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

夏初時節,會稽山如同一道翠屏,庇護着越人最後的國土,五千越卒和數萬越人在叢林中四處躲避,利用他們擅長的山地作戰阻止吳國人上山。

隨着吳軍圍困此地月餘,越人糧食耗盡,只能四處打獵採集爲生,靠剝樹皮,嚼苦藤葉,吃蟾蜍和螞蟻蛋度日,但這些東西不足以填飽數萬人的肚皮,越人已經飢腸轆轆,能否堅持到梅雨季節還是個問題。

勾踐曾經在攜李擊敗吳王闔閭,名聲震撼南國,以至於楚王熊珍在書面上也尊稱他爲“越王”,派使者來結交,迎娶了勾踐長女,希望以此與越國結盟。

可現如今,勾踐卻落得十分狼狽,望着有力無氣的越人們在山上駐紮得亂七八糟,傷者病者無數,他不由曾喟然嘆息說:“孤將在此了結一生嗎?”

“商湯被囚禁在夏臺,周文王被圍困在羑里,晉國重耳逃到翟,齊國小白逃到莒,他們都終於稱王稱霸天下。由此觀之,大王今日的處境何嘗不可能成爲日後的福分呢?”

一位年過三旬的中年士人走了過來,被困一月後,范蠡也開始和越人一般披頭散髮打扮了,他行走在會稽山上,不知道的人根本不會想到,這個蓬頭垢面的傢伙會是大王身邊的楚地大夫。若換了文種,絕對做不到如此灑脫,他下山時還是好好洗了個澡,換上一身深衣,仔細掛好佩劍才走。

勾踐見是范蠡,如鳥喙般的面容露出一絲慚愧:“孤因爲沒聽大夫的勸告,貿然進攻吳國,深入五湖才落到這個地步……”

范蠡撩開自己的亂髮,笑道:“能夠完全保住功業的人,必定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能夠平定傾覆的人,一定懂得人道是崇尚謙卑。如今大王聽從種大夫之言,派他給吳王送去優厚的禮物,想來以種大夫之才幹,必能有所斬獲。”

原來,越王勾踐困於會稽之後,便向三軍發佈了一條求賢之令:“凡是我父兄昆弟及國姓子弟,只要有向寡人出謀劃策擊退吳國者,我將與其共同管理越國的政事,封地許之。”

與范蠡同樣是從楚國來的大夫文種對他這種做法加以批評:“臣聞之,商人夏天的時候就準備皮貨,冬天的時候就準備細葛布。天旱的時候就準備船,有大水的時候就準備車輛,就是打算在缺少這些東西的時候派上用場。有家有國者,即使沒有被四鄰侵擾的時候,也依然要選拔謀臣與武士。就像蓑笠一樣,雨已經下來了,纔到處尋找肯定是來不及了。如今大王已退守到會稽山上,然後才尋求出謀劃策的大臣,恐怕太遲了吧?”

勾踐大慚,但他這個人有時候剛愎自用,殘暴寡仁,但一旦遇挫,卻又會深刻反省自身,禮賢下士,他當時像一個認錯的孩子般對着文種、范蠡等人頓首道:“如果能夠讓我聽聽二三子的高見,又有什麼晚的呢?”

他這種知過能改的態度讓已經產生一絲離去之心的文種、范蠡留了下來,衆人商量一番後,決定派文種去山下的吳軍大營請求議和,如今已經去了一天一夜,仍然沒有消息。

越王勾踐有些焦躁,來回踱步問道:“若吳王不允,爲之奈何?”

范蠡道:“如果吳王不答應,大王不如親自前往事奉他,把自身也抵押給吳國。”

勾踐臉色不太好看:“如此一來,越國豈不是相當於亡了!?”

范蠡語重心長地說道:“失去國都,被吳軍佔領全境,越國已經相當於亡了。如今大王想要復起,便只能像吳國孫武子所說的一樣……”

他以拳擊掌,重重地說道:“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就在這時,外面的疇無餘、胥犴等人來報,說文種回來了!

勾踐和范蠡對視一眼,連忙到山隘處相迎,卻見文種遠遠長跪於地,慚然說道:“臣辱於君命,吳王說他必滅越國……不願接受越國的條件!”

……

“吳王面上有焦色,據我猜測,若不是西面的陳、蔡有事,就是北方的徐地、東夷之地有亂,故不想與吾等僵持到五月份梅雨降臨,到時候整天都是陰雨,吳軍也無法久戰。出於這些原因,夫差本來都要答應臣的請平了,但這時候吳相伍員闖了進來,說了一通話,大致之意是天帝把越國賞賜給吳國,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千萬不要答應大王的請平……於是夫差就將臣趕了出來。”

文種水都沒喝一口,就將出使吳營的事情原原本本說了出來,衆人面面相覷,范蠡在沉思,而勾踐則索性一跺腳,說道:“將吾妻吾子帶上來!”

滿面墨紋的越王夫人及年幼就開始斷髮的公子鹿郢被帶了上來,勾踐紅着眼盯着他們看了一陣,用越語說道:“既然夫差和伍子胥要對我越國趕盡殺絕,那我便先殺妻子兒女,再焚燬寶器,親赴疆場拼一死戰!于越男兒,寧可站着死,也不願跪着生!”

他便一揮手拔除腰間鋒利的寶劍,就要朝自己的妻兒劈斬下去!

