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太子李隆基、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義、岐王李隆範、薛王李隆業,加上薛崇簡等宗室子弟爲一隊,羽林衛中挑選出幾人爲一隊。

說是叫張昌宗來打馬球,實際上,他並未上場,只是偶爾在場邊指導羽林衛這一隊,旁地時候多陪侍在皇帝之側,有精彩的場面時還與皇帝討論兩句。

李旦看他一派沉穩之態,完全不復之前活潑朝氣的樣子,不免感慨了一句:“朕尚記得當年初見卿家之事。小小一個,雖年幼卻膽大,便是面對母皇與羣臣也落落大方,言談自如,母皇回宮後曾誇讚,言道此子來日必非池中之物。果不其然,母皇識人鮮少有走眼之時。”

張昌宗默然笑了笑,行禮:“陛下過譽,彼時年幼,又有人慣寵着,自是不知天高地厚。如今長大了,自是不能再如過去一般。”

李旦笑而不語,場上太子李隆基正好打出一個精彩的進球,他立即鼓掌表示讚賞,鼓完掌,狀似不經意的道:“官制改革,是必行之事嗎?”

張昌宗垂首道:“凡於國於民有利之政策,必得先行,朝廷掌管天下,必須擔起制定政策,革除弊端的責任,必有先於普通人發現政策利弊的眼光和決策,防患於未然,晚了、遲了就是失職。”

李旦轉首看他一眼,又問:“武將長於騎射之事,治國恐非長處。”

張昌宗道:“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武人與文人,於治國上應相輔相成,不可一方獨大,文武失衡是禍亂之始。若能有武將入選宰輔,方便陛下收攏、凝聚軍心,但是,糧草卻不能執掌於武將之手,須得另選人監管。”

李旦點點頭,道:“所以,節度使制度的改革、宰輔的裁撤、官員的考評,朕觀之,盡皆是互相監督之道,不使一方獨大,不使一人擅權?”

李旦從來都不是草包,草包在女皇手下是撐不過來的,更無法在明顯忌憚他的李顯手下屹立不倒不說,還能成爲實權王爺。張昌宗從來未小瞧過李旦。

張昌宗認真答道:“回陛下,正是。權力不能擅專,不可失去監督,失去監督和管束的權力,必釀禍端,唯有把權力圈起來,有人看着才行。官制改革不改根本,只改監督之略。陛下,亂太久了,該與民休養生息了,時下四夷俱伏,不正是好時機嗎?”

李旦默然,不再說這個話題,似是把注意力轉而投到馬球場上去了。張昌宗見他如此,也不再多說,在薛崇簡來拉的時候,脫了外袍,下場與羽林衛一隊,打了皇子隊一個落花流水,輸得最年輕的薛王李隆業臉上一陣青、一陣白。

薛崇簡哀嚎道:“早知道姐夫會下場,應該去他那隊纔是,輸得好慘!”

太子、宋王等不由一笑,李隆基讚歎道:“張世茂多年未下場,孤還想他或已球技生疏,必能贏他一場,想不到依然不是對手。”

薛崇簡點頭道:“回殿下,臣亦是如此想的,只是想不到姐夫多年未下場還這般厲害。其實,他的球技確實生疏了,不如以前,只他的馬術太好,馬匹在他操控之下,如臂使指,行動自如,加上他準頭好,即便技術生疏了,也非我等可匹敵的。”

太子、宋王等皆贊同的點頭,薛崇簡忍不住哀嚎一聲:“早知道應該和姐夫一隊纔是,就不用輸這麼慘了!”

李隆基大笑:“崇簡這是嫌棄孤等的技術嗎?”

薛崇簡知道太子是玩笑,也笑着道:“臣這叫識時務,殿下和諸位王爺技不如人是事實,臣只是不想輸。”

李隆基又是一陣大笑,唯有年紀最小的薛王李隆業哼了一聲,恨聲道:“太常卿這般識時務,張金吾就是太不把太子哥哥放在眼裡,陪太子打馬球也敢贏那麼多……在識時務上,我看張金吾就該跟太常卿好好學學。”

薛崇簡愕然,一時無語。太子李隆基皺眉:“隆業,胡說什麼?不過是一場馬球,如何值得這般小題大做?”

李隆業哼了一聲,拱手道:“太子哥哥,非是臣弟妄言,實是張世茂仗着姑母之勢,行事張狂。只是打場馬球就敢這般不給太子哥哥面子,來日換了旁地事怕是更了得,太子哥哥不可不防。”

“好了,不許再胡說,張金吾不是那等人!”

