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

韓王說着這,停頓一下,接着道:“那時,楚王爲了避免都城被圍,必然會向各國妥協求和,而我等便不用勞師遠征淮南甚至江東,就可以復立越國。同時,各國也可以逼迫楚國割讓土地,齊國宋國取淮北,魏國取陳蔡,我韓國取鄧宛葉,秦國取漢北,各國各有所得,豈不一舉多得!”

趙王看着一旁侃侃而談的韓王,臉上一臉的淡然,絲毫沒有因爲韓王忘記了趙國,而有所不快。

對趙國來說,無論攻打楚國何處,對趙國都是一樣,因爲所有從楚國奪取的土地,最終還是都要讓給其他國家。

齊王見韓王幫着秦國說話,立即與自己身側的儲子對視了一眼,二人微微頷首,然後齊王的視線轉到魏王身上。

齊王暗道:看來秦韓兩國對伐楚一事已經達成協議,伐楚之後,爲了抵抗楚國的報復,結盟的可能性極大。故而此刻,齊國要想與秦國爭霸,那就不能失去魏國,否則,大事皆休。

想着,齊王立即向魏王問道:“魏王,不知對於伐楚一事,魏國怎麼看?”

“這···”魏王在齊王開口後,見各國之君全都看了過來,頓時陷入遲疑中。

魏王瞥了一眼似笑非笑秦王與韓王,又看了一眼一臉笑容的齊王。

暗道:秦韓兩國聯合,對魏國大爲不利,與其跟韓國一起討好秦國,乞求秦國不要出兵攻打魏國,還不如繼續與齊國聯合,憑藉齊魏兩國之力以對抗秦韓兩國。

想着,魏王立即開口道:“韓王所言雖然有幾分道理,但是寡人卻以爲不妥。

我等在此會盟,商議的是如何復立越國,倘若各國圍攻楚國江漢,而棄越國所在的江淮於不顧。那麼此刻一直等待各國援軍的越國百姓,必然會大事所望,繼而不在反抗楚國的統治。

與此同時,天下人見我等的出兵方向後,肯定會嘲笑我等這次伐楚,乃是爲了擴張本國的領土,而不是真心想要復立越國,這就是我等爲了一己私慾,而棄天下公義於不顧。

如此,天下人如何看待我等,寡人爲之羞!”

齊王一聽魏王的話,便知魏國還未被秦國拉攏,於是立即開口道:“魏王所言不錯,我等出兵伐楚,乃是爲了討伐暴楚,而不是爲了一己私慾,爲了顯示我等的心意,還是攻打淮北好。”

接着,一直在一旁插不上話的宋王,立即跟着道:“不錯,魏王齊王言之有理。”

秦王蕩聞言臉色雖然沒有變化,但是心中卻是極爲不屑。

什麼天下人的說法議論,全是胡扯,天下各國,除了燕國,其他各國全在這裡了,哪還有天下人的看法。

難不成各國伐楚,還要在意楚國人的看法不成?

雖然心中不屑,但是秦王蕩沒有直接打魏王的臉,將這話宣之於口,而是問道:“魏王,若是攻打淮北,那麼秦韓兩國的糧道如何解決。”

說着,秦王蕩鄭重的向齊王魏王道:“千里運糧,十不存一,我秦韓兩國的大軍抵達淮北,那麼誰爲兩國之軍提供糧食。”

“這···”

齊王魏王露出一臉的沉重。

此刻從楚國傳來的消息,楚國已經明確暫時放棄淮北,要在淮水上阻擊各國之軍,如此一來,不僅是秦韓趙三國,連齊魏兩國的糧道也會變的極長。

如果齊魏兩國僅僅只是爲本國的大軍提供糧食,那麼還可以撐上一年兩年,但若是再加上秦韓兩國,那麼根本就撐不了幾個月。

而秦王蕩見齊王魏王久久沒有給出答覆,於是,又向一直在一旁沉默不語的趙王問道:“不知趙王以爲如何!”

趙王聞言笑了笑,見各國之君全都看了過來,沉吟一下,開口道:“寡人與楚國並不接壤,之所以再次與各國商議伐楚救越之事,乃是因爲楚國殘暴,是爲了復立越國。

故而,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無論攻打楚國何出,寡人都沒有異議。另外,即便最後能大勝楚國,逼迫楚王從江東撤軍,寡人對楚國的土地,也會分毫不取,以明心意。”

各國之君聞言愣了愣,然後紛紛開口道:“趙王仁義!”

說完,衆人全都沉默了,趙王的話說了等於沒說,對秦齊兩國的爭執沒有半點用處。

至於分兵而攻的問題,各國全都在腦海中仔細考慮過,但是都沒有提。

不僅是因爲分兵之後,有可能出現某個國家出工不出力坐享其成的問題。昔日各國合兵一處圍攻秦國,都出現遲到、出工不出力的情況,更何況分兵兩地呢!

此外,楚國的防線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如今近三十萬楚軍集中在淮水一線,僅憑齊國,乃至齊魏宋三國,想要突破淮水,攻擊淮南,這實在是太難。

而陳城聚集了十五萬大軍,並且城高池深,在糧草充裕,守禦之器充足的情況下,面對數十萬大軍強攻下,守住一年半載都不成問題。

至於方城丹淅一帶,方城山上有長城,易守難攻,秦韓兩國想要攻破方城長城,很難,秦韓兩國也不會拿自己的軍隊去死拼楚國長城,與其進攻長城,還不如進攻丹淅之間。

而丹淅之間,其他國家的軍隊難以抵達,也就只有秦韓兩國能使上勁,這裡雖然沒有長城,但是有丹水以及淅水。而秦韓兩國都是沒有水師的國家,攻破丹水的難度,恐怕比齊魏宋三國攻破淮水還難。

所以,留給各國的攻擊方向,可以選擇的地方不多。

要麼集中力量攻破淮水,要麼集中力量以陳地或者方城爲突破口。

此刻,趙王見秦韓兩國與齊魏宋三國全都互不讓步,沉吟了一下,開口道:“諸位,既然今日無法商議出結果,不如我等暫且休會,明日再會。”

各國之君相互看了一眼,然後點了點,應道:“依趙王之言,明日再議。”

各國之君回到各自的宮殿後。

秦王蕩前腳一踏入寢宮,立即對跟隨自己的甘茂問道:“丞相,今日之議,卿如何看?”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九百七十七章 責罰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四百章 往燕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八百章 退意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九百七十七章 責罰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四百章 往燕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八百章 退意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