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

三天後,太子橫病癒出府,開始出面監國理事。

對此,熊槐並沒有特別在意,只是以爲自己的安慰起作用了,並還特意派人再次對太子橫勉勵了一番。

而熊槐自己,則繼續深居後宮,非大朝不出。

轉眼間,時間又過了一月。

這一日。

左司馬代刺史令鄧陵光進入王宮。

“大王,北面的探子來報,因一個多月前武垣城中百姓叛齊歸燕,燕趙聯軍一舉攻克武垣,然後燕國重新奪回齊燕兩國間的河間之地。故,受此影響,聯軍聲勢大振。

而齊國那邊,因爲齊國內亂以及齊王驅逐了許多田氏宗親的緣故,齊軍本來就士氣低迷,加上河間之失,更令齊軍士氣萎靡不振。

是以,魏韓宋三國聯軍趁聯軍士氣高漲,一舉在齊國西部擊敗齊將田達率領的齊軍偏師,並且趁勝追擊,殺到阿城,阻斷高唐齊軍主力退路。

接着,齊將觸子見左右兩翼皆失,且後路將要被聯軍截斷。於是,齊將觸子留下部分軍隊牽制趙主父率領的聯軍主力,然後觸子親率齊軍主力偷偷離開高唐,奔襲阿城外的三國聯軍。

其後,觸子率領的齊軍主力與退守阿城的田達所部裡應外合,在阿城西部大破三國聯軍。

而在高唐戰場上,趙主父察覺到高唐異常,於是便指揮聯軍猛攻高唐,其中公子章親自率軍衝擊城池,聯軍士氣大振,在第二天便攻破齊國重鎮高唐。

然後趙主父以高唐爲中心,令聯軍攻取周圍城池,十日之間,共奪取齊國大小城池二十七座。

直到齊將觸子田達率齊軍再次殺到,五國聯軍這才停止攻城略地。

最後,因爲聯軍與齊軍各有勝負,且雙方皆已疲敝,是故,齊軍與五國聯軍便當前戰線爲界,各自罷兵退走。”

熊槐聽到六國罷兵了,只是在心裡微微一笑,然後開口問道:“齊國在北部西部同時潰敗,那時候,齊國可曾從南部的郯城調兵?”

鄧陵光立即應道:“回大王,經我們在郯城的探子再三打探,可以確認,郯城的齊魯滕等各國聯軍一直駐守郯城,沒有任何離去的跡象。”

熊槐笑道:“看來齊王對寡人的戒備極嚴啊,即便兩路皆破,也依舊沒有放鬆對寡人的警惕。”

鄧陵光聞言,只是一臉正色地站在原地,對楚王的話沒有發表任何見解。

熊槐頓了頓,見鄧陵光沒有插任何話,便繼續問道:“賢卿,那五國收兵後,可有什麼動靜,接下來時繼續伐齊呢?還是有其他目標?”

鄧陵光聞言,立即應道:“大王,五國收兵後,燕國爲感謝趙國出兵爲燕國奪回武垣等河間地,便割五城給趙國。

與此同時,趙國割十城給魏國,割五城給韓國,其中,魏國又割五城給宋國。

據在燕國的谷陽君傳回的消息,目前燕國已經派人與北方的東胡人講和,並從北部抽調了大量軍隊前往南部。

而且,從趙魏韓宋四國傳來的消息,四國目前的重心依舊還在東部。

是以,從種種跡象來看,五國聯軍極有可能會在休整完畢後,再次對齊國下手。”

熊槐點了點頭,然後問道:“那齊國現在是什麼狀況?”

