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

王承恩這一次的反應確實出乎了崇禎的預料,不僅沒有攔着他去攔河大壩上,還準備一起跟過去。

東廠督公王承恩沒有出來阻攔,內閣首輔溫體仁同樣也是沒有阻攔,因爲他也想去攔河大壩上站在洪水上好好的看一看這股子天神之力。

就這樣,崇禎在最不可能的情況下,最可能的走上了攔河大壩。

當他們走上攔河大壩的一瞬間,全部都是呆滯的站在原地,不敢相信的望向了密雲水庫的水面。

這乾旱荒蕪的邊關大地上,竟有一片魚米之鄉。

密雲水庫的閘門對於整個密雲水庫來說是一個很小的缺口,渺小到不值得一提的地步,即便是放水了也不會對密雲水庫浩淼的水面產生多大的影響。

只不過是閘門口附近的水流洶涌了一些,其他的水面還是比較平靜,頂多就是底下的暗流洶涌了一些。

水面浩渺。

一艘艘烏篷船在水域上不停的划動。

撒下一張張漁網,打撈上來一網又一網的魚蝦,時不時的還有一些魚鷹水鳥飛過。

換做是誰也不會相信這裡是乾旱荒蕪的北方邊關,明明就是一幅江南的魚米之鄉畫卷。

崇禎、東廠督公王承恩,內閣首輔溫體仁等人,就像第一次見到這幅魚米之鄉畫卷的太子朱慈烺和顧炎武等人一樣,就這麼呆呆的看着浩淼的水面。

腦子裡什麼念頭都沒有了,什麼廟堂黨爭,什麼權力鬥爭,在這安靜祥和的魚米之鄉畫卷面前。

全部都被沖淡了。

就這麼呆呆的看了一下午,怎麼看都不夠。

如果不是崇禎貴爲天子之尊還要治理天下,他都想在這裡結廬而居,就此隱居在這幅魚米之鄉畫卷裡。

到了傍晚時分。

橘紅色的落日餘暉灑的水面上,泛起波光粼粼的橘紅色粼光。

更美了。

整天被各種案牘政務塞滿腦子的崇禎,從來沒像今天這麼輕鬆過,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擔。

什麼也不去不用想,就這麼靜靜的看着魚米之鄉畫卷就夠了。

從來都是面無表情的崇禎,就算有表情也是一副威嚴表情,居然是露出了溫和的笑容。

崇禎轉過頭來,溫和的笑了起來,落日餘暉的灑在臉上他的臉上,顯得更加柔和了幾分。

沒了大明天子的威嚴,更像是一名仁慈的父親,溫和笑着看向剛剛出生的兒子。

崇禎的溫和笑容,不是對着別人,而是對着朱舜:“愛卿,能否請朕嘗一嘗這裡的魚蝦是什麼滋味。”

朱舜從來也沒見過大明天子會有這種表情,別說當今的大明天子了,就是歷朝歷代的皇帝爲了皇家的威儀也不可能對任何一名臣子露出這等溫和的笑容。

朱舜那張平靜臉容,也是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有什麼難的,皇上要是不嫌舟車勞頓的話,咱們去更北一點的曹鼎蛟軍營。”

“一來,有邊軍的護衛更加安全。”

“二來,咱們就在這座水庫的岸邊一邊欣賞魚米之鄉的美景,一邊吃着這裡美味的魚蝦。”

崇禎今天的心情確實是有生以來難得一見的好,不僅是溫和笑了,聽到朱舜如同邀請朋友參加宴席的言語,就是忍不住放聲笑了起來:“哈哈,就依愛卿所言。”

朱舜也只是隨口一說,也沒想着崇禎能夠真的答應,畢竟真的去了曹鼎蛟的軍營確實有弒君篡位的嫌疑。

朱舜不會這麼做,因爲他需要一個更加穩固的社會環境,推動工業革命在大明的進程。

但架不住旁人用陰謀論這麼去想,不用說了東林黨和晉商肯定會這麼想,但崇禎會不會這麼想就不知道了。

朱舜真的沒想到崇禎會答應,回頭看了一眼浩淼的水域,也就明白了。

在這種天地偉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會顯得極其渺小。

就這樣,鑾駕再次向北出發了,來到距離邊關更近的地方。

崇禎換上了一身常服以朋友的姿態,與朱舜、東廠督公王承恩、內閣首輔溫體仁等人一起吃了一頓晚膳。

雖說只有一些魚蝦,但不管對於崇禎來說,還是東廠督公王承恩和內閣首輔溫體仁等中樞重臣來說,都是這輩子吃的最美味的一餐。

吃着密雲水庫的魚蝦,看着落日緩緩落下的魚米之鄉風光,崇禎是真的不想回去了。

回到那座滿是勾心鬥角和陰謀詭計的皇宮,回到那座他崇禎就算是每天勤政到令人髮指的地方,大明的未來還是一片黑暗的地方。

不過,從今天開始,崇禎面前不再是一片沒有盡頭的黑暗。

有了光明。

這個光明的源頭,就是在他面前談笑風生的朱舜。

崇禎突然感覺自己的勤政有了意義,只要他把這個國家治理得更好一些,把這個爛攤子整治的好一些交給太子朱慈烺。

未來,太子“朱慈烺登基稱帝以後,就能在這位工業聖人協助下中興大明。

崇禎過去最大的擔憂,就是朱舜的威望太高了,以後穿篡奪皇位。

不過,今日他們君臣二人開誠佈公的談了一次,真是小看了朱舜。

朱舜根本看不上皇位,他的目標直接瞄上的聖人,他要做孔聖人。

受到歷代皇帝的跪拜祭祀。

崇禎心裡徹底沒了芥蒂,也就放心的把太子朱慈烺真正的交給朱舜了。

別的方面不敢說,以後東林黨不管用什麼陰謀詭計算計朱舜,就算是以滿朝文武全部辭官作爲威脅,崇禎也要保住朱舜的安危。

朱舜和大明天子之間沒了任何的芥蒂,是他這一次修建密雲水庫最大的收穫了,也是計劃裡極爲重要的一環。

目標達成了,朱舜心裡也是感慨良多,能夠這樣和一位大明的天子這麼的開誠佈公交談。

怕是數百年來只有這一次了,以前不會有,未來也不會有了。

人心最難測,尤其是坐在皇位上的天子,誰能知道天子心裡真正想的是什麼。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密雲水庫,一種明朝人永遠也做不到的工業化偉力。

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十六章 衙蠹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
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十六章 衙蠹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