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天下俊傑

“這位張昌宗可是忠武將軍?”

臺上的大佬中,有個鬚髮皆白的老頭兒突然朗聲問道。陳子昂怕他不認識人,在他身旁低聲提醒道:“這位是廣陵先生。”

廣陵先生的名號,張昌宗作爲讀書人,自然是聽過的。廣陵先生曹參,前朝大儒文選公曹憲的後人,天下有名的名士、大儒。而忠武將軍則是這次出征歸來女皇給張昌宗敕封的散職,本朝官員以散職定俸祿、品級,所以,外間多以散職稱之。

張昌宗連忙站起來,躬身行禮:“廣陵先生好,晚生不才正是張昌宗,見過廣陵先生。”

曹參雖已年老,但還精神矍鑠,耳清目明,見張昌宗站起來,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的打量他,神情和藹的道:“聽說你已有表字?”

張昌宗連忙道:“好叫先生知曉,晚生字世茂。”

“好,老夫癡長你幾歲,便託大叫你一聲表字。”

“不敢,先生爲長,晚生爲幼,自可以表字喚之。”

張昌宗素來是謙虛的好孩子,面對這樣的師長,自然姿態做得十足,謙虛誠懇。曹參道:“世茂你先前刊載在六月季刊上的兩首出塞詩,老夫也讀了,慷慨激昂,熱血沸騰。如此俊彥卻未曾有幸識得,今日觀你所作之《七夕》詩與悼亡詩,果然是少年俊彥,名不虛傳。”

張昌宗這才發現,他居然是第一個教稿的,趕緊謙虛道:“不敢當先生如此誇獎。”

曹參和藹的道:“稍後大家都寫好後,老夫想聽世茂說說邊疆之事可好?”

張昌宗自然是沒有不答應的:“喏,先生若願意聽,晚生自然是願意講的。”

有人願意關注邊疆,特別是像曹參這樣地位聲望卓著的大儒,張昌宗自然是樂意的。女皇缺人,不管是誰,只要心懷家國天下,願意投到朝廷事業中來,願意關注軍事,張昌宗都願意宣講。

還有許多人沒教詩稿,兩人只是隨便說了幾句便停了,以免影響他人作詩,而因爲廣陵先生這一出,張昌宗的詩稿得以在大佬中提前傳閱。

陳子昂悄聲給張昌宗做介紹,今天與會的大佬們,廣陵先生曹參之外,文章四友之李嶠、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四人,崇陽觀的東正先生章太友,河汾王恭、王琰兄弟,中州孔元惠,這些是的德高望重年長的名士。

中生代來的不算多,陳子昂、宋之問、沈佺期,白鹿洞李堅,范陽盧粲,翼城尹知章。年輕的,跟張昌宗一輩的,張若虛、賀知章算是其中比較出名的人物了。張昌宗早就知道名單,只是人大多沒見過,在陳子昂的介紹下,纔算把人和名字對上。

賽詩會只是年輕一代下場,中生代的陳子昂等都沒動筆,他們早有詩作傳世,名聲卓著。許是受張昌宗先“交卷”的影響,陸陸續續地,大家的詩作都教了上來。

冷子暢穿梭其間,不時詢問大佬們的意見,不一會兒,評論結果就出來了,冷子暢笑吟吟地宣佈結果:“諸位先生,諸位學子,本次文會賽詩結果已經出來,分別以七夕、悼亡爲題,各作詩兩首,下面交由在下宣佈結果。”

臺下的年輕學子們好奇的看着。冷子暢道:“本次賽詩選十首佳作,以七夕爲題而名列十首者是義豐張昌宗,吳中張若虛,永興賀知章,河汾王擇從,襄陽席豫,曲江張九齡,東海徐秀,蘇州李溫玉,鄭州崔尚,鼓城趙冬曦。”

十人站起來,齊齊向四周行禮致意,東正先生問道:“鼓城趙冬曦……不知與鼓城趙不器、趙夏日可熟識?”

趙冬曦還是個年歲與張昌宗相若的少年郎,連忙躬身答道:“回先生,您所說的乃是家父與家兄。”

東正先生聞言,細細打量他一眼,笑道:“原來是趙氏子弟,家學淵源,難怪有此佳作。令尊與令兄一門兩進士可是一段佳話,希望你來日也能高中,一門三進士,顯耀千古。”

趙冬曦連忙道:“謝先生慰勉,學生定會努力。”

東正先生這是來自長輩的期許和勉勵了。待許多年後,這一屆文會七夕詩的這十位入選者,除了早早出仕的張昌宗未再參加科舉外,其餘諸人皆高中進士,一時傳爲美談。特別是趙冬曦一家,鼓城趙氏父子兄弟一門八進士,更是名傳千古。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這些人裡,張昌宗把眼神投向了張九齡,這位未來的大唐宰相,現在還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屁孩兒,一雙眼睛明亮有神,顧盼間神采飛揚,就像一個好奇心旺盛的小朋友。

