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弒君者(上)

“子泰,子泰,我聽聞吳國太子夫差說,等恢復商丘後,他要讓向氏兄弟掌權執政?”

拔營後第二天,趙無恤的兵卒開始朝蒙城進發,樂溷卻急衝衝地跑來詢問昨日之事。

“柳下跖告訴你的?”趙無恤知道穆夏嘴嚴,看到的事聽到的話甚多,絕不可能外傳。那就只有唯恐天下不亂的盜跖了,嘿,這個傢伙,又有本領,又愛出風頭,真不太好約束,得想辦法徹底壓服他才行。

樂溷頷首承認:“然,這可是真的?”

“是真的,只可惜是夫差一廂情願。”

大舅哥急了:“晉國遲遲未發兵來援,魯國也不見動靜,唯獨你帶了兩三千人來,恐怕不如吳軍吧。”

“夫差也只帶了吳甲兩千,要論人數,還是吾等更多一些。”

樂溷直跺腳:“但宋國與吳國相鄰,隨時能發兵入宋,吳師勇銳,連強楚也敵不過,可不是你我百乘之家能對抗的。屆時向氏兄弟便能穩坐執政之位了,可恨向巢和向魋面對叛軍一敗再敗,孟諸決戰也未到場,如今竟白撿了正卿和次卿的位置……”

趙無恤少不得安慰他:“大兄不要那麼悲觀,事情還未定下。夫差料錯了一件事情,傷患和俘虜我讓千人在後慢慢押送,而精銳則卷甲而趨,並未耽誤行程。加上蒙城已經被陳寅家宰收復,鄭人只想退走,沒有阻攔吾等的心思,所以吾等必不晚於吳師抵達商丘,到時候我還是會全力支持大兄爲宋國執政。”

樂溷悶悶不樂地走了,柳下跖卻不知從哪冒出來了:“叛黨大敗,商丘肯定亂成一團了。破城並不難,難的是入城後司寇打算如何應對夫差?他對宋國志在必得,恐怕不好對付。”

趙無恤卻大義凜然地說道:“在我看來。宋之亂乃宋國內務,我和夫差前來協助姻親是義舉。掃清君側叛黨後自當歸去。該任命誰爲執政,應該由宋君自己決定,旁人恐怕不好置喙。”

柳下跖冷笑道:“司寇的意思是,吾等要和夫差約定,事後雙方都不干涉宋國之事,一切政歸宋公?”

“然。”

柳下跖攤手道:“那這次豈不是白跑了?就好比外出劫掠,跑了幾百里路,打了無數硬仗。卻一無所獲,事先說好分發的帛幣也不能兌現,該對手下如何交待?”

趙無恤說道:“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既然強行干涉爭不過吳國,不如把自己放在一個不爭的位置上,以不爭爲爭。”

柳下跖更加不解:”何謂以不爭爲爭?“

“自然是在不干涉宋國內務,政歸宋公的前提下,暗地裡挾宋公以令宋人。”

柳下跖吃了一驚:“控制宋公,號令宋國?且不說這事要搶得先機不易,就說宋公也是繼位十七年的國君了。素有仁名,雖然不知是不是假仁假義,總之在國內威望甚高。我聽聞樂大心雖然控制了宋城。卻未攻入宮中,就是怕激怒了國人,你如何才能操持住他?”

旁邊沒有宋人,對面又是柳下跖這個無君無父,不祭祖先的叛逆大盜,趙無恤也不必隱藏心思:“叛黨控制宋城兩月有餘,也不知道宋公可還安好,若是無恙,自當如此。可若是他有什麼不測……”

聽到這裡,柳下跖猛地意識到一個問題:“現如今宋國太子是誰?”

趙無恤淡淡地說道:“叛黨認可的太子公子地已逃竄。他與鄭人走的不是一處,鄭師徑自往西。公子地則帶着百餘殘部往商丘走,昨日便被虞喜捕獲了。”

盜跖愣住了:“公子地被抓獲了?此事司寇爲何未公之於衆?”

“自然是爲了騙開商丘的城門,公子地在手,相等於有了破開商丘的鑰匙,吾等便能佔得先機,當然,戰敗者是沒資格繼位了……另一方面,司城樂氏扶持公孫糾爲太子,他現在人在戴邑,由靈子照料……”

想起這件事趙無恤就惱火,據那個被俘虜的皇氏子弟說,公女南子是被宋公甲士奪回的,囚禁在桐宮內。但卻放公孫糾去戴邑,就是想讓樂大心有所忌憚,沒辦法痛下狠手弒君,讓公子地繼位。宋公真是老狐狸,可惜卻送了一份大禮給趙無恤,這就是他的底牌!

柳下跖壓低聲音道:“公孫糾不滿十歲,他若是繼位,司城樂氏控制了他,自然也就控制了君命,控制了國人。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宋公得遇上不測,我覺得叛黨不一定有這個膽量……”

“叛黨不敢,那吾等讓宋公遭遇不測好了!”

……

意識到趙無恤想做什麼後,柳下跖一時間毛骨悚然。

趙無恤目視柳下跖:“我們晉國的師曠曾說過一句話,國君是神明的主祭人,是民衆的希望。如果國君不能勝任,使民衆的生計睏乏,神明失祭,百姓絕望,哪裡還用得着國君?繼續留着他坐在君位上有何用處?宋公表面仁義,卻扶持兩黨相爭,結果放任宋國陷入大亂,無數民衆慘死,於社稷來說,他不合格。人都要爲做下的事負責,樂大心和四公子叛亂,他們的罪責就是死或流亡,宋公弄亂了國家,導致兵戈四起,民衆流亡,他也要負責,壽終正寢或許就是最好的下場,也許死後繼任者還能給他一個美諡……”

通過樂靈子和俘虜們的描述,趙無恤差不多已經知道了宋之亂的前因後果。

宋公將南子視爲換取利益的物件,不惜將女兒往衛國新臺的火坑裡推,用一句兒女之情沒有國家利益重要也許能掩蓋過去。但他還利用南子玩朝堂制衡,結果卻玩崩了,差點波及到樂靈子不說,宋公情急之下卻只能把氣往女兒身上撒,玩了一出桐宮之囚,真是不當人父!

