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石船,女人頭和爺爺

新鄉巡撫?”陳實凜然,突然想到前幾日趕集聽到的傳聞。

傳聞中說,新鄉巡撫李孝正前往乾陽山,探索石結果隨行所有人,包括李孝正,統統葬送在石船船,上,無一生還!

倘若消息是真,那麼眼前這個新多巡撫李孝正又是誰?

金蟬脫殼!

陳實醒悟,李孝正只怕還是李孝正,他探索石船葬送在石船上,只怕是他故意散播出去的假消息!

他的目的,是引誘其他人探索石船,他坐收漁翁之利!:

窯廠的邪菩薩事件,將方圓百里籠置,化作域,也造成了爺爺不得不出手斬殺邪菩薩,道心被污染,迫不得已進入陰間躲避。

石船的兇險,對比窯廠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實心中緊張,李孝正假死,絕對是一件隱秘的事情,不可能讓外人知曉,甚至說不定隱瞞妻子兒女。那麼他爲何會出現在這裡,並且告訴自己就是新多巡撫李孝正?

"他該不會是親自前來,找我報仇的吧?我在新多縣城,殺了他的兒子李天秀,又把曾先生的屍體送到省城李府,他懷恨在心,親自來尋我報仇!

陳實腦中電光火石般閃過一個個念頭,分析緣由

"青衣秀士說,自己是被人僱傭前來殺我,要逼我爺爺出手,試探我爺爺是否真的死了。難道買兇殺我的人就是李孝正?

“"我剛剛殺了青衣秀士,他便出現,難道他要親自動手?:

殺子之仇,乃是血海深仇,李孝正爲了給李天秀報仇,親自前來也在情理之中!

此人乃新多巡撫,能夠坐上新多這個是非之地的巡撫之位,一定實力高深莫測,若是對他動手的話只怕他在劫難逃!

李孝正灰衣白襯,看起來很是樸素,背後還揹着一個陳舊的書箱,與中年落魄書生無異,徑自來到他的身邊,面色溫和,令人如沐春風。

他的一雙眼睛,似乎能看透人心,看出陳實心中所想,道:“陳小友不必那麼緊張,我雖然妻妾不多但也有九個兒女。你殺我兒天秀,我雖想報仇,但倘若利益足夠,我還是可以放下報仇之念。

陳實身體放鬆,但精神依舊高度緊張,隨時準備暴起。

李孝正見狀,搖頭道:“你我距離極近,你做任何防備都沒有效果,不必如此。

陳實依舊隨時準備暴起,道:“我不是做防備,而是隨時準備殺人。”

李孝正失笑,他的眼睛笑起來如鳳眸,雙眼皮紋理很深,道:“你我差距太大,你不可能近身。

他心念一動,陳實便只覺自己被牢牢束縛,無法動彈,甚至連金丹也無法運轉!

“我與他的差距,的確極大!"

陳實想到這裡,立刻精神放鬆,放棄一言不合暴起殺人的念頭,面色和善道:“李大人前來尋草民,所爲何事?”

李孝正察覺到他現在殺意全無,也不禁錯愕,讚道:“名滿天下的孩秀才,確非常人。我萬萬沒有想到,你居然能死而復生,東山再起。我兒李天秀是我約束不嚴,得罪了閣下,我向孩秀才賠罪!”

他長揖到地,神態恭謹,

陳實臉色微變,側身閃到一旁,搖頭道:“李大人何必如此?”

李孝正詫異,直起腰身,疑惑道:“陳小友爲何不受我的賠罪?

陳實道:“我殺令郎,是因爲沈雨生的神胎被奪,

種在令郎身上。沈雨生的名字,甚至沒有出現在秀才的榜單上,其人身份被抹除,彷彿不存在,令我免死狐悲,所以心動殺意。

李孝正輕輕點頭:“十年前,孩秀才一鳴天下驚卻被人奪走神胎,死於非命。你遇到這種事情,義憤填膺也是理所當然。

陳實繼續道:“莪與你李家交惡,是因爲田懷義主考官保護沈雨生而被殺,李家在新多縣隻手遮天,顛倒黑白。主考官田懷義死亡,竟無聲無息,誰也不知道後事如何處理!對李家來說,殺掉一個主考官,就像殺掉一隻阿貓阿狗。”