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天才,而張昌宗就是仗着心智早熟和穿越的便宜,假冒的天才。是以,張昌宗雖然年少居高位,文名又盛,對上這些人,卻也是真心實意的敬佩,態度很是誠懇謙謹。

大佬們一看,這小子名聲大、官位高,又得帝寵,竟全無倨傲之態,反而一副謙虛的樣子,看來品行不錯。於是,張昌宗意外的刷了一波好感。

剛宣佈完,那邊已經有人把十人的詩用大字抄寫好,張貼於屏風之上,仍由大家品評。曹參被推出來點評道:“經過老夫等的商討,選了這十首。這幾年,詩壇關於詩風的爭論很多,有文字華美,行文綺靡婉麗者,也有如陳子昂那般以慷慨剛健爲長者,可謂百家爭鳴,各擅勝場。今日入選的這十首詩,或格律嚴謹,行文清麗,例如張若虛;或以詩抒懷,文字華美,當以王擇從爲佳;又或用字樸素自然,以情致動人,例如張昌宗的詩,可謂各有特色,各有所長。若要老夫等評個高下,怕是探討到明日也不成,畢竟,各有所愛,各有所好。還好,冷主編也未曾讓老夫等評選先後,甚好,善哉。”

最後這個善哉一出,逗得在場之人皆露出笑容來,氣氛熱烈而又愉快,大家都挺開心,沉浸在探討詩詞之美的氣氛中。

點評完七夕詩,接下來就是悼亡詩。冷子暢宣讀了入選者,張昌宗又位列其中。

-----------------

卡文!

第378章 山匪的消息第452章 計成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484章 形勢第212章 初五迎客日第411章 天后第361章 種子第258章 聚會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471章 然諾第252章 下雪天清閒日第385章 撿到寶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434章 大佬第525章 前程第480章 計劃通第223章 雙陸第233章 會面第501章 莫測第六十三章 崇秀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426章 決斷第511章 共議未來第107章 綠樹陰濃夏日長第350章 新婚第304章 來了第515章 提點第188章 不吐不舒服斯基第363章 聲譽第157章 引誘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422章 公主岳母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十二章 驚喜第299章 詩骨第284章 志得意滿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400章 祖宅第363章 聲譽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五十六章 教做人第234章 留下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208章 關於未來的暢想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248章 長大後第359章 到達第419章 建學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143章 廣而告之第153章 夏末第303章 志氣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140章 誠與意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172章 顏即正義第149章 期許第140章 誠與意第524章 不幸自有因由第165章 援救第448章 規劃與展望第432章 上官之死第497章 改弦易轍第二十七章 機緣巧合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407章 貴在相知第七十三章 再度進宮第310章 熊孩子第349章 解惑與坦言第171章 人力有時窮第330章 天下俊傑第497章 改弦易轍第149章 期許第106章 歷史的車輪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229章 關禁閉第211章 贈陳師第六十七章 意料之外的相認第260章第八十五章 學爲己用第256章 新的一頁第412章 頓悟第九十四章 咦!好大一隻汪!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八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249章 無奈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156章 入獄第146章 講道理第109章 柳暗花明第十九章 話果然不能亂說第365章 敬意第260章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473章 責無旁貸
第378章 山匪的消息第452章 計成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484章 形勢第212章 初五迎客日第411章 天后第361章 種子第258章 聚會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471章 然諾第252章 下雪天清閒日第385章 撿到寶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434章 大佬第525章 前程第480章 計劃通第223章 雙陸第233章 會面第501章 莫測第六十三章 崇秀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426章 決斷第511章 共議未來第107章 綠樹陰濃夏日長第350章 新婚第304章 來了第515章 提點第188章 不吐不舒服斯基第363章 聲譽第157章 引誘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422章 公主岳母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十二章 驚喜第299章 詩骨第284章 志得意滿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400章 祖宅第363章 聲譽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五十六章 教做人第234章 留下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208章 關於未來的暢想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248章 長大後第359章 到達第419章 建學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143章 廣而告之第153章 夏末第303章 志氣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140章 誠與意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172章 顏即正義第149章 期許第140章 誠與意第524章 不幸自有因由第165章 援救第448章 規劃與展望第432章 上官之死第497章 改弦易轍第二十七章 機緣巧合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407章 貴在相知第七十三章 再度進宮第310章 熊孩子第349章 解惑與坦言第171章 人力有時窮第330章 天下俊傑第497章 改弦易轍第149章 期許第106章 歷史的車輪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229章 關禁閉第211章 贈陳師第六十七章 意料之外的相認第260章第八十五章 學爲己用第256章 新的一頁第412章 頓悟第九十四章 咦!好大一隻汪!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八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249章 無奈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156章 入獄第146章 講道理第109章 柳暗花明第十九章 話果然不能亂說第365章 敬意第260章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473章 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