范蠡快步跑到越王夫人和公子面前擋劍,以至於越王的劍停在他胸口數寸之外,衆人這才反應過來,紛紛上前阻止,其中文種說道:“大王且慢,事情還有轉機!“

越王眼中滿是殺意,問道:“有何轉機?”

文種連忙拱手道:“第一次出使時臣便發現了,吳王已有退心,只是伍子胥太過聰慧堅決,吳王這才堅持要滅越,若無子胥,臣之計肯定已經成了!吳國並非是伍子胥的一言堂,能與他抗衡者,唯獨吳國的太宰伯嚭。伯嚭與臣同是楚人,他十分貪婪好色,之前就曾向我公然索賄。吾等可以用重財美色誘惑他,讓他幫忙說話,請大王再允許我下山去通融,或許能有轉機!”

勾踐看着抱着兒子哭泣的妻子,嘆息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他握劍的手無力地垂了下來,隨即卻又舉了起來。

這是把上好的青銅劍,寒光閃閃,劍身滿布黑色菱形花紋,紋飾精美,劍格兩面鑄有花紋,分別嵌有藍色玻璃與綠松石。正面劍身處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鳩淺(勾踐)之劍”,而背面則是兩字:

純鈞!

……

“純鈞”,這是青銅時代最完美的一把寶劍,傳說中,這把劍是天人共鑄的不二之作。

越王允常爲了鑄這把劍,特地請來鑄劍大師歐冶子,千年赤堇山破而出錫,萬載若耶江江******而出銅。鑄劍之時,雷公捶打,雨師淋水,蛟龍捧爐,天帝裝炭。歐冶子承天之命嘔心瀝血與衆神鑄磨十載此劍方成,劍成之後,衆神歸天,赤堇山閉合如初,若耶江波濤再起,歐冶子也力盡神竭而亡,這把劍已成絕唱……

勾踐上次展示純鈞時,曾將與楚國風胡子齊名,心高氣傲的相劍者薛燭驚得從座位上仰面摔倒,面色凝固呆滯。過了好大一會兒,薛燭才突然驚醒,勾踐猶記得當時他那可笑的模樣。

薛燭腳尖點地幾個縱躍掠下臺階,來到“純鈞”劍前,深深一躬,然後又表情肅然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從侍者手中接過寶劍,小心翼翼地敲了幾敲掂了幾掂之後方纔將劍從鞘中緩緩拔出。

“以手揚劍,其華捽如芙蓉始出。觀其釽,爛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之溢於塘;觀其斷,巖巖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無價之寶,無價之寶!”

這就是薛燭當時的溢美之詞,要知道之前,他可是將“毫曹”和“巨闕”兩把名劍評價爲“暗淡無光”,“質地趨粗”,連看都懶得多看一眼啊!

所以純鈞劍真的是越國的至寶,是越王權威的象徵。

勾踐不捨地撫摸着這把寶劍,嘆息道:“當年,楚靈王要用千匹駿馬,三處富鄉,還有兩座有市肆的大城來換這把寶劍,卻被寡人的父王拒絕了。”

佩劍對於越人而言,就好比野獸的牙齒一般重要,但如今即將失去一切的勾踐,決定用他來搏一搏,生死成敗,在此一舉……

他將純鈞寶劍雙手捧起,交給了文種。

“還望種大夫能再去吳營走一趟,攜美女重寶賄賂吳國大宰嚭,讓他再安排卿見一次吳王,向他獻上純鈞寶劍,再轉述孤的原話。”

爲了讓越國生存下來,勾踐作爲越王的高傲和氣度在這一刻收斂,化爲堅忍和卑屈……

“罪臣勾踐再拜稽首:越國的軍隊不足以勞煩大王繼續討伐,勾踐願以金珠美玉、戶口子女當做禮物奉獻給大王,來酬謝吳國來屈尊討伐罪國。還望大王能允許勾踐送親女與大王爲隸妾,越國大夫、士人之女與吳國之大夫、士人爲隸妾。越國的寶器,如純鈞、巨闕、毫曹、離鏤等劍全部進貢給吳國,勾踐率領舉國民衆加入大王的軍隊作爲臣妾,悉聽差遣……”

(~^~)

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番外9 阿育王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400章 引蛇出洞番外9 阿育王第1161章 如龍第74章 射你一眼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543章 宮闕第46章 一生之敵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1085章 徐偃王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1020章 分娩第669章 破城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1050章 軍功爵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519章 漁父第41章 釜底抽薪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383章 該怪誰?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36章 一言之威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475章 舟師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653章 大風(10)第912章 沸鼎(下)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1009章 函首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33章 魏舒方陣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465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 裡馬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44章 始作俑者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538章 巫頌(上)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010章 奴隸制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65章 暮春三月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34章 巡視鄉里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647章 大風(4)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761章 降 上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32章 三裡歸附第205章 臣與君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42章 勢將去汝!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679章 叛臣
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番外9 阿育王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400章 引蛇出洞番外9 阿育王第1161章 如龍第74章 射你一眼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543章 宮闕第46章 一生之敵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1085章 徐偃王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1020章 分娩第669章 破城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1050章 軍功爵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519章 漁父第41章 釜底抽薪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383章 該怪誰?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36章 一言之威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475章 舟師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653章 大風(10)第912章 沸鼎(下)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1009章 函首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33章 魏舒方陣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465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 裡馬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44章 始作俑者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538章 巫頌(上)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010章 奴隸制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65章 暮春三月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34章 巡視鄉里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647章 大風(4)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761章 降 上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32章 三裡歸附第205章 臣與君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42章 勢將去汝!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679章 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