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棠之戰(下)

柳下越最後還是被找到了,從一堆滿是死人的泥沼裡——距離他最初落馬的地方足足半里地,誰知道他是怎麼跑到這的。幸運的是他沒有當場死亡,落馬的時候,生死存亡的剎那間,柳下越丟棄了手中的矛和環首刀,雙腿一蹬馬身,用盡全身的力氣猛的往一側翻滾而去,沒有被戰馬壓住。

隨即,他又第一時間躲開了吳兵瘋狂的攻擊。吳國人橫行南方無敵手,現在卻在棠邑遭到了圍殲,處處被動,這窩囊的一仗讓他們憋着一股怒火,卻對馬背上動作迅捷的敵人無可奈何。

終於,他們發現了這羣落馬的敵人,便開始瘋狂的報復起來。摔下馬來的趙騎軍約有數十人,但是片刻之間數十件兵器便向他們身上招呼過去,摔的昏頭昏腦的騎士們還沒有分清楚東南西北就被斬殺了大半。

絕境之下,好身手又救了柳下越一命,乘着一片混亂,他撿起自己的武器與吳國人拼命,且戰且走間穿越了大半個戰場,撐到了最後。不幸的是吳人太過勇悍,長矛從脅邊穿過,劃出一道長長的傷痕,矛尖劃破他身上的皮甲,割開了脅部的皮肉,鮮血一涌而出。苦戰之下,他肚子上還捱了一劍,傷口不算太深,但也讓柳下越痛得暈了過去,在一劍捅進對方胸膛中後,便倒在地上失去了意識,旁人都以爲他死了,無暇來補上一刀,隨即一具又一具屍體壓了上來。

終於被人救起後,柳下越茫然回首四周,卻見死傷遍地,地上充斥着大量的鮮血、碎肉、斷肢、死屍,受傷士卒口中陣陣哀號。

“原來戰場是這般模樣……”他一下子理解了父親過去經歷的是怎樣的生活了,又爲何反對他早早加入軍旅,而是把他攆到臨漳學宮裡,遠離征戰。柳下越豁然明白了許多,一低頭,腹部一陣陣絞痛,靈鵲醫者正在爲他處理傷口,說他暫時沒有性命之虞,但短時間內騎馬作戰是休要再想了。

被軍醫如此告知後,柳下越頓時臉色煞白。

冉求見柳下越沒有喪命鬆了口氣,但望着他躺在擔架上任由軍醫擺佈時略顯絕望的眼神,自然知道這次重傷對這個渴望立功的年輕人而言意味着什麼。

這次與吳國的大戰,他恐怕暫時要在大後方聽着前方傳來的捷報度日了,對於武夫而言,沒有什麼是比這更痛苦的了……

冉求沒時間安慰柳下越,拍了拍他的肩膀讓軍醫將其送入棠邑仔細照料後,便馬不停蹄地統帥萬餘兵卒迅速南行,吳軍近萬人,只有小半衝到了棠邑,其餘人在主將王孫姑曹的帶領下徐徐南撤。

半個時辰後,他追上了敵軍……

吳國人雖然跣足但速度奇快,可惜這裡比較是他們不熟悉的魯國,加上公山不狃不懷好意的指路,吳國人很快發現,那些趙國騎兵竟已出現在他們側面的平原上,一邊試圖過來射箭騷擾,同時不斷向後通報。

前方的吳人越來越近,以冉求多年的經驗,若對面的是齊國人,會愈發瘋狂地逃竄,最終被自己打成一個追殲戰,用騎兵分割,用步卒包圍,各個擊破。

然而這些來自江南的吳國子弟卻有不一樣的膽氣,在知道自己難以憑藉雙腿逃離後,他們竟然停了下來。

等冉求趕到時,他愕然發現,吳兵不動了。

……

“吳將選了個好戰場……”雖然雙方各爲其主,今天註定要分個你死我活,但冉求仍不由出言讚歎王孫姑曹。他坐騎的馬蹄舉起又放下,怯怯不敢前進,步卒也紛紛止步,兩翼的騎兵更不敢再深入。

因爲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大片寬闊的稻田,一頃連着一頃,綿延近十里,只有窄窄的阡陌將其間隔開來。

時值六月份,稻花正香,前段日子的大雨在田裡灌了不少水,尚未排幹,田裡處處是爛泥,和沼澤沒什麼區別,馬匹踩進去幾乎寸步難行。然而五六千吳兵卻無懼於此,他們光着腳站在水田裡,聚集在一起,陣列嚴陣,長兵在前,短兵在後,靜靜地等待敵人到來……

這是吳國人熟悉的戰場,卻是中原車戰一貫的軟肋,當年在楚國,吳兵最喜歡選擇水田,讓楚國戰車無從施展,今日被逼到絕境,逃亦是死,戰亦是死,王孫姑曹便孤注一擲,讓兵卒們進入水田內,準備在這裡與敵人決一死戰!

