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

時間在魏韓兩國的接觸中緩緩流逝。

十天後,韓王魏王相會於魏國安陵,並達成一致意見,魏國幫助韓國穩定東周國,讓東周國重新歸附於韓國,而韓國則需要全力攻打陳城。

就在韓軍全力攻打陳城不久,齊國使者蘇代,魏國使者翟章一同到訪秦國。

秦國大殿上,蘇代與翟章代表齊魏韓宋四國,用頗爲懇切的語氣,請求秦軍全力進攻陳城。

蘇代翟章離去後,大殿中突然“砰”的發生一聲大響,嚇了羣臣一跳。

羣臣磚頭一看,卻是秦王蕩剛剛用拳頭砸了一下王案。

此時,秦王蕩氣憤的道:“東周動亂,韓魏會盟,陳城外的韓軍開始全力攻打陳城,難道韓國打算背叛寡人嗎?

還有,齊魏兩國趁韓國動盪,伺機拉攏韓國,並派出使者來向寡人施壓,這是打算聯合齊魏宋韓四國孤立寡人嗎?”

說着,秦王蕩臉上露出憂慮之色。

之前秦國接到東周動亂的消息是,他還以爲是楚國在背後搞事,又或者是韓國堅持不下去,自導自演一齣戲,然後退兵回國,亦或者是齊魏兩國在背後煽動,打算逼迫韓國全力伐楚。

因事發突然,秦國接到消息時事情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所以秦國只能立即派出公孫奭出使韓國,一面穩住韓國,一面查明真相觀望局勢。

結果,因爲魏韓兩國捱得太近,兩國派出的使者,早上出發,快馬加鞭下午就會抵達,若是連夜趕路,第二天早上就會收到消息。

是以,公孫奭從咸陽出發,剛剛抵達韓國新鄭,那邊魏王韓王已經會盟結束,並就東周一事達成一致意見。

故,公孫奭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時間全都花在路上了,什麼事也沒有幹成。

跟公孫奭待遇相同的,還有齊國使者蘇代,當他急急忙忙的趕到大梁時,魏韓兩國已經談妥了。

不過,其後魏國說動蘇代,接着蘇代與翟章便一同到了秦國···

雖然剛剛蘇代與翟章的語氣頗爲誠懇,乃是客客氣氣的請求秦國加緊對陳城的進攻,但是蘇代與翟章兩人告知四國統一行動,加大對陳城的進攻強度,這本身就是對秦國的嚴重警告。

若是秦國與四國保持一致就罷了,若是秦軍繼續在陳城外混日子,恐怕四國就會撇開秦國,甚至伐楚之後,四國還會反咬秦國一口。

這並非秦王蕩庸人自擾,而是之前已經有過好幾次先列了。

想着,秦王蕩臉上的擔憂更加深了。

此時,甘茂見秦王語氣氣憤,神色憂慮,心中對秦王蕩的憂慮十分清楚。

秦王所憂的不是齊魏兩國對秦國施加壓力,更不是蘇代翟章態度強硬,而是在擔憂韓國就此疏遠秦國,轉而跟齊魏兩國混在一起。

秦國從先王開始就一直被孤立,之前是楚國合縱,楚國聯合三晉封鎖秦國,讓秦國困在關中動彈不得。

現在,好不容易瓦解了合縱聯盟,各國連橫以針對楚國。

結果,秦國卻要被齊國聯合三晉,繼續被孤立,繼續被封鎖,這是秦國萬萬不能接受的。

還有,這次秦國出兵攻打陳地,削弱楚國是目的,而更重要的目的還是爲了韓國,是爲了將韓國綁在秦國的戰車上,突破各國的封鎖。

若是韓國被齊魏兩國拉攏過去了,那秦國出兵伐楚的意義何在?

削弱楚國?