“回大王!”鄧陵光拱手道:“齊國這幾個月來,一直都在派人聯絡秦國魏國還有我們楚國。

因爲秦國之前與聯軍大戰了一場,且受創不輕,無力攻打緊密聯合的三晉,加上秦國上下也痛恨之前齊國聯合五國進宮秦國。所以,秦國一直冷落者齊使。

而魏國那邊,魏王惱怒齊國偷襲魏國,更因爲三晉關係親密,所以魏王根本就沒有見齊使。

至於我們楚國,這幾個月齊國一直都在派人向朝中重臣行賄,包括令尹昭雎在內,大部分的重臣都收取了齊國重禮,並答應進一步推動齊楚兩國的聯合。”

“嗯!”熊槐笑着點了點,並未因爲朝臣的受賄而憤怒。

畢竟,這也是他自己暗中推動的結果。

否則,其他大臣他不敢肯定,但他敢肯定,令尹昭雎是肯定不會收取齊國禮物,還許諾加深齊楚關係的。

想着,熊槐笑了笑,然後吩咐道:“賢卿,繼續對六國保持關注,並通知在齊的刺史令,讓他儘快搞定田駢,擾亂稷下學宮。”

“唯。”

數日後,二月初一,楚國大朝。

朝議上,令尹昭雎率先開口道:“大王,自我楚國都城從郢都遷到壽郢,同時與齊宋魏韓等大國相接。而我楚國接連遭到各國征伐,且國中動亂不休,臣每每思之,深感不安,以致徹夜難眠。

兵法有云:衢地則合交。今我楚國都城壽郢,正合衢地之形,理當廣結諸侯,以安人心。”

“令尹所言極是。”熊槐用力點了點頭。

說罷,熊槐便將目光看向左徒屈原。

熊槐準備讓屈原親自走一趟齊國,以加深與齊國的關係。

其中原因有二,其一,屈原一向與齊國交好,曾多次前去齊國建交,讓屈原去,必定馬到成功。

其二,屈原不僅是朝中重臣,同時也是變法的主持者,讓屈原去齊國,不僅可以顯示楚國的誠意,而且也可以示之以弱,讓齊國以爲主持變法的屈原親自來訪,可能楚國內部又出亂子了。

當然,讓屈原去齊國,也是因爲現在楚國內部日趨穩定,即便屈原短時間內離開楚國,也不會出亂子。

此時,坐在昭雎身側的屈原,一見楚王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不動,心中一動,便知道楚王的意思了。

屈原想了想,然後拱手道:“大王,齊國乃是實力不弱於我楚國的大國,須得重臣前往才能以示誠意,是故,臣請命出使齊國。”

熊槐立即笑道:“可。”

搞定了出使齊國的人選後,熊槐接下來直接看向中大夫左成吩咐道:“宋國,寡人之鄰也,左卿曾多次出使宋國,這次前去與宋國交好的事情,寡人還是交給卿了。”

左成立即應道:“請大夫放心。”

接着,熊槐又看向三閭大夫屈署道:“三閭大夫,不久前魏國宗室魏齊來訪,寡人思之,理應回訪魏國,卿乃我楚國宗室重臣,這次回訪魏國的事情就交給賢卿了。”

“唯。”

而後,熊槐又對襄成君疾道:“襄成君,寡人知道卿與韓王交好,這次出使韓國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唯。”

確定交好各國的人選後,熊槐沉吟了一下,然後又道:“剛剛令尹說壽郢四通八達,同時與齊宋魏韓相接,寡人深以爲然,且心中有所不安。

現在,壽郢所有柱國率領的十萬大軍守衛,但是這十萬大軍終究不是專門用來守衛壽郢,一旦其他地方有事,這十萬大軍還是需要前往作戰的。

然而,一旦這十萬大軍離開壽郢,那壽郢就顯得太過空虛了。”

說着,熊槐看了看羣臣,在羣臣的注視中開口道:“是故,寡人打算從江淮地區再次徵召兩萬大軍,以守衛壽郢,國中雖有戰事,但這兩萬大軍輕易不可調動。

至於這兩萬守衛壽郢大軍的主將人選···”

說着,熊槐將目光投向殿中羣臣。

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六百章 心傷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
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六百章 心傷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