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再下一城

ps:12點前還有一章,求月票,求推薦票!

“拔城!”

在無數趙兵的吶喊聲中,笨重的攻城車以極快的速度被推進城門洞裡。

此車頂上有厚實的木頂,內部用鐵鏈懸掛着一根粗大的梁木,梁木前端有金屬頭,製成兇悍的公羊頭形。攻城時,依靠攻城車中的士兵合力抓住攻城槌向後運動後猛烈撞向城門,依靠慣性和動能來破壞城門或者門後的門閂結構。

“轟隆隆!”

隨後,攻城錘重重地撞到了邯鄲城門上,發出了一陣讓城內守卒心驚膽戰的巨響和顫動。

配合着攻城車進攻的,還有高大的臨車和衝車,它們是底下安有許多車輪,高達四層,與城牆差不多一樣高的攻城塔。最下層是推動車前進的士兵,其它三層裝載弓弩兵,他們利用自身的高度,從車中直接向城內射擊,掩護攻城車,並伺機讓甲士登上城牆。

除此之外,趙氏近兩萬大軍輪番上陣,圍住了邯鄲東南角,弓弩斜指城牆,對城內進行火力壓制,從朝歌城武庫裡取出的那些箭矢,就用在這裡了。

“大雅有言:與爾臨衝,以伐崇墉。攻城最講究器械的利用,雖然投石車尚未校正好,但光憑眼前這些東西,也足以攻破人心不穩的邯鄲了。“

作爲趙軍統帥,趙無恤則登巢車指揮戰鬥,居高臨下地觀察戰鬥過程。這種車上高懸望樓如鳥之巢,又名樓車。

這些木製器械,都是過去就有的東西,其中西周攻取崇伯虎時就用上過臨衝,鄢陵之戰裡則用巢車來觀察敵軍動向,只要有圖紙交給公輸班,他便能帶着工匠們做出來。在趙無恤眼中,小公輸與尚在桃丘鐵工坊的莫邪算是自己勢力裡錢學森一級別的”科學家“了。在這個時代,先進成熟的工藝就代表着軍隊的戰鬥力,按趙無恤所想。起碼也要把趙軍打造成戰國時秦軍的水平吧……

如今是九月中旬,趙軍圍困邯鄲已經近十日,雖然周邊原料充足,但一些機械如投石機尚未趕製出來。之所以選在這一日進攻。是因爲城內剛剛爆發了一場內亂:隨着趙無恤的宣傳攻勢,邯鄲一部分人漸漸相信了他的承諾,打算乘夜開門獻城,結果卻被中行氏的守卒發現,那些邯鄲城中的”義士“遭到了鎮壓。投降未果。

聽聞城內有變亂,趙無恤怎能放過這機會,他當即集結全軍,圍困了東南角,準備發起全面進攻。如今他的攻心之術已經奏效,城內不再是趙氏的敵人,而是等待邯鄲降兵們去”解放“的家人,至於中行氏的守卒們,卻從守衛者成了邯鄲人重歸和平的絆腳石。

此時此刻,見攻城車和臨車、衝車都已經接近城門城牆。趙無恤再度揮動令旗,讓雲梯部隊跟進上去。

圍攻邯鄲這樣的堅城,重點在於以優勢兵力投入到某一片城牆上,造成幾十上百處的同時告破,這樣的話,城池就成了漏水的篩子,守軍補東牆漏西牆,根本就沒法守了。

在凡、共和朝歌,雲梯只是初次露面小試牛刀,因爲數量不夠。沒有顯露出它的恐怖來,趙兵原本長於野戰,短於攻城,可如今經過數次配合後。對器械的運用越發嫺熟起來,各兵種間也能密切配合了。

數千人推着高達數丈的雲梯搭到牆上,順着傾斜的梯道衝上去,守衛邯鄲的中行氏守卒們弓弩齊發,矢石俱下。遠處觀戰的趙無恤只見這數千兵卒如螞蟻似的的攀附在雲梯上,勉力向上。不時有人中了敵人的矢石、滾水,慘叫着從空中掉下,偶有勇悍的人衝上了城頭,踩穩了一處登城點後,身後的趙兵們這才魚貫而入。

對於這些難以避免的傷亡,趙無恤不是特別心疼,因爲那些人很大一部分,是在凡共之戰中投降的白狄人。驅使附從軍爲前驅,從現在到後世都是屢試不爽的辦法。

“戎狄無厭,這些人軍紀最差,最好全死光了!”

