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父與子(上)

在趙鞅帶領趙兵氣勢洶洶抵達濮陽城下後,衛軍膽怯不敢與之在郊野對戰,便退入了高大的牆垣之後,知伯大軍隨即渡河參與圍困,但只是圍而不打,隨後不斷派行人入城勸說衛侯元迴歸晉盟。

衛侯最初口氣很硬,誓要留在齊盟之內,打定主意要和晉國爲敵了,濮陽粟支一年,有兵卒近萬,完全能夠防守住數萬晉軍的圍攻,足以等待齊國援軍到來,或者晉軍爲了救魯而東進。

不過他手下的卿大夫們卻沒有這份玉石俱焚的心思,他們中很多人的領地都在大河以西,與晉國利害關係複雜,所以不斷進諫衛侯服軟。過了兩天,東面傳來齊國廩丘援軍在甄邑被一支晉國“偏師”擊敗退走的消息,衛侯大驚失色,現如今東西兩面受敵,原本期盼的援軍沒了影子,他也有些撐不住了。

“大國不務德,而以力爭,衛乃小國,朝齊暮晉也是無奈,也罷也罷,大不了在晉國退兵後,再向齊侯賠罪。”

於是衛侯便派人出城請平。

晉軍這次侵衛的戰略任務完成了一半,接下來只剩下響應魯國的求援擊退齊軍,便能重新在這場爭霸裡佔據上風。

於是知伯留軍濮陽,監視衛國履行新的盟約,而中行寅沿着大河南岸東北行,去解救被齊人圍困的晉國前沿堡壘夷儀。趙鞅則整軍東進,目標正是被“義軍”攻下的千室之邑甄地,再與圍困魯國西鄙的齊軍對峙。

混雜着趙氏族兵,以及不少晉國大夫私屬的萬餘人沿着濮水河東行,此水波光粼粼,遠望如一條銀白的帶子,岸邊柳樹低垂。離岸不遠就是大片大片的田野。

沿途衛國小邑已經得知晉衛和平的新消息,但仍然閉門警惕,只是按照衛侯使者的吩咐。提供部分人力糧秣,防晉軍跟防賊似的。畢竟此*紀不佳是出了名的。

趙鞅身穿戎裝,甲冑未卸,扶着劍站在戎車上,中軍司馬郵無正御。

接近甄邑地界後,沿途道路兩邊的田中黍麥青黃相間,已有二尺餘高,長勢喜人,田中不時見有農人勞作。與大河西岸和濮陽一帶被晉軍肆虐的衛地相比,這裡竟好似不聞戰事,如世外之地。

這令趙鞅、郵無正等十分驚奇。隨行的狼盂大夫竇犨說道:“我本以爲趙氏君子攻略此邑,定然是經過一番血戰的,卻不料竟是這一番太平之景象!”

正說着,負責斥候探路的侯奄張伯甫遣人來回報,說是前方十里處的廬舍有人打着趙氏的玄鳥旗在等待。

趙鞅在車上捋須道:“定是吾子,全軍加速前行!”

待到漸漸看得見前面低矮的塗道廬舍時,那邊果然有百人的整齊卒伍在列隊相迎,遠遠就有人乘車過來。上面的主人還在不停踮起腳拭車而望。見到趙鞅後,那位身穿白底黑玄鳥紋服飾,戴玄冠的少年君子面色一喜。便從車上一躍而下,兩步並作三步,在趙鞅戎車前下拜。

他聲音有些哽咽:“不孝子無恤拜見父親!”

趙鞅望着地上不顧道路泥濘,毫不猶豫地稽首下拜的少年,心中百感交集。

時間已經接近六月下旬,距離趙無恤作爲小行人離開新絳已經過去了大半年,期間出現了巨大的變故。趙鞅面對五卿的一致聯合驅逐無恤,竟然無力與之對抗,只能打碎了牙和血吞。如今範鞅大病。知伯隱忍,將不少政事分予中軍佐趙鞅處理。他也漸漸開始扭轉劣勢,獲取了不少權力。

趙鞅同時開始積極爲在外的庶子謀劃。試圖再次通過公議讓他歸來,但五卿,尤其是死了兒子的範吉射對趙無恤已經生出了忌憚之心和恨意,在這件事上與趙鞅意見相左,幾次公議都以爭吵而告終。

不過叫他安心的是,趙無恤也並未坐等,他漸漸在宋國有了立足之地,並在晉國攻衛的大勢中奪取了甄邑,間接幫了晉軍的大忙。看得出此子並未因爲被逐而灰心,而是在奮發直上,這讓趙鞅比起在國內時,更加覺得此子不俗,只是連趙鞅也有點摸不透,看不懂他未來的道路會怎麼走。

趙鞅心中暗暗想道:“《泰卦》雲,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誠載斯名。”

無恤之名,暗示着凡事都有反覆波折,這並非趙鞅取的名字,卻彷彿一個預言,此子在過去兩年裡大起大伏,竟然頗合此意。

“起來罷,蹬車與我同行。”趙鞅心情複雜,有激動也有遺憾,出口卻是輕淡無比。

“唯!”

