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引蛇出洞

十月初的一個薄暮,衛國濮南地鉅野邑城東十來裡處,距大野澤最近的一個小裡外,田地上稀稀拉拉地散佈着些婦人、孩童。

冬日已至,秋糧早已收走,大部分進了邑中的府庫,只有少量藏在庶民們的陶罐裡。九月的時候戰事又起,男人們被徵召去邑里做更卒,甚至被調到了國都那邊,只剩下婦人衣不蔽體,孩童蓬頭垢面,唸叨着徵人何時歸家。

正如一手衛地民歌所唱的:“有狐綏綏,在彼淇樑。心之憂矣,之子無裳……”

不過她們首先要保證的,是父親或丈夫兄弟歸來後,不要在廬舍內看到自己和孩子橫死的場景,再怎麼苦,也必須咬緊牙關渡過這個寒冬。於是此刻便彎着腰在田中、壟上和起伏在野間的丘陵中搜找冬葵等諸般野菜,或者田鼠之類的小型活物。

大野澤邊上多爲鹽滷地,草叢和灌木不少,豺狼所嗷狐狸所居,沒有太多人家和田地。爲防遇到野獸,婦人們各帶了武器,俱是些農家常用的耒耜之類。她們一邊帶着孩子細心地在野上搜尋野菜,一邊時而起身擡頭,警覺地向四面望上一望。

這一帶已經接近盜寇的活動範圍,今年開春時他們纔來搶過一波,那可怕情景和帶來的傷痛猶在記憶中,不少人家的婦人還被搶了去,受盡侮辱後生死未卜。

然而自從北邊魯國西鄙來了位“趙小司寇”後,沿着湖岸修建起了亭舍和烽燧,加上不時一場反擊,盜患似乎有所減輕,衛國鉅野邑的民衆們也沾了光,過了個較安穩的秋天。

就在婦人們見沒什麼收穫,嘆着氣就要歸家的時候,遠處的塗道上卻塵煙瀰漫。打東邊來了一支部隊。共百來人,領頭的幾人單騎走馬,剩下的多是衣着不統一,還扛着雜七雜八兵器的男子。且無旗幟,一看就不像邑兵,而是盜賊!

當然,她們沒有發覺,隊伍後面還跟着行伍整齊的十餘徒卒。正好將盜賊夾在中間。

婦人們頓時大驚,雖然盜跖不鼓勵殺傷和暴行,但無監督的情況下如何避免得了?往常每逢盜寇襲來,她們都沒少遭侵犯,此時看到路上有大隊人馬行近,頓受驚嚇。孩子紛紛躲到婦人們的身後,婦人們亦惶恐害怕,有的護子心切,抱起孩子便往裡中跑去,有的則按着孩子伏身野中。希望能不被來人發現。

然而那支“盜寇”在路邊朝這兒指指點點的一番,隨後有人想朝這邊走過來,卻被騎馬的人揚起鞭子狠狠抽了幾下,呵斥了幾聲後攔下了。

……

“那些衛人害怕吾等。”已經升爲什長的宋國人漆萬揹着已經成爲他身體一部分的劍與盾,偏過頭,對管理這百人的騎吏甲季說道。

“是怕吾等的裝扮,還有身後跟着的這些真盜寇。”

甲季騎在粟色的母馬上,出言糾正漆萬的話。

他正皺眉看着手裡那份衛國濮南地圖,上面用紅漆標明瞭他們的目的地,用黑筆劃着預定的道路。這都是趙無恤一年來安插在濮南的細作所爲。他們有的是商賈,有的是遊士身份,漸漸補全了地圖和道路明細,現如今也有人在隊伍裡帶路。

上個月。甲季也曾和虞喜來查探過一番,所以對地形極爲熟悉。

此時,他一扭頭朝幾個嚥着口水想過去騷擾婦人的盜寇抽了幾鞭子,鞭梢脆響,在他們破舊的衣物上留下一條血痕。化妝成盜首的亭卒也揮着手裡的矛制止,那幾人這才縮着頭站回了隊裡。

漆萬見那些婦人躲避的樣子。不由想起了還在宋國的家人,他湊過去小聲對甲季說道:“甲兩長,大澤邊頗有些狼狐,現在不是農忙時節,眼看天時已晚,鄉人多歸於家中,這幾個婦人卻帶着孩童持農具在茫茫野上尋吃的,定是家中的男子不在,而釜中又無餘糧。吾等攜帶些許糧食,可要分予她們一些?”

