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

此時,葉巡陷入了深深驚疑之中,楚國在漢北的新法纔剛剛開始展開,甚至楚王還在漢北各縣巡視中,這種情況,那些人就無視了楚王,在漢北郡中搞出這樣的事情,這着實讓他心中充滿着驚恐以及震怒。

此時,門客鄧遺遲疑道:“縣公,應該不至於吧。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各地貴族迎娶陣亡百姓遺孀的風潮,是從司馬景缺哪裡刮起來的,而且還得到了太府尹金君同的響應。

無論是司馬景缺,還是太府尹金君同,全都是用重禮納妾的,且也沒有將妾室的子嗣也帶在身邊,並還派人將對方的子嗣安頓下來,這可沒有絲毫不軌之心啊。

而且,丈夫身死,妻子改嫁,這可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且各國對於寡婦都是採取鼓勵再嫁的。

所以,在下以爲,這會不會是大王授意的,只是下面的人看到衆多孤兒寡母之後,將大王的意思曲解了。”

“不,這一定是有人暗中破壞變法,並想要打擊大王的聲望。”葉巡冷着臉搖頭,然後看着鄧遺詢問道:“若是我所記不差,先生有一個堂兄在襄陽用事吧。”

鄧遺聞言點了點頭。

“那先生與尊兄多久通信一次?”

鄧遺一怔,然後臉色蒼白的應道:“若是尋常時分,短則三五月,長則年許才通訊一次。若是有事,則立即派人前去通知,一兩天內就可打一個來回。”

“是啊!”葉巡點頭嘆道:“鄧地距離襄陽不過咫尺,一天就可以打一個來回,可即便是這樣,通信一次也是困難重重,可是這次娶妻納妾的事情,可是短時間內就從漢北郡最北方的魯陽傳到了最南端的鄧縣,而且連娶妻吞地這種隱秘之事,都鬧得人盡皆知。

就這,難道還不是有人在暗中阻礙變法嗎?”

“這···縣公說的是。”鄧遺同樣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接着,葉巡又嘆道:“娶其妻,而不納其子,則其子父母皆失;娶其妻,納其子,然後殺子吞地,則戰死的勇士,將一無所有且血食不存。

這樣的事情一旦在漢北郡全面爆發,百姓都知道自己爲國戰死後,自己的妻女將淪爲他人的妻妾,自己的子嗣將被他人暗害,自己的土地將會被他人吞併,那麼未來國人還將如何相信大王,如何才樂意爲國死戰呢?

所以說,這背後的人,不僅該死,而且就算是五馬分屍也算便宜他了。”

說着,葉巡面色堅定的道:“不行,我必須要儘快向大王進言,儘快阻止此事。”

“縣公此事還需三思而行啊。”鄧遺勸道:“若是娶妻納妾之事真的是大王暗中授意的,那麼縣公此時進諫大王,臣擔心大王會誤會縣公。

而且,這事明面上是司馬玉太府尹在提倡號召,若是縣公向大王進諫,臣擔心司馬與太府尹會因此而怨恨縣公。

司馬出自景氏,而太府尹身爲金君,父子兩代人都受大王信重,縣公雖然出自葉公一脈,但畢竟只是疏遠的支脈,而且現在葉公也剛剛行冠禮不久,尚且人微言輕,無法與這兩人相比,更何況縣公你呢!”

葉巡笑道:“在下身爲鄧縣尹,大王將萬戶大縣鄧縣交予我手,我既然已經發現了地方上的隱疾,卻又因爲畏懼國中重臣的權勢,而隱瞞不報,不敢上諫大王。

如此,在下豈不辜負了大王的信任,豈不辜負了恩師的淳淳教導,豈不辜負自己的內心。

先生不必說了,在下一定是要向大王進諫的。”

另一邊,此時熊槐從析邑離開,沿淅水丹水而下,接着又從丹口轉向而東,沿漢水前往鄧縣。

“大王使者傳詔,大王的車隊明日就要抵達鄧縣,不知縣府可曾打掃完畢。”

“縣公請放心,縣府已經打掃清空完畢,只等大王入住了。”

“善···先生,我讓你找的小孩,不知先生可找到?”

