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來自男神的指點

“孝,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也。人之始,德之本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先開宗明義的說了一句總結,然後又細細的闡述自己的論點。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證、論據.。然後,從書中引用論據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給自己的論點以有力的支撐。

張昌宗通讀了很多遍《孝經》,又有成年人的思維和理解能力,對《孝經》的內容已然爛熟於胸,在李欽讓教導的解讀上,也有自己的理解。

《孝經》作爲啓蒙的第一本經義,講的是倫理,可以說是對儒家三觀的一個闡述,也可以說趁着孩子小,先給你樹立一個正確的三觀打開方式。幫你樹立三觀,不就是教做人嗎?

而在《孝經》基礎上的《論語》則包含方方面面。北宋有位宰相,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雖然說這句話的那位,學問稀鬆平常,但《論語》作爲一種“語錄體”的文書,涉及的方面卻頗爲廣博,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原則等等皆包含其中,是孔聖人儒家思想的集中反映。

這兩本書讀懂了,基本也就懂了古代封建社會的人文思想和道德規範的要求。是基礎中的基礎,唯有把基礎都讀通、讀透,方纔有更進一步去讀後面更深一層次,內容也更具體、深奧的四書五經。

張昌宗爲了論證自己的論點,論據全是從已經讀過的幾本書裡找,互相印證,互相證明,到也把自己的論點解說的清楚分明。

朝堂之上的人,學問再差,《孝經》和《論語》總是讀過的。即便是學問差如武三思者,也聽懂了張昌宗的論證過程,併爲之暗暗喝彩。

“……是故,《孝經》教導爲人之道,《論語》教導處世之道,學會如何爲人處世,方纔有了行走於世之根本,作爲蒙童啓蒙之學,可謂微言大義。太后、諸位官人,以上便是小子對《孝經》、《論語》兩書之淺見,請斧正指點。”

說着,張昌宗一揖到底,姿態拿的很好,也十足的認真。對比先前他的活潑俏皮,這般的認真,倒是能看他對學問的鄭重之態。

武太后臉上微微帶着幾分笑的道:“讀書本宮喜歡,然評解經義本宮卻不在行。婉兒,你說,何人可評六郎此解?”

上官婉兒恭聲道:“太后,婉兒以爲,評詩文太后可評,婉兒不才,也可評,然若要品評經義是否解得好,自然要問朝上的進士郎們!”

武太后贊同的頷首:“婉兒言之有理,進士郎們皆是解經義之好手,確實該問他們?陳伯玉,你來評!”

“喏!”

一個青年男子越衆而出。張昌宗就站在武太后旁邊,雖然人小腿短,但居高臨下,到能看清楚朝臣們的樣子,聞言立即朝陳伯玉躬身作揖:“請陳公指點。”

求教之態做得極爲到位,也不是張昌宗故作姿態,而是他心裡是真佩服眼前這人的。陳伯玉,這個名字大概認識的人不多,伯玉是他的表字,若說他的名字,那知道的人就多了。著名的《登幽州臺歌》讀過的人不知凡幾,便是眼前這位陳伯玉陳子昂的作品。

張昌宗很喜歡讀他的詩,那種撲面而來的蒼勁剛健感,不同於後來李白的浪漫,不同於杜甫的樸實無華,簡直男子力滿滿。

陳伯玉道:“若論張六郎方纔解的經義,可當得‘才思敏捷、悟性過人,前途不可限量’之語。”

哎喲喂,男神誇我了!

張昌宗小心眼兒裡十分開心,作詩他實在不行,是抄的,被人誇只覺不好意思,但讀書卻是自己下了苦功的,被人誇讚……特別是被欣賞的名人誇讚,心裡真真那個美啊,簡直盪漾得不要不要地!

“受限於年齡與閱歷,解得略淺顯些,但正因爲年齡與閱歷,卻已有如此見解,殊爲不易,殊爲難得。最佳者,小六郎才四歲,卻能口齒清晰,條理分明的把自己的見解闡述出來,此一點,更爲難得!世間多的是腹中有才而口齒不利,無法表達之人,小六郎不禁腹中有才看,還能講解分明,這是天賜之才!”

張昌宗聽着男神誇了他半天,除了一句解得淺顯是涉及經義的,其他全是變着方兒誇他聰明的,瞬間明白了!男神是覺得他解得還不夠,淺顯了,但是,看重他的思維方式和理解能力,覺得他很有發展前途。

突然想起上學時候寫文章,老師教的寫作文在末尾要感情昇華一下,他方纔解了半天,口水都說幹了,只注意論證和點題,最後忘記昇華了。

懂了!懂了!

張昌宗聽完陳伯玉的品評,立即躬身行禮:“小子受教,多謝先生指點!”

陳伯玉笑道:“六郎你讀得很好,我優於你者,不過是年齡、閱歷,等你成長起來,再來解讀,想必十分精彩,我很期待。”

張昌宗老臉一紅,別人看他是小孩子,唯有他自己明白,其實他是小孩兒外殼,成人芯子,沒解好就是沒解好,書讀得還不夠,還需要努力,年齡、見識不是藉口。本着認真求學的態度,恭敬的請問道:“今日有幸得先生指點,不知日後可還有幸再請先生教誨?”