以楚國與秦國的地勢而言,現在楚國對秦國的威脅並不嚴重。

接着,甘茂又想起這兩年來,楚國那邊不斷給他送來珍寶,雖然楚國沒有具體說所求何事,但他知道,楚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請求他開口爲楚國說話,讓秦楚兩國重歸於好。

之前因爲時機不成熟,所以甘茂雖然收下了楚國的禮物,卻一直都沒有開口。

現在時機成熟,他不介意做一個順水人情。

想着,甘茂立即拱手道:“大王,這次齊魏兩國對我秦國的盟友韓國動手,逼迫韓國全力攻打陳城,雖然伐楚是我五國的共同目標,但是,齊魏兩國逼迫韓國,卻是視我秦國如無物,根本沒有將我秦國放在眼裡。

還有,韓國那邊,雖然韓王與韓辰再三向我們保證,韓國對陳地展開強攻,這並不影響秦韓兩國的關係。但是,韓國沒有與我秦國保持一致,並向魏國靠攏,這種趨勢就是對我秦韓兩國關係的嚴重威脅。

現在因爲各國伐楚,齊魏韓宋四國還需我秦國的支持,更不希望我秦國在背後攻打魏韓,所以韓國還依舊依靠我秦國,齊魏兩國也沒有逼迫韓國與秦國決裂。

可是,臣擔心,五國大破楚國之後,等四國不再需要秦國之後,那時,韓國必然會在齊魏兩國的支持下,與我秦國決裂。”

說着,甘茂拜道:“請大王詳查。”

秦王蕩聽着甘茂的言論,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

等楚國戰敗,五國瓜分楚國土地,其中魏韓宋三國將直接從楚國身上獲取土地,而秦國則將從魏韓兩國割取土地。

只是,等到那時,若是魏韓兩國出爾反爾,不打算割地給秦國,並且齊魏韓宋四國抱團,那秦國就虧大了。

“大王,臣以爲丞相之言差矣。”

秦王蕩正想着,殿中突然響起一陣聲音,秦王蕩轉頭看去,卻是左丞相樓緩。

“不知左丞相何以教寡人?”

樓緩聽到秦王蕩的詢問,心中微微一嘆,雖然他也看出來了,現在秦王對是否繼續伐楚充滿着遲疑,但是,他作爲趙國來的臣子,卻不能不爲趙國做打算。

如今趙國攻打中山國的戰爭正在最關鍵的時刻,若是現在秦國退出伐楚聯盟,甚至從背後偷襲魏韓兩國,以致連橫聯盟解散,讓齊魏韓三國從伐楚的戰爭中脫身···這對趙國極爲不利。

對趙國最有利的,還是讓楚國吸引五國的火力,直到趙國搞定中山國。

想着,樓緩立即拱手道:“大王,自從楚國吞併越國之後,已經成爲一個土地超過七千裡,人口超過千萬的超級大國。楚國的土地已經比秦齊三晉五國的土地總和都要大,楚國的人口也只比五國人口總和稍低一籌。

這樣的一個楚國,已經不是那個國家能單獨對付的,甚至也不是那兩個國家聯合在一起就能對付的,甚至三個大國加在一起,才能勉強對楚國可抗。

這樣的楚國,對天下各國都是一個極大的威脅,這不僅針對其他國家而言,同樣也是針對我秦國而言。這次五國聯合伐楚,並不是爲了某一個國家,而僅僅只是爲了我們自己,爲了我們秦國。”

說到這,樓緩長長的向秦王蕩行了一禮,聲音越發高昂的道:“大王,如今楚國還沒有徹底消化江東,依然還有八萬楚軍鎮守江東,此時此刻,五國伐楚的戰事就進行的如此艱難。

若是再等幾年,等楚國獲得江東的財力物力人力,等楚國將江東的楚軍調出,到那時,臣擔心就算五國結爲一體,戮力同心,恐怕也不是楚國的對手。真到了那時,各國想要削弱楚國,就還得將趙燕兩國拉上。”

“只是···”樓緩搖頭一嘆:“只是連五國都不能做到同心協力,更何況各有異心的七國呢?

臣言盡於此,望大王察之。”

樓緩的話,說到許多大臣心坎裡去了,秦國與四國聯合,不就是要解決楚國這個麻煩嗎?錯過了這次的機會,那下一次,就更難了。

此時,許多大臣相互對視之後,一同行禮道:“還請大王明察。”

秦王蕩聞言,又遲疑起來:“這···”

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
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