子們出來。太平公主臉色煞白,哀聲喊了一句:“母親!”

上官婉兒默默彎腰低頭,開始磕頭,一語不發,只一下接一下的磕頭。武氏高居上首,面色平靜,看也不看二人一眼,只問了一句:“丘神勣可來了?”

莫成安連忙道:“回太后,丘將軍已經到了,正等着太后召見。”

“讓他進來。”

說完,頓了頓,看也不看太平公主,吩咐道:“莫成安,把公主和才人扶起來。”

“喏。”

莫成安帶着小太監去扶人,太平公主悲切:“母親……”

武氏淡淡地飲了口水,道:“若你繼續跪着,本宮便不再過問此事。”

太平公主嚇了一跳,她的母親她知道,歷來言出必行。即便心中焦急如灼,也只得在內侍的扶持下起身,抱着肚子坐到一旁的坐榻上。上官婉兒倒是乾脆,也不用人攙扶,自己站起身來,只一張臉卻蒼白得毫無血色。

武氏就像沒看見一般,等丘神勣進來,免他禮後,吩咐他坐下,悠然開口道:“周興進來告狀,說你不配合他,怎麼回事?說與本宮聽聽。”

丘神勣聽見被告狀了,居然也不慌亂,臉孔依舊板得死緊,甕聲甕氣的道:“稟太后,自古行軍必有令,無令不可出兵。卑職奉太后令協助周左丞緝拿薛氏一組,自問盡心盡力,不曾有一絲懈怠,不知周左丞不配合之語何出!若非要攀扯一個不配合的罪名……”

丘神勣頓了頓,續道:“便是進駙馬府拿人之時,才人的徒弟張六郎也在,周左丞手下的衙役欲對大郎君他們無禮,張六郎出言庇護,周興便懷疑張氏與謀反案有染,令卑職出兵拿人。只是,出兵之前,太后只令末將協助緝拿薛氏,並無緝拿張氏之命,是故,末將不敢妄動。許是末將愚笨,若有錯的地方,請太后責罰。”

居然是這樣被抓進去的!太平公主眼光一閃,臉色冷了幾分,上官婉兒默默盯着地面看,手掌一緊,卻沒吭聲。

武氏滿意的點頭,面上終於有了點兒笑模樣兒,道:“自古兵家無小事,無令不可出兵乃是鐵律,不可違之。丘卿家很好,不曾辜負本宮的信任。此事你不用放在心上,自今往後,望卿家堅持如故。”

“喏。”

丘神勣感激的道:“末將謝太后看重。太后日理萬機,若非太后信重,又怎會專門召見末將細問緣由,太后如此恩寵,末將敢不肝腦塗地以報之!”

武氏隨意的擺擺手,道:“邱卿的爲人,本宮盡知,自不會無故責罰於你。”

說着,命人獎了丘神勣,才讓他退下。待丘神勣退下後,方纔轉首望向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意味深長的道:“你二人……可看明白否?”

第236章 志得意滿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510章 布公第162章 坦然以對第515章 提點第252章 下雪天清閒日第167章 後續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463章 長歪了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417章 煥然一新第289章 太子寬仁第469章 不平第328章 大牌雲集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326章 宋之問第341章 太子的孝心第377章 鬼畜第496章 盛怒第457章 士不可不弘毅第十四章 事發第109章 柳暗花明第197章 新官上任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253章 嚇懵了第343章 敏於行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537章 兄妹定盟第312章 長女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153章 夏末第434章 大佬第377章 鬼畜第515章 提點第290章 敲打第154章 臨門第350章 新婚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354章 夫妻第165章 援救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162章 坦然以對第127章 名帖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321章 分析第234章 留下第179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413章 局勢第307章 暗計第321章 分析第353章 狄國老第342章 備婚第465章 委屈這件事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473章 責無旁貸第511章 共議未來第七十九章 “哄口供”第330章 天下俊傑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372章 離席第157章 引誘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525章 風波引第457章 士不可不弘毅第196章 構想第419章 建學第188章 不吐不舒服斯基第143章 廣而告之第427章 籌備第十一章 打賭第505章 恭賀新禧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193章 剛開始第505章 恭賀新禧第480章 計劃通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501章 莫測第491章 難解之局第501章 莫測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409章 透底第176章 人望第223章 雙陸第127章 名帖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381章 歐皇附體第218章 大營第484章 形勢第262章 賓客第402章 登位第367章 回家第435章 最好的方法是希望第434章 大佬第196章 構想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471章 然諾第159章 心機第353章 狄國老
第236章 志得意滿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510章 布公第162章 坦然以對第515章 提點第252章 下雪天清閒日第167章 後續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463章 長歪了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417章 煥然一新第289章 太子寬仁第469章 不平第328章 大牌雲集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326章 宋之問第341章 太子的孝心第377章 鬼畜第496章 盛怒第457章 士不可不弘毅第十四章 事發第109章 柳暗花明第197章 新官上任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253章 嚇懵了第343章 敏於行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537章 兄妹定盟第312章 長女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153章 夏末第434章 大佬第377章 鬼畜第515章 提點第290章 敲打第154章 臨門第350章 新婚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354章 夫妻第165章 援救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162章 坦然以對第127章 名帖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321章 分析第234章 留下第179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413章 局勢第307章 暗計第321章 分析第353章 狄國老第342章 備婚第465章 委屈這件事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473章 責無旁貸第511章 共議未來第七十九章 “哄口供”第330章 天下俊傑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372章 離席第157章 引誘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525章 風波引第457章 士不可不弘毅第196章 構想第419章 建學第188章 不吐不舒服斯基第143章 廣而告之第427章 籌備第十一章 打賭第505章 恭賀新禧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193章 剛開始第505章 恭賀新禧第480章 計劃通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501章 莫測第491章 難解之局第501章 莫測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409章 透底第176章 人望第223章 雙陸第127章 名帖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381章 歐皇附體第218章 大營第484章 形勢第262章 賓客第402章 登位第367章 回家第435章 最好的方法是希望第434章 大佬第196章 構想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471章 然諾第159章 心機第353章 狄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