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事終成

俗話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朝廷沒錢,宰相也難做,一聽有可以增加利稅,還不至於影響民生的方法,與會的大臣們都很感興趣,紛紛抖擻精神,認真地看疏奏。

這疏奏就跟李旦說的一樣,名義上是太平公主遞上去的,實則卻是張昌宗寫的。張昌宗讀了這麼多年書,寫篇文章也像模像樣,只是,思路一時還改不了,寫關於經學的文章還好,寫這種疏奏不免又落到“無圖無真相”的路子上,各種數據十分詳實,說服力很強。

朝廷確實缺錢,皇帝也窮,有來錢又不需要增加普通百姓賦稅的路子,大家自然是支持的,立即給廣州那邊發了令去,令八百里加急把當地情況報上來,國家機器一旦動起來,自然不可小覷。

隨着源源不斷的消息報上來,關於設置船舶司,加收商船稅的事情基本也定下來,朝廷連續開了許多次的朝會,以制訂和發佈完整的政令和規劃。

事情定下來,議到官職人選的時候,李旦指了宋王李成器去擔任東南經略使。這個人選,朝臣並無異議,很快便定下來,當着朝臣的面,李旦對宋王說:“大郎,朕給你三年,三年時光,建成一個船舶司,爲朝廷上繳賦稅,若三年不成,朕便把你撤回來,另派人去。”

宋王頓了一下,躬身領命:“喏,臣定當用心,必不負陛下所託。”

東南經略使給了宋王,還只給了三年任期,太子李隆基一系也沒異議,三年,建一個有詳細規劃的船舶司可以,做別的卻嫌時間太少,沒必要搞得兄弟相疑。

東南經略使有宋王去,新籌建的水師,都督一職則是就地選人,劉三準,羽林衛出身,張昌宗的嫡系人馬之一。

這人選一出來,李隆基眉心一跳,下意識的便道:“啓奏陛下,若船舶司建成真有那等豐厚的利稅,這水師提督的人選便當慎重,事關海上航行安全,事關我大唐國威,臣以爲,人選更當慎重。”

李旦點頭:“太子說得對,事關重大,人選是當慎重。這個劉三準,諸卿以爲如何?”

劉三準是羽林衛出身,若論對他的瞭解,自然沒人比得過張昌宗,他立即出列道:“啓稟陛下,劉三準臣略知一二。此人使得一手好弓,在羽林衛中素有神射手之譽,論弓術,只比臣略遜一二,並且,此人十分擅長調教弓手,麾下人馬皆以射術見長。當年,先師宮中走水,時值劉三準值守宮禁,中宗震怒,責他守衛不利,貶謫嶺南,這些年一直潛心練兵,熟悉廣州一代的水情。統兵之事,用熟不用生,臣以爲令劉三準統領水師十分恰當。”

聽到張昌宗如此評價劉三準,李旦竟然有些感嘆,問道:“劉三準便是當年值守宮禁的人?”

張昌宗默了一下,沉聲答道:“回陛下,是的。”

李旦道:“如此,張卿還給予這般評價?”

張昌宗道:“陛下,公是公,私是私,陛下動問,自是公事,劉三準失職之罪,先帝已然罰過,與臣剩下的乃是私怨,公私豈能相提並論!”

李旦聞言,不禁讚歎道:“卿之人品,可見一斑。罷了,既然連有私怨的張卿都能這般評價此人,想來也非空無本事的人。太子,可還有異議?”

李隆基立即道:“回陛下,兒臣無異議了。”

“好,如此水師便交由劉三準。”

景雲二年,朝廷於廣州府設立船舶司,令宋王李成器爲東南經略使,兼領船舶司,設衙收取海貿商稅,自此後,國庫漸漸豐盈,一改先前之窘狀。

挾此功,鎮國太平公主列朝封官,得封匡政一職。朝臣再以不符禮法,歷代公主皆無官職之類的理由反對,皆被李旦駁回,李旦言道,鎮國公主之功,非尋常公主可比,封賞自也該異於尋常,不如此,何以彰顯公主之功?如何顯示朕治國理政之決心?但有功,但於國於民有利,不論身份,只要有良策,朕皆取之。

此話一出,朝臣皆不再反對。朝臣不反對了,太子李隆基孤木難支,自也不好再出頭反對,鎮國太平公主匡政一職坐實,爲歷代公主入朝爲官第一人。

這一切落定,已到年末,在元正到來之前,太平公主於府中舉行飲宴,慶賀升任匡政,雖未廣宴請賓朋,但也賀客如雲,各種賀禮堆積成山。

太平公主有感於皇帝的信重,所收賀禮分文未留,全都捐了出去,用於賑濟年中受水旱之災的各州災民,又嚴管門下官員,很是懲治了幾個貪腐且官聲敗壞者,雖然做事依舊強勢,但所言所行卻有了章法,一時間,風評大好,很是給自己和皇帝漲了臉面和聲望。

