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

“砰!”

叫囂着要分裂國土的闖賊使者,還沒說完,太子朱慈烺拿着朱舜送給他的精美手銃,對着他的後背直接開了一槍。

御道上空蕩蕩的,官靴踩在地面上的聲音都會被放大,這一道突然出現的銃響顯得極爲響亮。

正在臆想着怎麼瓜分西北田產的東林黨,猛的一激靈,趕緊探着腦袋看了過去。

頭戴翼善冠,身穿盤領窄袖的赤袍的太子朱慈烺,滿臉兇相的盯着那個誰都不敢動他一根毫毛的闖賊使者,手裡的精美手銃冒着一縷硝煙。

鉛彈並沒有打中闖賊使者的要害,只是擊中了他的後背,躺在地上痙攣的不停哀嚎起來。

太子朱慈烺給了闖賊使者一銃還不解氣,從御道上快步走上臺階,來到了孫承宗面前。

雙手握住那口普通長刀的刀柄,一把拔出了長刀:“老督師,借你長刀一用。”

太子朱慈烺雙手握着長刀跑到闖賊使者面前,兇狠的盯着他,長刀重重劈砍在他身上:“老子讓你分裂大明的國土!”

闖賊使者穿的是一件綢緞右衽衣,不是鐵甲,長刀劈在他身上沒有發出什麼聲音,很輕鬆的劈中了肚子。

劈開了肚子在腹腔氣壓的作用下,噴濺出了大量鮮血,濺了太子朱慈烺一臉。

劈完這一刀還不算完,太子朱慈烺就像瘋魔了一樣,雙手握着長刀瘋狂的劈砍闖賊使者。

場面極其的血腥,靠近大殿門口的東林黨官員看的比較清楚,受不了這血腥的畫面當場就嘔吐起來。

更多的東林黨官員則是感到了一股子寒意,脊背發寒,寒透全身的寒意。

歷朝歷代的皇帝爲了一個明君的虛名,很少賜死文官。

也正是被這個虛名所累,掌握着筆桿子的文官比武官要肆無忌憚很多,不管是在朝堂上爭吵,還是在地方上搜刮民脂民膏。

東林黨在朝堂上都敢說養着士兵沒用,不如把山海關和大淩河堡之間的七百里國土讓給大清國,照樣是沒得到半點懲戒。

這要是換作武官這麼的賣國,早就滿門抄斬了。

皇帝不可輕易殺文官,這是官僚體系最大的規矩和底線,正如宋朝的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

御道上的那一幕,不僅讓東林黨大部分的官員感到了寒意,更讓東林黨的尚書和侍郎感到了寒意。

不是因爲那一幕很血腥,而是因爲太子朱慈烺的行爲。

東林黨爭奪培養太子的大權,不是爲了教太子讀多少詩書,教授治國之道也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讓太子從小就根深蒂固的認同官僚體系的規矩。

闖賊使者也是個文人,能夠站在御道上已經算是文官了,太子朱慈烺居然敢當着這麼多大臣的面瘋狂砍死闖賊使者。

預示着一件事。

太子朱慈烺在朱舜的影響下,已經不遵循規矩了!

一旦太子朱慈烺成爲了皇帝,萬一哪天看不慣東林黨了,只要手裡掌握了軍權,完全可以對朝堂進行一次血腥的清洗。

崇禎在乎文官的筆桿子,在乎死後的名聲。

太子朱慈烺已經不在乎了,但凡有半點的在乎,就不會在大明的御道上殺死一名文人。

還是親手。

太子朱慈烺在思想上的改變,纔是東林黨所有人膽寒的地方。

滿朝君子膽寒。

大明天子崇禎。

東廠督公王承恩。

內閣首輔溫體仁。

工業派官員......

心裡只有一個念頭。

“痛快!”孫承宗追趕幾步就被朱舜攔住了,沒能親手宰了闖賊使者,看着太子在那瘋狂的劈砍比自己宰了他還要痛快:“工業侯可有酒。”

朱舜來的時候早就想到孫承宗會要一壺酒,也已經準備好了,拿出一個羊皮囊交給了孫承宗:“老督師,請。”

孫承宗瞧見盛酒的器具,猴急的接了過去,拔掉木塞子一聞還真是邊塞所特有的劣酒。

酒很劣,味道卻很烈。

孫承宗仰頭灌了一口,酒水順着白鬍子流到了樸素的袍子上。

滿腔抱負卻一直被東林黨壓制在京城,多年的憤慨隨着酒水流出了胸膛。

從未像今天這麼痛快過。

“哈哈!”孫承宗抹了一把白色鬍鬚,仰天狂笑起來。

笑着,笑着,兩行熱淚從眼角流到了白色鬍鬚上。

冤屈的岳飛還能在前線殺敵。

他孫承宗滿腔的抱負,一身的韜略,卻只能憋屈在紙醉金迷的京城。

聽着一封封戰敗的戰報,昨天被建奴殺了多少將士,明天哪個烽堡被建奴給屠了。

孫承宗要是一個沒有多少才華的庸才還罷了,偏偏他有能夠擊敗建奴的國士之才。

卻不能用。

胸中的苦悶,折磨的他幾欲發瘋。

今日。

老督師孫承宗看着已經開始不守規矩的太子朱慈烺,看着一次次瘋狂落下的長刀,看着血肉橫飛的畫面。

老淚縱橫。

以大明當前的局勢,內有東林黨黨同伐異,外有軍頭林立,流寇四起,天災不斷,還有越來越強大的建奴。

正德皇帝、成化皇帝......這些大明曆代明君都改變不了大明的命運。

唯有一位皇帝可以。

太祖皇帝。

因爲只有太祖皇帝纔會跳出官僚體系,對那滿朝君子進行的血腥清洗。

而太子朱慈烺必定會成爲第二個太祖皇帝。

敢教這朝堂。

染滿鮮血!

太子朱慈烺砍了足足半盞茶功夫,直到沒有力氣握住長刀了,這才氣喘吁吁的停止了劈砍。

太子朱慈烺突然轉過身子,一步步走上了臺階,走到了大殿門口。

也不進去,就站在大殿門口。

對着大殿內的滿朝君子們,呲牙一笑。

滿朝君子們看見這個笑容,一個很燦爛的笑容,卻比見到了鬼魂還要恐懼。

全都是汗毛直立的向後退了一步,不敢直視那張燦爛笑臉。

“哈哈!”

“哈哈!”

“哈哈!”

工業派官員卻是放聲狂笑,不顧形象的在朝堂上放聲狂笑,正如孫承宗一樣。

工業派官員看到了一線希望,看到了拯救大明的一線希望。

只要太子朱慈烺登基稱帝,東林黨可還有膽量在朝堂公然賣國?

可還有膽量分裂大明國土!

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
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