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目的達成

隋波的話在圓桌會議上,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視。

那些國際巨頭公司來參加會議,主要目的,就是爲了進入中國市場。

雖然對隋波對中國互聯網產業的預測,頗有些不以爲然。

但也沒有必要在會議上,就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這個小題目,和這麼一個年輕人計較。

反倒是後面,隋波在和吳部長1對1會面時,

吳部長很有興趣的問他,爲什麼會預測出這個數字來?

隋波很認真的說道:“部長,信息化是時代的大趨勢,隨着國家在網絡基礎設施上加大投入力度,現在國內的互聯網發展速度,正在以倍速增長。

今年內,網民用戶數量就翻了兩番,從去年底的200萬用戶,到現在已經接近800萬。

這個增速是非常驚人的。

國內的主流輿論,現在對互聯網的發展速度,還沒有清晰的認知。

但是我們做互聯網公司的,直接面對用戶,所以對數據非常敏感。

您也知道,易趣公司除了做電子商務之外,還有網吧和搜索業務。

我們從線下、線上兩個渠道,做了大量的調研和數據模型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按照現在的增長趨勢,明年國內網民數量就可能超過1500萬,2001年會超過3000萬,到2003年就會達到6000萬……

所以我不是信口開河,是有切實的數據和分析依據的。”

吳部長哈哈笑道:“是這樣啊……

看來以後部裡,還要多聽聽你們市場一線公司的意見,畢竟你們更貼近用戶。

……對了,你找我是想談什麼事?”

隋波輕吸了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態,這才誠懇的道:

“部長,我創立易趣公司以來,一直都有着強烈的使命感。

想通過互聯網這個新的技術,能夠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易趣的公司使命,就是通過互聯網,讓世界變得簡單有趣。

我們認爲,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會成爲社會的一項基礎設施,就像水和電一樣,無論是企業還是普通用戶,都會逐漸不可或缺。

說實話,因爲現在國內的互聯網產業剛剛起步,我們並不想急着賺用戶的錢。

畢竟基礎的話費和網絡費用,已經很高了。

但是公司發展,又必須要投入大量資金……,尤其是易趣公司希望給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在人力、服務器、帶寬方面,投入力度很大。

現在易趣公司一個月的運營成本,大約在5000萬RMB左右。

我們也不想給國家添麻煩,現在國家的資金,還需要投資在整體的網絡基礎設施上。

所以,我們想到了海外上市。

希望能夠通過募集、利用海外資本市場的資金,來發展國內的互聯網業務。”

吳部長了然的點了點頭:“嗯,最近也有一些互聯網公司,向部裡提了海外上市的申請,不過都還在討論階段,你們易趣公司也打算海外上市?

這個事據我瞭解,主要問題集中在網絡內容服務(ICP)上面。

新浪之前提的申請,就是卡在這裡。

這方面你們是怎麼考慮的?”

隋波早有準備,他答道:“易趣公司和新浪不同!

我們不做新聞媒體,在內容服務方面基本沒有問題。

而且我們已經做了VIE結構,通過海外註冊離岸公司,和國內運營實體簽署協議的方式。上市的是海外公司,而不是國內的實體。

通過這種協議控制的模式,我們上市的業務,其實僅限於電子商務、社交網站和網吧。

這方面來看,除了通過運用互聯網技術外,我們的業務運營模式,和其他實體經濟企業,並沒有太多的不同。

另外,易趣公司的ICP牌照,我也用以我個人名義註冊的公司單獨分離了出來,同樣是協議授權給易趣使用的方式。

這樣就避免了,在涉及公司牌照等敏感問題和權益上,外資進入的問題。”

吳部長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嗯……,你們的這個辦法,倒是新鮮……

這樣吧,你準備一份詳細的資料,尤其是在協議控制這一塊的模式,要寫清楚。

先報到部裡,大家討論一下,看看可行性。”

隋波感激的道:“好的,部長,謝謝您的支持!”

吳部長笑着起身,勉勵了他一句:“年輕人,好好做!”