朝臣們見狀,對她一個公主入朝做官,也都捏着鼻子認了,只是,做官自然有做官的規矩,此時御史頗有風骨,太平公主既然做了官,爲了不讓御史盯上,自然再不能如過去做公主那般放縱,言行倒也收斂了不少,朝野風評漸佳。

而李旦,在朝中有了太平公主與張昌宗等人的支持,以平衡太子的勢力,手中漸漸掌握更多實權,大勢初成。太子李隆基見狀,也收斂姿態,在皇帝面前更加恭順,再不復過去的強勢,朝中局勢漸趨平衡。

太平公主嚐到做實事的甜頭,對張昌宗倚重更盛,張昌宗對太平公主影響日深,兩人互敬互重,在朝中聯手,頗有相得益彰之勢。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發展,雖然不如過去那般肆意,但是,聲望更隆是事實,太平公主雖然偶爾也會覺得這樣不痛快,但是,大事面前,些許的不痛快,忍一忍也過去了。只是,閒下來與薛崇胤通信時候,不免感嘆兩句張昌宗的長進——

往常張昌宗做事,總喜歡有備無患,擅長以周密的準備取勝,但這次籌劃太平公主出任匡政一事上,顯露的掌握人心的手段,卻是前所未有的。

母子倆兒不免一塊兒感嘆,若論對人心的掌握與判斷,還是已經亡故的上官更爲精通。薛崇胤還評判道,張昌宗這次的手段,更像是結合了他師父與他自己兩個人的手段,單隻一人的手段是無法做到這等結果的,張昌宗不愧是上官的好徒弟。

第365章 敬意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493章 試探第288章 同流第173章 心第386章 軍威赫赫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九十四章 咦!好大一隻汪!第523章 議定第503章 開懟第124章 經濟第327章 文會開始第108章 出彩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三十八章 走失兒童張昌宗第109章 柳暗花明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445章 來歷第154章 臨門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二十二章 褒獎第350章 新婚第291章 大喜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358章 道別第五章 族學第383章 堅毅之士第270章 探病第354章 夫妻第221章第413章 局勢第163章 時機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211章 贈陳師第八十二章 妖女上官第393章 公主之怒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349章 解惑與坦言第109章 柳暗花明第222章 出師第196章 構想第184章 蓮……蓮花?!第447章 順水推舟第305章 邪思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168章 藝高膽大第332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八十一章 援手第468章 疑惑第八章 出手第159章 心機第341章 太子的孝心第159章 心機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509章 開誠第420章 兄弟第273章 察覺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527章 添丁第486章 伏擊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182章 物是人非第386章 軍威赫赫第十九章 話果然不能亂說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150章 “無證駕駛”第123章 打算第395章 母喪第八十一章 援手第447章 順水推舟第四十四章 平安歸家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357章 懇求第357章 懇求第九十五章 配合默契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313章 宮宴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419章 建學第357章 懇求第508章 良心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102章 來意第395章 母喪第441章 坑神第261章 論局第312章 長女第272章 銷假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346章 前夜第450章 京城大八卦第227章 恍然大悟第351章 甜蜜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108章 出彩第131章 膽大心細
第365章 敬意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493章 試探第288章 同流第173章 心第386章 軍威赫赫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九十四章 咦!好大一隻汪!第523章 議定第503章 開懟第124章 經濟第327章 文會開始第108章 出彩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三十八章 走失兒童張昌宗第109章 柳暗花明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445章 來歷第154章 臨門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二十二章 褒獎第350章 新婚第291章 大喜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358章 道別第五章 族學第383章 堅毅之士第270章 探病第354章 夫妻第221章第413章 局勢第163章 時機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211章 贈陳師第八十二章 妖女上官第393章 公主之怒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349章 解惑與坦言第109章 柳暗花明第222章 出師第196章 構想第184章 蓮……蓮花?!第447章 順水推舟第305章 邪思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168章 藝高膽大第332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八十一章 援手第468章 疑惑第八章 出手第159章 心機第341章 太子的孝心第159章 心機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509章 開誠第420章 兄弟第273章 察覺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527章 添丁第486章 伏擊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182章 物是人非第386章 軍威赫赫第十九章 話果然不能亂說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150章 “無證駕駛”第123章 打算第395章 母喪第八十一章 援手第447章 順水推舟第四十四章 平安歸家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357章 懇求第357章 懇求第九十五章 配合默契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313章 宮宴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419章 建學第357章 懇求第508章 良心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102章 來意第395章 母喪第441章 坑神第261章 論局第312章 長女第272章 銷假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346章 前夜第450章 京城大八卦第227章 恍然大悟第351章 甜蜜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108章 出彩第131章 膽大心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