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

“唯!”

景翠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雖然這一次他一口氣獲得六百多個合格的後備官吏,這大大出乎他的預料。但是這些人的水平同樣也讓他擔心大王會不滿意。

現在大王認可了這次的考覈,那他就算完成了上任以來大王交代的第一件大事。

只是,接下來,各縣可能都不用爲無人可用而發愁了。

這究竟是好事呢?還是壞事呢?

景翠心中已經分不清了。

接着,熊槐又開口道:“有勞令尹在排序完成之後,就前去公佈合格者的名單,並通知這些合格者在郢都賓客等候消息。另外,令尹可左徒二人統計各縣所需的屬吏,除了縣丞與縣尉外,其他的佐吏全都由縣尹上書,然後朝中調撥。

還有,三日後,寡人將與諸卿共同商議縣尹的人選。”

“唯!”

景翠離去後不久,陳軫便走了近來。

“大王。”

“免禮!”熊槐點了點頭:“情況如何?”

陳軫拱手應道:“大王,根據令尹給出的名單,這次考覈中,甲等公族兩人,景氏昭氏各一人,太學的貴族子弟三人,道農儒三家各一人,另外兩人則是之前封君舉薦的令尹。”

熊槐不置可否,剛剛這十人的答卷,他都已經看過了,勉強過關吧。

至於墨家的人,沒有一個進入甲等,熊槐也有心理準備,畢竟,楚墨的優秀弟子,不是被墨家藏起來繼續培養,就是已經在爲楚國效力了,剩下的那些人,還太過稚嫩,不足以獨當一面。

景翠能從道農儒三家中各選一人,已經算是給他這個楚王面子了。

畢竟,他這個楚王也不可能親自將這千餘人的答卷全都一一查閱吧!

陳軫接着道:“而一等一百人,太學的公族貴族子弟佔據三分之一,而道農儒墨四大學派則佔據約一半,剩下的二十多人,全都是被封君舉薦而來的令尹與司馬。”

熊槐點了點頭,雖然其中約有水分,但是不可否認,景翠平衡性做的很好,能讓各方都滿意。

最起碼熊槐自己對這個結果便是認可的。

陳軫繼續道:“至於丙等的兩百多人,貴族子弟佔據四分之一,而江漢那些封君們舉薦的人,也大都在這一個等級中,佔據的份額接近四分之一。而身下的一般,則由各大學派與自薦的那些人佔據。

至於丁等的人,除了部分學派子弟與少量封君舉薦外,大都是自薦者。”

說着,陳軫看着楚王的臉色,緩緩開口道:“而那些各地舉薦的人,只有十三人考覈合格,其他兩百餘人全都落選。”

熊槐聞言,臉上略微一驚,沒想到各地舉薦的人,竟然也有十餘人考覈合格,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原本他還以爲沒有人合格纔是。

想着,熊槐便不以爲意的笑了笑。接着開口道:“對於令尹選取的人才,寡人很滿意,就這樣吧!”

陳軫立即應道:“唯。”

陳軫離去後,熊槐再次吩咐道:“請接子與左徒來見寡人。”

“唯!”

不久,接子與屈原便一同來到大殿上。

而後,熊槐將陳軫已經標註好背景的名錄傳給二人,緩緩開口道:“兩位賢卿,這次考覈的結果已經出來了,合格者有六百餘人。”

屈原二人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六百餘人,別說滿足漢北諸地,就是滿足楚國各縣的空缺也足夠了,如今,人才不足的問題,算是徹底解決了。

接着,熊槐繼續道:“漢北諸地不僅是這次變法的實驗基地,同時也是未來變法的人才來援,故而爲了更大限度的排除來自各方的阻力,寡人打算在漢北設郡,以增強漢北的地位。”

屈原遲疑道:“大王,漢北之地原本就有近二十縣,在加上封君的封地被收回後,最近新設立的縣,如此,漢北之地就有近三十縣,地近千百里,人口百萬有餘。若是貿然設郡,臣擔心朝中諸公會擔心漢北郡權勢過大,而進行反對。”

熊槐點了點頭:“賢卿所言正是寡人的憂慮所在,故而寡人打算將襄陽,以及襄陽附近的羅、盧等縣一併劃入漢北,然後將漢北三分,分別以葉、宛、襄陽爲核心設立三郡。”

說着,熊槐便看向接子道:“先生,寡人打算請先生去我楚國漢北的核心之地宛城,擔任漢北郡守。從淅水以東,方城長城以南,葉縣以西,鄧縣以北,共十七個縣,還望先生爲寡人分憂。”

接子聞言心臟頓時出現一陣短暫的暫停。

十七個縣,還要加上宛城,這絕對是一個重擔。昔日名滿天下的吳起初到楚國,所擔任的職務不過就是一個宛城令而已。

漢北郡守的位置,絕對算是楚王對他的重視了。

想着,接子立即拱手應道:“願爲大王效力。”

熊槐右手虛扶笑道:“好,那寡人就將漢北郡託付於先生了。”

“唯!”

接着,熊槐有沉吟道:“至於以葉縣爲核心的葉郡,管轄方城長城以北的八縣,而葉郡守的位置,寡人打算以現宛城令莊辛擔任。”

說着,熊槐看着屈原道:“賢卿,莊辛雖然是公室中人,但是莊氏一脈日漸衰弱,這個莊辛乃是寡人一手提拔上來的。雖然此刻還不能確認他對變法的態度,但是寡人卻不懷疑他的能力,以及他對寡人的忠誠。

故,只需賢卿在朝中總覽漢北諸事,讓莊辛直接聽命於你,那麼他的才能,就將爲變法所用。”

屈原應道:“大王請放心。”

熊槐點了點頭,繼續道:“至於南部襄陽郡的七縣,因爲襄陽已經有賢卿二人打下的基礎,只需以襄陽爲核心,將政策推廣到包括鄧縣在內的六縣便可。至於襄陽郡守,寡人這裡有一個名額,不知二位賢卿以爲如何。”

說話間,熊槐便將陳相的答卷遞給二人,等二人看完後,問道:“如何,是否可以擔任襄陽郡守的位置。”

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
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