甲季不耐煩地看了他一眼,說道:“你莫不是看上其中的誰了?瞧瞧你身上的衣物,吾等現在是盜寇!盜寇不劫掠就算了,還會給平民衣食?傳出去倒成了最大的奇聞異事,吾等還是速速趕路要緊,天黑前必須完成對那座橋樑的控制,這可是軍命!”

漆萬老實,性格卻有些犟,一年半的募兵生涯讓他有了軍人的榮譽感,對此事早已不滿了。

於是他嘟囔道:“武卒成軍時,司寇在臺上說過一番話,雖然我當時沒聽懂,可事後請教旅帥,才知道司寇說的是‘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能安民和財者也’,這便是武卒存世的基準。我應募一年半來,跟着司寇伐貪鄙的陽虎和鄆城大夫,爲民衆擊退盜寇侵襲,做到了保境安民。可現如今吾等爲何要與盜寇爲伍?這些人有你我監視,纔不敢做出害民的事情,若是放任他們,這些婦人一定會受侵犯。”

在甲季心裡,完成這項任務是最爲重要的事情,至於眼前衛國人的死活,乃至於身後這些前盜寇的死活關他甚麼事。

他們輕騎士從來都是武卒的腿和眼睛,可上回在湖澤西岸的伏擊戰裡卻沒起到什麼作用,被新來的魯國豎子冉求壓了一頭。虞旅帥憋了一口氣,走前特地囑咐他說,這次就算只是帶路,也不能落了成鄉舊人威風。

於是他強忍煩躁說道:“軍中的情況你又不是不清楚,我有不少同僚都被調到了北面去防禦齊國人了,剩餘的主力也被集中使用,至於用途不是你我能過問的。總之武卒兵員十分匱乏,司寇纔不得已利用上了這些盜寇。”

“何況安民和財,安的是哪家的民,和的又是誰的財?司寇和諸位謀士、旅帥們商量的梓秘不是你我有幸聽聞的,可有一點我卻知道,我保的是司寇治下的民。這些衛人乃是敵國之民,婦孺的丈夫,孩童的父親或許正等着與吾等兵戈相見,此時扶助。是資敵也。我知道漆什長心善,放心罷,吾等只需約束好手下,無愧本心即可。等這鉅野邑成了司寇治下的城邑後,自然會有鄉吏來賑濟她們。與其過問,不如想想一會如何御使這些盜寇,讓他們去消耗守橋的衛人。”

漆萬沉吟,他最後還是被說服了。因爲趙無恤承諾過的事情,從來沒有半句食言。甄、廩丘、鄆城三邑的民生在瓷器、紙張創收的補貼下都在蒸蒸日上,他雖然是宋人,可看着這些心裡卻喜滋滋的。

“走投無路的盜跖會負責襲擊大湖沿岸衛人據點,但我只允許他停留在岸上十里內,不許劫掠民衆,不許濫殺無辜。道路廬舍則由亭卒、投降盜寇混編的去破壞。而武卒主力也會扮作盜寇,集中攻陷重要的關隘,徹底切斷鉅野和西面三個邑的聯繫!”

這便是趙無恤向穆夏、虞喜等中級軍吏頒佈此任務時傳達的意志,他們又交付給了基層軍吏。於是甲季和漆萬一正一副。被委派帶着這些剛投降半旬,吃得半飽的大野澤盜寇來鉅野“執行任務”,目的是破壞鉅野與衛國西部諸邑的交通橋樑。

趙無恤還強調了一點:“關鍵是在濮南造成一種盜患四起的假象,引衛師來進剿,此乃引蛇出洞之計也!”

