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

鄂君早在數年前就知道楚國的戰略方向,爲此鎮守廣陵數年,目的,就是爲了這一戰。若是楚王現在讓其去打魏國,他可不樂意。

故而,鄂君聽到楚王的話,立即行禮道:“大王對臣的愛護,臣只有感激之心,必會全力以赴,爲大王攻取越國。”

熊槐點了點頭,然後看着鄂君滾圓的肚子問道:“鄂君,寡人不懷疑卿的決心,只是,數年不見,卿在廣陵鎮守的這一段時間,一直都沒有戰事,是否疏於操練,還能爲寡人衝鋒陷陣否?”

鄂君見熊槐盯着他的肚子看,唯恐楚王將他留在身邊,不讓他率軍作戰,頓時大急道:“大王請放心,臣在廣陵這幾年,日夜憂心越國會偷襲廣陵城,有負大王所託,故而從來都不敢懈怠,現在,臣依舊還能駕得了車,拉的了弓。”

說着,鄂君立即從戰車上拿起一張弓,也不上箭,直接雙臂用力,將弓拉滿,而後鬆開再拉滿,如是再三,這才停了下來,轉頭向熊槐問道:“大王,如何?”

熊槐笑了笑道:“好,鄂君英勇不減當年。”

鄂君聞言立即咧嘴一笑。

另一邊,景翠瞥見鄂君發白的臉色,以及那遮住雙手的顫抖衣袖,心中若有所思。

日落時分。

大軍抵達壽縣,然後進入鄂君早已準備好的大營之中。

軍營主帳中,熊槐坐在主位,向帳中的重卿看了一眼,然後向景翠問道:“柱國,司馬那邊可曾傳來消息,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景翠立即應道:“回大王,司馬傳來的最新消息:三日前,司馬已經在陳城聚集十五萬大軍,只等淮南的軍隊一到,就可以在五月初一,出兵攻打魏國。”

“好。”熊槐點了點頭,接着,向陳軫問道:“賢卿,各國那邊現在如何了。”

陳軫立即拱手答道:“大王,越國這邊,越王率領的越軍已經抵達淮北,並與淮北的越軍會師,一共聚得十五萬大軍,此刻正在趕去鍾吾城。”

熊槐露出嘲弄之色,之前越王出兵總是比楚軍滯後,這次一聽說楚國要將廣陵的楚軍調取攻打齊國,這便提前出兵了。

免得楚國看到越國遲遲不出兵,就打消了從廣陵調兵的念頭。

陳軫見楚王沒有說話,遲疑了一下,接着開口道:“大王,另外,宋國傳來的消息,這次宋王要出兵攻打魏國,遭到羣臣的反對。”

“羣臣反對?”熊槐一怔。

陳軫點了點頭道:“大王,正是如此。宋國羣臣認爲宋國上次已經出兵攻打了魏國,已經報復了魏國上次攻打宋國的仇恨。現在,宋國不應該毫無理由的向比宋國強大的魏國挑釁,尤其是齊宋兩國關係極度惡劣的情況下。除了少部分的宋臣,以及宋相上官大夫宋卿仇液等人外,宋國的許多大臣,全都苦勸宋王不到四處樹敵,否則必遭天譴。”

熊槐聞言瞳孔一縮,羣臣反對這種事情,不是敵我矛盾,不好處理。

想着,熊槐遲疑的問道:“那宋國現在的情況如何?”

陳軫斟酌了一下,然後沉重的開口道:“大王,宋王遭到大臣苦勸後,不勝其擾。於是命人在宋宮外門外掛起血袋,而後親自以箭射之,箭矢射中血袋,鮮血從袋中落到地上,宋宮外的土地上,全被鮮血侵染成紅色。而後宋王拿出刑鞭,抽打被鮮血侵染的土地數十下···”

熊槐皺了皺眉,對宋王的舉動不甚明白,問道:“賢卿,宋王這是何意?”