“已經找到了幾個聰慧的小孩,並且已經將詩句傳授他們,並讓他們背熟了,不會耽誤了縣公的大事。”

“善!”

另一邊,熊槐離開析邑後,繼續將西部的諸縣巡視完,然後沿漢水而下,前往鄧縣。

到了鄧縣之時,鄧縣尹葉巡已經在鄧縣邊界處相候,熊槐與鄧縣尹見面之後,便讓葉巡帶領的鄧縣士卒爲前驅,然後向鄧城而去。

等進了鄧城,熊槐透過車窗,見兩邊道路上的百姓,面上已經沒有多少哀傷,似乎戰爭的陣痛已經過去。

隨着王車不斷的前行,王車所經的西市,幾乎所有的商店裡全都充滿着商品,並沒有見到一處店鋪關門,似乎本地的商業並沒有受到戰爭的困擾。

最重要的是,熊槐看到路上絡繹不絕的秦國商隊時,不禁開口讚道:“鄧城百姓面無哀色,鄧城的商業依舊繁華如故,甚至,襄陽城興起後,依然還有如此多的秦國商人經過鄧城前往郢都,這就說鄧縣尹治理有方啊。

鄧縣尹不愧是太傅的高徒,足可爲一郡之長矣。”

說話間,熊槐不由對鄧縣尹心生好感。

不久,王車便到了縣府,熊槐從馬車上下來,正見鄧縣尹已經在王車旁等候。

此時,葉巡見楚王下車,立即走向前去,充作嚮導,拱手道:“大王,縣府已經爲大王準備好,大王請入內。”

“善。”熊槐點了點頭,應着:“賢卿與寡人一同入內。”

“謝大王。”葉巡拱手一謝。

接着,就在熊槐一隻腳邁入縣府之時,此時,縣府外的一個角落中傳出一陣稚嫩的歌聲:

“有杕之杜,有睆其實。王事靡盬,繼嗣我日,日月陽止,女心傷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

聽到歌聲,熊槐前進的腳步頓時一滯。

這是一首妻子思念在前線的丈夫的詩,說的是丈夫常年被國君徵召出征在外,妻子在家日夜思念的情形。

此時,鄧縣縣尹葉巡見楚王聽到歌聲後停了下來,立即拱手道:“大王請恕罪,之前方城一戰,許多鄧城子弟命隕方城,永遠也無法返回鄧城。是故,許多失去丈夫的女子,便在思念亡夫的時候,情不自禁的唱起了這首古詩。

一來二去,鄧城的許多小孩都會唱這首古詩了。”

熊槐點了點頭,感嘆道:“妻子失去了丈夫,心中有所哀傷,甚至是在心中有些埋怨寡人,這也是正常的。不過,寡人此行,不就是爲了撫慰他們內心的悲痛麼!”

葉巡聞言,立即拱手道:“大王仁德!”

熊槐面色莊重的點了點頭,然後另一支腳也向縣府邁去,只是腳還未落地,那羣孩子已經唱完了剛剛的那首古詩,然後又換了一首: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此時,熊槐一聽孩子的歌聲,便立即停在了縣府門口。

做爲一個合格的楚王,熊槐雖然只是聽了一個開口,但他已經知道那羣孩子唱的是那一首古詩。

這是小雅中的《蓼莪》,這一首紀念父母的哀悼詩,凡是唱這首詩的人,必定已經父母亡故。

可問題是,之前漢北保衛戰,男丁是死傷慘重,這個熊槐自然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可他同樣也一清二楚的是,戰事中,婦女只是負責運輸,並沒有出現多少損傷。

現在一羣孩子卻在他剛剛抵達鄧縣的時候,在他耳邊悼念他們的父母,這就有問題了,而且還是大問題。

葉巡拱手道:“大王···”

“等等!”熊槐擡手製止了葉巡。

此時,那羣孩子的歌聲還在傳過來: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

待一首悼詩聽完,熊槐的臉色瞬間冷了,然後冷哼一聲,便撇下葉巡,徑自向鄧縣縣府中走去。

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三百章 會盟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
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三百章 會盟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