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

“大王可知這羣盜賊是什麼人?”屈原問道。

“這···”事情已經過去這麼多年,楚悼王沒有追查殺人,楚肅王殺人殺的太狠,導致前任根本不知道究竟是誰下的手,幹掉了楚聲王。

“難道是那些貴族?”熊槐驚疑不定,這事連前任都不知道兇手是誰,屈原是怎麼知道的。

“大王,微臣不知。”

熊槐看了看屈原,沒有說話,等待屈原解釋。

既然你也不知道是誰殺掉的楚聲王,那麼怎麼就突然扯到楚聲王之死上了。

“大王,可知道我們楚國具體有多大?”屈原繼續歪樓。

“我們楚國的領土,在天下各國中名列第一,西有巫郡,和巴國隔山相望,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有汾徑、郇陽,地五千裡,幅員遼闊,天下無國可比。”這是前任最洋洋得意的事,在領土範圍上,其他國家都無法和楚國相比。

“大王所言甚是。”屈原點頭道:“我楚國疆域遼闊,雖然封君的封地也都在心腹之地,但是哪怕所有的封地全部加起來,和楚國的疆域相比,依然不值一提。封君貴族之所以成爲楚國的心腹之患,是因爲另一個問題。”

“大王,微臣剛剛之所以提及聲王,也是因爲因爲這一個問題。微臣雖然出身屈式一族,但是年幼之時,曾經接觸過許多楚國的國人和野人,對他們的一些事情有所瞭解。”

野人和國人相比,地位還要低一層,國人所享有的權利,野人一件也沒有。國人需要承擔的義務,野人一件也不少,而且還要承擔更多。

但野人不是奴隸,不是或者帶着枷鎖,或者打着標籤,或者被嚴密監控的,野人有的生命和奴隸相比,有所保障,不會被國人或者貴族隨意殺死,他們還有一些人生的自由。

詩經中的衛風《氓》,所講訴的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就是一個自己爲自己提親的野人,因爲不尊禮法,而被拒絕。

從《氓》一詩中可以看出,氓即野人可以自由離開自己的地方,到其他地方去。

熊槐莫名其妙的看着屈原,這次歪樓歪得有些遠了。

屈原的思路跳躍的極快,從聲王道悼王,接着說領土,然後說國人野人,讓熊槐有種跟不上的錯覺,難道這就是智商差距?

屈原鄭重道:“大王,我們楚國如今面臨貴族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野人逃亡的問題。”

熊槐一怔,貴族問題又牽扯出野人問題,而按照各國的管理,逃亡的野人,或者說沒有被國家掌控的野人,都可以稱之爲盜賊。當然,國人破產逃亡後,待遇和野人一樣,也是盜賊。

難道楚聲王是被這些逃亡的盜賊幹掉的?

再度出現一個新問題,熊槐不解問道:“野人逃亡和聲王之死有關,而且還和貴族有關係?”

“正是。”屈原點點頭,解釋道:“大王,野人對於各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雖然野人不能參加軍隊,也不能參與政事,但是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野人是一個國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野人在農時,需要負責耕種,我楚國直屬的王田以及貴族封君的封地,大部分都是由野人耕種。除此以外,野人還需要負責國家的徭役,支援國家的建設。”

“雖然國人同樣需要負責國家的賦稅以及徭役,但是他們的負擔遠遠比不上野人。國人的賦稅比例是百畝而徹,也就是什一稅,十抽一的稅制。”

“對於徭役來說,國人的徵召比例是二十歲至六十歲,野人則是十五歲至六十五歲。不僅如此,按照律法的規定,以每年的收成來確定國人的徭役,豐年公事平均每人徵用三天,中等年成公事平均每人徵用二天,歉收年成平均每人徵用一天。發生饑饉疫病就免除力役,免除賦稅。”

“而野人則沒有這些優惠,無論收成如何,都需要承擔賦稅,一旦農時過去,國家出現問題,就會被徵召服役。”

熊槐聽到這裡,頓時知道野人逃跑是怎麼回事了,這種待遇,不跑就沒天理。一旦遇上災年,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一個未知數,只能看自己命硬不硬。

“賢卿,野人逃亡的問題出現多久了?那麼爲何之前沒有產生野人逃亡這種問題。”

屈原回答:“回大王,野人逃亡一事,已經出現很多年了,什麼時候開始的,現在已經無法考證。而之所以出現野人逃亡的問題,是因爲以前耕種一塊田地,必須要多人集體協作,才能完成正常的耕種。一個野人或者數個野人逃亡,在外生存極爲艱難,不僅無法完成正常的耕種,還要面對其他人的抓捕。”

“現在情況已經變了,不知從何時起,惡金(鐵製)農具的出現,導致荒地的開墾異常容易。一個野人逃亡,就可以在野外開墾出一塊荒地,輕易養活自己以及家人。”

“野人逃亡之後,一則可以避免國家沉重的勞役,二則不需要交納賦稅,三則得到比之前豐厚。而野人本身也是自由身,不是奴隸,不會被限制人身自由,可以到各地行走,於是,生活困苦的野人,紛紛逃亡了。”

熊槐點點頭,既然野人有多種選擇,肯定不會再一棵樹上吊死,當牛做馬的爲一個不承認自己的國家出力。

“賢卿,那麼野人逃亡後,不會被人抓捕嗎?”熊槐想到了屈原剛剛提及的說法。

屈原答道:“會,所以野人逃亡後,爲了避免被其他人抓爲奴隸,或者被找到後再次淪爲野人,面臨國家沉重的徭役和稅收。逃亡的野人,一般有兩個選擇,其一是逃到偏遠地區,躲避國家和其他人。其二是投靠貴族,成爲貴族的族屬、隱民、賓萌、私屬徒。”

“成爲貴族的族屬!這樣對野人有什麼好處?”熊槐不解問道。

“大王,野人一旦成爲貴族的族屬,那麼他就不再隸屬於楚國,而是隸屬於貴族。那麼這些野人開闢出來的私田,也不屬於楚國的王田,按照規定,私田是不用交稅的,貴族的族屬,也是不用服徭役的。”

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
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