這纔是引起趙無恤怒意的真正原因,但當着柳下跖的面,他卻只能找一個更加正義的藉口。

“攻破商丘後,城中必定大亂,我想要你帶人潛入宋宮,幫我做兩件事。”

柳下跖縱然膽大包天,不懼王侯權貴,此刻卻也聽得口舌乾燥。

如果說以往柳下跖在趙無恤面前還有幾分傲然,這一刻卻是真心佩服,他很想看看這個踐踏君威禮法的卿子,究竟能幹出怎樣的彌天大罪來。

“司寇想要我做什麼?”

“第一是救出被囚禁在桐宮的南子,我要她毫髮無傷;第二件嘛……”

趙無恤笑着問道:“你見識廣博,應該知道公子彭生在魯桓公車輿上做下的事情。”

柳下跖深吸了一口氣:“我明白了,司寇是要我做公子彭生,而你要做齊襄公……”

齊襄公與妹妹文姜,也就是魯桓公夫人通姦被發覺,羞怒之下,令齊國的勇士公子彭生灌醉桓公,將他拉殺於車中。雖然這比喻讓趙無恤感覺怪怪的,卻沒否認。

“然,你自命豪傑,可有膽量做下此事?”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這就是殷周春秋的秩序,上下不可逾越。

但世道變了,下克上層出不窮,平王東遷以來,臣弒君者三十六次,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這是對柳下跖的考驗和試煉,趙無恤手下幹髒活的人不多,這個往昔大盜恰恰是最利的劍,弒君這種活,也只有他才能沒有心理負擔地去做吧。

若是不能做,也許將這把劍早早埋葬纔是好的選擇!

……

盜跖的確有些猶豫,他看着自己的雙手,背面滿是瘡疤,正面滿是握劍持戈留下的老繭:“我這雙手殺過貪婪的城門有司,殺過虐民的邑宰,甚至殺過不小心落入我手的下大夫……可這國君,還真沒試過。”

他擡眼認真地問道:“傳聞弒君者必遭天譴,這是真的麼?”

趙無恤對此嗤之以鼻:“我只知道殺了晉靈公的趙穿壽終正寢,子孫繁衍不息,成了今天的邯鄲氏。”

他知道柳下跖在顧慮什麼:“放心,你到時候隱匿身份,裝成樂大心叛黨即可,我也不想在史書上被重重記上一筆:趙無恤弒宋公!”

“跖知之……”柳下跖領命,隨即又擡頭看了趙無恤一眼,比起初見時,趙小司寇似乎沒長高多少,但氣勢和心思深沉卻一日盛過一日。對夫差他能暫時屈尊,對天下諸侯爵位最高的宋公,卻起了弒殺之心……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當初趙無恤對他說出這句話時盜跖心許之餘,也有幾分奇怪,一個卿子能說出此言,是刻意迎合自己的吧?

可柳下跖現在知道了,這話的確是趙無恤本心。

他暗暗想道:“我曾入城爲盜,殺死邑宰後面不改色,當時還以爲自己是羣盜裡的大勇。孰料今日言及弒君,明明在司寇口中如屠一犬的事情,我卻幾度失措,真是慚愧之至。”

趙無恤不再言語,轉身看着沿着塗道向商丘進軍的兵卒,說道:“此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倘若外泄……你應該知道我會怎麼做。”

柳下跖單膝跪下,上指蒼天,認真地說道:“今日之事若走漏半個字,我甘願步公子彭生被戮於笙竇的後塵!”

他遲疑了一下又試探地問道:“我曾說過,司寇與陽虎、三桓本質上並無不同。我雖然自命爲大盜,也不過是竊人錢帛性命而已,司寇你纔是真正的竊國大盜……這話卻是說差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司寇非但想要竊魯,恐怕還想竊宋、竊晉,乃至於竊天下罷!”

對此趙無恤只是輕輕一笑:“或許吧,今夜便能抵達商丘了,勉之,勉之,也許這不是死於你手的第一個國君!”

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251章 新時代(第一卷終)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996章 楚巫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602章 知瑤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1217章 獲麟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61章 姍姍來遲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769章 當歸(下)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794章 壁壘第255章 募兵制第374章 刺殺!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1021章 宋裂第541章 新宋第323章 亂(中)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355章 公輸紙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865章 大業第942章 刑人(上)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34章 巡視鄉里第440章 靈鵲(下)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76章 一步之遙第794章 壁壘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439章 靈鵲(上)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11章 幸不辱命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894章 孫武子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441章 用人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591章 天道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912章 沸鼎(下)第284 魯國大夫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283章 擲矛兵第656章 大風(13)第669章 破城
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251章 新時代(第一卷終)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996章 楚巫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602章 知瑤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1217章 獲麟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61章 姍姍來遲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769章 當歸(下)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794章 壁壘第255章 募兵制第374章 刺殺!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1021章 宋裂第541章 新宋第323章 亂(中)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355章 公輸紙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865章 大業第942章 刑人(上)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34章 巡視鄉里第440章 靈鵲(下)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76章 一步之遙第794章 壁壘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439章 靈鵲(上)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11章 幸不辱命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894章 孫武子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441章 用人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591章 天道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912章 沸鼎(下)第284 魯國大夫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283章 擲矛兵第656章 大風(13)第669章 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