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

女真爲了扶植給八旗每一旗提供糧草、鐵騎、茶葉的大晉商,耗費了二十年以上的時間。

也只有八大晉商纔有那個實力,帶着海量的貨物越過寧錦防線。

其他那些小晉商只是小打小鬧,滿足不了人數衆多的八旗子弟。

想要扶植一家頂級商賈,很難,智謀、運氣、時間等等缺一不可。

現在不到兩年的時間,接連滅亡了兩大晉商,沒個二三十年難能扶植起來。

半個月後,得知這個消息的皇太極,惱羞成怒的第一次當着大臣的面,摔碎了最愛的鬥彩雞缸杯。

朱舜不知道自己的行爲,把天下最有權勢之一的皇太極,氣的半死。

如果是知道了,估摸着又要去找老爹和兩個叔父喝酒了,再喝他個酩酊大醉。

不過今晚是不能喝了,要等到明天早朝結束,因爲明天的早朝,朱舜是需要上朝接受封賞。

第二天,早朝。

朱舜剛剛走到御道上,就聽見平時悶不吭聲的徐光啓,拄着柺棍,主動給其他幾位東林黨尚書和侍郎們打招呼。

“顧侍郎,今天的氣色怎麼這麼差,面有菜色啊,是不是有日子沒吃肉了。”

“齊侍郎聽說你無肉不歡的,怎麼聽說最近吃齋唸佛了。”

吃個屁齋,念個屁佛,家裡只有糧食,想吃肉也得有啊。

朱舜瞧見徐光啓容光煥發的在那裡打招呼,心情莫名的好了很多,很想做一個攤手的動作。

這次我可沒坑你們,是你們自己非得往上面撞,我也很無奈啊。

除了正二品的徐光啓,朱舜還見到了一位穿着錦雞補子的二品大員。

兩隻手抄在袖口裡,滿臉笑眯眯的富家翁。

富家翁朝他挑了挑眉毛。

似是在說,能把東林黨和晉商坑到這個地步,老夫甚是佩服啊。

朱舜瞧見內閣宰輔溫體仁這麼佩服自己,坦然接受,也朝他挑了挑眉毛。

小事一樁。

旁邊的徐光啓瞥見朱舜和溫體仁在那,眉目傳情,以他看淡一切的心境,多了幾分好奇。

心想朱小子怎麼認識這麼一位人物。

早朝的時辰快到了,朱舜最後給富家翁挑了挑眉毛,跟着西法黨人,踏上漢白玉御道,走進了那座黃色琉璃蓋瓦的皇極殿。

坐在大殿之上的崇禎,不停的尋找朱舜的身影,一盞茶以後,終於是滿是烏煙瘴氣的朝堂,找到了滿臉平靜的朱舜。

崇禎臉上忍不住出現了一絲笑意,低聲囑咐了一句:“承恩,朱舜身邊的護衛要加強了。”

王承恩低眉順眼的站在一旁,問了一句:“皇上,上升到什麼級別。”

崇禎想了想,說出了一個讓王承恩心底掀起驚濤駭浪的一句話:“皇子。”

兩人剛剛商討完,怎麼保護朱舜這個國之重器,孫元化站了出來。

孫元化走出朝班,故意把聲音提的很高:“啓稟皇上,在順天府建立二十七處縣學的事情,是不是要提上日程了。”

崇禎不留痕跡的看了一眼東林黨成員,站在最前面的幾位老尚書,眼皮子直抖。

崇禎從來沒見過東林黨的幾位領頭羊,氣到這種地步,心情大好的說道:“準了。”

孫元化又看了一眼劉漢儒,前幾天都已經內定要站在尚書身後,現在只能窩在衆多郎中的最後面。

雖然劉漢儒當着滿朝文武的面,譏諷他,孫元化卻沒有半點落井下石的意思,只是闡述了事實:“劉漢儒要去當莊稼漢這件事?”

崇禎的心思全在土豆麪粉上,想到今年終於能夠給遼東邊軍,足額的糧食了,隨口打發道:“準了。”

這些細枝末葉的小事解決了,接下里就是要封賞朱舜了:“朱愛卿,想要什麼賞賜。”

聽到皇上詢問朱舜想要什麼賞賜,滿朝譁然,一般封賞官員,都是朝廷提前擬定好的。

封賞什麼,就接受什麼。

皇上對於朱舜也太過恩寵了,直接問他想要什麼賞賜,這就相當於給他一張空白的票擬,讓朱舜在上面隨便填寫。

朱舜從朝班裡走了出來,沒有半點緊張,儀態大方的說道:“啓稟皇上,微臣不敢貪功,磨坊是宋家建立的。”

“磨坊的新式機械是微臣的弟子,宋士慧發明的。”

不貪功。

崇禎在心裡又給朱舜記了一筆,看着儀態不俗的朱舜,越發的喜歡了,甚至開始覺的朱舜是上天賜給他的張居正。

還有這個宋家,去年就主動開設粥廠,現在又幫着朱舜幹出了一件利在千秋的大功。

崇禎的手指,不留痕跡的敲了敲金黃色龍椅。

王承恩不看任何的書卷,直接報出了宋應晶最近的履歷:“宋應晶擔任權知順天府府尹的這一年,沒有貪墨老百姓一分銀子。”

“所有的災民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憑藉以工代賑的辦法,疏浚了很多的河道。”

烏煙瘴氣的大明朝廷,清官少,能吏更少。

以大明現在病入膏肓的國體,崇禎情願官員貪腐一些,但是他們要有能力治理一方。

宋應晶不貪,是個清官很難得,更難得的是治理一方的才能,還這麼的出衆。

唯一的缺陷,只是個舉人。

但是以現在的情況,朱舜立下了如此大功,明顯又在舉薦宋應晶,不能不給他這個面子。

一盞茶過後。

崇禎面無表情的說道:“加封宋應晶爲權知河間府知府。”

這句話落下,頓時引起了滿朝文武的反對。

皇上這是什麼意思,滿朝的官僚再明白不過了,他這是想在河間府推廣土豆。

“皇上,不可!宋應晶才疏學淺只是個舉人,擔任了河間府的知府,恐怕不能服衆。”

“皇上,萬萬不可開了這個口子,如此一來,就是破壞了科舉制度。”

“皇上,這麼做會寒了天下士子的人心。”

崇禎知道滿朝的官僚肯定會反對,繼續說道:“加封權知保定府知府。”

毫無疑問,再次引起了滿朝文武的反對。

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
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