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

熊槐的詔令一下,莊蹻與宋遺立即率領大軍開始掃蕩江淮江漢地區。

此時,楚國壽春國人暴動抓獲逆首太子橫的消息已經傳出,各地貴族聞之,皆心氣俱失,畏懼楚王的威望,不敢相抗。

於是,參與謀反自覺有罪者,紛紛出走逃亡,甚至,連正在快速返回壽郢支援太子橫的二十萬叛軍,也在楚王收復壽郢的消息傳來後,當即崩散於半路,軍中將領皆逃亡國外,而軍中下級將士則各自潰散回國。

後。

熊槐派出的平亂大軍,短短兩月間,楚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飛快的掃蕩了江淮江漢。

其中,江淮地區因楚軍出兵迅速,且楚軍封鎖淮水的緣故,叛逆族人出走無望,大部被抓,小部失蹤下落不明,被抓者全部被髮配零陵。

而江漢地區,則因爲路途遙遠,大軍行進速度較慢,故而大部分參與謀逆的封君攜帶家眷逃亡他國,隱姓埋名,不知所蹤。

等到莊蹻率軍趕到江漢,只是派軍接收了封君的封地,而其他的則少有收穫。

兩月後,參與太子謀逆的一百一十六家封君、七十三家貴族,全部被滅,爵位封地全都被收回。

熊槐收到莊蹻傳回平定江漢的消息後,看着自己案上的名單,嘆道:“還有六十七有封地的封君,寡人已經沒辦法了,也下不去手了。”

另一邊。

當樂毅攻破臨淄之後,消息傳到齊國南部長城,齊軍人人皆恐,於是,昭雎乘勢攻破齊國長城。

後昭雎與屈原會師於即墨,在田文策應下,楚軍輕取即墨。

其後,昭雎與屈原一同坐鎮即墨,不再攻取齊地。

數日後,城外封君的大軍叛變,燒掉楚軍軍糧後,逃亡回國。

楚軍驚懼間,太子橫弒父弒君的消息傳來,楚軍震動,而後昭雎坐鎮軍營,全力安撫士卒,這才讓處在崩潰邊緣的楚軍沒有直接潰散,直到楚王收復壽郢的消息傳來,大軍這才安定下來。

後,燕趙魏三國擔心楚國繼續與三國搶地盤,而楚國也需要用齊宋兩國的地盤收買三國,於是,昭雎與燕趙魏三國之君會於臨淄。

會盟半天后,四國對外宣誓,組建聯盟,共分齊宋兩國。

其中,楚國得宋國一半,齊國長城以南的所有地區以及長城以北齊國本土的即墨。

魏國得衛國以及宋國一半,再得齊國西部阿城等大小城池二十一座。

趙國得齊國西北部的高唐、平陸,以及附屬的大小城池七十餘座。

燕國的齊國河間所有地區,以及齊國本土的臨淄、夜邑、文城等大部分地區。

四國瓜分齊宋兩國的消息,瞬間震驚了天下所有人。

另一邊,正在返回國中的秦韓聯軍,當秦韓聯軍走到韓魏邊境時,纔得到樂毅攻破臨淄的消息。

而後,當秦軍走到澠池時,才猛然得知楚國內亂,回到函谷關,便得知楚王已經平定了壽郢之亂。

再後,等白起返回咸陽不久,四國瓜分齊宋兩國又傳到咸陽。

秦王蕩聞之,大怒,欲報復四國。

但又見楚國的方城、漢中、巫郡全都做好了準備,恐難以取勝,於是,秦國以白起爲將,率十五萬大軍攻擊魏國。

四國正在瓜分齊宋兩國,驚聞秦軍來,於是,四國立即決定一致對抗秦國。

而後,魏國停止攻打齊國西部城池,調兵五萬對抗秦軍。

而趙國再次從國中調兵五萬,讓大將軍趙袑繼續攻略齊國。

燕國亦從國中調兵八萬,讓將軍樂英繼續攻略齊國。

楚國屈原則率八萬楚軍從即墨出發前往救援魏國。

四國共出兵二十六萬,以燕趙魏三國相國樂毅爲主將,先會師於濟陽,後與秦軍戰於大梁。

秦與四國戰,秦軍大不利,白起引兵急退回國。

白起即走,樂毅又率聯軍追到函谷關外,耀武揚威一番後,見秦軍不敢出關交戰,這才率軍返回。

聯軍退走後,秦王蕩雖惱怒四國,但見四國爲了瓜分齊宋兩國而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不敢再出兵,只得一面派人籠絡韓國,一面派人離間四國。

隨着秦國不在出兵,天下大致安定下來。

而後,昭雎與屈原留上將軍昭浪鎮守即墨,以將軍龐爰鎮守彭城,以昭雎弟子項君慎鎮守莒城,以屈原門客宋愧鎮守郯城,以中大夫左成爲魯相,然後二人與諸將率領十萬楚軍南歸。

······

熊槐返回壽春城王宮半年後,在外羣臣陸續返回壽郢。

大司農陳相自郢都歸,司敗司馬翦自上庸歸,公子子牛自魏歸,公子子青自趙歸,三閭大夫屈署從燕國迎婦歸,左尹甘茂、上大夫鶡冠子、下大夫黃歇從齊國歸,大夫莊辛從義渠歸。最後,昭雎與屈原率領伐齊羣臣自即墨歸。

楚王槐四十四年十二月初一,楚國大朝。

這一日一大早,熊槐在宮中侍女的服侍下穿好衣冠,然後懷着複雜的心情走進大殿中。

熊槐在王位上坐好後,擡眼一看,見殿中羣臣濟濟一堂,但卻又近半的陌生面孔。見此,熊槐長長一嘆。

接着,熊槐又向近處看去,只見昭雎閉目養神,唐昧雙目無神,甘茂面無表情,屈原面色沉重,稱病半年突然來上朝的鹹尹範環正一臉決絕?

熊槐一怔,愣了愣,也不在意,然後向旁邊看去。

刺史令鄧陵光依舊像木頭人一樣坐在那,公子富滿臉激動,而公子彘依舊稱病不出,司馬景缺死。

這幾人身後,空了幾個席位,左司馬景陽稱病辭職隱退,右司馬莊蹻坐鎮郢都,廷理申鵠死,工尹公輸正死···

再往後,就有許多面生的面孔,這些人中,有的是熊槐這半年來提拔的,有的是伐齊有功晉升的,有的被昭雎屈原舉薦的···

就在熊槐沉吟間,羣臣見楚王看着他們不說話,一時間,殿中氣氛瞬間壓抑起來,大部分的大臣開始微微低下頭,唯恐楚王今天再殺一批人取樂。

就在羣臣忍不住恐懼起來間,鹹尹範環起身來到殿中,拱手道:“大王,臣有話說。”

“嗯?”熊槐一怔。

本來,熊槐已經做出決定,今天將會是他退位前的最後一次上朝了,所以,他想在退位前稍稍緬懷一下,然後大賞羣臣,給自己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但是,今天的羣臣卻都沒給他面子,先有衆多大臣在他還沒說話時,就恐懼起來,後有殿中羣臣無人敢與他對視,甚至連有些激動的公子富都不敢跟他對視。

現在,他還沒有說話,範環這個老東西就搶先開口了。

雖然範環無禮,但熊槐馬上要給自己放長假了,自覺心情好,沒有追究範環的無禮,而是笑着問道:“鹹尹有什麼見教嗎?”

範環面無表情的道:“大王,臣欲請大王賜死刺史令鄧陵光,並滅其滿門。”

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劍的問題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
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劍的問題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