李孝正微微皺眉,道:“此事雖是我李家的下人做的,但我也難辭其咎。若非我爲新多巡撫,我李家的下人也沒有這個權力

他還未說完,陳實已經打斷他,道:“正是因爲隻手遮天的貴婦人,只是李大人後院的奶孃,所以我決不能受李大人的賠罪。

李孝正深深皺眉,漸漸明白他的意思。

陳實道:“李大人,你是官,我是民。你手中握着生親予奪的權力,你家裡的阿貓阿狗都是人上人,你李家的奶孃在縣城可以隻手遮天翻雲覆雨,而我這等草民,只有一條賤命。草民賤命一條,面對不公,唯有拔刀所向。

他正色道:“李大人,你我天然對立。你稱我爲小友,從何說起?

李孝正心頭微震,不覺動了殺心,很想立刻擊斃這個少年。

因爲他分得太清楚了,

這種人,天生反賊!

但這殺心一晃而過。

一是他不知陳寅都到底是真死還是假死,二是他的確有用到陳實之處。

"既然是來談利益,那麼的確無須拐彎抹角。

李孝正想到這裡,爽朗一笑,道,“陳實,我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破解主船鬼神領域,奪得大明寶船!至於利益交換,你可以從寶船上取走除寶船之外的任何一件寶物!還有,你在新多省犯下的一切案子,我幫你銷案,讓你的履歷乾乾淨淨!你參加秋闈,考取舉人,我也可以幫你幫你打點,毫無後顧之憂!:

他頓了頓,道:“至於到底是何人買通邪符師韋一敏來殺你,我也可以幫你調查清楚。

陳實怔住,看向地上青衣秀士的屍體:“他叫韋一敏?

李孝正詫異道:“你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

陳實有些意難平:“他還欠我二十兩銀子不過,既然他死了,僱主還活着,那麼這二十兩銀子便可以問僱主要!李大人,你手下能人衆多,爲何請我助你?”

李孝正微微一笑,道:“因爲天青對你讚不絕口因爲你是孩秀才。

他親自召見過李天青,

他原本對這個孩子有些不以爲意,李天青已經屬於李家的遠房,與泉州這一支關係頗遠,所以李天青獲得紫玉神胎時,纔有人提議挖出李天青的神胎給李天秀用。

但是見過李天青後,他才驚覺李天青最大的長處不是一品紫玉神胎,而是李天青這個人。

李天青聰慧過人,心思縝密無雙,令他驚爲天人,只覺自己生的任何孩子都拍馬不及,

甚至連他自己,也拍馬不及!

而李孝正召見李天青的原因,是李家探索石船讓李天青帶路,一行十餘人,其中有三位化神境的孝字輩高手,七位元嬰境好手,

只有李天青活着回來

其他人,悉數葬身石船,其中包括李孝正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這是第一次。

還有第二次。

同樣是十多位李家高手,同樣帶着李天青,同樣有化神境坐鎮。

又是隻有李天青活着回來。

然後是第三次。

還是隻有李天青活着回來。

李孝正原本以爲李天青搗鬼,害了李家的這些高手,但見到李天青之後,便打消了懷疑。

此等天人,得之是李家之福.

但在李天青口中,卻對陳實倍加推崇,認爲陳實遠勝自己。

他與李天青商談,然後去了一趟石船,之後決定來請陳實幫忙。

“第三個原因,就是石船上有你爺爺留下的符籙篡。"李孝正面色凝重道。

“爺爺去過石船?3.

陳實心頭一跳,沉吟片刻,毅然道,“巡撫大人打算何時探索石船?”

李孝正道:“待各大世閥的高手,探索石船之後他們死傷慘重,我們便動身。:

“你通知我。”陳實道

這時,丁叮向這邊走來,應是處理好銀票的事情

李孝正不想與外人碰面,轉身離去

“李大人,你是否去過石船?

陳實突然問道,“石船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造成了這片鬼神領域?