陳伯玉一怔,卻更喜他這般積極求學的態度,微笑道:“若六郎有意,可到我家中來便是。”

張昌宗歡喜的一笑,立即恭聲應道:“喏。小子定然叨擾,只望先生莫嫌小子煩人便行。”

陳伯玉笑答:“探討學問,怎會嫌煩呢?”

武太后見這兩人,一長一幼頗爲相得的樣子,微微一笑,開口道:“今日陳伯玉於朝堂之上品評小六郎,日後想來當時一樁佳話。甚好,甚好!”

張昌宗多乖覺啊,立即轉身拜謝她:“多謝太后賜予小子求學求教的機會,太后之恩,小子無有報答之物,還請先受小子一拜。”

說着,一揖到底。他是恩怨分明的人,即便如今的武太后,未來的則天大聖皇帝可能會想睡他,但此時因爲她臨時起意的召見,確實給了他求學求教的機會,當得他一拜。

武氏微微一愣,身旁的上官婉兒也不禁驚訝的小口微張,兩人皆未想到他竟會這樣做。武氏當權這麼多年,見過的人不知凡幾,眼光何等毒辣,自然看得出張昌宗的感激,語出至誠,真心實意,並無半分虛假。

注視着張昌宗的眼神,微微一暖,竟擡手摸摸躬身行禮的張昌宗的頭,拍了拍他的小肩膀,道:“你小小年紀便已識得恩義二字,殊爲難得。你這一拜,本宮便受了,只望你今後也能如今日一般,知恩識義,言行如一。”

張昌宗立即響亮的答道:“謝太后期許,小子定會努力做到!”

第227章 恍然大悟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101章 登門第365章 敬意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四十四章 平安歸家第124章 經濟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323章 叫屈第212章 告黑狀第259章 論可愛當世第一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483章 合謀第151章 滎陽鄭氏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420章 兄弟第七十九章 “哄口供”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299章 詩骨第506章 家宴406章 母女重逢第二十六章 爲人母的小驕傲第262章 賓客第509章 開誠第488章 睿宗登位第448章 規劃與展望第318章 失望第466章 草包第268章 相見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218章 大營第421章 重返長安第十七章 日常任務(1/1)第340章 往事與未來第159章 心機第351章 甜蜜第414章 勸說第364章 嘮嗑第480章 計劃通第377章 鬼畜第264章 奠基第379章 臉面第五十三章 天賦異稟第354章 夫妻第402章 登位第388章第207章 青梅竹馬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115章 互助第428章 進宮第417章 煥然一新第431章 師徒鬥氣第388章第130章 物是人非第七十二章 太平進宮第403章 飛訊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197章 新官上任第287章 木槿清香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七十八章 交心第517章 世情偏見第七十三章 再度進宮第492章 另一半修改不滿意明天傳第159章 心機第311章 嘲諷第183章 月如故第433章 密室之言第307章 暗計第355章 久視第397章 敘舊第237章 較勁兒第190章 暗示第333章 日常第479章 定計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154章 臨門第136章 待君以誠第十五章 道理第九十八章 綢繆第338章 冬天第499章 終於出孝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204章 家人團聚第341章 太子的孝心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452章 計成第四十章 突如其來第263章 失分第108章 出彩第490章 客觀與統一第526章
第227章 恍然大悟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101章 登門第365章 敬意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四十四章 平安歸家第124章 經濟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323章 叫屈第212章 告黑狀第259章 論可愛當世第一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483章 合謀第151章 滎陽鄭氏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420章 兄弟第七十九章 “哄口供”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299章 詩骨第506章 家宴406章 母女重逢第二十六章 爲人母的小驕傲第262章 賓客第509章 開誠第488章 睿宗登位第448章 規劃與展望第318章 失望第466章 草包第268章 相見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218章 大營第421章 重返長安第十七章 日常任務(1/1)第340章 往事與未來第159章 心機第351章 甜蜜第414章 勸說第364章 嘮嗑第480章 計劃通第377章 鬼畜第264章 奠基第379章 臉面第五十三章 天賦異稟第354章 夫妻第402章 登位第388章第207章 青梅竹馬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115章 互助第428章 進宮第417章 煥然一新第431章 師徒鬥氣第388章第130章 物是人非第七十二章 太平進宮第403章 飛訊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197章 新官上任第287章 木槿清香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七十八章 交心第517章 世情偏見第七十三章 再度進宮第492章 另一半修改不滿意明天傳第159章 心機第311章 嘲諷第183章 月如故第433章 密室之言第307章 暗計第355章 久視第397章 敘舊第237章 較勁兒第190章 暗示第333章 日常第479章 定計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154章 臨門第136章 待君以誠第十五章 道理第九十八章 綢繆第338章 冬天第499章 終於出孝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204章 家人團聚第341章 太子的孝心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452章 計成第四十章 突如其來第263章 失分第108章 出彩第490章 客觀與統一第5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