在論壇期間,作爲信產部的主管領導,吳部長事務非常繁忙。

能夠抽出10分鐘的時間,和隋波面談,真的是給了他天大的面子。

相比和吳部長的談話,隋波要小心翼翼,煞費心力。

和證監會副主席高西慶的談話,就感覺相對輕鬆了一些。

高本來就是海外歸國,思想相對開放。

而且他對易趣提出的VIE模式很感興趣,也同意回去以後,好好研究一下。

如果沒有什麼原則性的問題,會裡還是鼓勵國內公司去海外上市的。

現在正值入世關鍵時期,有國內的新興高科技互聯網公司海外上市,也是表現出國內金融體系與國際接軌的一個積極態度。

來參加財富論壇最關鍵的事情辦完,隋波也就徹底輕鬆下來了。

……

第二天,媒體上出現了一系列報道:

“易趣CEO隋波稱,2008年中國互聯網用戶將超過美國!”

“2003年超過東瀛,2008年超過美國,中國未來將是世界第一互聯網國家!”

“信息科技首席執行官圓桌會議中,隋波放出豪言!”……

對這些新聞報道,隋波沒有在意。

無論或贊或貶,他和易趣也算是在全球財富論壇上,刷了一圈知名度。

達到目標就夠了。

現在說什麼都是虛的……

上市後,圈到的真金白銀,纔是實在的!

不過後續的兩個主題論壇,他就低調了很多。

輕易沒有再發言,也謝絕了很多媒體記者的採訪。

當晚老張還約他一起去酒吧玩,說是楊致遠等人也來,隋波也推辭了。

難得來魔都一趟,他時間有限,還要去看看魔都分公司的情況。

有邵亦波的趣拍網在旁邊虎視眈眈,他不太放心魔都團隊。

易趣魔都分公司的辦公室,在楊浦科技大廈3層。

這裡距離周圍的數所高校都比較近,無論是電商業務、校內業務還是網吧管理,都比較方便。

自從張奕加入公司之後,易趣的公司管理體制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

各地分公司的管理體制,也隨之做了調整。

互聯網公司相比傳統企業,在管理體系上的好處在於,無論是業務、財務、人事都可以通過後臺的系統直接進行對接和管理。

像一般傳統大型集團企業在分公司管理上常見的問題:

諸如人員過於穩定或流動不止、企業經營目標難測、成本難以下達、上升通道關閉、人員積極性下降、公司文化在機構偏離、分支機構專權、抱團爭取利益等等。

互聯網公司就相對好很多。

在張奕的主持下,目前易趣公司在下面的分公司架構上,實行的是分公司+辦事處的結構。

全國分爲五個分公司:魔都(華東)、羊城(華南)、江城(華中)、蓉城(西南)、長安(西北)。

其他省份的省會城市,設辦事處,受就近的分公司管轄。

分公司主要負責各條業務線在當地的市場運營和營銷活動,所以主要是業務部門。

比如B2C業務部、校內業務部、C2C業務部、網吧管理部等。

另外也有一些必要的職能部門,像財務、人事等。

採銷、倉儲、物流團隊,因爲比較特殊,另外有一套管理體系。

甚至隋波正在考慮,把物流公司剝離出來,獨立運營……

至於技術研發團隊,基本上現在已經全部調到了總部。

在管理制度上,總部按照子公司業務線,垂直管理的模式。

當地分公司總經理,則是負責分公司的日常運營管理。

這樣一來,帝都總部就能非常快速的掌握各地市場的業務發展情況,能夠隨時做出快速的反應和調整。

分公司員工統一按照P線和M線崗位來定職責,上升渠道也是暢通的。

隨着易趣這兩年的快速發展,魔都分公司也不斷隨之擴張。

最早的兩個負責人,周培現在擔任魔都分公司總經理(M8),主管電商業務。

崔倩則擔任魔都分公司副總經理(M7),分管財務、人事部門,以及校內業務。

他們倆都已經畢業了,再加上易趣如今在國內也算聲名遠播,所以現在的幹勁十足。

知道隋波和張奕要來,兩人早早就到公司門口迎接。

隋波走出電梯,就看到兩人站在面前。

不禁笑道:“怎麼那麼客氣?走,進去說,我也參觀一下你們的辦公室。”

