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

此時,熊槐已經離開景翠的戰車,而是站在專屬於楚王的雄偉的王車上,激動難耐的等待着投誠的越將的到來。

隨着越王率領的這隻越國主力全軍覆沒,接下來攻略越國各地行動,將再無阻礙。

失去了越王的號令,再加上公子玉暫時無力控制整個越國,各地互不統屬,將陷入各自爲戰。如此,諾大的一個越國,將會成爲一盤散沙。

只等楚國大軍一到,就可輕而易舉的將越國各地置於楚國的統治之下。

想到這,熊槐的呼吸頓時急促起來,久久不能平復。

當然,進攻越國各地的事情,是以後的事情。

而現在···

熊槐看着不斷從身邊經過,被楚軍押解回楚營的越人,看着他們恐懼的面龐,暗道:

ωωω¤ⓣⓣⓚⓐⓝ¤co

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安撫眼前這些投降的越國將士。安撫這些將士並不是目的所在,真正的目的,而是爲了在不久的將來,可以通過這些將士,安撫整個越國。

之前的正面決戰中大敗越軍,進而絞殺越軍大部,就是用威,是爲了恐嚇越人,讓越人不敢輕舉妄動。

那麼現在,如何善待越人,就是用仁。

只用威,只會讓越人仇視楚人,不服統治。只用仁,則會讓越人無所顧忌,不會把楚國的號令放在心上。

恩威並用,這纔是快速吞併他國的方法。

正想着,鄧陵光已經帶着一個越將走了過來,然後在十步之外停下,稟報道:“大王,臣奉命已將向我楚國投誠的越將帶來。”

“好。”熊槐笑着點了點頭,然後看着一身血跡的公孫海問道:“不知將軍是何人?”

公孫海一路走來,腦海中始終迴響着景陽的話,心中一直擔憂楚王會如何處置他。

究竟是如景陽所說,會被楚王處死呢?還是如莊蹻所說,會受到楚王的禮遇!

這兩種主要的思緒意外,越王的話同樣也不時在腦海中冒出來。

楚王會不會像昔日楚國安置吳國投誠的公子一樣,讓他率領殘餘的越軍鎮守一地呢!

只是,當公孫海走到楚王之側,見到高居於戰車之上楚王時,頓時緊張的腦袋一片空白,直到楚王開口相詢,心中打了一個激靈,立即深伏於地,急道:

“臣仰慕大王仁義久矣,越王無疆,殘暴失德,越國之中,不滿無疆者多矣,親子不附,大臣離心,無疆可謂衆叛親離。故,臣一聽大王討伐無疆,便心向大王,伺機投靠楚國,直到今日,才抓住機會,一舉斬殺無疆,率不滿無疆的越國將士,前來投靠大王,萬望大王收留。”

說完,便一動不動的伏在地上。

熊槐頓時一愣,本來只是問了一聲他是何人。

結果越將答非所問,趁機表忠心。

對於越王之死,早就有人來稟報過了,越王乃是自殺而亡,並非他殺。對於越將的關於越王殘暴,心慕楚國的話,熊槐一點也沒有相信。

但是,熊槐見越將背上的衣服已經被汗水侵溼,心中肯定,這個時候,越將心中肯定害怕極了。

不僅是越將。

熊槐把目光投向不遠處被押解回營的越軍將士,見他們臉上同樣暗淡無光。

不由暗道:想必,這些人心中一定也在害怕,對未來充滿着擔憂吧。

想着,熊槐便哈哈大笑,故意高聲道:“將軍快快請起。將軍臨陣倒戈,不惜於萬軍之中斬殺越王來投,寡人自然是相信將軍心中仰慕楚國的,同樣也萬分樂意接納將軍。”

說着,熊槐又看着不遠處的越軍將士道:“不僅是將軍,其他越國將士,寡人同樣也願意接納。不僅如此,而且寡人在此許諾,這一戰向楚國投誠的越人,寡人會尋地安置,而不會將投降的越人貶爲奴隸。”

熊槐的聲音很大,瞬間便傳到了周圍的越人的耳中。

這些人一聽楚王在衆目睽睽之下許諾,頓時全都鬆了一口氣,不再擔心被楚人送去挖礦築牆。

見周圍的越人臉色一鬆,熊槐點了點頭,目的已經達到。

於是,又將目光投向公孫海,見其此時已經起身,正低頭站在原地,便笑道:“將軍,此戰之前,寡人曾向諸將士許諾,只要誰能爲寡人帶來越王,無論死活,寡人都將裂土封君。雖然將軍不是楚將,但是,寡人的承諾對將軍依然有效。待寡人班師回朝,便兌現之前的承諾,封將軍爲楚國封君。”

公孫海剛剛聽到的楚王的寬慰,心中已經稍稍安定。

此刻,一聽楚王鄭重的許諾,頓時心花怒放,喜出望外的長拜道:“大王仁義無雙,臣願鞍前馬後,以報大王之恩。”

說着,腦海中又冒出越王臨時之前的話,暗道:被大王說中了,楚國果然打算尋地安置越人,以牽制公子玉。

熊槐見公孫海臉色露出大喜之色,然後再度下拜,點了點頭,同樣露出一股喜色,笑道:“將軍快快請起。”

公孫海立即應道:“是,大王!”

待公孫海起身,熊槐立即指着身邊的一輛戰車道:“將軍來投,寡人心中歡喜,故願與將軍一同迴歸大營。”

公孫海拱手應道:“願尊大王之命。”

公孫海登上戰車之後,熊槐一面命人驅使戰車返回楚營,一面向另一輛車上公孫海問道:“不知將軍怎麼稱呼······”

戰後,楚營。

諸將先後回到王帳覆命,景翠將各部的戰果大略統計之後,才最後進入王帳稟報道:

“大王,此戰我軍大勝而歸,斬獲越王及越公子蹄,另斬殺包括越淮北守王行在內,越軍偏將職位以上者二十餘人,捕獲偏將十七人。至於普通的士卒,先後斬首八萬有餘,俘虜三萬餘。”

接着,又遺憾的道:“另外,越軍左右兩翼以及前期在正面交戰的越軍,逃走四萬餘,已向淮北各地潰散。”

聽着景翠的稟報,熊槐笑的眯起眼睛,道:“柱國不必在意,這些潰軍無論怎麼逃,只要過不了淮水,就只能留在淮北,這對我們接下來攻略淮南,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對於楚王的話,諸將沒有半分意外,這淮北之地,楚國會要,但不會堅決的要,不久就會捨棄,這些越國潰軍散落在淮北,對楚國來說,並不是問題。

而且,越國的根基不在淮北,越人想要憑藉淮北復國,不要說楚國同不同意,而且這也要問問齊國答不答應。

公孫衍在熊槐話音落下後,便立即拱手道:“大王,多虧了公子玉提前將淮北的船隻付之一炬,潰散在淮北的數萬越軍,要想返回淮南,恐怕得游回去。”

熊槐聞言哈哈大笑道:“不錯,此戰最大的功臣,非公子玉莫屬。”

衆將聞言,全都跟着楚王大笑。

感謝書友看灰機會飛的五百賞!

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六百章 心傷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
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六百章 心傷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