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

工業伯在朝堂上精誠所至金石爲開一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京師,京城內外都在茶餘飯後津津樂道這件事。

在京爲官的京官得到皇帝恩寵,便能得到朝廷的賜第。

弘治、正德兩朝的內閣首輔大臣李東陽的賜第,在灰廠小巷李閣老胡同。

萬曆朝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的賜第,在五顯廟的張閣老胡同。

張居正死後家人大多都被流放了,沒有流放的也餓死了,張居正的賜第漸漸荒蕪了,後來被東林黨黨魁買了下來,經過一番修繕恢復了往日的古樸雄渾。

清晨,這座被命名爲虞山園的府邸內,一老一中兩名身穿青衫的文士,坐在堂屋內吃着早茶。

老者穿着一襲青衫,十分的清瘦,手捧一隻官窯瓷碗,喝着蘇湖米配上遼東海松子文火慢熬的米粥。

中年文士坐在烏木官帽椅上沒有動筷子,身前放着一封封泥金帖子,打開了其中一封:“伯父,瀘州知州求一首《滕王亭子》。”

老者沒有迴應,坐在官帽椅上平靜的喝着米粥。

中年文士翻開泥金帖子的背面,饒是他見多了這種帖子,也是不免多看了幾眼:“每年一千匹蜀錦。”

京城的棉布價錢這幾年受到工業派的衝擊,降到了前所未有的最低點,一匹正常尺寸的棉布只賣一錢銀子左右。

綾羅綢緞這些貴重絲綢卻沒受到影響,價錢還是一直居高不下,一匹蘇綾的價錢高達二兩銀子。

大絨、山東繭綢、蜀錦這些名貴布匹更是高達一百兩銀子一匹,雖說這些名貴絲綢比一般的綾羅綢緞要長很多,每匹長達十餘丈,但也不是一般官僚鄉紳所能用的起。

這位瀘州知州張嘴就是一千匹,還是每年,不知道要搜刮多少民脂民膏孝敬給青衫老者。

青衫老者不是別人,正是東林黨黨魁。

瀘州知州敢給這麼多的潤筆費,不是因爲青衫老者寫的行書多麼‘龍跳天門,虎臥鳳閣’,當年大文豪白居易的潤筆費也不過五十萬錢,大致相當於五百兩銀子。

而是因爲青衫老者的東林黨黨魁的身份,更是因爲他所求的那件事只有這位東林黨魁能夠辦妥。

四川知府。

東林黨黨魁不敢公開賣官鬻爵,卻有更加隱晦的手段,收下一些潤筆費。

《滕王亭子》是一篇描繪四川的詩文,瀘州知州這是在暗示青衫老者,所求的知府是四川某府的知府。

至於爲何是正四品知府,而不是其他官職。

正四品以下,不值得東林黨黨魁傳遞出去一句話。

瀘州知州一個從五品知州一躍成爲正四品知府,雖然沒有北直隸順天府和南直隸應天府官職高,卻也是鯉魚躍龍門了,正式成爲了一方大官僚。

每年一千匹蜀錦便是每年送來的謝銀,青衫老者只是放下了吃完的官窯瓷碗,褐斑老臉上沒有半點多餘的神色,滿臉平靜,像是聽到了一千匹麻布。

中年文士瞧見青衫老者放下官窯瓷碗,招了招手,讓一名戴着瓜皮小帽的親隨去把‘玉案’叫來。

青衫老者隨手拿起一個溫州蘆柑,慢慢剝皮,把裡面的白絲都仔細的剔乾淨,放在了侄兒手裡:“三禪,今天早朝過後,大明帝師便是東林黨的囊中之物了。”

“擔任左春坊大學士這件事,伯父已經全部安排好了,最多一個月的時間那位國子監司業便會主動請辭,舉薦你成爲左春坊大學士。”

“有了大明帝師這層身份,以後的廟堂不論怎麼變化,內閣始終都會有你的一席之地。”

中年文士站起來,鄭重下拜,久久未能起身。

青衫老者看着風度不俗的侄兒,那張平靜的褐斑老臉,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

這位東林黨黨魁前前後後一共生了三個兒子,可惜都早夭了,這份大明帝師的一世富貴,本來是給兒子準備的,既然沒了兒子,交給自家的長侄也是一樣。

長侄又十分的爭氣,才學城府全都不俗,完全可以當他的接班人,這個大明帝師便不得不爭了。

東林黨黨魁爲了給長侄鋪平官路,謀劃了近十餘年。

本來是想着再過幾年,等長侄的年紀再大一些便可以直接擔任左春坊大學士,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還要橫生一次枝節,從一名國子監司業手裡流轉一次。

只是沒想到就像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野小子朱舜,不僅沒有風光一段時間就銷聲匿跡,反而是越發的風生水起了,居然還打起了帝師的主意。

以至於大明帝師的謀劃,不得不提前開啓了。

不過這樣也好,太子朱慈烺正是灌輸一些仁義道德的好時期,在長侄的影響下想必又是一位尊師重儒的好皇帝,一位依仗滿朝君子治理國家的大明天子。

想到長侄很快就會成爲大明帝師,青衫老者臉上的笑容,在中年文士訝然的目光下持續了足足有十個呼吸,極其的反常。

青衫老者有了一絲反常舉動,卻很正常,畢竟十餘年的心血終於要開花結果了。

親隨沒過多久就把‘玉案’給叫來了,一名年芳二八的俊俏小姑娘,寬衣解帶,露出了光潔的玉背。

青衫老者從長侄的手裡接過一張上好的桃紅虎皮宣紙,鋪在玉案上,提着一杆普通的毛筆,準備開始手書《滕王亭子》。

中年文士剛把徽墨研磨好,府內的老管家神色慌張的走了進來。

這件事太過重大了,讓這名經常接待朝廷重臣的老管家都開始驚慌了。

“老爺,鐵塊真的裂開了!”

“什麼!”中年文士險些打翻硯臺,呼吸窒堵的看着老管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明帝師對於他們家有多重要,中年文士比誰都清楚,伯父作爲東林黨黨魁爲了這件事,耗費了整整十餘年的心血。

十年心血就這樣毀於一旦了?

還是毀在了毛頭小子朱舜的手裡。

中年文士趕緊看向了伯父,擔心伯父會氣倒在地上。

東林黨黨魁只是微微一怔,放下手裡的普通毛筆,離開了這裡。

中年文士暗自鬆了一口氣。

但是這口氣還沒鬆完,又吊了起來。

那杆毛筆雖然普通,卻是祖父留給伯父唯一的念想,伯父從來都是看的比兒孫的命還金貴。

只有在手書潤筆費的時候,纔會小心使用,平時都是封存在金絲楠盒子裡。

此時。

竟是斷成了兩截。

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
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