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

析邑。

熊槐離開方城縣後,過魯山縣,沿方城長城一路向西,抵達淅水之畔的析邑。

等熊槐視察了析邑,接見了析邑新老貴族之後,此時,景缺從宛城離開,南下郢都的消息傳來。

得到景缺離開漢北郡的消息後,熊槐向前來稟報的陳軫問道:“陳卿,既然司馬已經離開漢北了,那不知司馬手中的私田以及私屬,他是怎麼處理的。”

陳軫笑了笑,應道:“大王明鑑,臣得到消息,司馬在得知大王於方城分王田給百姓之後,便立即將他在方城一線附近的私田全都轉爲軍田,並將魯山縣中的上好良田全都分給了百姓,並將他的六千餘戶私屬全都轉爲外國來楚的百姓登記在冊。

就在不久前,新任方城守將莊蹻以及漢北郡守接子都已經正式上書爲司馬請功。”

熊槐聞言嘴角微微一抽。

請功!

他在漢北佈局多年,而盤踞方城的景缺一直都是他的重點關注對象,所以,他可是對景缺的私田以及私屬的來援是一清二楚的。

從二十年前楚國對秦國採取守勢開始,丹淅西部的百姓便不斷向東向南撤退,那時起,景缺就悄悄地收攏東遷的千戶百姓,並將隸屬於他楚王的百姓轉化爲他景缺的個人附庸,然後爲他個人開闢私田。

接着,六國伐楚之戰,召陵君等人反叛,漢北淪陷,大量百姓流離失所。那時,景缺趁機收攏流民,並在戰後吞併了魯陽關不遠處的召陵君的私屬私田,於是,景缺在漢北的附庸再次出現暴漲,一口氣從兩千戶私屬暴漲到八千戶私屬。

後來,各國圍攻韓國,韓國百姓南逃,以及之後的五國伐楚,陳蔡淪陷,葉郡變成前線,趁着人心惶惶,景缺的私屬便增長到萬戶左右。

所以,認真算起來,景缺手中萬戶附庸,大約只有不到兩千戶是其他國家的來客,而其中大部分的私屬,全都原本屬於他楚王的百姓,結果,全都被他景缺給私吞了。

現在景缺把他私吞的東西全都吐了出來,雖然這是大快人心的事情,但是現在卻在景缺吐出來之時,卻全都成了景缺的功勞。

這就如一根刺紮在熊槐心口一樣,令他很不爽。

此時,陳軫見楚王面色不悅,立即拱手道:“大王,司馬景缺鎮守方城多年,常年對抗秦魏韓三國,卻一直力保方城不失,沒讓三國從方城一線打開缺口。

是故,臣以爲司馬景缺功勳卓著,理應該賞。”

熊槐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氣,然後點頭道:“陳卿所言極是,有功則賞,有過則罰,這是寡人的職責,不可因景缺而廢。

傳詔,司馬景缺守衛方城有功,收攏百姓有功,開闢良田有功,三功並賞,加賜司馬景缺食邑三千戶。”

“大王英明。”

鄧縣。

當景缺走到鄧縣的時候,楚王嘉獎他的詔令傳來。

待接招之後,景缺立即對門客葉修抱怨道:“大王也太小氣了一些,不久前本將可是白白損失了萬戶百姓萬頃良田,結果,大王卻僅僅只是賞賜給我三千戶食邑,僅僅只是食邑啊,百姓土地全都沒有。”

葉修見景缺對楚王的賞賜很不滿,立即安慰道:“司馬,這其實是好事啊,大王賞賜雖遠遠不如我們付出的多,但是大王的賞賜也表明我們的計劃成功了。”

景缺聞言臉上的不虞稍稍緩解,但還是不滿的道:“話雖然是如此,但是本將還是咽不下這口氣。”

“這···”葉修還欲勸說。

此時,景缺吩咐道:“傳令下去,發動我們在漢北的人手,全力發動貴族娶妻納妾。”

“這···”葉修遲疑中,見景缺態度堅決,立即應道:“是,司馬。”

······

接着,就在有心人的暗中推動下,同時也是在司馬景缺與太府尹金君同的帶頭下,很快漢北郡的新舊貴族以及官員紛紛開始爲自己娶妾納妾。

而這些人納妾在過程中,有的給了對方豐厚的財物以撫育對方前夫家的孩子,有的給的較少以致對方前夫家的孩子難以撐到成年,更有的則乾脆將對方的子嗣也娶了過來,然後將歸屬於對方子嗣的土地也吞併了。

