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程懷亮計鬥祿東贊

張小七初入朝堂,行事過於率直,引起了程懷亮的擔憂,爲了防止他闖禍,程懷亮就把當今的朝局形勢向他剖析了一番。

“小七兄,現今太子的地位江河日下,已大不如從前了,皇上對他越來越沒信心,接連換了好幾個老師嚴加教導,可還是爛泥扶不上牆,要不是長孫皇后和房玄齡那些老臣竭力扶保,只怕他早就被廢了。

太子岌岌可危,諸皇子們都看到了希望,除了咱們吳王殿下以外,四皇子魏王李泰,五皇子齊王李祐都有爭儲之心。

尤其是這個魏王喜好舞文弄墨,深得皇上的寵愛,他奉旨在府中開設了崇文館,延攬天下文士,還編纂了括地誌,一時風頭無兩。皇上每年給他的賞賜比給太子的還多,朝中大臣爭相攀附,趨之若鶩,儼然已形成魏王黨了。我估摸着,若是太子被廢,最有可能奪得儲位的就是他了!”

張小七憤然道:“皇上真是偏心眼!吳王殿下爲國家效命疆場,幾經生死,居然還比不上一本破書?”

“你知道什麼呀?這魏王跟太子一樣,乃是長孫皇后所生!是嫡次子!長孫皇后賢淑溫婉,跟皇上伉儷情深,感情好得不得了,不僅長孫一脈因此備受優渥,她的三個兒子子以母貴,所受的封賞也比其他皇子的高出一大截呀!”

“長孫皇后有三個兒子?那還有一個是誰呀?”

“皇九子晉王李治呀,不過這個晉王年紀尚小,平日裡深居簡出,不常與羣臣交往,就是個閒散王爺,沒什麼野心。”

“哦!原來長孫皇后的能力這麼大呀,要是殿下也是她的兒子就好了!”

“那還說什麼呀!要是那樣,他早就是太子了,誰也撼動不了啊!”

“誒,我記得,殿下的娘還是隋煬帝的女兒呢,也是貴不可言哪,皇上怎麼不考慮一下呢?”

“別提這個了,就是因爲殿下身上有隋煬帝的血脈,纔會引起皇上的顧慮。皇上常說,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咱們只要想想前隋的事情,就能大概摸清皇上的心態了。

前隋文帝有兩個兒子,太子楊勇和晉王楊廣,當時太子楊勇也跟現在這位太子差不多,生活奢靡,喜好歌舞,縱情聲色,而楊廣卻非常勤儉,滿腹文韜武略,頗負盛名,跟如今的殿下如出一轍。後來隋文帝看重了楊廣的賢名,廢掉了太子,立楊廣爲儲。可沒想到楊廣是個敗家子,剛一登基,便原形畢露了,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暴君,沒幾年就把前隋的基業敗光了。

現在同樣的情況擺在了咱們皇上面前,你說他該如何選擇?在他看來,太子從小在深宮長大,貪玩驕縱,有些紈絝習氣,都是正常的,這是真性情,他心裡反而會踏實一些,即便太子不肖,可將來登基後有滿朝忠良輔佐,只要他行事不出大格,能守住江山社稷就行啊!

可對於殿下,皇上卻摸不準哪!以致於每每看到殿下,他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殿下的外公隋煬帝楊廣,這個心結恐怕很難解開呀!”

“哎呀,這事這麼困難哪!我看,殿下自打從西域回來以後,好像對爭儲也看淡了很多,並不怎麼上心了。要不咱們還是別折騰了,老老實實過自己的日子不挺好嗎?”

“庸人之見,咱們現在還遠遠沒到山窮水盡之時,憑什麼放棄呀?再說,樹欲靜而風不止,你以爲咱們置身事外就能逃得掉嗎?他日,無論太子登基,還是魏王登基,都不可能讓殿下好過的!”

“那你說咱們該怎麼辦?”

“咱們得審時度勢、相機而動。”

“什麼意思?”

