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

另一邊。

韓國新鄭,韓相韓辰正在向韓王彙報。

“大王,大梁傳回的消息,前日魏王接見了我國的使者,對我國提出的借糧請求,魏王原則上已經答應借糧。但是,借糧的事情,卻遭到了一些大臣的質疑,他們懷疑我國對伐楚一事的決心。

更有一些大臣說,因爲我韓國在攻打陳城的事情上軟弱無力,以致五國聯軍攻城大半年,卻沒有任何戰果。

是以,魏國君臣說,魏國可以借糧,但是卻需要大王去韓魏邊境與魏王盟誓,讓我韓軍全力攻打陳城。”

“呵呵。”韓王一聽魏國那邊傳來的消息,頓時冷笑不已。

“我韓國出兵攻打陳城,這可是應齊魏兩國之請,是去幫忙的。如今韓軍強攻陳城大半年,將我韓國的糧食都消耗一空,都沒有半分退縮,寡人可以說對魏國也算仁至義盡了。

結果,現在魏國不僅不願立即借糧,還抱怨我韓軍消極怠戰。

難道魏王就不怕寡人將韓軍撤回?”

韓辰一聽韓王的憤怒之言,急忙勸道:“大王還請息怒,齊魏兩國勢大,我們纔剛剛被各國削弱,並與楚國鬧翻,現在萬萬不可得罪魏國,以免再受兵災。”

“哼。”韓王冷哼一聲,抱怨道:“不能得罪魏國,難道讓寡人幫着魏國打戰還不夠,還有親自去低聲下氣的求魏王。”

韓辰見韓王面有不岔,立即安慰道:“大王自然不必如此,我們攻打陳城這是在幫助魏國,只要我們再派出使者向魏王進行說明,想來魏王是明白事理的。之前魏王之所以沒有立即答應下來,想來一定是因爲太子政之死,魏王還沒有從喪子之痛中恢復過來。”

韓王一聽韓辰還讓自己派一個使者去求魏王,心中頓時冒出一股怒火。不過聽到韓辰說起魏國太子之死,倒也理解了魏王幾分,於是不快的應道:“也罷,這事就交給相國你去辦吧。”

“唯。”

接着,韓王又問道:“相國,秦國與兩週那邊可傳回消息?”

“回大王,秦國咸陽離得遠,我們求借糧的使者應該還沒有抵達,至於兩週那邊,西周君倒是已經答應了我們的請求,而且西周國送出的第一批糧食,已經出發了。

至於東周國那邊,回訊的使者應該就會在今明兩日間返回。”

說到這,韓辰正想告訴韓王,去西周國的使者回報,西周君因韓國接連兩次索要而十分不快,但是,他一見此時韓王面色不虞,便將這事爛在自己肚子裡,不敢將這事稟報韓王,免得韓王更加不快。

反正···西周國也只是韓國的附屬國,根本沒有反抗韓國的實力。

此時,韓王聽道韓辰的話,點了點頭:“好,相國先關注借糧一事,東周國一有消息,立即來報寡人。”

“唯。”

十天後,鹹尹範環率先趕到韓國都城新鄭。

“兩週國與魏國已經答應借糧,秦國還沒有消息傳來。”

“雖然有一些大臣勸說魏王不要無條件借糧,但緊緊只是拖了五天時間,韓國的第二波使者一到,魏王還是答應借糧了。”

範環抵達新鄭之後,一聽韓國已經從三國接到糧食,內心微微一沉。他這十天趕緊趕慢的,一路疾馳趕來新鄭,卻還是慢了一步。

如今韓國已經獲得了足夠的糧食渡過缺糧危機,那他說服韓國退兵的希望就渺茫了。

不過,王命在身,即便希望渺茫,他還得一試。

韓辰府上。

“楚國使者範環求見?”韓辰先是一怔,接着冷笑道:“範環此來,肯定是聽說我韓國不久前缺糧,所以纔來勸說本相讓韓國退兵的。

可惜···現在我韓國已經不缺糧了。”

說着,韓辰笑着吩咐道:“讓範環來見本相,本相倒要看看,這範環打算如何說服我。”

不久,範環來到大廳,見韓辰面色冷淡的坐在主位上,心中一涼,立即走向前去見禮。

“環見過相國。”

“免禮。”韓辰語氣疏遠而冷漠的道:“如今楚韓兩國正在交戰,先生卻千里迢迢的從郢都趕來新鄭,不知有什麼賜教嗎?”