無恤身邊的項橐見兩名狄人降將翟封荼、析成鮒都不在,便小聲地如此嘀咕道。

“死光了可不好。”無恤眯着眼道:“等攻克邯鄲後,攻略柏人、東陽還要賴他們出力,那一帶的戎狄部落可不少。”

等狡兔死了,走狗再牢牢拴起來不遲……

一邊說,趙無恤一邊讓人加緊擂鼓,以壯士氣。狄人雖然喜歡反覆,但作戰還是很勇猛的,析成鮒帶着白狄兵登城後守在垛口,接應底下的趙兵沿着雲梯上來,賴狄人之勇,趙兵在城頭站穩了腳跟。

與此同時,臨近城門的趙兵突然齊齊舉起兵器跺腳大呼,人太多,叫聲太雜,分辨不出都在叫喊些,但聲振天地,震耳欲聾。

項橐仔細一看,大喜道:“將軍,是城門破了!”

……

城門既破,而城牆又失守,邯鄲城便成了一個被去殼的烏龜,只剩下一堆軟肉任人宰割。穆夏、田賁帶人向內廝殺,中行氏留在這裡的兵卒本就不多,而邯鄲人則早沒了抵抗的心思,所以外城很快就被趙兵控制住了。

但殘敵尚未掃清,邯鄲城內尚有東、西、北三座城牆高大的小城,此戰裡趙無恤點名要擒獲的首腦:邯鄲夫人中行姬,新家主邯鄲信,中行氏派來留守邯鄲的大夫荀勝,以及邯鄲氏的家宰涉賓,他們見外城失守,便各自帶着數百人,退守三座小城,依然在負隅頑抗。

趙無恤讓傷員撤到城外大營休整,把白狄兵在內的數千人留在城外,他自帶萬人入城,也不急着圍攻那三座小城,而是先讓邯鄲降卒去將城中威信較高的父老尋來,讓他們幫忙安撫城中百姓。

“罪在邯鄲氏一家,與城中黎庶無關!”他如此鄭重承諾,應驗了信中宣稱的破城後不加報復,同時不許士卒們騷擾劫掠。

如此一來,邯鄲人最後的抵抗**也沒有了,從幾日前就開始划水,消極對待守城的他們被解散,各回各家,遵守宵禁的命令,閉門不出。

至於邯鄲家主的生死……

在連續死了邯鄲午、邯鄲稷兩位家主後,他們已經麻木了,在戰爭裡,衆人已經爲邯鄲氏付出了那麼多,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子弟南下,若非趙氏仁慈不殺,差點成了河邊枯骨。

於是,在孤立無援,各自爲戰的情況下,是夜,涉賓退守的西小城告破,他本人卻不知所蹤,或是鑽到了某條地道或密室中,趙無恤讓人四處搜索,務必要擒獲這個慫恿邯鄲叛趙的首惡之人。

第二日,荀勝拼死一搏,他從據守的北小城突圍,打算帶着數百中行兵卒出城北去,結果卻被故意放他出來的趙無恤讓人把包圍圈一合攏,包了個餃子,中行兵多半喪命,荀勝本人也當場戰死。

最後,就只剩下東小城一處了。

邯鄲氏之前對內部進行過數次清洗,將上層的親趙勢力掃蕩一空,如今跟隨在邯鄲新家主身邊的人,要麼是邯鄲死忠,要麼是趙氏死敵,所以最爲頑強,直到第四日才失守。

中行寅之妹,邯鄲午的夫人中行姬在城樓上自縊身亡,而那位趙無恤只知其名,不知其樣貌的邯鄲少主信,卻和涉賓一樣,搜遍四處都沒有發現。

“除惡必盡,汝等怎能讓他跑了呢!?”陽虎惡狠狠地將破城後沒第一時間去索拿邯鄲信的兵卒們訓斥了一通,涉賓還沒找到,如今又失了邯鄲少主,平白爲這場趙軍損失較輕的大勝蒙上了一層陰影。

所幸,最後是虛驚一場,半個時辰後,在幾名邯鄲降吏的指認下,混在人羣裡的邯鄲少主被擒獲了,他當即被興奮的田賁押到了趙無恤面前……

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995章 叔侄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285章 名與實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65章 暮春三月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640章 投機者第680章 中牟之降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479章 孔方兄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804章 三家第74章 射你一眼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957章 合縱(下)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1096章 濟北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1076章 一歲一枯榮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769章 當歸(下)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447章 交鋒第481章 齊魯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1076章 一歲一枯榮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30章 鄉中三吏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423章 雪橇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600章 阿姊(上)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237章 道路輿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77章 吾之子房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285章 名與實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119章 雙頭鷹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14章 老豺範鞅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814章 遷都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
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995章 叔侄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285章 名與實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65章 暮春三月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640章 投機者第680章 中牟之降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479章 孔方兄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804章 三家第74章 射你一眼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957章 合縱(下)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1096章 濟北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1076章 一歲一枯榮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769章 當歸(下)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447章 交鋒第481章 齊魯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1076章 一歲一枯榮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30章 鄉中三吏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423章 雪橇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600章 阿姊(上)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237章 道路輿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77章 吾之子房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285章 名與實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119章 雙頭鷹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14章 老豺範鞅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814章 遷都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