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

很快,楚相昭雎使用水攻,一舉全殲魏宋兩國二十萬大軍,楚將唐昧大破齊宋聯軍,一舉俘虜齊宋聯軍九萬餘德消息傳到各國。

宋國商丘。

宋王一聽自己派去攻打楚國的十五大軍,在淮北一戰中,戰死八萬餘,還有三萬餘大軍被俘,另有三萬大軍下落不明,頓時便陷入驚恐之中。

一連兩日,宋王全都惶惶不可終日,一邊擔憂着太子貞會趁他實力大減起兵自立,就跟四十年前他自己乾的那樣。另一邊則更擔心楚人會趁勢殺過來向他問罪,然後國中的宋人見機不妙,就會把他賣了向楚人謝罪。

接着,就在宋王的恐懼中,宋臣唐鞅找到了宋王。

“大王,好消息,跟隨齊將匡章的曹贇將軍已經有消息了。”

宋王一聽剩下的三萬宋軍有了好消息,頓時精神一振,臉上的恐懼也稍稍舒緩,連忙問道:“曹將軍現在在哪裡?”

“在魏宋邊境,曹將軍來信說,淮北大敗,魏宋兩國戰領的楚地中,各地楚人紛紛起事,於是他不敢走潁東近道回國,而是與匡章一起繞遠路,從原本的楚魏宋三國邊境處回國。

現在曹將軍正率領三萬將軍駐紮在邊境,並送來兩份上書,一份上書是請罪書,另一份則是請示書。”

說着,唐鞅立即奉上兩份帛書。

宋王接過帛書展開一看,見曹贇手中的三萬宋軍並沒有損傷,已經被曹贇全部帶回宋國,不僅長長的吐出一口氣。

還好,曹贇還是忠於他的,並且還不算糊塗,沒有走潁東近道。

否則,一旦駐紮在潁東公子服趁機奪取大軍的指揮權,那他就徹底失去了宋國的軍權,如此,他就全完了。

不過,宋王看着曹贇請罪書的末尾一段話,上面說公子服並沒有出兵連捷齊宋兩國的敗兵,而是留在原地按兵不動。

看到這,宋王心中擔憂頓時消散了一半,公子服沒有動手,這就是說明太子貞也沒有動手,如此,他也就不用擔憂太子貞趁機謀反而睡不着覺了。

只是,他一想到楚將唐昧已經收復陳地,並且一邊在陳地坐鎮,一邊遣師西進上蔡,而後,他又擔憂起來。

上次五國伐楚佔領的楚地,現在魏國佔領的地盤已經全部被楚人收復,一旦黃君攻克上蔡,則韓國佔領的楚地也全都被楚人收回,如此,楚國還剩下的失地,那就只有被宋國佔領的潁東之地了。

歸還潁東之地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宋王卻擔心楚人會趁勢殺入宋國,然後兵圍商丘。

齊魏宋三國新敗,而宋國剩下的軍隊又全是太子貞手下的楚人軍隊,一旦楚人來襲,他可是半點辦法也沒有。

想到這,宋王頓時打了一個寒磣,然後苦思無解的情況下,看向唐鞅問道:“賢卿,如今寡人大敗一陣,陷入內憂外患之大危局,不知賢卿何以教我。”

唐鞅聽到宋王的詢問,頓時深深的皺起眉頭,正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眼下五國新敗,宋國已是內無守禦之士,外無各國援軍,當此之時,宋王沒辦法,他同意也沒有辦法。

沉默了一陣之後,他看到宋王越發期待的目光,就在他無計可施之際準備向宋王請罪之時,他突然發現就在這短短的兩三天裡,宋王越發的蒼老了。

雖然宋王的目光依舊炯炯有神,但他臉上的皺紋以及頭上雪白的發須,無不顯示着宋王的老邁。

此時,唐鞅突然想起來,面前的宋王已經八十歲了。

八十歲還這麼健壯的國君,這可是千年難得一遇的奇蹟。

想着,唐鞅腦海中靈光一閃,拱手道:“大王,臣有辦法了。”

“什麼辦法?”宋王頓時精神一振。

唐鞅應道:“大王,臣的辦法就是示之以弱。”

“示之以弱?”宋王遲疑的看着唐鞅,現在宋國還用得着示之以弱麼,一戰大損十二萬精銳,這已經是精銳盡失了,宋國還從來沒有那一天像現在這樣虛弱過,這樣的宋國,楚王就算用腳想,也能想象的出宋國有多虛弱。

此時,唐鞅解釋道:“大王,臣的意思不是宋國向楚國示弱,而是大王向太子與楚王示弱。”

宋王不解的問道:“有區別嗎?”