“如今太子黨羸弱,近幾年折了不少羽翼,侯君集因爲攻打高昌時縱兵搶掠,收受財物,被皇上免了官了,長孫無忌那老狐狸似乎也嗅到什麼味了,不再替太子說話,態度不明,畢竟魏王也是他的親外甥啊!朝中重臣中,還在死保太子的就只剩房玄齡一人了。

而魏王黨雖然風頭正勁,可還尚未形成氣候,他們想要扳倒太子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兩方互鬥,勢必都會尋求咱們的幫助,咱們便可以巧加利用,從中漁利。”

“你小子他孃的一肚子壞水,我可跟你說好了,幫魏王倒是沒什麼大不了,要是讓我幫太子那幫人,沒門!”

“互相利用,互相利用,你懂不懂?”

“你不用跟我廢話了!還是先解決眼前的事,快幫我想想,怎麼阻止祿東贊娶走公主?”

程懷亮想了半晌,沒說話。

“怎麼?你也沒咒唸了?你不是主意挺多的嗎?”

“我倒不是沒主意,我只是在想若阻止了吐蕃求親,對咱們有什麼好處?”

“管他有什麼好處?我就是氣不過吐蕃那對君臣得便宜賣乖,一邊覬覦大唐的疆土,一邊還要娶大唐的公主,憑什麼?”

“瞧把你氣的!這種國家大事皇上他自有考量,你我還是多想想自己的事吧!”

這時,翟珊走了進來,“你們倆怎麼聊起來沒完了?殿下來了,還不快去迎接!”

“哦!好!”

不多時,三人將李恪迎入房中,重新落座。

程懷亮就問道:“殿下你這是打哪來呀?”

李恪嘆了口氣,“唉,我剛去了趟江夏王府,跟我那堂叔閒聊了一會兒,老爺子爲女兒的事整日唉聲嘆氣,愁眉不展,甭提多難過了!”

