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

鹹尹範環府上。

當範環得知黑帝廟外已經聚集十萬男女老幼的人羣后,不禁長嘆一聲,接着又沉默許久,然後吩咐道:“來人,立即通知那些與我交好的人,就說我要去黑帝廟外爲國祈福。同時,我也邀請他們也去祈福。”

門客衛圃一愣,然後立即應道:“諾。”

馬車上。

衛圃沉吟許久,終於忍不住問道:“君上,不久前君還大聲斥責去黑帝廟外祈福的左尹上大夫等人乃是國賊,乃是禍亂國家的亂臣賊子,羞與之爲伍。

爲何這纔過去半天,君卻主動前去祈福,與左尹等人同流合污呢?”

範環看了看衛圃一眼,見他臉上露出一臉不解,輕輕搖頭一嘆:“唉,知我者謂我何憂,不知我者爲我何求,先生跟我十餘年,卻終究還是不瞭解我啊!”

“臣慚愧。”衛圃微微低下頭,但目光卻始終不離範環的臉。

此時,範環沉吟了一下,緩緩開口道:“之前我大聲訓斥左尹等人,那時因爲左尹等人的行徑確確實實乃是禍亂國家的不臣之舉。可是,現在,黑帝廟外已經聚集了十萬之衆,而且隨着大火的繼續蔓延,還有更多的百姓在不斷趕往黑帝廟。

此時此刻,大勢已經轉到左尹這邊了,大王所支持的變法,已經難以爲繼。”

說到這,範環長嘆道:“若是這一場爭鬥乃是我楚國與他國的爭鬥,就好比上之前各國伐楚之時,雖然大勢一直都不在我楚國這邊,我範環雖然不肖,但也願意爲楚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可是,眼前的這一場爭鬥,完全是我楚國內亂,稍有不慎就會釀成一場導致我楚國四分五裂的大難。”

說着,範環見衛圃面上任有疑惑,便搖頭嘆道:“先生見事何遲矣,眼下雖然左尹已經佔據絕對上風,但是左尹他們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左尹他們手中並無軍隊,郢都之外,還有十萬精銳楚軍,這些軍隊還在柱國以及大王的掌握之中。”

衛圃聞言,更加疑惑的道:“君上,既然軍隊還在大王的掌握之中,這就說明大勢也還在大王的掌握之中,君又何必在此時倒向左尹,逼迫大王呢。

萬一···”

剩下的話衛圃雖然沒說,但是範環知道衛圃想要說什麼。

“唉!”範環嘆道:“先生這麼想沒問題,我最擔心的是大王也這麼想並打算這麼做,所以我這纔要去黑帝廟外祈福,以阻止大王走出這最後一步。

或許···大王出動軍隊後能鎮壓這一場禍亂,但是鎮壓之後呢?”

“鎮壓之後?”衛圃聞言一滯,張了張口,話到了口中卻說不出來。

範環見衛圃說不出來,便自己應道:“一旦大王出動軍隊鎮壓,那麼直接後果便是大王威嚴掃地,以致大臣不信,貴族不附,百姓不服。並且大王的仁義之君也會轉瞬變成殘暴嗜血之君,如此,各地封君聞之,必定紛紛起兵反對。

要知道,我楚國的貴族,那可是···”

此時,範環嗤笑了一聲,接着一臉難看,語氣低沉的道:“到了那時,我楚國一定會面臨四分五裂的局面。一個強大的楚國,一個威逼天下的楚國,轉瞬間便徹底衰弱下去,而且還會四分五裂,這不是我想看到的。

所以,爲了大局,現在我也變成了亂臣賊子,我也要同流合污,我也要去逼迫大王。”

說到這,範環悲慼的道:“而我這個亂臣賊子唯一想要的,那就是儘可能的保住楚國的元氣。爲此,哪怕是賠上我的性命那也在所不惜!”

“君上!”衛圃大驚失聲。

剛剛他一聽範環語氣中的死意,又見範環眼中露出堅定不移之色,已侍奉範環十餘年的他,哪能不知道此時範環已經決意要給楚王陪葬了呢。

衛圃還未開口相勸,就已經被範環打斷:

“先生不必多說,還請先生看在你我君臣十餘年的份上,日後盡心輔佐少主便是!”

“···”

黑帝廟中。

“大王,左尹又來了,正在廟外跪着。”

熊槐一聽太卜稟報,立即在心中痛罵:“哼,亂臣賊子!”

“大王,司馬景缺也來了。”

“哼,這個傢伙,早知道當初就應該處死他。”

“大王,鹹尹範環來了。”

熊槐一驚:“連一向忠心耿耿的鹹尹也背叛了寡人。”

就在熊槐震驚間,太卜拿着一個木盒走了進來:“大王,知北涯密報。”

熊槐一怔,立即接過木盒,接着打開木盒掏出紙張展開一看,頓時破口大罵:

“混賬東西,什麼是大局?大局,寡人就是大局,什麼時候輪到需要寡人去顧全大局了,範環這個老東西,也是亂臣賊子!”

剛剛退到大門口的觀遊一聽,臉色一變,立即深深的低下頭,快步消失在門口。

“大王,城中貴族大部分都來了。”

“···”

“大王,郢都羣臣已經來了大半。”

“···”

“大王,江漢之間的封君大部分都來了。”

“···”

隨着廟外的消息不斷傳來,熊槐原本還有些僥倖的內心,也漸漸冷卻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大火繼續蔓延,隨着太陽緩緩西陲,熊槐的身軀也漸漸變得冰冷,渾身感不到絲毫暖意。

隨着祈福活動逐漸結束,雖然熊槐腦海中也曾冒出調用大軍將廟外的亂臣賊子一網打盡的念頭,但是,隨後這個念頭就消失了。

且不提昭氏景氏在軍隊中的龐大影響力,就憑調用軍隊向爲國祈福的貴族百姓下手這一條,熊槐就不知道軍隊是否會真的聽命行事。

要知道,這場持續三天的大火,在他這個楚王爲國祈福的關鍵時候,迅速擴張了三天的大火,可是將他這個楚王的權威、功績、聲望全都燒得乾乾淨淨,甚至連他的底褲都燒掉了。

軍隊是否還會聽從他這個楚王的命令,熊槐心中也沒把握。

熊槐可是記得很清楚,昔日那個衆叛親離的楚靈王,也一直牢牢的把持着軍權。可結果呢?就在楚靈王親自領兵攻打敵國的過程中,十幾萬楚軍拋下楚靈王就直接跑回國了。

而楚靈王在忍受了孤獨寂寞飢寒交迫後,最後於絕望中自殺了,並且子嗣斷絕,血食不存。

現在,這似乎輪到他熊槐了,雖然他現在還有許多親信大臣在側,但是,廟外的羣臣百姓,無不在告訴他,他已經衆叛親離了。

就在熊槐神遊物外過程中,太陽的身影緩緩從西方消失。

終於···祈福活動結束了。

而奇蹟並沒有出現,外面的大火還在不斷擴散。

隨着太陽的消失,原本廟外震天動地的祈福聲,瞬間消失的無影無終,這一刻,整個黑帝廟內外全都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頓了頓,人羣中的昭常站了起來,上前走了三步,走到所有人跪拜祈福的人的前方,在一片寂靜中,大喊:“請大王出來一見!”

大喊聲還未落下,接着,無數的人紛紛響應:“請大王出來一見···請大王出來一見···請大王出來一見···”

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
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