帳中的其他大臣,同樣也摸不着頭腦,全都狐疑的看着陳軫。

陳軫解釋道:“大王,那血袋不是其他,而是象徵上天,宋王射之流血,就是爲了向羣臣表明,宋王他根本就不在乎上天,若是上天要懲罰他,他也能以箭射之,讓上天血流滿地。”

熊槐驚疑地道:“陳軫,難道宋王鞭打土地,這是表示鞭打大地嗎?”

陳軫點了點頭:“大王,正是如此。”

見陳軫確認,帳中的人全都臉色蒼白的倒吸一大口冷氣,接着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

對天地都不放在心上,並且毫無顧忌的宋王,不要說宋國的羣臣,那麼他們這些楚國的臣子,只是聽着,並沒有親眼看到宋王那不可一世的一幕,就心中有些發怵,更何況宋國的那些大臣。

熊槐一呆,同樣也被宋王的百無禁忌所震驚。雖然他也對鬼神之說毫無顧忌,但是面對迷信的羣臣以及國人,也從來都不敢把心中的不屑表現在明處。更何況是箭射上天,鞭打大地。

而宋王,他怎麼就敢······

這大概就是真正的勇士吧!

熊槐愣了許久,這纔開口道:“陳卿,那麼宋國最後如何了?”

陳軫答道:“回大王,宋王射天鞭地後,宋國羣臣驚慌失措,無人再敢直視宋王,也無人再敢勸諫。最後,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宋王下令徵召軍隊,然後準備出兵伐魏。”

頓了頓,陳軫接着道:“宋國因爲君臣的衝突,徵召兵力的時間稍稍晚了數天,但是現在也已經開始徵召士卒了,應該能在五月初出兵伐魏。”

熊槐吐出一口氣,然後想了想,從諸將的臉上掃過,突然問道:“諸卿,宋王如此肆無忌憚,連天地都無所畏懼。若是不久後宋王知道寡人這次是在欺騙他,那麼宋王會不會惱羞成怒,而後大肆興兵伐楚。還有,寡人安排在宋國的上大夫以及中大夫,會不會遭到宋王的殺戮。”

衆人聞言相互對視,然後全都向景翠看去。

景翠見帳中的其他人全都看來過來,立即拱手道:“大王,此戰若是我楚國能大勝而歸,宋國必定會出兵伐楚,與我們是否欺騙了宋王沒有關係。”

接着,公孫衍出言道:“大王,柱國所言甚是,不僅是宋國,其他幾國也一樣。只不過,因爲我們楚國的欺騙,或許導致各國來襲的時間,會更加快一些。”

熊槐聞言點了點頭,表示瞭然。

頓了頓,熊槐暫時放心令他心中不安的宋王,沉重的看向陳軫,問道:“陳卿,現在秦韓兩國的情況如何?”

陳軫應道:“大王,韓國傳回的消息,在四月初就開始聚集兵力,如今,韓國在安陵已經聚集了近六萬軍隊,而且還有不少士卒還在向安陵聚集。四月底,韓國應該可以在安陵聚集十萬韓軍。

至於秦國,因爲魏章的緣故,秦國在三月下旬就已經開始向河西增兵,甘茂也在三月底趕到河西坐鎮。四月底,秦國應該可以在河西聚集二十萬秦軍。

所以,只要五月一到,除去宋國可能有些勉強,其他各國應該都可以在初一攻打魏國。”

“好!”熊槐笑道:“這些消息對寡人來說,都是好消息。既然越王已經趕到淮北了,那麼寡人也不能讓越王久等。”

說着,熊槐向景翠吩咐道:“柱國,傳令下去,明日一早立即出發趕去鍾吾城。”

“唯!”

最後,熊槐向鬥由吩咐道:“賢卿,有勞你繼續留在壽縣,爲寡人提供支持。”

“唯。”

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
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