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

熊槐聞言一怔。

若是這封給太子貞的兩百里地依然屬於楚國,猶如楚國送給太子貞的湯沐地一般,只能享受封地的食邑,而沒有封地的治權。

這對太子貞來說,助益太少。

一旦有事,太子貞就不能直接從封地調兵。

一旦調兵,便成了楚國干預宋國內事,而是不是宋國的內戰。

而太子貞沒有封地的支持,則如斷一臂,若是宋王真的要跟楚國反目,並下定決心廢太子時,恐怕太子貞將毫無反抗之力。

想着,熊槐幽幽一嘆。

在秦齊魏三國全都已經走到楚國對面的情況下,他決不會將對楚國來說十分重要的宋國,寄託在宋王對太子貞的父子之情上。

尤其是之前宋王已經露出要廢太子意思的情況下。

想着,熊槐遲疑的看向左成:“賢卿是如何回覆宋王的?”

左成應道:“大王,臣對宋王說:大王是爲報恩,自然是真的要將地封給太子貞,斷然沒有將地封給太子貞,而地還屬於楚國的這這種說法。”

熊槐鬆了一口氣,笑道:“賢卿所言極是,區區兩百里地,寡人還是送的起的。”

左成歸來後不久,又有人來稟報道:“大王,太子貞來訪。”

熊槐聞言,喜道:“快傳!”

“唯。”

不久,熊槐見太子貞一臉喜色的走了進來,便知道他已經得到回都的消息了。

果然,禮畢之後,太子貞立即拜謝道:“大王,在下已經父王召貞回都的詔令,明日就會啓程返回商丘,今日特來辭謝大王。”

說着,太子貞頓了頓,然後臉色一正,鄭重的行禮道:“另外,還請大王放心,待在下返回商丘,一定會將田不禮等人盡數驅逐宋國,不會讓楚宋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出現任何瑕疵。”

“好!又太子親自出手,寡人也就放心了。寡人相信,只要沒有那些齊人,楚宋兩國的友好關係,一定會長久的維持下去的。”熊槐笑着點了點頭,這驅逐田不禮就是之前楚國幫助太子貞的條件。

宋國這幾年一直在齊楚之間搖擺不定,而且不久前田不禮還狠狠的將親楚派給清洗了一次,以致楚國對宋國的影響力大減。

熊槐擔心宋國雖然在楚國的強壓下不得不倒向楚國,但是,那些親齊派一日不除,他就難以心安。

而清洗宋國親齊派的事情,乃是宋國內政,楚國也難以直接插手。

現在,送太子貞回都,正是楚國清洗宋國齊人的一個契機。

本來,熊槐還有些擔心,單憑太子貞之力,或許還有些困難,還需楚國出力,這會導致宋王不喜。

但現在···

熊槐想起燕國來,不由呵呵一笑,田不禮只能跑路了。

頓了頓,熊槐看着太子貞道:“太子,田不禮一事寡人並不擔心,現在寡人關心的問題是,太子回都之後,這淮北地太子會讓何人駐守?”

太子貞拱手應道:“請大王放心,東部的兩百里地,在下已經讓人推將軍臧信淮北守,有藏將軍在,泗西城必能與淮陰保持友好關係。”

“是臧將軍啊,不錯,不錯。”熊槐點了點頭,臧信與太子貞一向交好,而且一直都與楚國的關係良好,有臧信在,泗西城就沒有多大的問題。

接着,太子貞見楚王認可了臧信後,繼續開口道:“至於大王封給在下的那兩百里地···”

說着,太子貞看着楚王不禁有些遲疑。

這兩百里地並不是一塊小地方,雖然楚王已經開口封給他,但是,這只是讓他返回商丘的由頭罷了。

這一點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可不敢直接將這麼大的地盤給吞下去。

想着,太子貞拱手道:“這雖是在下的封地,但終究是楚國的土地,按照楚國的規矩,封君的令尹應該由大王直接指派,故而,在下希望大王能指派一位令尹,全權負責封地事宜。”

聽着太子貞的話,熊槐笑了笑:“太子,宋王懷疑寡人的用心也就罷了,怎麼太子也懷疑寡人的用心呢?爲了報答救命之恩,難道區區兩百里地寡人也捨不得?”

“這···”太子貞難以置信的看着楚王。

熊槐哈哈笑道:“寡人說了要送兩百里地報恩,那就一定會送,莫非太子以爲之前寡人所言,僅僅乃是爲了送太子回都嗎?”

“不!”熊槐自問自答道:“送太子回都是真,送地同樣也是真,這兩百里地,寡人是真的要封給太子。”

說着,熊槐見太子貞一臉的震驚之色,笑了笑,接着道:“太子,關於鎮守封地的人選,若是太子沒有人選,寡人倒是可以給太子一位。”

“不知大王屬意何人?”太子貞疑惑的問道。

“不是旁人,正是太子的長子公子服。”

太子貞聞言,心中大喜。

如果說他原本還有些懷疑楚王的用心,那麼現在他一點也不擔心了。

公子服是他的長子,讓公子服鎮守淮北封地,與東面的臧信守望相助,如此,他就沒有後顧之憂,可以放心大膽的回都了。

原本他最大的底氣就是自己做了快三十年的太子,在國中聲望甚高,即便是他父王想要廢他,也得考慮再三。

現在,有淮北之地四百里,那就有了足以立身保命的根基,有自己長子坐鎮一方,那麼誰還敢對他下手呢?

即便是他父王,宋國之君,那也不行。

想到這,太子貞立即感激的長拜行禮道:“多謝大王厚愛,今日之恩,來日必有厚報!”

“哪裡,太子客氣了,寡人所願,不過是希望楚宋兩國交好罷了。”熊槐哈哈一笑。

太子貞聞言,鄭重的許諾道:“請大王放心,只要貞還在宋國,那楚宋兩國的友誼就不會斷絕。”

“好!”熊槐大喜:“如此寡人也就放心了。”

···

接着,太子貞於次日啓程返回宋都,三日後抵達商丘。

而後,就在太子貞返回的商丘的第二日,宋國朝中便掀起了一場浩大的倒齊活動。

太子貞一黨,宋國的親楚派,還有一些之前被田不禮罷免誅殺的大臣,紛紛聯繫世交好友,對田不禮一黨展開攻擊。

一時間,宋國國中風起潮涌,浪花一朵接一朵,源源不斷的向以田不禮爲守的親齊派撲了過去。

當熊槐得到田不禮羽翼大損,在宋國勉力堅持的消息的時,頓時鬆了一口氣,這次北上淮水的戰略目標算是全部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看看齊王面對眼下的亂局···

是勉勵維持呢?還是遊刃有餘?亦或者進退失據?

想着,熊槐將目光投向北面,這齊王地的能力,將決定楚國接下來的對外政策,究竟該怎麼調整。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