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

昭雎與陳軫對視了兩個呼吸,接着感到殿中羣臣以及吳地之人全都看着他們倆,心中雖大怒陳軫不以大局爲重,但終究還是勉強堅持下去。

畢竟楚王生死不明,而陳軫名義上只是刺史令,知北涯的事情,雖然人人皆知,但是楚王畢竟沒有公開於衆,而他也沒有調用的權力。

想着,昭雎心中冷哼一聲,怒道:“也罷,既然刺史令不願追查楚王遇刺一事,那就請左尹與···”

說着,昭雎向周圍的看了一眼,然後看着屈署道:“三閭大夫,大王遇刺案,還請大夫與左尹去查個清楚。”

屈署看了看昭雎,然後又看了看地上的楚王,然後點頭道:“諾,請柱國放心。”

見屈署答應下來,昭雎立即大聲吩咐道:“傳令下去,城外守軍立即進入戰備狀態,等候軍令。”

“諾。”

此時,隨行的太醫趕了過來,見楚王倒在地上,立即讓人將楚王擡走。

而陳軫等人則是直接護衛在楚王身側,跟着離去。

直到楚王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昭雎轉頭向吳地之人看去,冰冷的目光從衆人身上一一掃過,見無人敢與他對視,這纔開口道:“諸位,如今大王遇刺,事態嚴重,爲了將此事調查清楚,還請諸君暫時留在宮中,協助左尹調查。請諸君暫且寬心,大王賢名,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的,只要查出諸君與此事沒有關連,便可立即立即宮城。”

“柱國說哪裡話。”昭雎話音一落,吳侯季歆立即出面應道:“大王遇刺,在下恨不能身代之,爲查出真兇,別說在下留在府中,就是讓在下全府配合左尹調查,那也是應該的。”

說着,季歆眼睛餘光瞄了一眼身側被侍衛擒住的章義,一股喜悅從心中涌現。

章義完了,無論他對此事是否知情,他都完了。

章義死後,整個吳地,還有誰能跟他這個吳侯比呢?

想着,季歆微微一嘆,若是剛剛出手的不是宋美人,而是自己的女兒季嬰,那就完美了。

可惜,剛剛季嬰被嚇傻了,直到被侍女帶走,都還沒有反應過來。

此時,季歆這個吳侯表態後,吳地的其他人紛紛附和道:

“不錯,吳侯說的是,我等必定全力協助左尹調查此事。”

“大庭廣衆之下,竟然公然行刺大王,這種罪大惡極之事,不可放過任何一個有關之人。”

“正是如此,所有關連之人全都死不足惜,全都應該滅其滿門。”

“···”

衆人表態之後,昭雎這才讓人將大家安頓在宮中,接着就往楚王寢宮而去。

進入寢宮,越過大廳,一到楚王的房間,昭雎猛然一愣,卻見楚王正坐在牀上,太醫正在給楚王包紮傷口,而其他跟隨而來的大臣,正默默的站立在兩旁。

熊槐坐在牀邊,見昭雎進來,正欲露出一個笑臉,不料扯住傷口,嘴角一抽,臉龐立即扭曲起來,緩了緩,直到刺痛平復下來,纔開口道:“柱國,你來了,今日幸得柱國出手,否則寡人凶多吉少矣!”

昭雎聞言,立即拜道:“大王萬金之軀,自有上天庇護,即便沒有臣也必定會安然無恙。”

說着,直起身體,見楚王臉色有些蒼白,立即開口問道:“大王,不知傷勢如何?”

“無妨!”熊槐語氣冰冷的道:“還好宋美人推了寡人一把,避開了要害,只是受了些皮外傷,修養幾日便可痊癒。”

昭雎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接着又見其他人面無異色,看來是早就知道此事了。

想着,昭雎突然一怔,想起楚王剛剛在大殿中突然暈倒之事。

既然楚王只是受了些皮外傷,那麼暈倒之事必然是假的了。

想到這,昭雎瞳孔一縮,行禮道:“大王,這次吳人行刺,臣心中激憤難耐,不知大王欲如何處理,臣願效犬馬之勞。”

熊槐聞言,冷冷一笑,不想又扯住傷口,立即咬緊牙根,面部不禁有些扭曲,頓了頓,緩過勁來,才平靜的道:“本來,寡人來江東,是打算親近親近吳越貴族的,並沒有大開殺戒的意思。

即便是那些心中依然怨恨楚國的傢伙,寡人也沒有殺戮的意思。不想,寡人這才祭祀完太伯季子,就在重重護衛下,就在深宮之中遭到吳人刺殺。

看來···寡人不將江東血洗一次,江東百姓是不知道寡人的威嚴。”

說着,熊槐向一旁的上官大夫看了一眼,然後開口道:“賢卿,給寡人剛剛交給你的名單請柱國一觀。”

“唯!”

上官大夫立即拿出一張帛書遞給昭雎。

昭雎遲疑的接過名單,打開一看,見帛書上密密麻麻的寫滿了人名,並標註好了他們的身份,全都是吳越之地的貴族豪強。

看畢,昭雎拱手行禮道:“大王的意思是?”

熊槐應道:“按圖索驥,寡人想請柱國出手,從這份名單上挑選出一半的人,直接滅門。至於另外一半的人,全部抓起來抄家,然後發配洞庭墾荒。”

昭雎一怔,再次大略一觀手中的帛書,這上面的人着實不少,若是將一半的人滅門,恐怕會殺掉上萬人。

想着,昭雎嚥了咽口水,然後小心翼翼的看着楚王問道:“敢問大王,這些人如何取捨,什麼人應該滅門,什麼人應該抄家發配?”

熊槐平靜的道:“隨便挑,反正都是對我楚國不滿的人,全都死不足惜。”

說着,見昭雎遲疑的看過來,熊槐解釋道:“柱國手中的名單,就是寡人在郢都之時所說需要遷移的那羣人,本來寡人的意思,就算寡人承擔一些惡名,也要將這些人遷走,免得他們在江東多事。

但是現在,寡人遭遇刺客,事情就不能這麼算了。雖然寡人不知這些人中誰參與此事,但是,無論如何,這次刺殺跟他們脫不了干係。所以,那就殺一半吧。殺錯了算他們命不好,沒殺錯,那就是他們死有餘辜。”

昭雎聞言,見楚王臉上憤憤不已,知道此刻楚王心中還有怨氣,於是,立即點頭應道:“請大王放心,臣這就去處理。”

熊槐微微頷首,等昭雎走後,看向陳軫道:“刺史令,知北涯的探子立即散步出去,給寡人盯緊江東各地。”

“唯。”陳軫立即拱手應道。

“還有,關於刺客一事,刺史令也要給寡人查清楚了,究竟是那些人牽扯其中,寡人要將此事查的清清楚楚,不能就這麼不明不白的被刺一簪。”

“請大王放心,臣這就去打探。”此刻知道楚王沒有大礙,陳軫沒有拒絕,直接拱手應了一聲,然後轉身離去。

接着,熊槐撞頭看向上官大夫道:“賢卿,立即傳訊給令尹以及邊關將領,告訴他們寡人無事,並讓他們做好準備,防備各國因爲江東動亂的緣故趁機來襲。”

“唯!”上官大夫聞言點頭應着,然後迅速轉身離開。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殺機重重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殺機重重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