李孝正頓下腳步,遲疑一下,聲音沙啞道:“我去了石船,帶着李天青和其他李家高手一起進入船中。我們腳不着地,漸漸深入石船,原本一切正常,直到我們看到船上供奉的一塊石頭。而這石頭四周,有你爺爺佈下的符算陣勢,我們試圖進入其中

他頓了頓,道:“只有我和天青活着走出了石船其他人死在符籙陣勢之中。

“供奉的石頭?”陳實疑惑。

"是一塊殘缺的石頭,雕琢着一個容貌極美的女子頭顱,像是從雕像上打落下來的。石頭人頭旁邊有供奉的牌位,寫着幾個字。

李孝正面色古怪,輕聲道,“月遊星君,玄黃頑石,石磯娘娘。這是一塊來自商朝和周朝之間的石頭,應該被供奉了很久,香火之氣很盛

他面色愈發古怪,沒有多說什麼,轉身離去。

“月遊星君,石磯娘娘?商朝周朝的石頭?是何等古老?”

陳實讀書不多,只知道唐朝被稱作遠唐,意思是遠古的唐朝。

至於商朝周朝是什麼時代,他就不知道了,

不過,從那時便供奉,延續至今,這塊石頭一定極爲了不起!

"但是石船上最大的邪祟,應該不是石磯之首,而是我爺爺留下的符籙陣勢。

陳實暗自嘆了口氣,爺爺走了,但還是不讓人省心。

丁叮走過來,道:“公子,那些銀錢都安排好了公子做了件大善事,鎮上的族老們還說修繕房屋用不了這麼多錢,剩下的錢便給公子修個生祠,建公子的像,供奉在裡面呢!”

陳實眼睛一亮,只見皁角鎮的幾位族老滿面笑容的向這邊走來,神態很是恭謹。

陳實大步迎上,其中一位族老還未來得及說話便被陳實抓起衣領拎了起來。

“族老,我保護了你們鎮子,你們是不是感恩戴德?“陳實喝問道。

那族老慌忙點頭,

“那你們是不是應該給我一些銀兩,報答我的救命之恩?

族老們呆滯。

陳實從他們身上勒索了一百兩銀子,心滿意足離去,留下皁角鎮的族老們面面相覷。

“青衣秀士韋一敏就算頭七回魂,也不會來找我要錢了。”

陳實心裡美滋滋的,銀票過了一手,便不是青衣秀士的錢了。青衣秀士就算回魂找錢,也是去找皁角鎮的族老。

丁叮渾然不知這其中的關係,悄悄向黑鍋道:“公子是不想鎮上的人們給他立生祠,才這麼做的麼?立生祠,上香火,每年鎮民都會花不少錢。他太善良了,他一定是不想讓鎮民爲了供奉他花更多的錢,所以才故意作惡。”

黑鍋目瞪口呆,覺得她口中的陳實,與黃坡村小霸王陳實,不是同一個陳實。

陳實跳到木車上,把思春的少女拉上車,木車不緊不慢向乾陽山駛去

一片烏雲籠罩着乾陽羣山,山頭烏黑如墨,山雨欲來-

大道之上均訂過五萬了!感謝書友們支持!