總部這邊,來魔都次數最多的是黃海,其次就是宋健。

他們主要是前兩年忙着組建B2C團隊,還有網吧連鎖的事,每個月都要飛一兩趟魔都。

張奕加入公司後,也到各地進行過調研,和兩人算是熟悉。

反倒是隋波,

自從當初創建魔都分公司的時候來過,這兩年基本上都待在帝都,和周培、崔倩兩人都是通過郵件、電話交流。

兩人倒是經常會去帝都總部,彙報工作,參加管理例會、年會之類的。

魔都分公司之前搬過兩次家。

先是從易趣體驗店搬到復旦校園裡的一處辦公場所,後來再次擴大規模後,才搬到科技大廈。

這裡隋波是第一次來。

周培笑道:“波總,聽說你今天來,很多同事都伸長脖子,等着要一睹你的真容呢。你可是他們的偶像!

說起來,我們搬家這麼久了,你這個大老闆還是第一次來魔都分公司。”

崔倩穿了一身鵝黃色的職業套裙,一副精英白領的模樣。

一點也不像剛畢業的樣子。

她淺笑道:“波總,剛剛看到新聞報道,你這次又在財富論壇上出風頭了。”

她本身就是學新聞的,和媒體關係也好,現在在魔都也算有名的“IT女強人”。

最近更是和趣拍網的譚海音,並稱爲“滬上互聯網兩美”。

媒體就喜歡搞這種噱頭,前世像什麼“網遊行業三朵金花”、摩拜的“美女CEO”之類的,也算是給互聯網江湖廝殺的腥風血雨中,添了一抹柔美色調吧。

隋波擺手笑道:“小把戲而已,就當是給公司做免費廣告了。”