“有。”唐鞅拱手道:“眼下內憂外患之局,一在於太子,二在於楚國,是故,只需大王向太子示弱,以身體有恙爲由,請太子暫時主持國事。如此,一則可以穩住太子,二則可以通過太子穩住楚國。

而楚王見到大王退居幕後,而太子在主持宋國大局,如此,以太子與楚國關係,楚王必定不會興師來伐。接着,只需讓太子將我們佔據的潁東之地還給楚國,如此,楚國之患則解。

與此同時,大王還可趁太子與楚國交涉的時候,將各地忠君之士調來商丘,等大軍一到,大王掌握了商丘的大局,則內憂也將迎刃而解。”

宋王聞言滿臉遲疑的嘀咕着:“示之以弱,退居幕後,讓權於太子······”

沉吟許久,宋王遲疑的看着唐鞅道:“賢卿還有其他辦法嗎?”

唐鞅聞言,在宋王期待的目光中緩緩搖頭,然後又勸道:“大王不必擔憂太子,這一次太子可是並沒有隨楚人行動,否則···”

不久,太子貞進入宮中,見宋王靜靜的躺在牀上,頓時露出狐疑之色,然後小心翼翼的向前行禮。

太子貞彎腰之後,等了一下,卻沒聽見宋王讓他免禮的聲音,他不由遲疑的向牀上的宋王看去。

這一看,卻不禁讓太子貞大爲失色,只見宋王滿臉病態,雖是靜靜的躺在牀上,但其緊鎖的眉間,無不顯示着宋王此刻正陷入深深的擔憂與自責之中。

尤其是那遊離的目光,以及嘴角緩緩溢出的口水,無不顯示着,似乎此時他父王的神魂似乎不再這裡。

看到這,太子貞不禁在心中憐憫的一嘆:父王已經八十歲了,已經徹底老了。

此時,一旁的侍者見宋王沒有迴應,不由上前一步,輕輕的提示了一下宋王。

接着,侍者見宋王還是沒有反應,又提高了聲音,再次提示了一下宋王。

宋王依舊沒有反應。

侍者見狀,再次提高了聲音,如是者再三,宋王才反應過來。

接着,宋王用虛弱的聲音道:“太子來了,寡人···淮北之敗······”

就在宋王在太子貞面前胡言亂語的時候,此時,千里之外的大梁,魏王雙手顫抖,雙目充滿血絲的看着手中的情報,心中充滿着怒火與絕望的道:

“淮北慘敗,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沒,將軍公孫喜下落不明···”

“···可惡,公孫誤我···”

“噗···”

魏王一口心血噴出,然後直接昏死在王位上。

另一邊。

韓國新鄭。

韓王幾瑟同樣震恐的道:“淮北一戰,楚國斬首俘虜聯軍三十萬,僅餘匡章率領十萬齊宋聯軍逃亡。

楚將唐昧已經攻克陳城上蔡兩地···

魏韓聯軍連夜撤回,秦韓聯軍連夜撤回,甘茂同樣率軍連夜逃亡···

五國伐楚慘敗而歸···

這楚國要是報復起來,寡人應該如何是好,要知道楚王待我如親子,而我即位後第一件事就是下令韓軍繼續伐楚。

要是楚王惱羞成怒···”

此時,韓相公叔聞言,立即安撫韓王道:“大王勿憂,五國雖然慘敗而歸,但是我韓國的軍隊卻並沒有多少損失,現在真正應該擔憂的,乃是魏國與宋國,尤其是宋國。”

“相國說的是,可是,楚國以及其輕微的代價,就重創齊魏宋三國,如此,等楚王教訓了魏宋兩國,然後出兵伐我,那寡人應該如何是好?”

“這···”公叔頓時遲疑了,楚國也並非沒有出兵伐韓的可能。

當初楚國正在危難之中,楚王還能好言安慰韓王,但是現在楚國威震天下,楚王會不會轉頭教訓韓國呢?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接着,韓王幾瑟遲疑了許久,然後猛地一拍王案,從王位上站起來,然後用不容置疑的語氣道:“楚王待我如親子,而我即位後還未與楚王一見,這着實是失禮。

是故,寡人決定去郢都朝拜楚王,以明寡人心意,寡人一直都是如對待父親一樣對待楚王的,以前做公子時是這樣,做太子是這樣,現在做了韓王,我還是這樣···”

趙國邯鄲,趙王看着南方的情報,不由感嘆道:“計劃不會變化,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齊王秦王:“···”

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禮物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
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禮物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