於是甲季也沒有隱匿行蹤的意思,就這麼大搖大擺的來,大搖大擺的走,生怕別人不知道他來過。

趴在田畝裡戰戰兢兢的婦人們便看到了這一奇怪場景,那些“羣盜”本已經看到了她們,本想今日難逃一劫。只求保住孩子性命,誰料他們卻徑自朝西邊去了。

這幾個婦人對老天千恩萬謝,等那些盜寇遠去後纔敢起身歸家。回到里閭中,免不了和相熟的人家說一說剛纔的見聞。短期內即便再餓也不敢出門了。

……

衛國的濮南地有鉅野、垂丘、生竇、城濮四邑,總戶數六七千,人口四萬餘,這裡因爲臨近大野澤,往年沒少受盜寇殘害。但衛侯或許覺得這一帶交付的賦稅實在不多,所以對此愛理不理。一直沒派兵加強防衛,每邑維持一旅五百人的徵召邑兵就已經是極限了。

直到去年夏天,趙無恤帥偏師從曹國徹夜皆行,繞過濮南各邑,偷渡城濮城外的渡口,攻克甄邑後,衛侯才彷彿亡羊補牢般在濮南加派了一師之衆。這兩千五百人由大夫公孫驅率領,駐防濮南的制高點歷山,這座傳說中堯帝曾居,舜帝曾躬耕的神山。

公孫驅是衛襄公的孫子,衛侯元的侄兒,地位高貴。這次被委以濮南的防務重任,他壓力是很大的,尤其是王孫賈在絹帛裡對他囑咐的那些話。

“甄、廩丘、鄆城的趙無恤有兵卒數千,如今被齊人在北牽制泰半,防備盜寇又去一半,所以能出動的兵力或許還沒你的一師之衆多。你只需在歷山防守,不需進取,拖到齊國夷儀戰事終了即可,我猜不會超過十月下旬!”

如今距離那王孫賈預言的期限只有半個多月了,因爲衛國尚在等地時機,引而不發未向晉國宣戰的緣故,所以魯國趙無恤方面也沒什麼異動。

就在公孫驅剛鬆口氣時,壞消息卻陸續傳來,入冬後,大野澤的盜寇又在四下劫掠了!

垂丘、生竇、城濮三邑好歹相鄰,可以互爲犄角,少有盜寇敢冒險過來,但鉅野卻孤零零地位於東面臨近湖水的地方。九月末時,隔上一天還有消息相互傳達,可進入十月份後,竟然就這麼徹底斷了消息。

公孫驅派了一卒百餘兵卒去查探,卻連他們也湮沒了。

“難不成竟是陷沒了!”公孫驅叫苦不已,只能向衛國那邊報信請示。然而就在這時,終於有一個信使和幾名兵卒從鉅野逃了出來,渾身是血,手持求援簡牘。

“盜患四起,邑卒已經摺損過半,還請師帥發兵解鉅野之困!”

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47 2章 學校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862章 燕國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1036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中)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657章 大風(14)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936章 螽斯第906章 水力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799章 趙魏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見》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1163章 大江東去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54章 冬至(三)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194章 醫扁鵲第799章 趙魏第4章 單騎走馬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767章 萬歲!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546章 墮郈(上)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658章 大風(完)第1013章 入秦第519章 漁父第351章 雙姝第256章 趙武卒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647章 大風(4)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362章 大禮議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36章 一言之威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943章 刑人(下)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250章 大河之上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40章 碩鼠碩鼠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966章 熵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1005章 決戰風陵渡(中)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1163章 大江東去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602章 知瑤第591章 天道第655章 大風(12)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
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47 2章 學校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862章 燕國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1036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中)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657章 大風(14)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936章 螽斯第906章 水力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799章 趙魏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見》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1163章 大江東去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54章 冬至(三)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194章 醫扁鵲第799章 趙魏第4章 單騎走馬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767章 萬歲!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546章 墮郈(上)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658章 大風(完)第1013章 入秦第519章 漁父第351章 雙姝第256章 趙武卒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647章 大風(4)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362章 大禮議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36章 一言之威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943章 刑人(下)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250章 大河之上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40章 碩鼠碩鼠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966章 熵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1005章 決戰風陵渡(中)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1163章 大江東去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602章 知瑤第591章 天道第655章 大風(12)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