第383章 隔代親第六十九章 爺爺的朋友們(一)第八十五章 問題少年和狗第四十七章 大明寶船第369章 可能的成仙路第八章 新娘第337章 團聚第551章 迴歸故土第331章 真王末期,厄級災變第334章 小十,娘找到你了第320章 陳家質子第278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321章 互爲威脅,相互摧毀第594章 香火有毒第674章 傳承不滅第七十四章 肚子裡有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陳實中舉第六十七章 五雷轟頂,殺人如草第286章 以理服人第266章 高調入京(月中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九章 寶船大廟第590章 靈寶道人的靈丹第543章 造物小五,氾濫成災第一百九十四章 武道真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真神注視第406章 殺第609章 交友達人第669章 如來大世尊第四十九章 但此半生,已成傳奇第223章 懸巖島龍吟第474章 嚴家除名第576章 一念絕殺第一百八十八章 陳實中舉第二百一十四章 誰都禁不起查第568章 雌雄雙煞第十五章 邪第二百零三章 庭院藏嬌第397章 自救第594章 香火有毒第八十六章 縣城鬧邪祟第一百四十章 民風淳樸新鄉縣,人傑地靈拱州省第607章 衣錦還鄉第592章 唯一生機第288章 斬草除根第534章 我的道,成了第十六章 真神注視第四十八章 乾陽山人第374章 景洪邪變(補二)第三十九章 雷擊第422章 絕世大管家第332章 劫獄第521章 道兄第331章 真王末期,厄級災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宿主死亡第335章 殺出陰間第341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285章 交友不慎第564章 蟲皇的注視第338章 謀定而動,一戰全功第295章 演武第二百零四章 英雄多磨難,不教負白頭第336章 界上界,楊少湖第406章 殺第417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一百八十二章 忤逆第595章 天資絕代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二之選第311章 上天入地也要殺掉你們第655章 驚動正主第561章 天尊的末日第278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一百四十三章 紅山娘娘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魔如夢第593章 大勢至泥身第644章 陳家農奴們第四十五章 君子之戰第九十四章 神秘小廟第640章 師門恩怨第九十八章 先生,你不夠狠第250章 草民第356章 加冕爲王(求月票)第319章 上陣伯父子兵第591章 泥菩薩事件第五十六章 腰間寶劍血猶腥第462章 大道之牆(補章)第396章 太陽熄滅的那天第609章 交友達人第464章 送你一程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魔如夢第一百三十一章 造物小五第532章 酆仙人第四十二章 另類降臨第626章 無根第596章 小廟受大香第一百二十三章 石船,女人頭和爺爺第555章 真王的恩情第二百零八章 驢子第625章 再見故人第245章 小廟參草丹珠結,返老還童煉長生第563章 再別天道橋
第383章 隔代親第六十九章 爺爺的朋友們(一)第八十五章 問題少年和狗第四十七章 大明寶船第369章 可能的成仙路第八章 新娘第337章 團聚第551章 迴歸故土第331章 真王末期,厄級災變第334章 小十,娘找到你了第320章 陳家質子第278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321章 互爲威脅,相互摧毀第594章 香火有毒第674章 傳承不滅第七十四章 肚子裡有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陳實中舉第六十七章 五雷轟頂,殺人如草第286章 以理服人第266章 高調入京(月中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九章 寶船大廟第590章 靈寶道人的靈丹第543章 造物小五,氾濫成災第一百九十四章 武道真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真神注視第406章 殺第609章 交友達人第669章 如來大世尊第四十九章 但此半生,已成傳奇第223章 懸巖島龍吟第474章 嚴家除名第576章 一念絕殺第一百八十八章 陳實中舉第二百一十四章 誰都禁不起查第568章 雌雄雙煞第十五章 邪第二百零三章 庭院藏嬌第397章 自救第594章 香火有毒第八十六章 縣城鬧邪祟第一百四十章 民風淳樸新鄉縣,人傑地靈拱州省第607章 衣錦還鄉第592章 唯一生機第288章 斬草除根第534章 我的道,成了第十六章 真神注視第四十八章 乾陽山人第374章 景洪邪變(補二)第三十九章 雷擊第422章 絕世大管家第332章 劫獄第521章 道兄第331章 真王末期,厄級災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宿主死亡第335章 殺出陰間第341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285章 交友不慎第564章 蟲皇的注視第338章 謀定而動,一戰全功第295章 演武第二百零四章 英雄多磨難,不教負白頭第336章 界上界,楊少湖第406章 殺第417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一百八十二章 忤逆第595章 天資絕代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二之選第311章 上天入地也要殺掉你們第655章 驚動正主第561章 天尊的末日第278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一百四十三章 紅山娘娘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魔如夢第593章 大勢至泥身第644章 陳家農奴們第四十五章 君子之戰第九十四章 神秘小廟第640章 師門恩怨第九十八章 先生,你不夠狠第250章 草民第356章 加冕爲王(求月票)第319章 上陣伯父子兵第591章 泥菩薩事件第五十六章 腰間寶劍血猶腥第462章 大道之牆(補章)第396章 太陽熄滅的那天第609章 交友達人第464章 送你一程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魔如夢第一百三十一章 造物小五第532章 酆仙人第四十二章 另類降臨第626章 無根第596章 小廟受大香第一百二十三章 石船,女人頭和爺爺第555章 真王的恩情第二百零八章 驢子第625章 再見故人第245章 小廟參草丹珠結,返老還童煉長生第563章 再別天道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