尤其是後一種吞併土地的毒計傳出後,頓時引起各地貴族爭先效仿,一時間,整個漢北到處都在娶妻納妾,這一刻,漢北郡似乎陷入歡樂的海洋。

鄧縣。

鄧縣乃是漢北郡僅次於宛城的大縣,鄧縣土地肥沃,百姓富足。同時鄧縣北接宛城葉縣,南臨襄陽鄢城,乃是交通要道,商業繁榮。是以鄧縣光是縣城之中,就有萬戶百姓。

同時也是因爲景缺是在鄧縣下的命令,鄧縣最先執行景缺的命令,以至於鄧縣此時是整個漢北郡嫁娶最頻繁的縣。

而現在的鄧縣尹乃是楚國第一次全國舉薦考覈中的第三名,同時也是葉公支脈的族人,身爲太傅環淵弟子的葉巡。

此時,鄧縣縣府之中,鄧縣縣尹葉巡的門客鄧遺向葉巡稟報道:“縣公,本縣新晉列大夫鄧勇將在明日娶妻,故特送來請帖,請縣公明日賞光。”

“列大夫鄧勇!他要取妻了!那本縣公自然要去捧場。”葉巡一怔,隨後便心中一樂。

這個鄧勇乃是他從尋常百姓中提拔出來的勇士,甚至連鄧勇的名字也是他給起的(原本沒正名),希望他能爲國效力。

結果,這鄧勇也不負他的期望,果然作戰勇猛,在方城守衛戰中連連立功,被正式賜予列大夫之爵。

葉巡笑了笑,然後問道:“先生,不知這鄧勇娶的是哪家女子,要知道他現在可是我楚國堂堂列大夫,尋常女子可配不上他。”

鄧遺愣了愣後,搖頭苦笑道:“回縣公,那鄧勇所娶的女子乃是他隔壁村的新寡之婦。”

“新寡之婦?”葉巡一怔,然後好奇的問道:“不對啊,那鄧勇也曾跟隨本縣公年餘,也是見過世面的,怎麼會看上隔壁村的寡婦呢?而且還是新寡之婦,那女子剛剛死了丈夫,他就立即娶人家過門,他也不怕其他人在背後非議他,非議他妻子嗎?

還有,他新取之妻究竟是何人,竟然能讓他頂着流言蜚語也要娶她,莫非是天姿國色麼?”

鄧遺笑着應道:“縣公,那婦人你也見過,乃是新晉國大夫鄧疾之母。”

“鄧疾之母!?”葉巡臉色一變,立即追問道:“鄧疾之母嫁人了,那鄧疾呢?本縣公可是記得清清楚楚,鄧疾現年纔不到四歲,因先父戰死有功,是以繼承先父國大夫之爵。

現在他母親嫁人了,那鄧疾該怎麼辦?”

鄧遺笑道:“縣公勿憂,鄧疾也隨其母進了鄧勇家中,鄧勇宣稱將會將鄧疾撫養成人,然後待他成年,再正式繼承他的國大夫之位。”

“奧!”葉巡聞言微微鬆了一口氣,但氣還沒有鬆完,心臟又是一緊,然後愣愣的開口道:“不對,若是鄧疾不幸夭折,那他的國大夫之位該怎麼辦?還有歸屬於鄧疾的土地僕役該怎麼辦?”

鄧遺聞言臉色一變。

接着,葉修同樣也臉色一變,急忙開口詢問道:“不對,本縣公記得這段時間,尤其是近幾日,有許多新舊貴族扎堆娶妻,你可知他們娶的都是什麼人,是本地的新晉貴族寡婦嗎?”

鄧遺臉色變得慘白的點頭道:“縣公記得不錯,他們好像都是取的寡婦,而且都是新晉貴族的母親。”

說着,鄧遺見葉巡臉色變得鐵青,有開口道:“縣公,前來向我們報備登記的全都只是娶妻,可這段時間還有大量的新舊貴族在納妾,他們納的也是寡婦。”

葉巡一聽,腦海中靈光一閃,脫口而出道:“不好,要遭,有人在針對新法!”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