說話間,在兩人陪同下,隋波和張奕走進公司。

易趣魔都分公司佔了一整層樓,現在員工也有200多人。

畢竟,魔都分公司的業務覆蓋了江浙滬等地區,這些地方都是國內經濟最發達的區域,算的上是易趣最重要的分公司。

隋波沿着辦公區走了一圈,看到大多數都是年輕人的辦公室裡,整體的工作氣氛,還是不錯的。

大家雖然都在忙,但看到隋波進來,悄然看過來的臉上,大多帶着笑容。

他沒有多說什麼,看了一圈後,就進了周培的總經理辦公室。

準備聽兩人先做一下工作彙報,瞭解具體情況。

第二百章 “領袖”二百一十章 弄潮兒第二百五十九章 王者歸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三百七十章 陽謀第一百六十章 席捲全國!第三百零二章 新王座之路第五十八章 學會利用媒體和講故事第九章 一封來自長安的信第二百零七章 第二份方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中芯的價值第二百五十九章 王者歸來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二百七十三章 檀宮第七十三章 人生若真能初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拼圖完成第三百五十三章 2006年完美收官第六章 論怎麼快速在BBS上成名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計劃!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時代來了!第三百七十章 陽謀第四十七章 一教自習室第三百零一章 思維升級第二十八章 返回帝都第十三章 帝大恐怖的“資源”第三百一十一章 Are you ok ?第三百三十一章 王者之基-“入口”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一百七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第三百一十八章 關鍵的一次訴訟!第一百九十九章 “1.18會議”-2第一百六十三 “霧靈會議”-1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度融資第一百二十五章 父母來京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枝獨秀的易趣第一百八十二章 Paypal黑幫第一百二十九章 互聯網“信仰者”與“堅守者”第二百四十六章 隋波的內部信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城會議-3 戰略大圖第三百五十三章 2006年完美收官第二百七十四章 互懟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令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二十九章 宏偉藍圖 三年規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第一站思密達第二十八章 返回帝都第一百三十六章 騰訊再融資第二百章 “領袖”第四十九章 小規模試驗業務生態圈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十五章 Plan B第三百六十五章 第一站思密達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題第六十五章 啓動A輪融資第三百四十六章 本色-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易趣董事會改組第九十五章 內部演講第一百九十八章 “1.18會議”-1第二百二十章 易訊的遠大藍圖第一百九十四章 周楓留美第三十八章 “歷史性”的見面第五十章 浮出水面第六十七章 估值的考慮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國芯第二百六十三章 長城會議-2 前奏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宅門第三百六十八章 彼此揣摩第五十七章 工作安排第二百九十三章 消息曝光第一百二十章 夢想論和寒冬論第四十三章 宋健加盟第二百二十八章 籌備糧草,積極備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初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易迅啓動上市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二百九十八章 利益共同體第一百六十一章 佈局深遠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五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三十章 老李的“曲線救國”策略第二百六十九章 佈局文化產業第三百四十八章 天貓?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本運作計劃第二百一十七章 內容佈局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令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口的豬第一百三十二章 萬點暴擊!第一百零二章 定價與最牛產品經理第三百七十二章 暗棋楔子 1997年秋 帝都第三百二十八章 無題第三百零三章 雲計算競爭第二百零二章 禮物第二百零六章 在香港第一百七十三章 領導力是門學問第一百一十九章 易趣年會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口的豬第九十三章 團隊“小考”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枝獨秀的易趣第一百七十六章 遊學硅谷
第二百章 “領袖”二百一十章 弄潮兒第二百五十九章 王者歸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三百七十章 陽謀第一百六十章 席捲全國!第三百零二章 新王座之路第五十八章 學會利用媒體和講故事第九章 一封來自長安的信第二百零七章 第二份方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中芯的價值第二百五十九章 王者歸來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二百七十三章 檀宮第七十三章 人生若真能初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拼圖完成第三百五十三章 2006年完美收官第六章 論怎麼快速在BBS上成名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計劃!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時代來了!第三百七十章 陽謀第四十七章 一教自習室第三百零一章 思維升級第二十八章 返回帝都第十三章 帝大恐怖的“資源”第三百一十一章 Are you ok ?第三百三十一章 王者之基-“入口”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一百七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第三百一十八章 關鍵的一次訴訟!第一百九十九章 “1.18會議”-2第一百六十三 “霧靈會議”-1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度融資第一百二十五章 父母來京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枝獨秀的易趣第一百八十二章 Paypal黑幫第一百二十九章 互聯網“信仰者”與“堅守者”第二百四十六章 隋波的內部信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城會議-3 戰略大圖第三百五十三章 2006年完美收官第二百七十四章 互懟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令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二十九章 宏偉藍圖 三年規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第一站思密達第二十八章 返回帝都第一百三十六章 騰訊再融資第二百章 “領袖”第四十九章 小規模試驗業務生態圈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十五章 Plan B第三百六十五章 第一站思密達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題第六十五章 啓動A輪融資第三百四十六章 本色-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易趣董事會改組第九十五章 內部演講第一百九十八章 “1.18會議”-1第二百二十章 易訊的遠大藍圖第一百九十四章 周楓留美第三十八章 “歷史性”的見面第五十章 浮出水面第六十七章 估值的考慮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國芯第二百六十三章 長城會議-2 前奏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宅門第三百六十八章 彼此揣摩第五十七章 工作安排第二百九十三章 消息曝光第一百二十章 夢想論和寒冬論第四十三章 宋健加盟第二百二十八章 籌備糧草,積極備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初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易迅啓動上市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二百九十八章 利益共同體第一百六十一章 佈局深遠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五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三十章 老李的“曲線救國”策略第二百六十九章 佈局文化產業第三百四十八章 天貓?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本運作計劃第二百一十七章 內容佈局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令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口的豬第一百三十二章 萬點暴擊!第一百零二章 定價與最牛產品經理第三百七十二章 暗棋楔子 1997年秋 帝都第三百二十八章 無題第三百零三章 雲計算競爭第二百零二章 禮物第二百零六章 在香港第一百七十三章 領導力是門學問第一百一十九章 易趣年會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口的豬第九十三章 團隊“小考”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枝獨秀的易趣第一百七十六章 遊學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