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

巴璞與相維離去後,司馬翦一想起江州城的狀況,不由一臉爲難的道:“之前本以爲只要攻下陽關,我大軍長驅直入,殺到江州城下,攻取江州不夠是探囊取物。”

說着,司馬翦嘆了口氣,搖頭道:

“不想,那江州城守竟如此狠辣,不顧自己乃是一地之主的身份,對待自己治下百姓竟如同對待戰俘還狠,即便是戰俘,最多也只是削去一半口糧,而他竟然削去了七成口糧。這簡直是想要將滿城百姓活活餓死啊!”

說到這,司馬翦突然想起自己擔任巫郡守的這些年,不由嘆道:“雖然那曹旭通過此計可以多堅守一段時日,但是,就憑他那八千秦軍,在沒有城中百姓的幫助下,又能堅守多少時日?而且,即便他能守住江州,他如此苛刻治下百姓的事情傳出,他日後豈能在巴地立足?巴人恨之入骨矣!”

莊蹻不以爲然道:“將軍,雖然曹旭或許不能再巴地立足,但是,依蹻之見,若是那曹旭能據此守住江州,則其將憑藉守城大功,足以在秦王心中立足矣。”

司馬翦聞言輕輕搖了搖頭,接着想起這段時日莊蹻每日指揮攻城,用兵嫺熟,熟知兵事,而且對自己也是十分恭敬,並沒有因爲他乃是公室中,仗着大王喜愛,而跟他爭奪指揮權。

想着,不由心生親近之感。

於是,沉吟了一下,開口解釋道:“不然,以本將之見,若是曹旭守不住江州,那也就罷了,他還是有功於秦國的。若是他堅守江州,直到秦國援軍前來解圍,那麼秦王得知此事後,一定會殺他。”

“???”莊蹻一臉茫然,拱手問道:“敢問將軍,這是何故?”

司馬翦笑着提點道:“如今蜀地失守,巴犢孤懸在外,只能通過米倉古道聯繫。對秦國來說,巴地偏遠,救援困難,糧食運輸更是艱難,必得巴人的支持,才能勉強守住巴地。曹旭如此苛刻百姓,頓時讓巴人與秦人出現分離,只要他一日不死,那麼巴人與秦人之間就會有隔閡。

只要秦人與巴人之間相互不信任,那麼只要我楚國出兵襲擊江州,那麼秦人只能以大軍來援,或者以重兵防守江州,如此才能確保巴地不失。

可是,如今陽關已經落入我楚國之手,我楚國出兵襲擾江州已經很容易了,別說一年一次,就是一年出兵兩三次也不在話下。如此,秦國要想守住江州,以及確保巴人不跟我楚國聯繫,非得五萬大軍不可。”

說到這,司馬翦搖頭道:“巴地貧瘠,常年維持五萬大軍,巴地難堪其負,秦國必然要從南鄭運糧。只是南鄭與巴地太遠,運糧耗費巨大。本將只需接連襲擾巴地三年,那麼秦國自然就會放棄巴地,退回南鄭。”

“所以!”司馬翦嘆道:“若是江州不失,秦國守住巴地,那麼曹旭必死,就算秦王也保不住他。

雖然百姓畏威不畏德,但是如此虐待百姓,豈不聞昔日夏人有言乎:時日謁喪,吾與汝皆亡!

況且,巴人之勇也不是徒有虛名。”

莊蹻聞言若有所思。

見莊蹻陷入沉思之中,司馬翦微微頷首。

頓了頓,司馬翦臉色有些難看道:“可惜,可惜,這曹旭雖然接下來沒有好下場,但是,卻是給了本將一個不小的麻煩。”

莊蹻聞言拱手道:“將軍可是擔心江州城短時間內難以攻克!”

司馬翦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沉重:“本將想來,那秦將如此作爲,肯定已經萌生死志,打算死守江州了。八千秦軍坐守孤城,對本將而言,雖然並非大問題,但是,守住十天半月還是可以得。本將擔心若是楚軍在這裡耽誤的時間太長,充國那邊會不會守不住米倉古道。”

莊蹻笑道:“將軍,在下以爲,我軍大可不必理會江州城內的秦軍!”

司馬翦一怔。

見司馬翦看過來,莊蹻解釋道:“將軍,正如你所說,那秦將自絕於巴人,無論如何都不會獲得巴人的支持。如此一來,八千秦軍困守江州,不過是自我囚禁在一個大點的囚營罷了,又能有什麼作爲呢!

秦人不出江州也就罷了,只要秦軍一出城,不用我軍動手,附近恨之入骨的巴人就會主動出手滅了秦軍。

所以,依在下之見,我等大可不必理會江州,直接派出一支軍隊北上,只要我楚軍出現在米倉古道入口處,等秦軍來,一件我楚國已經控制整個巴地,自然就會退走。秦國援軍一推,困守江州的秦人見援軍久久不至,用不了一兩月,就會自己出城請降。”

“這···”司馬翦一愣,隨後將江州的形式思考了一遍,然後哈哈大笑:“不錯,本將這段時日攻打陽關把自己打糊塗了,秦國孤軍在此,我楚軍大可不必理會。”

說着,便看着莊蹻笑道:“莊將軍可願走一遭充國,去與秦國援軍一會。”

“在下願往。”

司馬翦點了點頭:“不過,在楚軍北上之前,還得先把那支秦國的水師解決掉纔是···”

大軍休整一夜,次日,楚人巴人組成的近五萬大軍,便以巴人爲先鋒,快速向秦國水師大營殺去。

當日下午,做先鋒的五千巴人殺到秦營之外,然後立即開始在營外列陣,做出要攻擊的模樣。與此同時,楚軍水師也在江面上將水寨團團圍住。

秦營中。

主將唐冀站在營牆上,見巴人正在準備攻營,臉上不禁充滿了擔憂,不經意間瞥了一眼周圍的士卒,見他們惶恐的竊竊私語,臉上的擔憂更加濃厚了。

水師大都是巴人士卒,各地的巴人已經反了,這個消息他知道的清清楚楚。爲此,他可以封閉了大營,禁止所有的巴人出入大營,以斷絕大軍與外界的聯繫,讓營中的巴人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事。

若非如此,軍中的巴人得知墊江被巴人重新奪回後,恐怕就已經反了。

只是,現在巴人殺到軍營之外,唐冀看着營外的巴人旗幟,就知道要遭,眼下情況,巴人都敢殺到秦軍大營之外,只要巴人不傻,就知道巴地發生了什麼。

此時,周圍的秦軍將士也發現了巴人的旗幟,同時也發現了軍中的巴人士卒看到巴人旗幟後,神色有些不對勁。

與江上的楚軍不同,陸上來的都是巴人!

“將軍,眼下如何是好?”副將走到唐冀身邊,悄悄地問道。

“讓軍中將領做好準備,隨時鎮壓士卒!”唐冀一臉遲疑的嚥了咽口水。

現在,唐冀心中還有些遲疑,不知道外面來的是周圍的巴人,還是楚軍帶來的巴人。

若是前者,唐冀自負還可以鎮壓大軍一段時間,說不定援軍再過兩三天就到了呢!

若是後者···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來我往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來我往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