範環見狀,心中大爲不快。

雖然現在楚國遭到五國圍攻,楚韓兩國是敵國,但是韓辰見他到來,既不起身相迎,又不讓人奉上茶酒,這實在不是待客之道。

要知道,別說之前公叔做韓相的時候,就是公仲做韓相之時,楚韓兩國不對付之時,公仲面對楚國使者,也是奉爲上賓的。

而韓辰,好像他以爲他坐上了韓相的位置,就是一個大國之相一般,可以面對楚國使者時高人一等。

心中雖然十分不悅,但範環想起楚王的囑託,還是笑臉相向。

“相國,寡君聽說你新任韓相之位,特讓在下前來祝賀。奉上四色石一塊,玉璧一對,琉璃珠百顆,黃金百鎰爲賀,希望能與相國交個朋友。”

韓辰一聽,頓時嚥了咽口說。

大禮,這絕對是一份大禮。

五色石的美名,他可是聽說很久了,只可惜五色石太過珍貴,連楚人都難以見到。即便是次一等的四色石,也是有價無市,從來都沒有聽說楚國之外的人獲得過。

唯一出現在各國之外的,就只有三色石,這同樣珍貴異常。就好比他自己收藏的那塊,就是他花了五百金託人從楚國買來的。

一塊四色石,足夠成爲他陪葬中最珍貴的珍寶了。

更別說還有玉璧一對,琉璃珠百顆,黃金百鎰,玉璧琉璃珠倒也常見,對他而言只是尋常之物,但是黃金百鎰,卻是實實在在的一大筆財富。

一鎰黃金爲二十斤,百鎰便是兩千斤,他這一輩子都沒賺到這麼多錢。

想着,韓辰的呼吸不禁變得有些沉重而紊亂。

良久,韓辰才壓制住心中的貪婪,重新變得冷漠道:“無功不受祿,在下與楚王素無交情,楚王突然送來這份厚禮,必然所求極大,請恕在下無能爲力。”

“唉!”範環一聽,立即勸道:“相國多慮了,區區薄禮,只是寡君送來的祝賀之禮,祝賀相國上任罷了,並無所求。”

韓辰深深的看了範環一眼,笑道:“先生不必多說,楚王的心意在下心領了,但是禮物,還是算了吧。”

說罷,韓辰直接閉上眼睛一揮手:“楚王的心意在下已經心領,先生請回。”

範環見韓辰趕人,渾身一僵,接着不快的離去。

待範環離去後,許久,韓辰才睜開眼睛,長嘆道:“可惜了···”

另一邊,範環離開韓辰府邸後,回頭看了一眼韓辰府邸的大門,冷哼一聲道:“敬酒不吃吃罰酒。”

說罷,範環立即向公仲侈的府邸走去。

不久後,韓辰接到門客稟報,不由深深的皺起眉頭:“範環去了公仲府上,受到了極高的禮遇,難道楚王打算放公仲回國?”

說到這,韓辰徒然一驚,公仲可是韓王心腹重臣,在韓王心中地位遠在他之上,而且當年公仲還是爲了韓國而去楚國做人質的。若是公仲回國,他韓相的位置···

想到這,韓辰突然有些後悔,剛剛拒絕得太乾脆了。只是,這纔剛剛把範環趕走,就急巴巴地貼過去,這似乎也不太合適。

就在韓辰忐忑不安的時候,數日後,公孫衍之孫,繼承他楚國臨海君的長孫公孫澤趕到了魏國大梁。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