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

太子朱慈烺看到老百姓們的反應,本來以爲自己會高興的大笑,卻不知道爲什麼怎麼也笑不出來。

喉嚨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了,鼻子發酸,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望着這些淳樸的老百姓們,不能,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提前準備了很多煽情話的腹稿,這個時候,這種情況下,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

高臺上。

大明的儲君,顫抖的流着眼淚。

高臺下。

老百姓一邊用最快的速度磕頭,一邊痛哭流涕。

用一種最淳樸的方式,叩謝大明儲君的皇恩浩蕩。

以顧炎武爲首的三班六房班子和課稅局,看着這極爲震撼的一幕,一時間縱是有再高的才華也理屈詞窮了。

就這麼望着不停磕頭的老百姓們,流出了眼淚,自己都不知道流淚了。

以閻應元等人爲首的都察局,本來就是窮苦出身,早在老百姓們跪下的那一瞬間。

只是一個瞬間。

一個讓他們這輩子都深刻記住的瞬間。

潸然淚下,官服遮着臉,身體不停的抖動。

不管是顧炎武等人三班六房班子也好,還是閻應元等人的都察局班子,心裡只有一個念頭。

他們這一心報國的滿腔熱血,終於有地方釋放了。

一身才華,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主導了這一切的朱舜,望着臺上臺下,眼角也是有些溼潤。

現在他終於明白太祖爲什麼要進行土改了,爲什麼永遠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並且堅定不移的當作國家根本傳承下去。

人民二字。

何其的沉重。

又讓人感到何其的滿心歡喜。

只有這樣的國家纔是一個真正的國家,纔會帶着中華民族不斷的披荊斬棘,朝着希望前進。

沒過多久,太子朱慈烺一步一步的走下了高臺,腳步顫抖。

親自扶起在那不停磕頭的老百姓,顧炎武閻應元等官員們,也是走了過去扶起那些不停磕頭的老百姓們。

可不管他們怎麼去扶,老百姓還是堅持不願意起來,就在那兒一邊流着眼淚一邊磕頭。

因爲他們太窮了,實在是不知道用什麼包方式報答太子朱慈烺,只能是用這種方式來表達。

最後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太子朱慈烺再次走上了高臺,用威嚴的方式才強迫老百姓們再次站起來。

太子朱慈烺站在高臺上,看着腦門兒不停的往下流血,眼睛同時也流着淚的老百姓們。

喉嚨再次噎住了,過了很久,太子朱慈烺突然是笑了。

滿心歡喜的說了一句話。

“我是人民的兒子。”

————————

太子朱慈烺等人在密雲縣進行土改的同時,東林黨人還在想着爭權奪利,怎麼扳倒工業派。

至於工業派能不能匡扶大明,能不能進入他們所鼓吹的一個嶄新的時代,東林黨纔不會去關心。

東林黨真正關心的只有手裡的利益,只要能爭來利益,消滅工業派纔是他們最緊要的事情。

京城。

工部衙門,都水司官署。

自從四大晉商之一的王大宇被朱舜坑死以後,與他有着一些瓜葛的都水司郎中王正志,就一直在鑽研工業派的學術。

天下的讀書人那麼多,能夠一步步的從秀才、舉人、進士成爲官員的,少之又少。

而這些少之又少的正式官員們,能夠做到主管一司郎中位子的,就更加少了。

王正志的才學在同代讀書人裡,算是翹楚,經過他多年的鑽研,還真的就發現了工業派最要津新式機械的漏洞。

那種叫做大明蒸汽機的抽水機械,已經被他找到了一個很大的漏洞。

王正志接觸不到大明蒸汽機,畢竟就是那天底下最頂尖的六頂官帽子之一的一部尚書都接觸不到,他更別想了。

接觸不到是接觸不到,不過王正志有其他的辦法,再加上他掌握的是都水司。

掌管天下所有的渠堰疏降,手底下有一大批精通水利的官吏,便召集這些官吏對大明蒸汽機進行推算。

朱舜要是知道這件事,先不說他針對工業派的行爲,就說他手裡掌握了那麼多精通水利的人才,不想着去治理大明,反而是當作用來謀取私利的手段。

一定不會放過他,不管用什麼辦法,也要把這個都水司郎中給弄死。

王正志手裡掌握了大明蒸汽機的漏洞,拿着一個厚實的賬本兒,這就是他多年來的成果。

帶着這個多年來的成果,前往了吏部衙門,他要把這這個賬本交給東林黨的地位最高的尚書之一。

一司郎中可都是每一部尚書的左膀右臂,王正志雖然是工部的一名郎中,但在東林黨內部地位只能說不上不下。

他這一次就要藉助這本賬本,先轉去六部之首的吏部,然後坐上一部副手的侍郎位置。

至於能不能坐的上去,能不能搶來那個已經邁入中樞重臣門檻的侍郎,王正志是一點也不擔心的。

只要有這個賬本在,絕對能幫他坐上六部侍郎的位置。

東林黨碰到朱舜這個災星,每次都在穩贏的情況下,一定會輸。

每一次都輸的很慘,不是失去大量命根子一樣的銀子,就是害死一位東林黨死一個少一個的骨幹英才。

只能夠用大明蒸汽機的漏洞,徹底打壓工業派一次,並且徹底的打壓朱舜。

讓東林黨一掃過去的晦氣,徹底的揚眉吐氣,王正志絕對能成爲東林黨內部甚至是東林黨魁最重視的英才。

只要能進入東林黨魁的視野,成爲東林黨魁珍的眼前人,他以後就不會缺少榮華富貴了。

吏部侍郎只是個開始,未來他還要坐上六部尚書的位置,甚至是成爲大明的內閣宰輔。

王志走到吏部衙門,一直走進了吏部尚書的官署,不過他沒能直接進去。

而是在一名官員的告知下,在門口等着,等了足足有三炷香時間。

六部官員不管大小都會拿捏架子,凡事都有個度,吏部尚書今天拿捏的這個架子正好在這個度的邊緣。

要是在以往,王正志能夠見到吏部尚書已經很不錯了,哪裡還會去關心這個拿捏架子的度。

今天,手握着賬本的王正志,心裡出現了一絲不滿。

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
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