車軲轆緩緩滾動,趙無恤上車後侍候在車右位置上,趙鞅斜目望去,只見無恤白色的深衣已經髒了一大片,他長相早熟,所以面容比起大半年前沒有太大變化,只是曬得黑了一些,也多了幾分堅忍和成熟。

“一晃眼,你很快就要虛歲十六,英武精悍之氣更勝往日了。”

父子二人一路上有一句沒一句地說着話,過去半年發生在宋國曹國的事情趙鞅通過簡牘往來已經比較清楚,他感興趣的是甄之戰的經過。

“奪邑之戰取巧,但廩丘齊軍戰力不俗,你竟然能以五百之衆擊潰三倍之敵,甚至還能俘虜近六百餘人,着實不易,究竟是用了什麼法子?兩個月就將半數新募之卒打造成了一支強軍。”

щшш✿ TTkan✿ ¢O

趙無恤謙遜地回答道:“好讓父親知曉,兩個齊兵可以輕鬆對付三個新募的武卒,因爲彼輩邦國富足,裝備不差,且擅長技擊,還有數次徵召的經歷。但是,一百名武卒不會懼怕一百名齊兵。兩百名可以打敗相同數量。五百名武卒可以輕鬆擊潰一千五百齊兵。戰勢、紀律和陣法的作用就是這樣大。”

“戰術、紀律和陣法……不錯,吾子已經是一個知兵之人了。”

Wωω✿тTkan✿℃ O

趙鞅聽了戰役的經過後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前方的郵無正也在不斷頷首。

“能將下臣所說的齊人特徵和應對之策靈活利用,君子可謂善用兵者也。”

趙無恤口中謙虛,眼睛卻瞥向了在路途左右遊弋的趙氏輕騎士,這是一支仿照成鄉輕騎而組建的新兵種。從裝備到選士幾乎完全複製。他們人數不過百人,騎手也多選圉人、牧人以及晉陽一帶的戎狄擔當,總算是一個好的進步。提前兩百年推廣胡服騎射的趙氏會帶給這個時代怎樣的變動?着實令人期待。

他雖然不在國內,但之前在成鄉打下的基礎卻在持續發揮作用。成鄉模式現在已經漸漸在下宮和晉陽推廣開來。據張孟談說,亭驛遍佈道路,代田法被廣泛利用在春種上,趙瓷也一窯接一窯地開燒,爲趙氏賺取源源不斷的財富,有了底氣後好推動趙鞅謀劃已久的新畝制改革。

而另一方面,對於趙無恤在甄之戰裡玩出的新花樣,趙鞅讚歎之餘卻也清楚。要實現大量職業募兵的前提是財源充足,現在趙氏還無法承擔得起大規模的武卒。

他望着這片廣袤而肥沃的濮北平原道:“爲父便實話實說了,此次攻衛你奪取甄邑,擊退齊國援兵,算是立下了一份功勞,但還遠遠不夠。支持你歸國的只有國君,其餘五卿則會極力阻止,這份功績還不足以說服他們,往後你究竟是如何打算的?”

趙無恤一時沉吟,好在他和張孟談商量時已經料到了這種情況。

父子對話間。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來。有跨劍結伴行的衛人青壯,有帶着孫兒的老人,亦有提着水甕的婦人。這些都是甄地的土著。又有許多塵土菜色、扶老攜幼之人,應是從西邊逃來的流民,看到晉軍通行,田間的農人起身觀望,路上的行人、流民則像是見了鬼似的紛紛躲避。

有軍吏打馬來請示,是否要按照以往的規矩就地劫掠,將這些衛人拴上繩子,帶回晉國去充實趙地晉陽。

然而,卻被趙無恤阻止了。

“不可!甄地如今已經歸附。懷柔處之便能將其徹底收服,大軍沿途所需的糧秣和人力。小子已經讓當地氏族和各小邑提供,若是肆意劫掠。反倒會激起不滿。”

在奪取甄邑後,趙無恤並未親自派兵進駐各小邑,只是借甄氏之手將其勸服歸降,提供部分糧秣即可。到了甄之戰後,他便挾戰勝之威,果斷分派一兩之衆進入,徹底控制了甄邑周邊。

但在大棒之後,用上的卻是胡蘿蔔,趙無恤並未橫徵暴斂,而是出府庫錢帛平價購買,並允諾事後還能從陶邑買糧來補充,絕不會讓這個冬天無衣無褐。

聽聞此言後,趙鞅好奇地看着兒子:“你莫非想在此地長久停留?”

趙無恤微微一拜道:“正是,既然無法立刻歸晉,小子便想將甄地作爲暫時的立足之地!”

趙鞅恍然,原來奪取甄邑,並非簡單配合晉軍攻衛獲取歸國的功勞,不過想要佔據一個有主的城邑,可沒這麼簡單。

他皺起了眉:“你可知道,衛國如今已經請平,按理說,此邑也應該歸還衛侯纔對。就算爲父強行將此邑賜給你,想獨立於濮水,區區千室之邑如何存活?即便你的兵卒能以一敵十,夾於齊、衛、魯、曹之間也無法自保。”趙鞅覺得這並不是個好主意。

無恤笑道:“小子怎敢獨立於諸侯,只是想請父親做主,讓無恤能以甄邑入魯,做魯國的大夫!”

第25章 國野矛盾第515章 勝負手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448章 爭流第997章 心蕩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73章 泮宮公學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196章 列禦寇第658章 大風(完)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988章 叛國罪第514章 突騎第97章 不棄親暱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504章 夫差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85章 中原有菽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323章 亂(中)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396章 鴛鴦陣!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413章 獵國(下)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938章 蟲豸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306章 孔仲尼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770章 死於此!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868章 魏武卒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873章 王孫勝第256章 趙武卒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49章 有女如雲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306章 孔仲尼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
第25章 國野矛盾第515章 勝負手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448章 爭流第997章 心蕩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73章 泮宮公學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196章 列禦寇第658章 大風(完)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988章 叛國罪第514章 突騎第97章 不棄親暱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504章 夫差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85章 中原有菽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323章 亂(中)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396章 鴛鴦陣!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413章 獵國(下)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938章 蟲豸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306章 孔仲尼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770章 死於此!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868章 魏武卒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873章 王孫勝第256章 趙武卒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49章 有女如雲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306章 孔仲尼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