在他們整軍的短短的一刻時間裡,敵人的步卒已經完全趕到了,呈現一個半月形將他們包圍,而騎兵因爲不敢下水田,就在後方遠遠侯着,阻止吳國人的退路。

“將北人溺死在泥裡!”王孫姑曹鼓舞衆人。

一時間,所有吳國甲士齊齊舉劍高呼,笨重的甲冑已經被扔掉,在這水田裡,他們靈活得像一條條泥鰍。

吳國人這像是打了勝仗般的氣勢,讓停留在旱地,輕易不敢下田的趙魯兵卒有些猶豫。和容易崩潰的齊軍不同,吳軍是他們遇見最強悍的對手,三四千人被圍殲的情況下,仍然讓己方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如今若要下水田去與他們交戰,只怕傷亡更多。畢竟橫的怕愣的,穿鞋的怕光腳的……

但冉求卻渾然不懼,反而一股棋逢對手的鬥志在他心裡洶涌澎湃起來。

他騎在馬上,舉起令旗指着敵陣高呼:“吳發短,人尋約!”

旁邊的衆將士聽聞,當即哈哈大笑起來,也一起高呼:“人尋約,吳發短!”

這意思是,吳國人斷髮文身,他們的腦袋就算砍下來也不能用頭髮捆綁,大家想要立功的,提前找好長繩子啊!

簡單的一句話,便壓過了吳國人的士氣,想到眼前這幾千吳人的腦袋就是戰功,就是爵位,就是田宅和奴隸,原本有些畏懼的趙魯步卒也躍躍欲試起來……

更何況,敵軍跑到水田裡實在是自作聰明,這樣做能讓趙軍的騎兵和重甲矛陣喪失作用,可他們卻忽略了,趙魯軍隊裡的遠射武器也是極其強大的……

冉求用兵但求一個穩字,他一點不着急,這些吳國人沒有後援,沒有退路,他若是高興,大可在這裡建立牆壘困死他們,而現在,不過是等後方的輜重部隊抵達而已。

兩刻後,當輜重部隊姍姍來遲時,冉求露出了勝券在握的微笑。

“舉盾,豎矛!輜重兵鋪木板,蹶張弩準備!”中軍處揮動令旗,呈現半月形的趙兵陣線便開始邁入水田,不過卻沒有貿然前進,而是穩紮穩打,結陣緩緩而進。

而他們後面,輜重營的輔兵們揹着用來鋪路搭橋的木板,搭在泥濘的水田裡,在方陣前進的同時,後方也鋪就了一條能讓弓弩手如履平地的道路。

尤其是需要用腳來輔助上弦的蹶張弩,他們的射程可以達到一百五十步!

不僅如此,冉求還給對面準備了一些新穎的武器,三月份時未能來得及在琅琊水師上裝備的武器。

陣線的兩翼,堅硬的地面上,十多架安置在輜車上,由輜重營從棠邑運來的“牀弩”已經架設完畢。

ps:稍後還有兩章(~^~)

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742章 暴行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646章 大風(3)第960章 銅鞮宮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361章 邾國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78章 朋比爲黨第710章 陶朱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316章 公輸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548章 濟清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479章 孔方兄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835章 無私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1009章 函首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576章 繼業者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90章 君子有爲番外3 上帝之鞭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546章 墮郈(上)第926章 兵家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808章 趙策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907章 道、勢、術第94章 與子同仇第53章 冬至(二)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396章 鴛鴦陣!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86章 汔可小康第960章 銅鞮宮第423章 雪橇第893章 階下囚第541章 新宋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809章 魏策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47 2章 學校第593章 邾婁稱藩第988章 叛國罪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53章 冬至(二)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
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742章 暴行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646章 大風(3)第960章 銅鞮宮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361章 邾國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78章 朋比爲黨第710章 陶朱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316章 公輸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548章 濟清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479章 孔方兄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835章 無私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1009章 函首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576章 繼業者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90章 君子有爲番外3 上帝之鞭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546章 墮郈(上)第926章 兵家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808章 趙策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907章 道、勢、術第94章 與子同仇第53章 冬至(二)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396章 鴛鴦陣!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86章 汔可小康第960章 銅鞮宮第423章 雪橇第893章 階下囚第541章 新宋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809章 魏策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47 2章 學校第593章 邾婁稱藩第988章 叛國罪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53章 冬至(二)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