李隆基嚴詞喝止,完了還拉着薛崇簡道:“隆業年幼,輸急了說氣話,崇簡不要與他認真,也請張將軍莫要放在心上,稍後孤會遣人代薛王致歉。”

薛崇簡心下複雜,面上努力的剋制着,躬身行禮道:“不敢,殿下放心,臣自是知太子爲人,我姐夫也不是那等心胸狹窄之人,幾句氣話自不會放心上,殿下放心就是。”

李隆基點點頭,回頭又訓斥了李隆業幾句,壓着他向薛崇簡轉達了歉意,才又勉勵薛崇簡幾句,衆人才散了各自歸家去。

接下來幾日,朝會上的重點變成了恩科之事,官制改革的事情,李旦下令,讓衆臣回家細細思之,待恩科完畢後,必須拿出結果來,成與不成,不許再拖。

衆臣領命。

時值開恩科之年,長安城內學子云集。又因行卷的習俗,各府門前車水馬龍,人聲喧喧,太平公主作爲能列席朝會的公主,府門前自然更熱鬧些。張昌宗則是兩口子皆有名聲在外,也有不少學子行卷於他,門前也不見冷落。

在恩科即將開始之前,太平公主也好,張昌宗也罷,有看上的學子,正好召見,誇讚兩句,使人名聲傳揚於外,如此方不負學子行卷之舉。

張昌宗於此科,只看中一個高博通,他更重實事。詩賦寫得好的固然也是有才之士,但張昌宗更喜歡能任事的,詩賦反而不那麼看重了,只在收到的行卷中,挑選寫得好的那幾個傳揚一下文名,暫時沒有收到門下的心思。

太平公主處受張昌宗影響,也沒有大開方便之門。因薛崇胤外放,太平公主叫了薛崇秀去暗中協助,在長史與府中幕僚挑選一遍之後,讓薛崇秀坐於屏風之後,母女倆兒一起接見一番後,方纔又挑選了幾人入府,如此精益求精之下,最後也沒收攏幾人,倒讓羣臣和宮裡的太子頗覺意外。

第418章 百年大計第九十七章 兩兩驕縱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320章 敘別情第240章 過房州第230章 到達第492章 另一半修改不滿意明天傳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五十二章 來自男神的指點第233章 會面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499章 終於出孝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476章 定計第297章 獻策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489章 鄭氏南下第324章 弱點第529章 漸入佳境第429章 婉拒第504章 元正第272章 銷假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二章 人丁興旺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133章 教誨第442章 人生樂趣所在第109章 柳暗花明第375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40章 過房州第31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21章 狂生第173章 心第三十九章 萬萬沒想到第236章 志得意滿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466章 草包第239章 刺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418章 百年大計第230章 到達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370章 賞雪文會(上)第176章 人望第324章 弱點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289章 太子寬仁第317章 驚變第236章 志得意滿第101章 登門第262章 賓客第八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510章 布公第213章 三武第115章 互助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300章 胡蘿蔔第102章 來意第442章 人生樂趣所在第233章 會面第254章 寬慰第249章 無奈第234章 留下第367章 回家第412章 頓悟第332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216章 飛醋第413章 局勢第163章 時機第195章 第一步達成!第247章 太平公主第504章 元正第106章 歷史的車輪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297章 獻策第482章 母女情深第471章 然諾第116章 營生第433章 密室之言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525章 前程第八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327章 文會開始第418章 百年大計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238章 建言獻策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455章 長遠之計
第418章 百年大計第九十七章 兩兩驕縱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320章 敘別情第240章 過房州第230章 到達第492章 另一半修改不滿意明天傳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五十二章 來自男神的指點第233章 會面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499章 終於出孝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476章 定計第297章 獻策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489章 鄭氏南下第324章 弱點第529章 漸入佳境第429章 婉拒第504章 元正第272章 銷假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二章 人丁興旺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133章 教誨第442章 人生樂趣所在第109章 柳暗花明第375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40章 過房州第31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21章 狂生第173章 心第三十九章 萬萬沒想到第236章 志得意滿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466章 草包第239章 刺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418章 百年大計第230章 到達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370章 賞雪文會(上)第176章 人望第324章 弱點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289章 太子寬仁第317章 驚變第236章 志得意滿第101章 登門第262章 賓客第八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510章 布公第213章 三武第115章 互助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300章 胡蘿蔔第102章 來意第442章 人生樂趣所在第233章 會面第254章 寬慰第249章 無奈第234章 留下第367章 回家第412章 頓悟第332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216章 飛醋第413章 局勢第163章 時機第195章 第一步達成!第247章 太平公主第504章 元正第106章 歷史的車輪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297章 獻策第482章 母女情深第471章 然諾第116章 營生第433章 密室之言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525章 前程第八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327章 文會開始第418章 百年大計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238章 建言獻策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455章 長遠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