“這也難怪,心頭肉被硬生生割走了,換誰能好受得了啊?老三的娘不也是如此嗎?”張小七深有同感。

第五十五章 王府暗戰(二)第二章 大鬧亂石寨第七十二章 風波迭起第四十三章 美人計失策(上)第八章 荒城怪人第七十章 搶奪赤靈芝第七十章 搶奪赤靈芝第八十五章 烈士殞命第五十八章 李恪成親第五十四章 蘇定方百騎破萬軍(上)第六十三章 兄弟相殘第五十六章 大勝第四十四章 美人計失策(中)第四十九章 妓院亂局(二)第十八章 匯合第九十九章 靈州決戰(下)第二十三章 大鬧東宮(下)第二十二章 奪經書第五十三章 張道玄進東宮第十七章 誤解第八十二章 追亡逐北第八十四章 老城主現身第五章 談買賣第四章 浴血軍糧堡第十二章 星宿川大捷第十六章 比武招親第四十八章 入馬幫第六十二章 孤島亂戰(上)第七十章 放逐第二十八章 覆命第四十五章 山中的莊園第十二章 宇文霞巧施美人計(下)第八十四章 長孫無忌巧言擁李治第十八章 連環計(中)第五十五章 王府暗戰(二)第二十章 報仇雪恨第十二章 太子認娘第六十四章 三攻于闐第七十二章 宇文霞強嫁張小七(中)第七十七章 歸義城的陰謀第八十四章 老城主現身第四十六章 李祐的野心第六十四章 閣道上的激戰第十八章 李世民議招玄奘第七十八章 除妖(上)第五十章 妓院亂局(三)第七十六章 程懷亮的表白第五十四章 王府暗戰(一)第五章 談買賣第八十一章 決戰龜茲第十四章 樹林決鬥第七章 脫困第六十二章 闖殿見李治第六十八章 返唐受挫第二十九章 程咬金替子擇媳第四十九章 抱打不平第十一章 鬥淫賊第四章 浴血軍糧堡第六十七章 李泰來訪第五章 暗算第五十六章 王府暗戰(三)第三十七章 闖狼谷第十二章 私定終身第三十五章 小鎮風波(上)第五十六章 楚恆懷遠遇知音第四十二章 投石問路第六十一章 鬧宮門第三十六章 大鬧牙帳第四十六章 跛腳老道第三十二章 龜茲奪寶(四)第二十七章 白英的往事第四十七章 迷情陷阱第四章 程懷亮計鬥祿東贊第十六章 宮闈驚變第一章 化解危機第四十四章 掉包計(下)第十五章 李恪的抉擇第八十六章 勇闖歸義城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五章 手足情深第五十章 聖意暖心第二十一章 沙漠遇險第四十六章 危境脫逃(上)第六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三十九章 喜訊連連第二十八章 破陣第五十一章 口蜜腹劍第二章 吐蕃和親第八十三章 回家第二十九章 再起風波第四十四章 美人計失策(中)第三十八章 轉危爲安第二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十七章 連環計(上)第五十六章 楚恆懷遠遇知音第二十章 弄巧成拙第二十二章 貴人第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五十二章 妓院亂局(五)第五十七章 李恪蒙冤(上)
第五十五章 王府暗戰(二)第二章 大鬧亂石寨第七十二章 風波迭起第四十三章 美人計失策(上)第八章 荒城怪人第七十章 搶奪赤靈芝第七十章 搶奪赤靈芝第八十五章 烈士殞命第五十八章 李恪成親第五十四章 蘇定方百騎破萬軍(上)第六十三章 兄弟相殘第五十六章 大勝第四十四章 美人計失策(中)第四十九章 妓院亂局(二)第十八章 匯合第九十九章 靈州決戰(下)第二十三章 大鬧東宮(下)第二十二章 奪經書第五十三章 張道玄進東宮第十七章 誤解第八十二章 追亡逐北第八十四章 老城主現身第五章 談買賣第四章 浴血軍糧堡第十二章 星宿川大捷第十六章 比武招親第四十八章 入馬幫第六十二章 孤島亂戰(上)第七十章 放逐第二十八章 覆命第四十五章 山中的莊園第十二章 宇文霞巧施美人計(下)第八十四章 長孫無忌巧言擁李治第十八章 連環計(中)第五十五章 王府暗戰(二)第二十章 報仇雪恨第十二章 太子認娘第六十四章 三攻于闐第七十二章 宇文霞強嫁張小七(中)第七十七章 歸義城的陰謀第八十四章 老城主現身第四十六章 李祐的野心第六十四章 閣道上的激戰第十八章 李世民議招玄奘第七十八章 除妖(上)第五十章 妓院亂局(三)第七十六章 程懷亮的表白第五十四章 王府暗戰(一)第五章 談買賣第八十一章 決戰龜茲第十四章 樹林決鬥第七章 脫困第六十二章 闖殿見李治第六十八章 返唐受挫第二十九章 程咬金替子擇媳第四十九章 抱打不平第十一章 鬥淫賊第四章 浴血軍糧堡第六十七章 李泰來訪第五章 暗算第五十六章 王府暗戰(三)第三十七章 闖狼谷第十二章 私定終身第三十五章 小鎮風波(上)第五十六章 楚恆懷遠遇知音第四十二章 投石問路第六十一章 鬧宮門第三十六章 大鬧牙帳第四十六章 跛腳老道第三十二章 龜茲奪寶(四)第二十七章 白英的往事第四十七章 迷情陷阱第四章 程懷亮計鬥祿東贊第十六章 宮闈驚變第一章 化解危機第四十四章 掉包計(下)第十五章 李恪的抉擇第八十六章 勇闖歸義城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五章 手足情深第五十章 聖意暖心第二十一章 沙漠遇險第四十六章 危境脫逃(上)第六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三十九章 喜訊連連第二十八章 破陣第五十一章 口蜜腹劍第二章 吐蕃和親第八十三章 回家第二十九章 再起風波第四十四章 美人計失策(中)第三十八章 轉危爲安第二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十七章 連環計(上)第五十六章 楚恆懷遠遇知音第二十章 弄巧成拙第二十二章 貴人第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五十二章 妓院亂局(五)第五十七章 李恪蒙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