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

禮畢。

越王正襟危坐,鄭重的向昭常開口道:“使者,寡人還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楚越宋三國盟誓,只要楚國打算攻打齊國,那麼寡人必定會出兵相助。現在,既然楚王已經決定明年五月攻打齊國,那麼寡人也會言出必行,在明年五月的時候,出兵相助楚國。”

得到越王的親口許諾,昭常緊張的心終於放下,向越王長拜道:“謝大王。”

······

退朝後。

越王帶着愉悅的心情,率先從大殿中離去。

今天是這幾個月來,越王心情最好的一天了。

自從越王率軍從齊國歸來,就發現他的長子公子玉身體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原本精明強壯的公子玉,不僅身形日漸消瘦,而且精神也漸漸萎靡,以致在朝中議事的頻頻出錯。

再往後,積極參與朝政的公子玉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沉默寡言,鬱鬱寡歡的公子玉。

越王本以爲公子玉病了,讓太醫去爲公子玉診斷,結果,一無所獲。

爲此,越王對公子玉操碎了心。

不想,今日議事,越王突然發現原來那個,精神飽滿,目光炯炯有神的公子玉,似乎又回來了。

越王覺得沒有什麼比這更令他高興的了。

相比這,那個數月之後攻打齊國的事情,甚至奪回故都的事情,都顯得是次要的。

一想到這,越王行走的步伐,便不由輕快了數分。並且,一邊走着,一邊對身邊侍者吩咐:“傳寡人之令,立即準備酒肉樂舞,寡人慾謀一醉。”

“唯。”

等越王回到後宮,宮中的酒肉全都已經準備好了。

越王在王位上坐下後,一旁的一個侍者立即提起酒壺,將案上的酒杯倒滿酒。

越王笑着拿起酒杯,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正欲開口命人獻舞之際,一個侍者從外面走進來稟報道:

“大王,越蒙求見。”

越王一聽越蒙追到後宮中來了,頓時一愣,知道越蒙肯定是有大事求見,然後立即應道:“請越卿進來。”

“唯。”

接着,越王又開口道:“傳令,再準備一桌酒肉,寡人慾與越卿飲。還有,讓旁邊獻舞的侍女退下,寡人今日不看了。”

“唯。”

不多時,越蒙就從殿外走進來,先見越王已經準備好兩份酒肉,又見越王面有喜色,心中閃過一絲溫熱,便行禮道:“拜見大王。”

“免禮。”越王笑道:“賢卿請入座。”

“謝大王。”

越蒙坐下後,立即開口道:“大王在此準備好酒食,想來一定是在等候臣來解釋吧。”

越王一怔,雖然越王並沒有想到越蒙會在下朝後立即追過來,但是面上沒有絲毫異色,而後不解的問道:“寡人正要詢問賢卿呢?”

越蒙聞言立即笑道:“大王是否還在疑問,爲何臣會阻止大王拒絕楚國的請求,並且出兵伐齊吧。”

越王這纔想起來,之前楚國使者在殿中提出攻打齊國的時候,他自己便意識到楚國打敗齊魏兩國後,恐怕會對越國極爲不利。

越王本來想拒絕楚國使者的要求,但是,當時卻被越蒙阻止了。

結果,羣臣衆口一詞的要求攻打齊國,加上公子玉的事情,竟讓越王腦子一熱,就直接答應了下來,而且把這種擔憂拋到腦後了。

現在回想起來,越王背後頓時冷汗直流。

想着,越王便向越蒙問道:“賢卿,寡人對攻打齊國的事情並不擔心,真正擔心的確是楚國打敗齊魏兩國之後,這楚國獨霸天下的局面,不是寡人所願意看到的。

不知賢卿何故阻止寡人拒絕楚國的要求,寡人直到現在也十分不解,莫非這對越國有什麼好處嗎?”

越蒙搖了搖頭,冷冷的笑道:“大王,若是楚國這次只想着出兵攻打魏國,那麼我們自然不用參與其中,若是楚國只想着攻打齊國,那麼,我們就需要出兵觀望即可。可是,這次楚國竟然同時攻打齊魏兩國,那麼我們自然就要支持楚國的決定了。”

越王詫異的看着越蒙問道:“賢卿,這是爲何?”

“臣聞多行不義必自斃。”越蒙笑道:“大王,魏國爲何會突然背叛楚國,不就是因爲楚國接連進攻齊國,引起魏國的恐慌嗎,這才聯合齊國以自保。現在,楚國再一口氣打敗齊魏兩國,讓齊魏兩國再度稱臣,那時候,對楚國恐慌的就不只有魏國了。

其他的國家不說,那個夾在兩週與楚國之間的韓國,難道不會擔心楚國攻韓侵周嗎?”

“所以···”越蒙突然將目光看向遙遠的韓國方向,慎重的開口道:“所以,一旦楚國打贏此戰,那麼韓國必然會先拉攏被削弱的魏國,然後與魏國一起朝見趙王,以三晉之力對抗楚國。

三晉背叛了楚國,而這些年楚國頻頻攻打齊國,齊楚之間可謂苦大仇深,齊國乃是大國,就算暫時攝於楚王的淫威,但齊王心中也不會真的向楚王屈服的。如此,三晉就會齊國聯盟,以對抗楚國。那時,楚國衆叛親離之際,就是我們越國報仇雪恨的時候。”

說着,越蒙看見越王露出神往之色,突然拱手笑道:“大王,楚國咄咄逼人行徑,現在就已經有多國不滿,或許不必等到齊魏兩國戰敗,說不定就在這場大戰中,各國就會紛紛背叛楚國。”

越王聞言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賢卿所言甚是,從之前楚國的宣王開始,楚國頻頻對各國作戰,伐魏,伐齊,再到現在在楚王,將楚國周圍秦魏齊越四國全打了一個遍,可以說楚國已經囂張許久了。現在,依寡人之見,各國也是時候聯合削弱楚國了。”

“大王,不僅如此。”越蒙拱手道:“以前越國被齊楚兩國封鎖,阻斷了與各國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偏居東南。現在則不然,如今我越國的勢力重新擴張到齊魯之地,與中原各國的距離已經很近。所以,以前孤立自保的策略已經難以繼續施行,必須積極與各國交流才行。

臣預測,這次楚國攻打齊魏兩國的戰事,無論勝負如何,最終的結果,都是各國開始與楚國離心。故,臣建議越國北伐齊國,就是向中原各國展示越國的實力,並向宋國與三晉交好。交好的目的,則是爲了保住我們這幾年跟隨楚國從齊國身上奪取的土地。

如若不然,越國在一旁觀望,臣擔心,齊國聯合三晉打敗楚國後,接着就會趁着大勝,聯合淮泗的各國,對我越國宣戰,攻打我淮北的土地。所以,我們越國需要與宋國以及三晉交好,以避免與楚國反目之後,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感謝書友fsegytrr的打賞!

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來我往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
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來我往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